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部簡單的電影, 關於一段若有似無雲淡風清的感情, 對我來說更關於年輕無名的歌手與音樂家們. 就在都柏林那條最人來人往的Crafton Street上, 我當年每天來來去去去的路上遇到的平凡小人物, 賣花的, 走唱的, 雜耍的, 掃地的, 都有可能是深藏不露的才子才女, 正在默默沉潛等待機會. 劇情相當單純, 一個30多歲的, 落魄的愛爾蘭街頭歌手, 遇上了20出頭的會彈鋼琴的捷克賣花少女, 兩個人都沒有名字, 連片尾字幕都只打 "Guy" 和 "Girl". 兩人惺惺相惜, 在樂觀開朗的捷克女鼓勵下, 兩個人一起到處找了樂團籌了資金租了錄音室, 終於完成了他們自己的一張CD. 兩個人互相都有好感, 可是兩個人也都有故事, 最後兩人之間什麼也沒發生, 各自走向了自己想過的生活, 僅留下曾經有過的一段回憶, once. 21 世紀的都柏林, 有一種過渡的尷尬: 沉鬱了幾個世紀後終於經濟起飛了, 過往人人想要離開跑到英美求發展的人口外移區, 現在變成人人想移民來找工作機會的新興全球城市; 不過在文化上, 儘管有傲人的文學與音樂傳統, 都柏林卻從來沒有如巴黎倫敦紐約這些大都會匯聚了多元文化活力而成為文化之都. 兩位主角就是這兩個全球流動的縮影: 捷克女主角帶著媽媽和女兒來到都柏林從打工開始開啟新生活, 愛爾蘭男主角卻是懷才不遇棲身在都柏林而未能作好準備鼓起勇氣飛往倫敦樂界發展. 整部片有幾個素樸的手法, 包括手持攝影機, 往往有點晃動, 有時像旁觀者的眼睛在打量主角, 有時像主角的眼睛若有所思地看著週遭, 或是帶著曖昧情愫互相細細打量. 一個街上的對話, 往往在關鍵的語氣轉折處突然變成遠鏡頭, 讓主角緊張不安又小鹿亂撞的情緒無所遁形地表現在身體, 手指, 甚至頭髮上. 全片的情節構成非常平凡, 沒有任何戲劇化的元素, 沒有任何仔細描摹主角姿態的特寫, 沒有任何特意表達情感的所謂「內心戲」, 也沒有借用草地大海陽光或任何景觀元素來塑造的特殊氣氛. 這部片沒有任何鏡頭要塑造視覺意象, 只有鏡頭直述故事, 還有歌曲串起整部電影. 在某些電影網站上本片被歸類為音樂歌舞片或音樂劇, 其實一點都沒有, 所有音樂都是平鋪直敘的劇情中發生的事, 譬如主角在街上唱歌賺錢, 唱歌給女主角聽, 在琴房裡一個音一個音練習, 在電腦和紙上一個音一個音譜曲, 在錄音室裡一遍遍地把握時間排練收音... 這部片就是真實的音樂人生活記事, 彷彿只是某個人自己扛個攝影機拍一拍剪出來的. 本片對我的第一個共鳴是音樂人, 是有才氣但還在掙扎的音樂人, 他們街頭走唱爭取幾分錢的打賞並練習, 白天路人熙來攘往時唱好聽的口水歌娛樂大眾, 夜晚門可羅雀時才唱起自己的創作歌曲, 是為了生存取悅大眾, 還是面對自己嘔心瀝血卻未臻成熟的創作怯生生地不敢大聲示人? 創作是為了有市場能發片, 還是以發片為藉口紓發自己不肯承認的的抑鬱與思念? 有幾個爆笑的鏡頭血淋淋地道出了街頭音樂家的困窘: 辛辛苦苦唱了一天賺來的幾個銅板居然唱到一半被搶, 跑完整條街抓到搶匪後發現搶匪同是天涯淪落人, 最後自己把賺來的錢施捨給了搶匪; 嘔心瀝血錄好了 demo 帶信心滿滿地送去唱片公司毛遂自薦, 無精打采的唱片公司承辦員只是搖了搖頭, 提起主角的吉他隨口唱了起來, 絲毫不比主角遜色! 你以為你是都市中沒沒無聞的遊唱詩人, 其實遊唱詩人藏在各個角落, 甚至藏在那些看起來笨拙愛錢身著灰暗西裝的上班族行伍中. 第二個共鳴是外國人, 青年人, 沒有資產沒有背景, 有一身沉重的過去卻仍有一絲夢想的年輕人. 這部片講述的絕不是社會底層, 沒有底層社會那般朝不保夕的經濟困境與緊張衝突一觸即發的社會困境. 男女主角都可以自給自足, 忙碌之餘仍能抽空練習音樂,不論有信心沒信心, 想要不平凡的那股平凡火焰從來沒有熄滅過. 這個共鳴在女主角身上非常明顯! 捷克女孩就是個離鄉背景到愛爾蘭來的外國人, 她充滿負擔與責任, 也有不堪回首的故事, 但山窮水盡後就柳暗花明, 每天信心滿滿面帶燦爛笑容迎接辛苦的每一天. 還有... 她講起英文非常像我們這些外國人! 有家鄉口音的影響, 但英文咬字卻因此很清楚而不帶任何一種腔調; 她只會用比較簡單日常的字, 較專業或較哲學的辭彙她都會換幾個簡單的卻不太標準的措詞代替; 有時有臨時或較快速的對話, 她還會結巴一下下彷彿在腦子裡找單字. 還有衣著, 簡單便宜的料子卻每天都要穿得優雅怡人, 在街上簡單清爽, 回到家裏就是小小暗暗堆滿了生活用品的斗室... 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歐洲年輕人生活, 一般光鮮亮麗的電影選擇避開的真實生活. 她的各種情況都遠不愛爾蘭當地人好, 但是她有堅定的意志與信心, 正好和有點心緒不寧的愛爾蘭男主角形成明顯對比. 這裡擦出的火花, 就是好玩的異質情境, 當地的與外來的各自帶點東西聚在一起, 從對方身上重新見到自己, 而改變了人生. 電影就這麼舒服地走了下來, 女主角有女兒在家鄉也有先生, 男主角也有個離去的戀人... 在這個空窗期兩個人會發生什麼事呢? 說不上來, 兩人互相都很有興趣, 儘管愛爾蘭男多次表示對捷克女的好感, 捷克女總是正色嚴守分際, 但捷克女仍然很興高采烈地把握每一個和愛爾蘭男共渡的時光, 儘管音樂創作的「公事」佔了這些時光的絕大部份, 但看得出來, 「公事」為兩人找到了一個好平台, 在這裡可以沒有負擔地盡情相處, 並透過音樂一步一步了解對方, 也讓對方烙印在自己心裡. 這種關係算是「普通朋友」嗎? 似乎也不是, 只是兩個有故事的人, 兩個各有所屬的人, 暫時地燃燒他們感情的方式罷了. 因此, 不論是喝茶練歌聽音樂辦公, 每一刻都很平凡, 卻都值得珍惜值得回味. 如果有人說Before Sunrise & Before Sunset是平凡到「彷彿」可以發生在你我周遭的浪漫, 那這部片就是平凡到真實有發生在你我周遭的簡單生活. 電影一路看下來我一直很擔心這兩個人最後在一起, 或是不能免俗地最後接個吻, 那整部片的浪慢就毀了! 還好, 整部片非常堅持這個單純到底, 只在片尾留了個令人可以回味許久的都市傳說. 正如愛爾蘭男在專訪中說的: 「如果接吻了, 那不就變成好萊塢片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6.97.4.243 Game73:推 我覺得你的文字內容很好。 07/28 09:40 sticky:推~ 這片看完心情很好 07/28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