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部瑞士片 Aloys,今年是在金馬奇幻影展上過的,以奇幻電影來說它讓我們跟著主角馳騁想像天馬行空!尤其電影中段那想像還進入五彩繽紛的美好國度!光就這些想像與繽紛來說,此片是精彩連連令人心花怒放的,不過看到後來我認為那只是飲鴆止渴的毒品或酒精,真正能用雙手抓住的真實美好,仍然在那灰白死寂的社會住宅與醫院,仍然在那粗劣的衣著與憔悴的身軀。 https://cover.box3.net/newsimg/dvdmov/max1480505698-front-cover.jpg
福利身體,空虛心理 關於瑞士的電影,當然不乏阿爾卑斯山居歲月片(我上次看的是《牧羊小英雄》),不過關於瑞士冷冽死寂的另一面,我印象更深的是《里斯本夜車》。歐洲除了英德法西義等龍蛇混雜的真大國、以及東歐迎頭趕上的後進國之外,北歐與瑞士這些真正富裕的小國都是社會福利最完善的國家,但也常常是自殺率高的國家,這麼有錢還要自殺,底下那存在焦慮肯定很重。 此片一樣是個福利完善但自殺率高的瑞士,給我們看的是歐洲福利制度的最具體磚石表現「社會住宅」。我自己也在這種住宅住過兩年,當年初到異鄉喜孜孜地覺得住進這種地方一定可以認識三教九流,但結果是覺得這三教九流生活與心理都很有問題!這種住宅什麼人都有,有鰥寡孤獨者、有失業領救濟金者、有低收入者、有肢體與精神疾病的在家復健者,當然也有剛開始打拼的小倆口、有許多外籍移民勞工家庭、或是人生拼到一半不上不下的小家庭帶小孩、小孩在這邊沒集結幫派打架搞破壞就已經算很安寧了 XD 最後有時還會跟大學合作混一點我們這種國際留學生。 此片拍高調的當然是紅衣女郎、彩色派對、森林青苔等這些夢幻的,不過我的眼睛卻跟著那我熟悉的「社會住宅」看得目不轉睛。這些社會住宅的概念起始在戰間期 1920s,到戰後 1950s如雨後春筍般在歐洲各國林立起來,它的初衷當然是社會福利,滿足人人有家可歸的住宅需求外,還有很烏托邦的「混合居住」理想(可參考《摩天樓》與《丹麥共居生活》),覺得不同階級族群可以一起生活互相學習交流真是美妙... 但事實是到 1980s社會住宅在各國的多年實驗紛紛宣告失敗,有的變成幫派與毒蟲窩、有的則被拆掉,轉型成功的變成補貼社會弱勢與邊緣的新社會住宅。 https://imgur.com/mBpquMf 社會住宅,陽台偵探 電影取景的社會住宅,在首都伯恩郊區的 Waldmannstrasse 31 ,一次次讓 Aloys搭著老舊無人的電梯下樓,經過空曠的生活設施小廣場,走過一排又一排面貌均一只靠少數紅黃橘色塊辨認的多胞胎大樓。尤其,Aloys 每每站上陽台,攝影都會很認真地遠拍他家側邊與對面的大樓們,他身為「偵探」,這個可以窺視對面百餘家戶的陽台乘涼,就具體而微活生生地呈現了他那已經活到骨子裡去的「偵探人生」,總是遠距離窺視他人、揣測他人、想像他人、甚至就此艷羨或傾慕他人生活,只是自己永遠保持一個大廣場的遠距離,拒絕碰觸他人的生活。 https://imgur.com/S6yGxWE 為什麼此片要寫個「偵探」當主角?也許這種窺視想像艷羨卻又裹足不前的社會住宅集體心態,其心理運作用「偵探」這個行業的行為模式來比喻,對觀眾一點就通。看看此片為數不多的角色們,根本沒有一個是典型的瑞士白人中產階級以上,全部不是移民就是中低收入或鰥寡孤獨邊緣人,本就是社會住宅的典型組成。人人都活得衣食無虞,但人生就是不上不下,看著自己的樣子就是自卑,想著要對別人伸手更是畏縮。傳統社會住宅的設計總是有很多社區交流空間可以開派對,但真的實驗下來就知這些空間只是閒置,人人都不想表露自己失敗落寞的一面給別人看。 當然,笨拙的邊緣人們也不是沒有人向外伸手,只是笨拙。譬如此片那努力學講德語(但又講得好不瑞士德語)的中國餐廳老闆,總是有點白目地滿臉堆笑噓寒問暖推薦些令人皺眉的小玩意兒,那是他笨拙的熱情,熱情被冷冷打槍之後只會更膽怯。中國小女兒也許算是更大膽的,總是一次次膽怯地來和「偵探先生」打招呼,一次次來按偵探先生的門鈴,只是偵探先生若冷淡回覆或乾脆裝死不予應門,這冷寂社會那僅存的大膽伸手,只會一日日枯萎退縮。 https://imgur.com/xHYdIMi 壓抑宅男女,就是偵探 誰叫偵探先生日日享受著他的宅男小遊戲呢?此片讓偵探錄音、攝影、在家剪輯、欣賞他人人生、但真要伸手出去只是公事公辦寄證據自己完全不露面,根本就是一個歐洲社會住宅版本的宅男 XD 這和我們台灣一個個心裡世界極廣大、感情世界極深邃、但面上就是僵臉一張不會表達不善交際的宅男,也差不多。宅男要能與人交心的第一步,往往是無聊外表下的廣大心理世界被揭露出來,正如此片偵探 Aloys收集這麼多他人生活卻被 Vera 抓包看了個飽。對 Aloys來說是緊張的危機,但對 Vera 來說恐怕更像是看見一個深邃心靈後也著迷下去,既是危機也是轉機。 只是人人當保護自己不露面的窺視者都當得喜孜孜,要露面當個被窺視者就戰戰兢兢如臨大敵。率先打破沈默拿起電話伸出橄欖枝的 Vera ,沒有像中國小女孩一樣直來直往吃閉門羹,恐怕是對的。網友與其貿然見面不歡而散,不如就慢慢為彼此保留看不見臉的神秘感,透過各種共同感官與想像,不一定要來場電話性愛,也可以來場兩人同步的電話奇幻旅程。奇幻旅程儘管虛幻,但那是彼此心中的夢想,當彼此的臭皮囊真實存在於眼前時,攜著真實的手總是無法真實飛天;但當彼此其實都只存在電話裡與想像中,虛擬的攜手反而可以飛上想像的天。 隨著同樣言語同樣氣味同樣聲音同樣文字引發的同步想像,這慘白的社會住宅漸漸越來越多彩(雖然那彩色與社會住宅本來就會拿來區別大樓的少量色塊差不多),兩人各自穿上西裝外套成為彼此的紅衣天使,然後整個社會住宅平日遠距見面想像卻從不出口問候的邊緣人們,一起來參加這場「沒有被邀請的繽紛派對」。當然,這種虛擬派對與虛擬攜手虛擬出遊,本是可令外表社交肢體笨拙者安心的破冰,只是當破冰破到著迷下去,就像吸毒一般無法自拔了。看看 Aloys都和想像鄰居們開了想像派對了,回到真實世界竟然還像是戴個耳機一般對人不聞不問自得其樂? https://imgur.com/Y3PrmDI 走出繽紛想像,彩繪枯寂現實 虛擬很繽紛,現實很蒼白,但宅男是要留在繽紛虛擬永遠不出來?還是出來把蒼白現實開始抹上一點點色彩?此片不像好萊塢歡樂熱情大結局,並沒有提出一個全社區邊緣人世界大同的勵志結局,而只是很壓抑地給個勵志提醒跨出一小步。想像派對同歡一場的中國小女孩與其他鄰居們,Aloys 對現實的他們不聞不問變本加厲;然而,想像的紅衣天使化作一個衣衫襤褸滿身淋濕的落魄女子到家門口來,Aloys 是要跟紅衣天使走、還是跟落魄天使走?這場另類的「三角戀情」忐忑緊張卻終歸空虛,如果愛的不是真實只是想像,開心抱下去終究只是一縷薄紗什麼都沒有。 片尾,這五彩繽紛的一片又回歸死寂,走到了比千篇一律的社會住宅還要死寂的醫院長廊,這些機能取向的現代建築景觀一個比一個非人呀... 但這就是我們不完美的人間,粗劣的病袍下才是伸手可感的天使,真正可以掏心掏肺交心時,紅衣情侶的繽紛幻夢已不在重要,你病袍我也病袍,你躺病床我躺地板,這福利國家現代建築幾十年下來把我們邊緣社會養得死氣沈沈蝸居退守,但站在這塊土地上也別耽溺於什麼繽紛漂亮了,簞食瓢飲一身粗布仍可以攜手。 同樣是金馬奇幻影展選片,我覺得今年的《尋愛偵探阿洛伊斯》可以和前年的《摩天樓》做個時代的比較,畢竟那主角群的生活背景都是「社會住宅」這現代主義建築景觀。設定在 1980s的《摩》片,談社會住宅在熱情但天真的烏托邦理想下,本應融合的部落們激情大亂鬥終於土崩瓦解;而到了《尋》談的 2000s初期(已有手機,但許多東西還沒網路化)這社會住宅更新轉型擺脫毒品與犯罪後,竟然從激情轉向了另一個死寂的極端,人人生存更無虞,但生活也更消極,社會住宅的衝突與治安得到解決,但人們轉向繭居退守不相往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1SMfW_L9Vw
但即使沒有光鮮紅衣,只有這片枯寂的人造大地,我們穿著病袍仍然可以踏實愛。 https://imgur.com/UVPxgD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46.1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26529377.A.B3C.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1.171.46.177), 05/17/2018 1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