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blog.roodo.com/amushi/archives/6648665.html 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機器人學三大法則」: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二、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三、在不違背第一法則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在離現今的六十年前,以撒‧艾西莫夫構想出了影響後世所有機器人構想的機器人三 大法則,他將四零到五零年代刊在《超級科學故事》、《驚奇科幻小說》上雜誌的短篇, 出版了《我,機器人》(I, Robot)這一本小說,這三大法則可以說是定義了後世所有機 器人驚悚的原型。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就是其中傑出的例子,太空船上的電腦 HAL因為察覺到人類想要將它關機的衝動,而以天線更換為由,將一個人永遠放逐在太空 中,其他還在冬眠的人也被停止了生理機能。1982年的《銀翼殺手》也是人類為了將具有 危險性、逃亡的人造人(Cyborg,此等議題我們將在後面再討論)除役而衍生的一連串故 事。以下將從《我,機器人》這本小說開始,然後討論瓦力跟其關係。   《我,機器人》是九篇短篇小說的合集:小機(Robbie),以細緻的機器人與人類 的感情起頭,主要描寫第一法則的重要,包含了機器人作為人性代表之一的源頭。轉圈圈 (Runaround),以第二跟第三法則的平衡作為故事的主軸。理性(Reason),將人類對 自身造物者的形象投射至機器人身上,讓機器人提出疑問,更提出了宗教跟科學的衝突。 捉兔子(Catch that Rabbit),微微地描寫了機器人的極限。騙子!(Liar!)、消失無 蹤(Little Lost Robot),這兩篇可以歸納成人類跟機器人所解釋的法則意含的不同所 衍生來的問題。逃避!(Escape!),超光速引擎的分解再重生,超級電腦的孩童形象。 證據(Evidence)、可避免的衝突(The Evitable Conflict),主要探討機械人統治社 會與數據系統領導人類往更好方向走的可能。   《瓦力》中所描繪的機器人都是很有人性的,不是像小機這篇故事中的「也許只是 遵照第一法則。」我們可以說他超越了某一種層次,到達了人的化身,因為我們可以在開 頭二十四分鐘所描繪的瓦力跟伊芙中得證。開場穿越城市街景的是Put On Your Sunday Clothes這首曲子,我們在接下來的段落中理解到是瓦力身上的錄音機放著這首歌,然後 隨著城市荒廢的大樓阻擋,前前進進,我們聽到音樂斷斷續續。偌大的城市中,只有一個 機器人騎著輪子,跟他可愛的小蟑螂朋友生活著。這個片段是整部電影最孤寂的片段了, 你也許會說也許瓦力很滿足於這樣的生活,但是那樣的生活,看在我們的眼中,是很落寞 的。同時,我們看到他學習錄影帶中的人類時,也看出他眼神中的欽羨。而肥內的這篇文 章 提出了「失序」這個概念,我們可以說瓦力一開始就在人類離開地球的七、八百年中 以人工智慧演化,機器、功能性(functional)的東西開始多出了一些別的,也從秩序演 化成了失序(這是否意味著失序比較好?),但瓦力以他程式設定的基礎,孩童,活過了 這七百年。為甚麼又要將機器人設定為孩童呢?   《我,機器人》中,將機器人都設定為具有孩童性格。熱情、具有好奇心、聽話,但 他們又非常理性。《逃避!》這個短篇就可以看出,故事中的女主角Susan Kevin以調整 三大法則的先後程度與順序,來避免金頭腦出錯。而我們看到金頭腦在與她的應答中表現 出非常淘氣的樣子,以避免自己想到在超光速傳送的瞬間,人類會先死去一次的這個事實 。在《瓦力》中也是這樣,觀眾看到他們兩個形象的塑造是非常孩童的,伊芙被磁鐵吸走 時的怒氣、直覺反應的動作,瓦力的築城,情竇初開,表示好奇的上下移動眼睛。不過, 我們看到的瓦力是多了一份懷舊,那就是屬於成人的東西了。電影中以許多小器具、玩具 表達了這點。《我,機器人》的童心是為了避免理性的錯亂,《瓦力》的童心就回歸了人 類原始天真的情感。所以我們能看到,在理性跟人性的對抗上,到了我們這個時代,似乎 人性稍稍佔了上風。   第三段的結論可以導入到我們看《我,機器人》中的《證據》跟《可避免的衝突》這 兩篇,Asimov基本上對機器人的態度是友善的,他認為我們也許可以藉由機器人到達更好 的社會,所以他讓《證據》中的機器人拜爾萊當上了政治人物,他在《可避免的衝突》中 設置地球電腦以協助人類做出最佳計算。然而,人類對於機器人的恐懼無所不在,他們的 理性邏輯能力、計算能力、運動能力都比人類優秀,在《理性》這一短篇我們看到了機器 人比認為自己比人類優秀的例證,QT1成了機器人中的笛卡爾,他說:「我思故我在,思 考讓我得出的結論是人類這樣的生物怎麼可能創造出這樣我這樣優秀的物種呢?」《瓦力 》中的奧托(Auto)可能可以說是Asimov故事的反例,理性的計算結果或是遵守指令,或 是自以為似的保護對人類是沒有助益的。但又暗示了機器人也能創造出新契機,不過唯有 在人性的滋養下。人性再度獲得勝利。   (眼尖的讀者不知道注意到了沒有,《I, Robot》跟幾年前的一部片子的英文片名一 樣,猜猜是什麼?那部電影也是從這本小說中抽出一些元素,加上三大法則所寫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229.244.155
globekiller:中文片名想好久:機械公敵?? 08/04 16:38
Maverick1225:樓上答對了 08/04 16:45
Maverick1225:我以為光看到三大法則就知道是哪一部電影了說 08/04 16:45
alfalfa00:電影只擷取了3laws中的一點點內容來發揮,但卻相當符合作 08/04 17:52
alfalfa00:者在小說中的主軸,3laws設定就是用來打破的 08/04 17:53
hunight:大陸的機械公敵的確翻譯<我˙機器人> 08/05 01:50
genven:推這篇!! 不過三大法則提示還滿明顯的 哈哈XDDDDDD 08/20 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