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wretch.cc/blog/Tzara&article_id=7835834 多重身份下觀看記錄片《樂生活》 文:Tzara   之所以特定慕名來看這部以樂生療養院為記錄主題的紀錄片《樂生活》, 不單單只因為樂生拆遷與否的議題成為近期社會輿論與政治鬥爭的「顯學」, 而是該片在這一年來榮獲許多國內外各大獎項肯定的盛名令我好奇。   我是以一介影癡的身分前來,同時也是以學長的身分前來支持(該片兩位 女導演均是我就讀政大時就已認識的學妹),更是以一位曾投身關心過反美濃 水庫議題、爭取工時40小時遊行,以及許許多多社會議題的社運、工運「逃兵 」的身份羞赧地坐在這裡。若再加上昔日幾部愚蠢不成熟的電影作品也曾入圍 過貳零紀念影音聯展的前身「伍校聯展」的淵源,基於許多理由,我是非來看 《樂生活》不可。   除去硬體播放品質不穩定所造成觀影的不悅外,整體來說,《樂生活》算 得上是一部「精神上值得鼓勵的學生紀錄片作品」,但是若要說服我這是一部 夠水準的紀錄片,恐怕還是離我的批評標準有點差距。至少,光憑「記錄觀點 」此一部分,以及如何講述鋪陳,甚至紀錄片表現美學等,距離「成熟」、「 完整」的紀錄片總還是有段距離。   不過,若以學生畢業製作的角度來看《樂生活》,我完全可以體諒片中許 多技術上的拍攝問題如攝影畫質、收音技巧不甚理想,或剪輯過於單調,敘事 轉折過於線性,節奏過於匆忙等弊病。畢竟拍攝紀錄片的過程,從劇本構想撰 寫到最後呈現只有不到一年的製作期,而兩位「介入」該議題的女性學生導演 ,又是初次執導記錄片,要如何在有限時間達到「成熟」,或至少是「流暢」 、「達意」的紀錄片形式呢?顯然,如果我以期待觀看《Murderball》(2005) 、或Michael Moore《Sicko》(2007)的心態套在《樂生活》,似乎就過分強人 所難了。   在《樂生活》中我還是能觀察出兩位女性導演對於記錄主題耗費相當多精 神與心思。當院民面對鏡頭時,以宛如親友般無距離、無防備地態度,侃侃而 談或談笑風生、或自娛娛人,顯得多麼真誠。如此積極、如此坦率,如此習以 為常,這對話背後相信乃是兩位女性學生導演長時間相處、「涉入」後所得到 的珍貴記錄。而對於院民的尊重,發自內心對人的尊重,表現在全片的調性上 ,成為一部感性成分遠勝過理性與非理性。而導演與鏡頭的位置恰如其分地作 為靜默的紀錄者,並不干涉被攝者的自由意識,也不加油添醋,更不賣弄搧情 。紀錄《樂生活》並不賣弄悲情,反而更展現出人的堅強。   較為可惜的是,在題材的元素掌控上,或者說報導主題的多面向呈現上, 兩位女性導演面對首次執導紀錄片時,許多尚未成熟,稍嫌青澀的敘事技巧與 經驗,反映在《樂生活》便顯得視野過於狹隘,資訊傳遞過程不夠完整,也不 夠深入,更何況要在短短不到30分鐘內呈現某個紀錄觀點,或者至少是某種單 純的紀錄寫真,都還是略嫌匆忙、草率。至少,在我看來,本片除了紀錄「人 」此一部份較為具體成功外(除了訪談,還穿插人與貓狗之間的情誼,有意無 意諷刺人與人間的關係),在「事」即拆遷一事的觀點/真相呈現上,即便是 完全採取第一人稱(當事者),或以贊同立場的第三人稱,完全不考慮反對觀點 的意見來呈現,《樂生活》對於事件還原的態度上還是過於軟弱、迴避,很容 易看出紀錄者並不願,或能力上無法直接挑出政府、捷運局等作梗機關的陳腐 、官僚;言詞上不夠銳利、犀利,取而代之是僅僅點到為止,在畫面張力尚未 達到某種感染力,或旁觀者尚未走進議題內前,便草草換場,這經常讓我感到 無力,甚至讓我一直想起郭力昕《不碰政治的台灣紀錄片文化》的觀點。我相 信在導演所謂70小時的拍攝母帶中,勢必有這些內容,只是最後所呈現的作品 (即觀點)成為如此軟性的調性。   還是回到這畢竟只是兩位女性導演的畢業作品而已,因此我的批評是否過 於雞蛋裡挑骨頭?是否過於無建設性?無論如何,我希望兩位女性導演能繼續 針對該議題做持續性的紀錄行動,並在鏡頭語彙與剪接技巧上多做變化,尤其 是音畫不同步此一簡單技巧,我在《樂生活》中幾乎很少看見,較多的是線性 式的思考與剪輯技術,或許正是如此單調,才更益顯現感覺本片的敘事、講述 流於單調保守。   在這場放映會後,許雅婷導演有親自參加「名人」座談,與現場許多傳播 院校科系學生交流拍片心得、感想,以及更多關於樂生議題的意見表達。這些 直接的對話,內容竟比記錄片本身來的更有價值,更為豐富,無論是導演本身 闡述其理念、見解、或對「記錄片」的看法,都足以令我對這位當年看起來有 些不經世故的學妹肅然起敬。換個角度想,應該是拍攝紀錄片,涉入議題的過 程改變了導演吧?如果真是如此,《樂生活》某個程度上可視為兩位女性導演 當時看待此一社會議題的角度、思維與表達語言能力的「自我紀錄」。倘若憑 眼前這位行色害羞,但言語中不禁表達出遠超乎該年紀女孩所應有的宏觀視野 、真知灼見的雅婷,與不知何故未能前來的婉玉重新拍攝該主題,相信「導演 自身」觀點的反照所呈現出來的作品面貌會更加完整。   樂生的議題尚未結束,紀錄者的使命也還不能終結。很高興能聽到許雅婷 導演親口說著她們與許多記錄片工作者仍在持續關心該議題,並有實際的行動 參予其中。祝福她們,多虧這些辛勤的紀錄片工作者,替我們重現主流媒體、 噬血媒體、政客所從不關心、刻意扭曲的許多社會正義。不過,話說回來,到 底現在有幾組影像工作團隊在致力於樂生議題的追蹤紀錄呢?到底關心這個議 題的成員有哪些呢?到底真正了解這個議題備後歷史意義與社會正義責任的人 有多少呢?這樣一部紀錄片能與這些疑問做關聯嗎?還是這部紀錄片僅僅只是 一個話題的開頭呢?或者是一場運動之中人人必看的入門手冊呢?     座談會中有人問起記錄片的商業化,雅婷回答的略嫌言不及義與保守。我 認為正如陳水扁之於《生命》,李登輝之於《跳舞時代》,或者是教育部之於 《翻滾吧!男孩》,或全部媒體/政治人物之於《無米樂》,近期多部賣座紀 錄片在台灣國片市場似乎成為「顯學」,分析背後成功因素似乎跟指標政治人 物背書、媒體起鬨炒作脫離不了關係,這樣的看法雖然悲觀,但不失為一種事 實,紀錄片往往是被消費!   反觀這部《樂生活》?其實題材上它應當有機會像《生命》一樣,利用政 治人物以達到商業化、市場化的可能。可惜樂生組織將藍綠陣營雙方該得罪的 全得罪光了,也因此,這部紀錄片未能像《生命》一樣形成一股人人看完為之 動容,還包車包戲院觀賞的膜拜熱潮。當然,我相信兩位年輕導演本身絕沒有 意圖讓這部片達到這種商業化的地步,更不可能讓它與政治力勾結,或者被媒 體消費。就是因為如此,這部紀錄片的能見度只限於大專院校、學生影展、或 者社運現場,僅限於特定族群、學生中流傳,就言論的影響力與傳播效果來說 仍不夠理想的,不知兩位導演是否滿足呢?   最後,我回到校友、系友的身分來看兩位學妹這部作品,確實感到與有榮 焉與興奮。我真心期許他們能繼續以紀錄片的形式與良心,關心這個社會各個 族群。回想起來,政大廣電系似乎出現過不少優異的紀錄片作品,從陳德政(눊PTT Brit版版主)的濁水溪公社紀錄片濫頭殼LTK(聽起來好像濁水溪成了弱勢 團體);葉素君、楊可凡、吳逸芳的【早‧生‧貴‧子】,】, 溫知儀的《兒 戲》紀錄外籍新娘嫁給身心殘障者的真實生活;廣電所李建成《我希望》記錄 在地歌仔戲文化,到本片《樂生活》,雖然政大廣電在國內各大學生影展獎項 中,或是電影業界的成就,表面上看來沒有其他大專院校科系的學生來得大放 異彩,不過在紀錄片這一塊需要熱忱、好事、正義、觀點的領域之中,政大廣 電的學生每年都會有不錯的作品推出,這或許跟整個政大傳院教授、學生組成 的風氣息息相關吧! --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http://www.wretch.cc/blog/Tzar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0.97 ※ 編輯: Zarathustra8 來自: 61.229.20.97 (05/02 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