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部法語老片,講述比利時法語區瓦隆尼亞的工業城鎮生活,從經濟危機談到社會困境再面對道德困境,聽起來有沒有很似曾相識?先賣個關子,若急著想知道答案的話請先直接 End。 比利時法語區社會寫實片,是在 1990s後期漸漸崛起的。二十多年來荷語區經濟起飛法語區一路衰敗、荷語區分離主義一直嚷嚷獨立、國王一直苦口婆心維繫統一,這都已經漸漸成為國際習以為常的比利時現實了。電影界誰先面對了隕落、正視了衰敗、然後吸一口氣好好挖掘法語區社會血淚、訴說新時代的道德課題呢?這就要回到 1992 年看這部親情倫理片《我想你》了,是兩位年輕紀錄片工作者換跑道的實驗之作。 這片頗有 1980s歐洲小品商業片的影子,有眉飛色舞的法語香頌、有負責轉折情緒的廉價鋼琴配樂、有年輕人迎風駕車的神采飛揚、有派對舞會樂隊開場、有小鎮廣場慶典也有春天嘉年華、有美女主角身邊圍繞著好多男人爭鋒吃醋... 光就這種熱鬧張揚充滿荒謬喜劇的外表,真難想像它會是部社會電影呀。然而它竟然就是。 http://imgur.com/nKibf5w 比利時法語區,工業革命黃金時代 此片場景在比利時列日都會區、馬斯河河谷工業小鎮 Seraing,這個今天已經是後工業高失業率城市的比利時法語區,在此片開頭還是充滿希望的比利時工業火車頭,在比利時建國之前就有英國工業家 John Cockerill 慧眼開發,不但從此帶起法語區重工業基礎 Sillon Industriel工業谷奠定比利時建國籌碼,更繼英國後躋身世界第二個工業革命國家帶動歐陸工業革命。從 1820-1970一個半世紀,比利時法語區工業谷地帶都是驕傲的瓦隆公雞,許多平地而起的 19 世紀工業城鎮就這樣開啟了新城市的中產階級與勞工社群傳統。 http://imgur.com/1NxTCu8 本片是拍勞工階級的電影,但在比利時法語區這資深工業國度裡,本片的勞工都是有頭有臉有身分地位、知識技術水平高更有良好教育、熱心社交並積極參與社區,生活猶如現代的中產階級或 19 世紀的鄉紳。如男主角 Fabrice一般的勞工男人就是要有技術有好工作、有肩膀養家也能拉拔後進、有美麗賢妻與乖巧的孩子、社區的樂隊與嘉年華等活動絕對要貢獻一份。因此這片儘管嚴肅卻很熱鬧,所有社交舞會節慶通通不能少,因為這都是成功男人的生活必備。 http://imgur.com/D8Cva67 本片主宰小鎮河谷天際線的、那人人抬頭都一定會看見的景觀,就是 Cockerill奠基發展一個半世紀的煉鐵工廠 Cockerill-Sambre ,在片頭一片榮景時是小鎮的驕傲、但當處境開始一路下滑時就變成揮之不去的夢魘了。電影前半給了煉鐵工廠與河谷小鎮許多遠景鏡頭,雖然黑煙濃密令人皺眉但那就是工業的驕傲;然而後半很快地經過密集的關廠與收購,本來如巨輪運轉般的工廠突然變成灰慘無人的廢墟。至今這些工業廢墟仍是比利時法語區的日常景觀,有去列日旅遊或轉車的人只要出了火車站沿河谷往南邊走半個小時,就可以看到。 http://imgur.com/w5Awzez 產業轉型,過度的絕望年代 本片畢竟是年輕導演實驗之作,看得出來血氣方剛甚至相當灑狗血,各種元素的前後對比運用很強烈,不只工廠景觀、大宅庭院、小鎮街道、生活工作的前後對比,就連男主角 Fabrice面容身段與演技的前後對比也很重口味,前 10 分鐘他是個意興風發的成功男人與嬌妻共舞,經過 10分鐘簡單交代產業轉型工廠倒閉後他就變成一隻喪氣的公雞了。 當然,產業轉型未必真是世界末日,許多人都已經任命放棄一生技藝改投身其他產業,有人改做塑膠、玩具、木工、印刷,或是到歐洲其他新興城市打拼,能說得英語的更不吝遠走英國美國加拿大,甚至當男人沒工作時女人就來扛起家計,也扛得很開心呀。 本片不像日後真正的比利時「社會寫實」片那樣嚴峻地刻劃悲慘世界,只把這一切經濟困阨輕輕放下,讓大家摸摸鼻子自己轉型找出路就解決,當然大部分比利時法語區家庭也都這樣走來了,並非人人都像日後《美麗蘿賽塔》 (1999) 那樣面臨極端處境。對本片男主角來說,失業與其說是真正的經濟危機,不如說是一個尊嚴問題,有人勸他轉職、有人招呼他一起出去找別的工作、甚至有昔日拉拔的小弟現在買了新機器投身新產業想來招募他、老婆也來努力工作當個職業婦女甘之如飴… 只是成功大男人當慣的 Fabrice拉不下這臉來,也放不下他一身鋼鐵工廠的知識技術,只能哄騙老婆「我會去曼徹斯特的鋼鐵廠工作」老婆還開心地跟著學起英語,其實曼徹斯特那邊也都倒光了,謊言很快就會拆穿的。男主角的驕傲公雞身段,就像比利時法語區瓦隆尼亞的國徽「瓦隆公雞」一樣,曾經是比利時火車頭更是歐陸火車頭、曾經高高在上照顧貧窮的荷語區經濟一百多年、結果現在窮途潦倒反過來要讓荷語區照顧?倨傲的公雞就是拉不下這臉。 在此我們可看出兩位劇情片新手的許多簡單手法與意圖,首先敘事策略是用驕傲男主角來代言驕傲的比利時法語區,然後一場場戲的安排也都看得出對民族焦慮的隱喻,雖然其實很明顯一點都不隱 XD 譬如,關廠之際一場帶兒子去廠房參觀的戲,莫名其妙讓兒子上了台火車頭竟然失控向前衝,讓 Fabrice拼命奔跑使出渾身解數想要「擋下時代巨輪」;又譬如,關廠之後一場帶兒子去工廠廢墟探險的戲,居然還在廢墟裡找到一隻被困的黑貓令他憐惜「只剩下你一個人在這了」。雖然手法淺顯有點狗血,但總是表達了驕傲公雞鑽牛角尖走向極端的愁緒。 接著,一場尷尬的生日蛋糕戲,讓 Fabrice索然無味地吹熄蠟燭、室內全黑、象徵「我心已死」就出去找個隨便工作吧。拉下臉來找了學非所用的爛工作,Fabrice 馬上變了一個人,焦躁易怒善妒又差點打老婆,簡直快走向台灣八點檔甩巴掌。然而,Fabrice 很快地變本加厲走上自我放逐之路,孩子沒了父親、媽媽也只能拿「他去曼徹斯特了」這種想像他方的空頭支票搪塞過去,昔日是性感美女的苦情妻子無盡擔待,的確有時寫實人生就像八點檔一樣誇張,只是狗血電影不吝用誇張的戲劇化拍法把它濃縮起來賺人熱淚罷了。 http://imgur.com/DMlEpMc 工業歸零,孑然一身的新時代 最終,本片面對困境訴求的不是翻身,而是打穩一個堅定的基底、堅定的信心。兒子要對爸爸有信心,嘉年華快到了雖然爸爸已經搞失蹤,但年復一年該練的社區傳統一定要繼續練下去;妻子要對丈夫有信心,本來隨著丈夫出走都快黯然賣掉的老家還是要 hold 住在手上;最重要的還是驕傲男人要有信心,願意相信自己一無所有仍然值得無條件被愛。喜劇結局超歡快,在最華麗熱鬧的 Seraing嘉年華父子攜手夫妻擁吻結尾,呼應片頭黃金年代充滿樂觀希望的 "Seraing Vivra",其實苦哈哈地日子還是能過下去。 驕傲男人終於放下自己打回原點,比利時法語區也從 1970s的黃金年代末期、經過 1980s的苟延殘喘、正式進入 1990s的後工業時期。後工業的比利時法語區人即將窮哈哈一整個世代了,但窮也要窮得有尊嚴、有人格、有道德勇氣,這個脊骨就在 1992 年小品悲喜劇《我想你》奠定了,兩位年輕導演即將繼續探索。 http://imgur.com/n7Y4KIU 這兩位年輕導演就是達頓兄弟,這就是他們第二部劇情片、也是第一部自己編劇訴說比利時法語區後工業故事的電影。《我想你》是為 Seraing拍出從工業黃金年代過度到後工業的轉捩點,兩兄弟掌握了議題的脊骨卻仍在實驗相應的形式,說實話以這種大喜大悲的戲劇化形式拍轉型議題,也未必不是適切的形式;接下去,就是達頓兄弟黃金時期七部以 Seraing為基地的法語區後工業困境電影《一諾千金》、《美麗羅賽塔》、《兒子》、《孩子》、《羅娜的沉默》、《騎單車的男孩》與《兩天一夜》了,坎城認證紅遍全球的自然寫實形式在此奠定。 而 2016 年新片《沒有名字的女孩》似乎又走向了新局,議題由後工業變為歐洲移民困境、視角由底層變為中產、寫實風格更純粹了、表現也更隱形了。人說《沒有名字的女孩》是達頓最差,那我們就來看看真正會被哂笑為「最差」的可能會是什麼作品吧,其實也不過就是兩兄弟不停地立足 Seraing放眼比利時與世界探索道德問題的實驗而已,議題在變、呼應議題的形式也在變,比利時法語區已經悄悄走向了下一個階段。 達頓第二部作品《我想你》與第一部作品 "Falsch" 都不在世人印象的達頓片單中,一直被當作黑歷史乏人問津,網上甚至找不到預告與影評,不過今年四月終於要以「達頓兄弟早期作品」兩片合一上市了,有興趣的請拭目以待。如果等不及的,要看《我想你》也是可以水管一下過過乾癮啦 XD http://imgur.com/qRQr36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46.9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89371783.A.4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