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巴斯克語:Gernika 西班牙語:Guernica 中文:格爾尼卡 西班牙內戰中,1937年 4月26日的「格爾尼卡大轟炸」今年已經 79 週年,才有了這部西班牙製作巴斯克導演的英西雙語電影《格爾尼卡》,這還只是打頭陣;明年 80 週年還有一部更大製作的《33天》33 Dias ,由卡洛斯索拉率領安東尼奧班德拉斯與葛妮絲派特洛演繹畢卡索創作《格爾尼卡》的 33 天心路歷程,希望也能在 80 週年這年即時完成上映。 http://imgur.com/c4GI3WK 這片是戰爭愛情片,也可以當災難片,結構很像《鐵達尼號》更像《珍珠港》,都有個關鍵災難,都有與災難沒直接關係純耍浪漫的三角戀情,都有災難前社會的崩潰與人們的怯懦,到災難後人們的犧牲、醒悟、挺身而出。《鐵達尼號》是蘿絲從保守貴族女性勇於掙脫階級枷鎖活出自己,《珍珠港》是孤立主義的美國勇敢參戰以及男孩飛行員一夕轉大人;《格爾尼卡》則是一直審查訊息專事政宣的政戰與新聞界,能不能痛定思痛鼓起勇氣揭發真相、造成影響? http://imgur.com/LZWnkpN 導演 Koldo Serra自己是來自畢爾包的巴斯克人,對這個題材肩負「把故事說出去」的使命,因為一來居然八十年來尚未有一片講 Guernica 的故事,二來西班牙內戰主題電影都拍南方馬德里而鮮少拍北方巴斯克,三來關於 Guernica 大轟炸的惡意「歷史修正主義」在這些年來不斷冒出,有聲稱毫無此事者、空襲死亡很少者、空襲針對軍事設施者、只是迷航誤炸者、沒有空襲只是共和軍自己囤積火藥不慎爆炸者... 什麼都有,不論是德國還是西班牙政府都想卸責,德國還在 1999 年道歉了但西班牙自己政府還從未吭一聲。 http://imgur.com/N1gPcpU 因此編導團隊決心要說這故事,也以「把真相說出去」作為故事的主題,舞台就集中在共和軍位於畢爾包的國際記者圈,在此由蘇聯政戰在背後指導的共和軍新聞服務中心統一管制,招待記者去報導各種思想正確的新聞、過濾所有傷害革命信心的新聞,以成就共產政宣。這倒也是於歷史來說相當切題的切入點,因為新聞審查確實發生,蘇聯在共和軍背後下強力指導棋也確實發生,而 Guernica 大轟炸也真是由一位倫敦時報記者 George Steer 報導第一手消息才為世人所知。 http://imgur.com/2oUnf0B 本片的紐約論壇報記者男主角 Henry Howell 應該就是基於 George Steer 設計的角色。他曾是著名戰地記者,得到全球知識青年的崇拜,但面對這回戰地報導的各種無奈漸漸被消磨,尤其在這新聞檢查的畢爾包更是憤世嫉俗戒酒澆愁。兩位配角記者中,女記者 Marta 仍激進敢衝、男記者 Marco 則隨波逐流專寫官方愛聽的,都還找到自己的位置繼續衝刺。這三人還展開一段很迅速的三角戀,當然是兩位仍在振作的配角打得火熱,如搞木死灰的男主角 Henry只能看人家晒恩愛,自己繼續戒酒澆愁。 http://imgur.com/21eRZiO Henry 的新三角戀情,則發生在新聞中心裡,女主角是西班牙演員代表 Maria Valverde ,演起左派愛國青年新聞官 Teresa 英姿颯爽、精準犀利,文字審查執行起來咄咄逼人,一開始簡直有反派架勢;情敵則是蘇聯派來的中心主管 Vasyl,由另一英國熟男演員 Jack Davenport 飾演溫雅熱情的俄羅斯紳士。剛開始,看大小主管兩人雖然思想審查鐵面無情,但下班時間熱愛音樂藝術美酒花香,一段跨國跨齡的浪漫油然而生... 可惜男主角 Henry出現了,在思想與愛情上都吹驟一池春水。 http://imgur.com/ujzHsNr 新聞倫理是這片的重點,人人各有不同考量也各有道理。對女記者 Marta來說真相最重要,拼了命不擇手段也要拍到畫面,偷渡也要偷渡出去;對蘇聯主管 Vasyl來說,新聞有益共和軍與共黨革命士氣最重要,政宣絕不容許打擊士氣的敗退真相;對男記者 Marco來說,這不能寫那不能寫,當然就從善如流寫官方愛聽的,委屈一點也要夾帶些訊息傳遞出去;對自己就是巴斯克人的 Teresa 來說,人民的生活奮鬥與苦難才是最重要,在許多場合裡傾聽並幫助人民遠比報導真相重要多了,如果新聞幫不了人民那有什麼用呢? http://imgur.com/3RTYUZ7 於是 Teresa 與 Henry的新聞理念開始出現交集了,因為美國報社發出的新聞可以造成重大影響,絕非蘇聯的政宣計畫可以判定有用沒用的。只是待在蘇聯政委們一層層管制下連大主管 Vasyl都身不由己,何況是小新聞官與小記者?於是這場屬於他們的戰爭就關乎「揭發真相的勇氣」。當然先不談嚴肅的勇氣,先從美麗的巴斯克風土民情開始。導演身為巴斯克人體貼地拍了美麗的畢爾包城市建築風情,更安排新聞官帶記者團出去外拍巴斯克鄉村海岸等美景,這就是戰爭愛情片的浪漫舞台了,給男女主角互相交心談情外,也先鋪陳戰前美好讓我們待會兒看完戰後不勝唏噓。 http://imgur.com/l9czPE3 國際記者團外拍小旅行,與新聞官慢慢交心的 Henry一行人還有特別待遇,讓冰山面孔逐漸融化的 Teresa 偷偷帶回自己家鄉小城 Guernica 見識風土民情,有五彩繽紛的農村、牛羊、市集、歌舞、人民,還充分發揮雙語電影魅力讓地方村民與外國記者比手畫腳雞同鴨講,共享跨文化田園午餐美不勝收。都帶回家見母親與家人了,小新聞官與大記者情意愈濃、事業默契也愈通,熱戀之餘一起想想如何突破新聞審查壁壘,將消息傳出去。 http://imgur.com/ysFNptk 不過這就與男二 Vasyl產生衝突了,感情上讓他失意、事業上要違他命令。Vasyl 這傳統俄式紳士本也不會高壓處理,但背後有恐怖的蘇聯政委同志以家人性命苦苦相逼,終於崩潰轉黑,公報私仇拿這對小鴛鴦開刀,就在大戰前夕自己共和軍新聞陣營開始搞內部清洗。這的確也是西班牙內戰的共和軍陣營本色,雖然歷史上這場仗是極右派佛朗哥率領國民軍一統江湖,以接下來的白色恐怖與紅色恐怖惡名昭彰,但其實戰爭期間極左派搞清洗與屠殺也一樣不手軟,本片也並沒因替位在共和軍領土的 Guernica 發聲就美化共和軍與蘇共的恐怖。 http://imgur.com/oUAGJTR 而同時,類似《珍珠港》中的日軍支線,本片也安排了德國空軍將領 von Richthofen 帶著「禿鷹軍團」在附近測量、計畫、練兵,磨刀霍霍準備轟炸,而且挑了附近鄉村人口齊聚市中心的市集日,擺明要造成最慘重死傷以作為「獻給元首的禮物」。此前雖然內戰中馬德里已被轟炸很多次,但史上第一個針對不設防平民的地毯式戰略轟炸就在 Guernica ,算是德軍認真開發準備以後運用到全歐的新戰術,從將領到飛行員各個鬥志昂揚,一心為德國爭取榮耀,毫不在意炸彈下方的平民死活,甚至遇到逃難的人還要另外機槍掃射趕盡殺絕,比《珍珠港》裡描繪的日軍殘忍太多。 http://imgur.com/6nG3Oo5 最後,就是高潮的大轟炸,剛好讓所有主角配角齊聚 Guernica 分頭逃命。這段應該是本片砸最多預算的地方了,事實上本片六百萬歐元的預算已經是一般西班牙電影的三倍了,但比起預算一億三千萬美金的《珍珠港》,不論是空中的飛機、投彈、爆炸、傾頹,還是地面的逃跑、死亡、互助、生離死別,都是天差地遠,只能說小國小片小預算已經盡到全力了,能夠讓我們感嘆人命如草芥、城市瞬間夷平、數以千計行屍走肉無家可歸,那個驚懼感到位也就夠了。 http://imgur.com/DSr56ue 大轟炸,轟掉了承平的假象、轟醒了新聞審查的犬儒、也轟死了本片唯一的西班牙女主角,徒留一眾外國記者擁抱飲泣。用西班牙女主角死亡象徵 Guernica 隕落或巴斯克人民隕落,讓外國記者男主角接過女主角信物,回去頂著槍口也要毅然發佈新聞,在劇情上是大難後的痛定思痛,象徵意義上也許也是導演代表巴斯克向全世界吶喊吧?儘管消息發出後 33 天畢卡索就畫了那幅大作公諸於世,但事隔 80 年了佛朗哥政權都已成歷史了,西班牙的轉型正義之真相與責任還混沌不明,內戰被屠殺的數以萬計枯骨仍妾身未明。《格爾尼卡》的沈痛控訴,正是時候。 http://imgur.com/IGSIUds 仔細看看這片劇情,雖是戰爭愛情片,但愛情來得有點突然、去得令人驚愕,戰爭場面更是小預算拍誠意的;雖探討新聞倫理,但倫理的理念儘管有丟出卻鮮少辯論,說不清的體悟與成長交給大難就水到渠成了。這種預算當然也請不到什麼大牌,倒是讓平常在英國電影只能屈居二線的兩位紳士演員盡情發揮,也讓西班牙最受國際矚目的年輕女星 Valverde 向國際觀眾展現英氣與柔情,當作小品值得一看,若想看 Guernica 主題的大作,就耐心等待明年的《33天》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bEIV74elB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58.1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73362031.A.145.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1.171.58.147), 09/09/2016 10: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