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近年台灣院線會上的法國片,好像不但早已從傳統的文藝片藝術片走出了商業片、甚至在商業片中也漸漸穩定地出現些社會寫實商業片了?這週就上了《家戰》與《黑腥企業》兩部,兩個應該都是很過癮的商業片,只是我覺得前者較靜態呈現現象、後者較動態呈現事件發展與人格成長,前者重強烈的表現張力、後者則重按部就班說完一個故事。 《家戰》雖然一路戰,但基本上這個家庭關係格局早在第一分鐘已經定下來了,這家庭關係現狀的造成恐怕是經年累月,是經過許多努力與失敗才痛定思痛對簿公堂。這個監護權仲裁拍板定案後,事情會怎麼一步步由小到大不可收拾其實早就命定了,只是電影故作神秘以鏡頭匡限由小到大,讓觀眾慢慢知道這片頭以冷靜體制看到的平衡表象下,那波濤可以有多洶湧。 https://www.francetvinfo.fr/image/75inmnpfb-3c70/1200/450/14281034.jpg
電影大綱:片頭監護權仲裁,雖知母親與兒子女兒三人都極力想擺脫那恐怖的家暴爸爸,但由於證據不足庭上只有雙手一攤保障爸爸探視權,然後爸爸表面笑容和藹的一次次探視,引起一次比一次更大的驚悚、一次比一次更嚴重的失控、最終一發不可收拾準備上社會新聞,等著那一開始彷彿事不關己的冷靜體制,到最後一刻才慢悠悠出手彌補。 此片主要看點,當然是演技與氣氛,戲份較少的媽媽表現壓抑已久的恐懼超立體,戲份較多的兒子第一線多次面對危機層次最豐富,戲份較少而對危機也比較事不關己(狼爸也比較興趣缺缺)的女兒則展現了一種如惡夢般再難擺脫的草木皆兵... 最後,我們熟悉英語商業片的觀眾最熟悉的當然是狼爸演員 Denis Menochet !哎牛奶爸 LaPadite 你怎麼到今天才發威?早該在《惡棍特工》電爆藍達上校呀! Denis Menochet 從《惡棍特工》到《刺客教條》(最近還有《恩德培行動》),在英語電影中總是有點睡眼惺忪地掛著一對雙眼皮,彷彿一個在體制面前已經無奈輸誠只能苦苦哀求的小棄子。不過我一直覺得他這小棄子要是被逼急了發起狠來是真能幹爆藍達上校的... 到這回《家戰》,他得到了更多人高馬大的中距鏡頭,蓄了鬍子皮肉不笑雙眼無神令人摸不透,像一個火藥庫走在身邊和和氣氣不知何時要爆炸,威脅感 100% ! http://kinosaur.dk/wp-content/uploads/2018/04/04_Custody_CUSTODY_04.jpg
除了演員,還看氣氛,而這氣氛我覺得和「視角」大有關係。首先本片鏡頭很喜歡設計視野有限的鏡位,讓觀眾跟著主角們的忐忑眼光(或有時不跟著主角,而是觀眾自己的忐忑眼光),看著事情好像窸窸窣窣地正如日常般發生,但這日常很容易就堆積起一種莫名憤懣等著擦槍走火。這憤懣是什麼,對我們觀眾來說也許是從陌生慢慢認識,但對兒子來說就是經年累月經驗老道了,一個兒子矮視角看沒臉爸爸走來走去隨意翻翻書包,跟老爸早就很熟的兒子當然知道即將發生什麼事! 只是知道之餘,還有什麼辦法?此片最迷人的場景是那輛老爸的車子。車子這東西,就是你只要上了就成了人家的禁臠,行動的速度行為的守則都只有乖乖聽人家的份,人家叫你下車叫你上車叫你什麼該帶什麼留著就好,通通都是毫無妥協的控制。小演員 Thomas Gioria在車上面對各種變化的即時反應真是太有深度,這深度在於我們雖然只看一場當下的戲,卻知道這種表現都是他已和老爸相處多年也忍受多年早已立志和媽媽出走的體悟,只是現在為了仍被逼到牆角的媽媽,自己即使是個小孩仍然為了保護媽媽咬牙扛下來。 兒子與狼爸的對戲,我最愛的是那場「逃跑」,兒子直覺受到人身安全威脅時只知沒命地跑,跑到狼爸追不上或是放棄追上終於鬆口氣。但鬆口氣後的回頭,多想了兩分之後,還是乖乖棄守自己輸誠於狼爸,乖乖心死走回來,畢竟狼爸手上掌握了一切你的把柄,具體的是靠車子扣押的書包聯絡簿與鑰匙等等,象徵的則是法律保障的對你監護權與探視權。(話說,有沒有法律人能為我解答一個基本疑惑:為什麼,父親探視兒子是一個為了自己的「權利」而不是為了對方的「義務」呢?可以讓孩子的自主意識自主表達全都是個屁?) http://www.radioram.pl/img/articles/33458/17_Custody_154374-62626.jpg
再談回視角,我最喜歡此片對「門」的運用。門這東西一方面是抵禦外敵的最後防線,另一方面又是個視角極有限的未知鏡框。我們總是透過們看看片段動作聽聽莫名其妙的聲音,聲音很零碎日常又無聊,但認真耐心聽下去了恐怕才慢慢知道有多驚天,然後忐忑地想像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一場與家暴與監護權主軸無關的示範戲,是女兒在學校廁所的驗孕,光靠一雙靴子、半個馬桶、一個丟在地上的小紙盒、低頭甩過兩秒的頭髮、最後一點點啜泣聲... 連演員的臉都不用,我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麼。 本片這位成年了相對來說比較置身事外(狼爸佔有慾也較低,還好沒有走上獸父逞獸慾的路子)的 18 歲女兒,戲份雖少但也大放異彩的是那場生日派對。派對高潮上台情歌對唱,她的眼睛鮮少看情人也鮮少看滿堂好友,卻只一直飄向大廳末端那道開開闔闔的門。雖然們的另一邊相較不關她的事(媽媽會罩,18歲獨立了也不具體傷己),但生日演唱儘管大家保護著她開開心心,也大概知道又不太確定門外發生什麼事。適才跳起舞來多開心、現在登台獻唱的壓軸卻再也樂不起來,只能看著門開門關進進出出的母親與長輩臉上七上八下,草木皆兵地再快樂也要罩上陰影。 曾經受過家暴,現在成年了就能逃脫嗎?才不,那道門已成了「草木皆兵」的「草木」,每天但有蛛絲馬跡都要隨時心驚膽跳;就算不擔心自己,也絕望地知道自己身週的世界與所愛的人們已經永無寧日。對媽媽來說也是永無寧日更永無幸福,就算法律可讓狼老公保持距離、理論上自己可以展開新戀情,但新情人就像新生活,看著美麗熱情的妳卻也忐忑地看著妳那不為人知的門後世界,知道妳的舊老公就生活如此恐怖包袱這麼重,就算道義上還是挺妳,但那口熱情展開新關係的氣整個洩掉了。 https://kinfo.lt/wp-content/uploads/2018/02/Kadras-is-filmo-SUNAUS-GLOBA-2.jpg
再多談談「門」,此片一開始讓媽媽躲爸爸探視時靠的就是躲在門後,的確這是已經被追到天涯海角連法律途徑都保不住的受暴妻子的最後防線,那個自古家宅空 defensive space一定要守的「門」。談到門的防守性格,就不能忽視法文片名的 "garde"了,這字可以是類似英語 guardianship 的「監護權」,也可以是監護走向變態的監視保護甚至囚禁,不過當這 "garde"和電影出現最多的「門」扯上關係時,那恐怕就是「防線」了,尤其片名 "Jusqu'à la garde" 也許可以看作是「直到防線」,那是直到什麼東西呢? 此片除了很私密地近身拍這一家人外,視野放大的談社會體制的戲只有兩場,分別是開場和終場。開場,是家事仲裁庭,雲淡風輕地把這個對當事人來說如天崩地裂生死交關的案子輕輕放下,只冷冷地說「證據不足」沒法保你;好吧,那就直到「證據」發生吧,發生的那天已經是獵槍連發命懸一線,然後我們體制另一邊的警察機構才來指導孤兒寡母自保、耐心等待救援、別掛電話我會一直給你拍拍... 當然這拍拍還是很盡責很有效率甚至很溫暖的,不過片頭片尾就冷冷地告訴我們片名的"Jusqu'à la garde" 是「直到你最後防線」崩潰時,我們才行動。嘿嘿。 《家戰》這片,我覺得具體説並沒有什麼故事發展,也沒有什麼角色的成長與轉變,就只是把恐怖的真相冷冷地一層層像洋蔥般撥開來而已,然而電影那透過窄門揣想全貌、驚悚一刻聯想一生的視角運用與氣氛營造,真是太精采!絕不是藝術片的精彩而是商業驚悚片的精彩,而電影從一家案例回視法國體制的隱晦控訴,透過頭尾兩場戲兩個機構遙相呼應,也不是那麼隱晦了。哎,清官難斷家務事,以現行法律看來我們恐怕也很難苛責片頭的仲裁阿姨,對片尾差點遲到的警察也只有感謝再感謝。只是我們還有機會為這可見的危機多做一點預防嗎?沒有答案,只有繼續探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UO1A6oTkv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51.1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26494726.A.CEE.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1.171.51.118), 05/17/2018 02: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