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高譚獎獎季電影一大串,我最偏好的竟是這其他大獎都不愛的 Columbus 。當然這片有點小眾有點 niche,但喜好建築者必看。當然也許迷戀磚石的拜物建築人會覺得芒刺在背,但願意從建築這「不可避免的藝術」出發反思人生的觀眾,當然也必看。 如同《愛在黎明破曉時》三部曲的城市景點散步對話片,如果去的不是維也納巴黎與希臘這些浪漫景點、如果主角不是金童玉女而是韓國大叔配高中畢業少女,那還能浪漫得起來?這部《構築心方向》就走了這個人人都不會看好的路線,不過選一個在美國生活中雖然名不見經傳卻是現代建築聖地的小城 Columbus, Indiana當王牌,首先當然必能吸引建築景觀愛好者。而這大叔與小妹之間的火花,也許未必要是愛情,而是從閱讀建築中共同成長? 編劇導演是小津安二郎研究學者 Kogonada ,他下海創作的這第一部片非常內斂靜謐充滿學者風,也許追隨了小津對日常生活細節以及在日式建築中的獨特低視角, Kogonada 似乎也想以 Columbus 作為他的建築與生活語言實驗場。電影首先令人吃驚的特色是定靜,全片只有在片尾一場開車戲讓鏡頭跟著車子跑(其實在車中還是定),其他全部是定鏡頭,而且喜歡尋找現代建築中簡潔的重複與韻律,在室內是功能簡單形式清楚的無限反覆,在室外是均衡對稱的正視或「不對稱但均衡」的側視。 https://pbs.twimg.com/media/DGU14YmUwAAzFLY.jpg
電影學者,素人的建築眼光 電影用各種建築攝影拍攝了其中或由遠到近、或橫向移動、或靜倚在建築一角仰望俯視思索的人,人往往由小螞蟻尺度登場做出建築大舞台,然後再進入近距離對話。談建築之餘本片談都市倒是隱晦一點,電影的男女主角家裡各有難唸的經,一個關在貝聿銘的現代主義圖書館 Cleo Rogers Memorial Library (1969),一個關在 Henry A. Philips 的義式復古莊園旅館 Irwin Garden (1864/1910) ,兩人都要走出來看世界,就從兩人到花園抽菸透氣都要看到的對街教堂 First Christian Church (1942),然後從芬裔建築父子 Saarinen 開始建築與人生巡禮。 (這三棟都很有名,但電影這一拍我才發現他們居然就是比鄰的三個街廓!緣份呀...) 倒是建築要與人生做出什麼對應呢?還好這學者風並沒有落入掉書袋,而是要從聒噪書袋慢慢走向靜靜沈思體驗,正如女主角母親一開始期待女兒「煮飯再多點味道」但女兒回「我正在學習內斂與餘韻」。正如這建築聖地中處處可見的導覽員,這女主角 Casey(《分裂》的肉票女配 Haley-Lu Richardson)高中畢業沒錢唸大學也來當個導覽員貼補家用。然而導覽員談建築,怎麼談就是那個樣子,這是誰在哪一年走什麼風格的設計,業主與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和靈感傳承為何,立面量體構成如何均衡對稱做韻律,細部設計有多少津津樂道小八卦... 然而宣稱對建築一點興趣都沒有的男主角 Jin(《星際爭霸戰》的蘇魯 John Cho )直指盲點:妳愛建築哪一點?是愛這些建築知識呢,還是打從心底對建築共鳴呢? https://imgur.com/IXmAKZx 建築如父母,習以為常的藝術 建築,就如空氣般存在在環境中,一般人平日毫無察覺,但其實與它深深互動。 父親,亦如空氣般存在在成長中,孩子自小不當一回事,但其實對他心心念念。 母親,也如空氣般存在日常生活,每天照顧久了成習慣,但其實妳我都是獨立。 「你們 Columbus 都是建築迷吧?」令人驚訝卻又不太驚訝地, Columbus 一般人對滿口袋的世界級大師建築,竟然大多是當沒看見甚至不屑一顧的,讓男主角 Jin第一次吞了口口水鬆動了。電影開場就讓我們知道,他生長在個南韓建築世家,爸爸是知名建築師桃李滿天下,自小他都覺得爸爸被學生與粉絲瓜分掉了才沒我的份,甚至爸爸晚年也要帶著建築女學生(兼助理編輯與看護)來到 Columbus 聖地寫建築書(還剛好是女主角的偶像 Saarinen 父子)... 一整個是自命被棄的浮萍心態,就算父親昏迷不得已來到了 Columbus 還是關在莊園旅館這「浮萍」堡壘中。 與男主角的浮萍人生相反,女主角 Casey過著綁得緊緊的牽掛人生。開場幾場戲我們很快知道她高中畢業沒唸大學,嘴上說是沒錢念其實夢想還是蠢動,自己不願多提倒是同事( Rory Culkin,麥考利克金兄弟中最可愛的一位!)煩人地很愛提醒,高中閨蜜更是又上 LA 大學又遊歐洲大都過得好精彩,我的好姐妹你怎麼還待在這兒?Casey 總是託言家裏貧窮又有媽媽要照顧,總是避開這些闖蕩話題,蝸居圖書館打工賺錢想著念當地大學拿個 MLS (Master of Library Science),但一路走過的博士生戲謔警告「全美最爛的碩士學位,妳真的要?」 然而我們一場場戲看進 Jin的旅館生活,大宅堡壘雖然奢華舒適,卻不分現代主義還是復古主義一樣孤寂,嘴上一直懷恨父親拼命推開,甚至人都飛來了卻從不肯進病房陪伴,但潛意識裡一直在大宅裡尋找父親足跡,不論是衣帽還是書籍繪畫,就算從沒擁有父親也渴望找到蛛絲馬跡代入父親的眼和心,哪怕一時半刻也好。同樣地,面對那「把我父親奪走」的父親學生們如女配角 Eleanor(Parker Poesy,李察林克萊特少年老班底,和小班蜜拉芮妮與馬修麥康納同世代),一樣是冷冷推開行禮如儀。嘿男孩你青春年少時大膽對我示愛,多可愛呀?今天怎變成首爾西裝工作狂? 同樣地一場場戲看進 Casey的照料生活,其實並沒有那麼辛苦絕望,她那不會做家事需要女兒幫煮飯幫接送的母親,雖然行為比她更少女更幼稚,但也是白天晚上打兩份工認真養家的。母親珍惜女兒的照顧,但從來鼓勵女兒放下媽媽揮灑自己人生,綁住女兒成為煮飯婆的反倒是 Casey自己。而談到自己的建築夢,雖然家裏沒錢讀耶魯建築是妄想,但熱情小粉絲也是和新銳女建築師 Deborah Berke有忘年之交,小妮子妳沒錢讀書就乾脆來實習呀?卻是小妮子一直打退堂鼓,只託言照顧媽媽,然後為了媽媽自己尋找愛情的每晚氣得七竅生煙(誒,到底誰是嘮叨老媽呀)。 不論是漂泊,還是牽絆,男女主角都陷入了一灘死水,並固守死水堡壘,必須出走。 建築十書、建築七燈、建築十站,出走 建築旅程第一站,First Christian Church, Eliel Saarinen (1942)。 你在大宅堡壘,我在圖書館堡壘,能交換一根菸就是默契,一起走出去。 https://imgur.com/iIGhmjX https://imgur.com/HEL4frH 建築旅程第二站,Irwin Conference Center, Eero Saarinen (1954),女主最愛第二名。 玻璃方塊輕盈無權威,打破 1950s前神聖的銀行建築堡壘。 你愛建築是因為神聖的知識,還是打從心底真心共鳴? https://imgur.com/CINmC7L 建築旅程第三站,Columbus Regional Hospital Mental Health Services, James Stewart Polshek (1972) 建築本不是天上宮闕的知識,而是要深入土地療癒人們,對土地上的人們負起社會責任。 那麼這座連結醫院新舊兩館的粗獷主義橋樑,要連結的人生課題又是什麼? https://imgur.com/WwlCBCL 建築旅程第四站,Irwin Union Bank, Deborah Berke (2006),女主角最愛第三名。 混亂的人間生活,我只渴求一點恆常規律。但話鋒一轉談到毒品 Meth and Modernism , 是否我也沈溺在現代建築的冷靜規律?是否我也耽溺在照顧媽媽不肯放手的苦情? https://imgur.com/BvxhFLF 建築旅程第五站,North Christian Church, Eero Saarinen (1964) 韓國富大叔滑手機如喝水,美國窮小妹直言不諱「智慧的手機,笨拙的人腦」。 第五站,談 Saarinen 父子的風格傳承與衝突,終於直刺男女主角的父子與母女關係。 建築的狂熱如宗教,與父子的狂熱異曲同工,偶有好國王,但整體系統太腐敗。 關鍵仍是是否「相信」有那好國王、好爸爸?不信者永遠不得,相信者反而把事做好。 https://imgur.com/SjEpf7i 建築旅程第六站,New Brownsville Bridge at Mill Race Park (1840) 走出城市現代主義建築,鄉野尋覓一站又一站,咬文嚼字「可見又不可見」本是場空。 橋樑,本是簡單素樸基於風土材料的基本結構,提醒「橋樑」的初衷怎能不由此開始? 橋樑這頭是父親與母親,橋樑那頭是兒子與女兒。老男少女心有所感開始針鋒相對。 其實一切都只是自己心有所感,自己失敗了但渴望你做到好,只是說教話誰也聽不進。 https://imgur.com/fH79Rwi 建築旅程第七站,Columbus City Hall, Edward Bassett (1981) 看完橋樑,來看斷裂。市政廳正立面入口,就是結構超凡但硬生生打住的懸臂磚飾樑。 人與人連結是本片主題,也許是電影文學老梗?但人們庸碌世代,老梗當然世代切題。 https://imgur.com/nCxYVXJ 建築旅程第八站,The Republic newspaper office, Myron Goldsmith of SOM (1971) 夜晚從紀念碑遠眺玻璃光盒,事實其實一直在那透明直白,只是自己總是選擇不看見。 女主角 Casey的第五名,也是男主角牢籠生活 Jin開始帶相機好奇出走的第一站。 母親的獨立追愛現實,管訓少女 Casey看不見更不願看見,但今天要硬著頭皮看見。 https://imgur.com/R1gsRuq 建築旅程第九站,電影首尾呼應的 Miller House and Garden, Eero Saarinen (1957) 就等我們自己看開,建築之旅終於左右逢源!回到父親念念不忘的第一站 Saarinen。 不論是室內室外的噴泉雕像,還是 Alexander Gerard 的跨世代對應方桌設計椅墊選用, 建築的確處處充滿感情!許多細節都訴求對應呼應與連結,期許一個家庭彼此看見共榮。 https://imgur.com/xPEivPA 建築旅程第十站,Robert N. Stewart Bridge, J. Muller International (1999) 這片頭小鎮女主角裹足不前的心理門檻,在片尾終於大方穿越,迎接未來。 男女主角忘年之交的果實,不是愛情而是理解,還附贈建築情人提拔建築小友一起發光。 https://imgur.com/rWVjUqa 建築不只療癒,更重審己心 最後, 關在浮萍牢籠的男主角 Jin,揮別浮萍定居下來,要每日陪伴父親彌補童年缺憾。 關在牽絆牢籠的女主角 Casey,揮別牽絆勇敢出走,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也要欣慰道別。 男主角宣稱「建築本務療癒」,女主角卻堅持「說療癒太簡化」。誠哉斯言,也許建築不只是如現代主義心理療養院般單純撫慰人心,而更是要等著庸碌人們勇敢挑戰定見重審人心。人人都值得勇於參加建築旅程,卻不值得停滯在單向輸出的照本宣科導覽,而更值得主觀從生命經驗出發,閱讀景觀更讓景觀回頭刺激。 有人用繪畫說故事(如查克史奈德 MoS & BvS,甚至派蒂詹金斯 WW ),有人用場景說故事(如喬治盧卡斯星戰 123),那這片裡 Kogonada 就是用建築說故事。這種非典型不聚焦具體劇情的說故事手法,當代大眾影迷恐怕都是嗤之以鼻,還好此片只是小眾再小眾的獨立電影,沒有大眾進來看了又罵也是清淨。 細細看這部電影學者 Kogonada 的出道作品,顯然他還只是電影新手,一幕幕工整有條但多多少少有點套公式而束手縛腳;顯然他也是建築素人,能夠從現代主義建築投射反思的也不過就是這些直白的人情與親情。不過這又何妨?本來建築就是給普羅大眾生活體驗的、本來電影也是給普羅大眾一起哭一起笑的。倒是這樣的素人電影還能有高譚獎願意青睞一下,也是值得欣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xNz_J40Ybg
印地安那哥倫布,現代主義建築麥加 最後照例回顧本片建築場景,除了承載劇情成長的十站之外還有很多,先從十站開始: First Christian Church, Eliel Saarinen (1942) Irwin Conference Center, Eero Saarinen (1954) Columbus Regional Hospital Mental Health Services, J.S. Polshek (1972) Irwin Union Bank, Deborah Berke (2006) North Christian Church, Eero Saarinen (1964) New Brownsville Bridge at Mill Race Park (1840) Columbus City Hall, Edward Bassett (1981) The Republic newspaper office, Myron Goldsmith of SOM (1971) The Miller House and Garden, Eero Saarinen (1957) Robert N. Stewart Bridge, J. Muller International (1999) 另外的經典建築場景包括 Cleo Rogers Memorial Library, I.M.Pei (1969) 女主的圖書館堡壘 https://imgur.com/My18mq2 The Inn at Irwin Gardens, Henry A. Philips (1910) 男主的莊園旅館堡壘 https://imgur.com/bx6cqSA Columbus Container Inc. 女主媽媽含辛茹苦的女工工廠 https://imgur.com/M1PsjHY First Financial Bank, Harry Weese, (1961) 男主出走呼吸,仰望天空柱林 https://imgur.com/5UQ0npl Bartholomew County Veterans Memorial (1997) 男主出走呼吸,仰望天空柱林 https://imgur.com/dEHSlSr Columbus Regional Hospital, Robert A.M. Stern (1995) 男主父親的病床 https://imgur.com/GDZu7d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65.1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13065374.A.C6C.html
tieamonk : 我也滿喜歡這部 推分析 12/12 16:16
joey0602 : 「迷戀磚石的拜物建築人」這是影射誰www 12/12 16:37
影射好多人 XDD 我也說不出具體是誰
qpr322 : 推這部 好看 12/12 17:19
leila : 太強了你! 12/12 21:40
多謝!其實只是睽違十幾年的建築魂再度上身而已 XD 倒是此片讓建築素人來素素看,我覺得更有興味,是誰的作品還是什麼風格與意識型態源流產生的大師鉅作,都不那麼重要了。
aakk001 : 推 12/13 09:01
wendy787811 : 台北電影節最喜歡這部,小羊大好文!!! 12/13 11:15
wendy787811 : 形式與情感的完美融合 12/13 11:16
我也好懷念台北電影節 :D 可惜出了職場時間無法彈性後,竟然就錯過電影節已經快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