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16 的德國法國波蘭合資電影,由波蘭演員 Karolina Gruszka 主演,大部分取景波蘭少部分取景德法,拍居里夫人在巴黎獨立闖蕩科學事業的寡居生活。此片在科學方面談得很淺,在人物成長與社會關係上談較深,絕不是部科學片而更像部女性傳記片:過去居禮夫婦兩人一起投身研究得到了諾貝爾獎,但不久後居禮先生過馬路出車禍死亡,居禮夫人 Marie以一介女性之姿,能在這法國男性學界中繼續闖蕩嗎? 電影框限的時間,從 1903 與居禮先生共得諾貝爾物理獎開始,到 1911 獨得諾貝爾化學獎結束,Marie 作為獨立女性奠定基業的挑戰畫下了圓滿的句點。而電影內容就在談這些挑戰:在這 20 世紀初的當口、有民族的排擠、有性別的歧視、有傳統建制的傲慢、有個人自由的壓抑... 更重要的是 Marie自己,過去她可以在丈夫羽翼下發展長才精進研究並享受生活,但沒有了丈夫後她還能當個不問世事的科學家、專心研究造福百姓就好嗎? https://imgur.com/aygELDG 這樣想想,居禮夫人真是一部時代片的好題材!她既是女科學家在男性科學圈、又是沒有國家的波蘭人在巴黎、甚至還曾經被誣指「猶太人」掀起反猶聲浪,她自己則從自家改革國民科學教育、也不小心當一回小三談出一段人家的婚外情... 這一切不論是民族性別權威自由,通通都是 1900s之交的重要議題(哎《神力女超人》的一戰冒險中怎麼沒遇上居禮夫人呢?),拍一部 Marie的傳記片簡直就像拍一部時代片! 電影劍走日常寫實,拍科學界大概 40% 拍家庭則有 60% ,開場看居里夫婦領獎搭車打情罵俏,所經之處時代線索都不經意地出現在背景的報章雜誌或茶餘飯後中:這是女權團體在艾非爾鐵塔前一場場遊行抗議的年代、是波蘭在多次瓜分後民族發展蓬勃準備獨立的年代、也是 Dreyfus事件民族主義高漲的排外年代。不過這一切都和 Marie無關,她專心研究而且每每在丈夫遇到瓶頸時輕易突破,然而她也心知丈夫在這男性社會又是外交又是結盟又是籌錢,才讓她毫無後顧之憂衝刺科學。 開場不久的庭園下午茶戲,為本片所有挑戰主題做了一個開場,也一次介紹了幾乎所有重要角色: Marie Curie 居禮夫人 Pierre Curie 居禮先生 Eugene Curie 居禮先生的醫生老爸 Andre Debierne 居禮夫人的博士生助手 Paul Langevin 居禮先生的博士生,短暫成為守寡的居禮夫人的情人 Jeanne Langevin 情人的正宮,過去是家庭好友,後來變成復仇大老婆 Gustave Tery 敵對記者 Emile Amagat 敵對科學家,1903年諾貝爾敗陣居禮夫婦,以後居然處處阻撓夫人 這場下午茶,談的主要是居禮先生的籌資問題。在此 Marie身為科學家與男人們上座,當家庭主婦的 Langevin 夫人則站在旁邊忙東忙西幫帶孩子,這性別問題已蠢蠢欲動!Marie 一直想著我們的鐳研究發現與應用可以造福更多患者,為什麼不趕快開實驗室衝刺下去?在外面找錢很困難的居禮先生這才說了「科學三基礎:耐心耐心耐心」。座上兩位博士生,Debierne 是追隨 Marie 無欲無求的暖男,Langevin卻是時代下自覺壓抑渴望自由的苦悶心靈,他希望在科學上自由、在愛情上自由,看著女權運動爭自由他也好想爭取屬於西裝男性的自由。 爭取自由,真的成了此片接下來的故事主題。在居里先生車禍過世後,Marie 陷入一種覺得「沒有老公我寸步難行」的焦慮中,她只知道日復一日做著自己超強的實驗與鐳金屬萃取,夢想著替丈夫成立鐳研究所並廣泛用在醫學上,只是真要她申請丈夫留下的教職空缺她又裹足「一個女人沒機會的」。當然故事慢慢讓 Marie鼓起勇氣出去奔走男性世界遊說爭取了,也受到男性世界許多保守派給釘子碰。此片大致跟著 Marie的史實形象走:她努力工作,她持家開明,她從孩子身上認真改革教育,她不在乎名位只想研究進展貢獻人類,一往無前。 這拼勁在此片甚至由公公說了句「鐳能救人,卻也能傷妳」,簡直預言幾十年後 Marie長期曝曬於放射下所致的慢性病呀!總之 Marie一切投身科學改革教育貢獻醫學的正向功績此片都拍了,但也很快拍到她面臨挑戰流露的黑暗面:面對男性學界建制 Marie累了,只想退守自己的舒服角落,回歸那個有丈夫庇佑可以專心研究享受生活的圖像。丈夫死了幾年,疲倦的 Marie居然和丈夫的博士生 Langevin 約起會來,甚至引得正宮 Langevin 夫人的敵對與媒體攻擊仍耽溺愛情在所不惜?這的確是那時代包括 Marie與 Langevin 都渴望追求的自由,只可惜那只是自由的幻影。 此片拍 Marie的身段極平凡親民,就像個鄰家阿姨一樣,每天做實驗做研究寫論文帶小孩,Marie 的形象也一直被描繪得很光明赤誠。因此當這不倫之戀的劇情展開時,觀眾實在很難想像電影會怎麼處理它。電影是讓 Marie走入一個黑暗盲點,當她自己在男性學界處處碰壁時,竟在私人領域談不倫戀讓另一個女人受傷,尤其還是個在第一場戲時幫她帶孩子的女性友人。當然以某種極端訴求自由的女權來說,此片 Marie口口聲聲「這是我們的自由戀愛,他和他妻子並不幸福」是理直氣壯,但這理直氣壯的自由只看見了自己,卻沒看見別人,更沒看見別人所處的階級處境。 訴求小三的個人戀愛自由、卻看不見正宮的社會處境,正如同 Marie自己拼命研究貢獻醫學快快成立研究所,卻忽略了(或不願面對)科學研究本非純淨象牙塔而是必然弄髒雙手的社會建制。Marie 仍然活在過去與丈夫雙宿雙飛的學者象牙塔,卻到電影很後面才痛定思痛認真奔走,向大學向學會向媒體一部部爭取絕不妥協。真自由並非與 Langevin 一起開小房間享受愛戀的靜謐角落,而是面對社會直拳迎擊不再逃避。Marie 的幾個科學建制訴求,巴黎大學教職得到了,法蘭西科學院士沒得到,鐳研究所還在拼湊努力中,倒是 1911 再次諾貝爾獎為這奮鬥畫下階段句點。 此片這段 Marie的歷程,與其說是女子孤身一人面對科學界的男性霸權(這點上電影是有拍不少,網路上的影評與觀眾評論也大多都著重這點),還不如說是她身為一個女子在這時代面對自己的心找到出路:女性要自我伸張,是要自闢一個靜謐角落過著自己理想美好的田園生活?抑或大膽面對男性建制即使傷痕累累也要改變世界? 電影在大體走寫實,看 Marie遊走家庭情人與學界之餘,一段段歷程之間的回頭反思的節點,往往是 Marie的個人時光,電影精緻地運用了許多大海、沙洲、浴池等景觀意象,尤其是波光瀲豔的水,往往讓 Marie閉上眼睛躺入水中沈澱迷惘的心,再睜開眼睛醒來彷彿若有所悟了一點點。更棒的意象則是居里夫婦的「鐳」,夜晚泛著藍光像是夫婦兩人在後院默默耕耘的善果,Marie 喪夫後自己回來看鐳更像是幽冥中的丈夫給予她面對世界的靈感。 這 88 號元素「鐳」Radium,來自拉丁文 radius與法文 radium,也讓居里夫婦定義出「放射性」radioactivity 這科學概念。在此片中,倒是各種 radiation/radiant的相關非化學概念,也都被丈夫與情夫拿來稱讚 Marie的美貌與容光,一次次直指她身為女科學家與一個女子之美貌不在外表,而在能不能「容光煥發」揮灑自己。這,也許是電影中取材真化學所談出的化學作用吧?倒是專屬居里夫人傳記電影的浪漫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JCrKqfoBKM
其實在這 2018 春季的當口,也還有一部關於居里夫人的英語傳記電影正在緊鑼密鼓拍攝中,是裴淳華 Rosamund Pike 主演的 "Radioactive" ,卡司都是英國俊男美女包括 Sam Riley, Anya Taylo-Joy & Aneurin Barnard,拍攝地點則在匈牙利。看卡司有個長大的女兒,此片時間設定應該在一次大戰或戰後?看片名,此片應該又要玩 "放射" 的浪漫梗了,且拭目以待! 繪本原著 Lauren Redniss 的官網預覽: http://laurenredniss.com/radioactive/previe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61.1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21521385.A.11E.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1.171.161.177), 03/20/2018 1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