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blog.roodo.com/amushi/archives/8410907.html 文/Amushi 「角色就會像是德古拉公爵看到日光一樣尖叫消失。」 視覺風格仍被多數的學者認為是黑色電影最重要的特性,明暗對照法、深焦鏡頭與廣角鏡 頭的採用、傾斜的構圖為其主要特色。如以深焦鏡頭來看,葛里格‧托蘭 (Gregg Toland)這位《大國民》的攝影師或許是黑色電影史上重要的一號人物。威爾斯(Orson Welles)曾在訪談時說過1,由於大國民是他的首部作,許多的燈光、攝影技巧還不太熟悉 ,這時這位在三零年代已經和福特(John Ford)、霍克斯(Howard Hawks)、惠勒(William Wyler)等名導合作的攝影師曾給予他許多建議。這層關係也是當法國影評人在戰後看到《 大國民》或是《小狐狸》(The Little Foxes)時會如此驚艷的原因。威爾斯電影中以廣角 鏡頭構築的空間感與細節,影響著四零年代以降許多重要的黑色電影導演,包括在威爾斯 與巴贊訪談2中所提到的阿德力區(Robert Aldrich)和雷(Nicholas Ray)。 這個標題出自於Schrader在1972年的《黑色電影註釋》(Notes on Film Noir)中所列的視 覺風格之一,他指出「...黑色電影大多數的場景都是夜晚打光。中午,幫派份子坐在辦 公室裡,影子拖得很長而沒有燈光。天花板的燈光垂的很低,而落地燈很少超過五呎高 ..」、「如同德國表現主義,他們更偏愛傾斜與垂直的線條...光線以奇特的型態灑進黑 色電影的昏暗房間—崎嶇的四邊形、鈍角的三角形、垂直切線...」、「...給予角色跟場 景相同的光線。演員常常被藏在寫實的夜晚城市場景當中...」。 兩年後,在《黑色電影的一些視覺基調》(Some Visual Motifs of Film Noir)中,Place 和Peterson重新從打光、攝影機的角度、和場面調度來重論黑色電影的視覺意象。文本首 先重新闡釋傳統的好萊塢打光方式,主光(key light)將觀眾的目光集中於角色之上,微 量的補光(fill light)用來減緩主光所產生在角色周圍的陰影。黑色電影就是加強補光的 強度,以在人物與周圍的場景製造強烈的陰影。人物的特寫也不再有模糊的美感,而是雕 像般冷硬。主光與補光被放置在各種奇特的角度,讓空間裡的景物大多數時候和角色有著 相同的份量,甚至製造出剪影般的效果。在夜間拍攝的場景取代了日以作夜(day for night)的技法。在《郵差總響兩次鈴》(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這部經典的黑 色電影中,海邊的場景還是在白天以濾鏡拍攝,這到更晚期的黑色電影已經完全消失無蹤 ,因為光影的效果會因天空是灰白色的感覺而被削弱。由於四周的景物不再都是明亮的, 景深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深焦鏡頭描繪的事物細節便顯得更為重要。廣角鏡頭成為攝 影師的利器,不僅僅可以處理夜晚場景和低調的打光,更能夠在特寫時呈現某種扭曲的效 果。 場面調度部分,鏡子(或是脆弱的玻璃)和畫像是常出現的象徵物,各種只要可以拿來框住 人物的窗戶、門、鐵條、電梯也非常常見。如《上海小姐》(The Lady from Shanghai)結 尾的鏡像迷宮、《綠窗艷影》(The Woman in the Window)中的畫像到《羅蘭秘記》 (Laura)裡像是玻璃動物園(Glass Menagerie)的擺設都可見一斑。鏡頭如同燈光般探索著 各種可能性,窒息般的特寫、由上往下拍的遠景廣角鏡頭都在黑色電影中常見。普遍來說 ,攝影機移動較為限制,也使得每個鏡頭的時間較短。然而,仍不乏出色的長鏡頭,如《 歷劫佳人》(Touch of Evil)、《魯莽時刻》(The Reckless Moment)和《殺手》(The Killing)中都有出色的攝影機運動。 從經濟角度談黑色電影風格,最重要的文章應該是保羅.柯爾(Paul Kerr)在1979年所著 的《到底是什麼過去?B級黑色電影註釋》(Out of What Past? Notes on the B film noir)。3三零年代時,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戲院用各種小把戲想要把觀眾拉進電影院, 其中包括樂透、現場表演、送禮物等等,到最後引進了「一票兩場」(double bill)。這 對獨立公司是較有利的,因為在這之前,五大片商雖然只掌控全美一成的電影院,但卻控 制著七成以上的票房。不過B級製片的興起要到三零年代末期才開始,實因進入有聲時代 後各大片廠過量的影片要到這時才消化完畢。 由於放映者難以負擔兩部A級片(A級價位的片), 一票兩場通常就是較貴的A級片跟較便宜 的B級片做搭配。兩級拆帳方式也有所不同,A級片通常是按票房收入抽成,而B級片通常 是付固定的租金。在這個體制之下,B級片的預算通常因為固定收入而有所限制,伍瑪 (Edgar G. Ulmer)的拍攝日期甚至被壓縮至六天內。道具、場景、服裝能借就借,為了不 要被人說是抄襲,導演會用各種奇怪的角度與燈光來改變道具的樣貌。特效與動作場景能 省就省,除非這段是從別人的「粗剪」借來的。這種粗剪的借用(montage)在1943年後限 制生片的存量(raw film stock)後更為顯著。扭曲、劇情連貫錯誤百出,卻又具有異常具 有張力與迷人的黑色電影首推伍瑪的《繞道》作為代表。 黑色電影的實現同時也仰賴在三零至四零年代的一系列科技創新,包括Fresnel鏡頭、 35mm底片、甚至是前文所提的托蘭式深焦。B級黑色電影之所以風格特殊(表現主義),不 僅僅是要對抗A級的黑色電影(寫實主義),更是為了對抗在當時慢慢普及的電視與 Technicolor。因此,在Technicolor底片開始普及、價格下降與分離法案4的影響之下,B 級黑色電影沒落。 1.http://www.cinematographers.nl/GreatDoPh/toland.htm 2.《Orson Welles Interviews》(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02) 3.此處的B級片定義可能跟現今大家所認知的不太一樣,B級電影原指低製作預算和拍攝時 間短暫的電影。但在六零到七零年代之間,B級片大多走向恐怖片風格,其中最有名的也 許可指林區的橡皮頭(Eraserhead)。 4.1948年的分離法案禁止片商擁有戲院股份,使得一票兩場的制度沒落,讓B級片難以生 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6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