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街角的書店》是 2017 年西班牙新片,改編的卻是 1978 年英國小說 "The Bookshop" ,故事談的則是 1959 年英國海濱小鎮風雲。這電影改編竟也沒有多少現代改寫或翻案、而就是貼近原著情節忠實拍下來,那它在新時代拍出的意義又在哪? 我認為在 1978 的小說出版年代,它在談一個正發生的現象之始、往前回溯二十年;而在今日 2018 年的電影上映年代,我們回顧起六十年前,都已經有梳理清楚大抵論定的現代史概念了。今日再看這個故事,儼然看一場 1960-70s 英國再生之辯。 http://www.panteracine.com/wp-content/uploads/2018/06/the-bookshop.jpg
失落英國,再生之辯(無雷) 同樣是談愛書的英國片、同樣有個優雅的女主角穿針引線,觀眾應該不難把幾週前上映的《真愛收信中》和這部《街角的書店》連在一起,《真》片設定在 1946 年談戰後創傷的療癒,《街》片則設定在 1959 年談英國失落後的重建(當然閱讀是正解,容後再談);提到 1959 年就顯然劍指英國關鍵轉型的「搖擺六零」,又能和設定在 1961 年的《名媛教育》相呼應(而且都有個 1946 嬰兒潮出生的少女角色引領叛逆): 1946《真》片的戰後療癒,不在修築光鮮門面,而在讀書展信深掘回憶。 1959《街》片的失落重建,不在復原帝國榮光,而在推廣閱讀健壯心靈。 1961《名》片的搖擺解放,不在享受紙醉金迷,而在前衛自由看見多元。 《街角的書店》是個前衛女子擇善固執、溫柔堅定對抗地方勢力、鎩羽而歸卻留下希望火種的故事。它儘管拍得優雅懷舊,但它的節奏鬼影幢幢、它的視角尖銳批判。表面上它只是一個小鎮故事,但若我們回顧此片角色與事件等符號、追溯其指涉的英國 1960 前後時代潮流,簡直可以把此片當成一部 1960 英國重生之辯的時代寓言!本文以下先 (1)回顧相關英國文化史潮流、再 (2)回顧歐洲書鎮運動對比電影、再來 (3)談談電影提出的英國重生之辯。 英國 1960 五大文化潮流(微雷) 1. 國家失落:戰後英國斷垣殘壁,儘管接受馬歇爾計畫援助但經濟重建效能在歐洲是末段班,這和戰後工黨選上進入 1946-1951「撙節年代」脫不了關係。經濟重建慢、孩子都在斷垣殘壁長大(披頭四大衛鮑伊艾爾頓強都有回憶)、家戶繼續資源配給苦哈哈、養不起也管不住的帝國崩解殖民地紛紛獨立。對本片虛構場景 Hardborough這倫敦文藝人士週末會來看海吹風的「海濱小鎮」來說,則另有海濱渡假鎮的世紀大蕭條:戰後在 1950s短暫的復甦後,很快隨著歐洲跨國航空的崛起與英國國鐵的瘦身,馬上在 1960s陷入長達半世紀衰退至今。 一切屬於英國的大失落,在本片不多談,只用破敗小鎮場景「棄置老房到處都是」、除女主角外連貴婦漁夫和銀行家都在談「老宅修復」新投資、造訪的風流知識份子 North與老貴族 Brundish 兩家宅俱破敗、小鎮又陰鬱老宅又潮濕等環境元素來表達。而他們心中的「失落」縮影就是各自心中的過去美好,是 Garmat 心中的「那下午音樂會、晚上辦演講」的美好年代沙龍、是 Brundish 無法忘懷的年輕情人、也是女主角回想起來都會笑的陣亡丈夫、以及他們都撫摸的破敗老屋斑駁石牆。他們面對過去失落的不同態度,儼然代言英國1960前後面對失落的不同取向。 2. 歷史建築保存:在戰後重建初期的破壞性開發後,英國國家失落與傳統城鎮衰敗的焦慮,引起了關於傳統的「歷史建築保存」風潮(此前英國保存多集中於紀念物和景觀,此時才延伸到一般城鎮建築),除了頒布 1953 法案 "Historic Buildings and Ancient Monuments Act" 成立「英格蘭歷史建築諮議會」 Historic Buildings Council for England 之外,本片談到可「強制收購」的 1959 法案 "Town and County Planning Act" 更展現了國家積極干預歷史地景的意志。當然國家干預是有其正義的,但在英國這國家更有可以上下其手的老貴族幽靈。 喊出「歷史建築保存」幾十年來至今在世界各國都是無人會質疑的政治正確,但本片是完全不為這神話所宥的。本片包括女主角在內人人念茲在茲的「老房子」就是所有人心中失落的過去美好之具象化身、修復老房子並活化是所有人彌補失落的共同渴望。只是老房子要修來幹嘛呢?要怎麼「再利用」以銜接過去走出新生呢?人人的計畫都不同,有的甚至居心叵測。 3. 藝術中心造鎮:英國1960前後的老屋再利用或更大尺度的老區再生,其中一大潮流是 Arts Centre(正如 1990s流行的博物館都市再生),這東西也是歷史至今鮮少人質疑的政治正確,此書與此片卻不為這表象所宥而冷眼懷疑。從 1951倫敦南岸藝術中心開始、1961布里斯托Arnolfini藝術中心、1962伯明罕 mac藝術中心、1965倫敦坎登藝術中心、到 1965 科文垂 Warwick藝術中心... 迅速帶起藝術中心復甦社區的風潮,更從大城遍及郊區與小鎮,有老建築再利用也有新建築開發。 只是從1951年倫敦南岸開始,藝術中心開發就脫不了徵收拆除重建以為土地增值的「高級化」過程。電影中的小鎮藝術中心雖是找老建築,但上自貴婦中有律師銀行下至漁夫人人都在談「老屋翻修增值轉賣」的房地產開發遊戲(唯獨女主角「您誤會了,我不是修來賣的」),這是歷史建築保存會發生的、藝術中心會發生的、甚至書店也可能發生的陷阱。藝術對社區本是好事,但藝術的建制與實踐可未必與社區站在一起,卻更可能意在資本開發或意在灌輸上流文化價值。儘管時至今日所有英國「藝術中心」都或多或少(至少宣稱)融入社區,但那還有另一波運動的努力。 4. 社區藝術運動:藝術中心可以是藝廊與音樂廳的複合體、繼續給貴族仕紳開畫展開古典音樂會並慈善地推廣給平民;但要放下傳統學院派藝術的高高在上格律、讓打高空的前衛藝術腳踏實地造成影響,還要 1960-70s 嬰兒潮新世代叛逆掀起的「社區藝術」運動,要走進在地為民眾創作更與民眾一齊創作。現今英國各地的 Arts Centre都或多或少有這方面的藝術紮根行動,算是社區藝術運動對體制的成功影響。 這一系發展,在本片這 1959 年嬰兒潮孩子才 13 歲(注意某位演員的年紀)時當然還不成氣候,就當女主角 Florence 是先驅好了。Florence是愛書人而非藝術家,讓本片的對立表面看來像是「藝術中心 vs 書店」的事業對立,但其實裡子更像是「貴族學院派 vs 社區派」的立場對立,就算兩造都開書店或都開藝術中心也會有一樣的對立。看看本片「海童軍」男孩們七手八腳幫Florence組好全店書櫃、真木匠眼光評價起來歪七扭八品質粗劣、但Florence珍惜其一起參與打造的經驗與成果,正是社區藝術的精神。 那為什麼這故事不設定女主角是個社區藝術家而要設定成個愛書人?為什麼面對失落不談藝術治療而談閱讀治療?我想應該就指涉到 1960 前後悄悄發生中的另一波小潮流了:威爾斯小鎮 Hay-on-Wye 帶起的歐洲 Book Town「書鎮運動」。 Hay-on-Wye 書鎮運動(微雷) 5. 書店造鎮:1961年威爾斯小鎮 Hay-on-Wye 歸鄉文化青年 Richard Booth,在鎮上繼承了老屋也購得了廢棄的老消防隊建築,趁著美國書店大量倒閉清倉時,賤價購得大量二手書租貨櫃遠渡重洋送回家,開了小鎮第一間書店引起風潮。至1977年時小鎮已有20間書店,不滿政府諸般管理刁難的他甚至自行宣布 Hay-on-Wye 從英國獨立、自己加冕為「書心王理查」Richard Cœur de Livre。書鎮雖在英國一直受到壓制、在英國其他地方做不起來,但自 1984 年比利時小鎮 Redu 響應後在歐陸與美國風起雲湧成為「書鎮運動」,在世界繼續擴大至今。 從以前我就覺得 Penelope Fitzgerald這本 1978 年小說顯然在談書鎮運動,但她自己在書內書外都沒有明說、也從來沒有書評談到這點。不過看看許多 Hay-on-Wye 書鎮運動與《街角的書店》情節似曾相識的巧合,實在不得不令人聯想在一起: 1961年之前 Richard Booth從牛津返鄉繼承叔叔老屋、購買消防隊老屋; 1959年之前小說與電影中的 Florence 從倫敦落腳小鎮購買老屋。 1961年 Richard Booth成立第一間書店; 1959年小說與電影中的 Florence 成立書店。 Richard Booth 邀集小鎮鄉勇跟他去海外運書回來; Florence則由跑船大叔 Raven動員「海童軍」孩子們幫她組書櫃打造書店。 Richard Booth 在小鎮掀起風潮,但在英國孤掌難鳴,更受到各種政府管制打壓; Florence在小鎮帶起話題更在引進《蘿莉塔》後掀起風潮,但在小鎮孤掌難鳴,受到傳統仕紳的土地開發聲浪、與律師銀行家乃至政府機構的官僚打壓。 Richard Booth 用消防隊老建築開書店; Florence為燒書皮老貴族 Brundish 引進的《華氏 451度》書中反烏托邦情節,竟是由消防隊來燒書。 Richard Booth 在 Hay-on-Wye 的單一書店造鎮理想,在英國終究失敗走不出去,但點起了火種在海外發揚光大成為「書鎮運動」; Florence的單一書店也被黯然關閉、老屋被強行徵收,但留下了小女孩 Christine在他鄉傳承書店香火。 1977年 Richard Booth宣布獨立自立為書心王,絕不讓英國政府把我們的書鎮變成千遍一律的資本開發小鎮再造; 1978年小說作者 Penelope Fitzgerald迅速出版本書 "The Bookshop" 《書店》,書中結局 Florence 雖離去但老屋燒毀,絕不讓老英國仕紳圈地佔領我們的老屋、絕不讓它成為千篇一律的資本開發與上流文化統治據點。 怎麼看,都難以忽視小說作者劍指「書心王理查」Richard Booth、書鎮始祖 Hay-on-Wye、以及當年尚未發生的歐洲「書鎮運動」之理想呀。也許是作者沒有明言的創作動機、也可能她也沒這動機一切都只是巧合(以及我的藍色窗簾)?總之以「書店造鎮」這個廢棄建築與衰敗小鎮活化的取向來解讀這個故事,是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呼應歷史的;而搭配上前述其他幾個同時代英國文化史潮流,這故事中的沒落小鎮「頑固堡」Hardborough 之文化政治風雲,其歷史寓意就油然而生。 老屋再生,就是老英國再生(劇情雷) 回顧了 1960 英國五大潮流,我們大體知道本片這虛構的 Hardborough小鎮就是個英國縮影,上演著面對英國失落的時代辯論,以一棟老屋新生展開寓言:我們可以把老英國蓋回藝術中心恢復舊日千年繁華、也可以拿老英國投身社區藝術分享千年智慧資產給過去視而不見的整個社會,而女主角在這時代啟迪社區暫且不靠藝術而選擇先書店造鎮靠閱讀開啟人們心靈。在這寓言中,每個角色彷彿都代言著一種面對過去失落與展望未來的不同姿態。 Florence:這位女主角,是個掀起時代一陣波瀾的「勇氣」化身,她在本片的人格基本上是圓滿開始圓滿結束的,就算她被黯然趕走心裡也沒半分失落,就只是堅定誠實有耐心、又帶點天真的樂觀希望、繼續做該做的事罷了。她的失落早在全片開始就撫平了,就是片頭「讀一本書、深深進入這故事、然後去海邊吹吹風清清腦子」,是從閱讀找到自己認同的故事並得到超越體悟、然後靈台清明重新出發。這位閱讀小精靈只是來人間分享閱讀灑下火種罷了。 Brundish老英國上流,認真面對失落甚至有點鑽到死胡同。他不意在浪漫地修復榮光填補失落,反而認真挖掘面對醜陋真相(並非浪漫悲情的蜜月喪偶、而是我的戀情失敗沒有出路)。他不求修繕老宅、只求不停閱讀;他看遍老英國同道的腐敗而對人失去信心(足不出戶、燒掉書皮作者肖像),他苦等的也就是一個「德不孤、必有鄰」的英國後代理想型、一個不為英國上流建制所束縛的擇善固執「勇氣」女子,能知道有人接棒更激發自己挺身而出最後一回,倒地而逝也無憾。畢竟生命就是一身臭皮囊、和一間老屋磚石也沒兩樣,求的是那精神呀。 Mrs. Garmat老英國上流,有沒有什麼認真的心理失落我們不知,但肯定有「老英國上流榮光」的失落,才要一直不停開大宅派對、期待「藝術品、演講、音樂會」浪漫圖像的 Arts Centre佔住小鎮中央的老屋。這樣的藝術中心當然意在融入整個小鎮社區,但並非與小鎮鄉民攜手,而是像維多利亞美好年代貴族仕紳慈善家灌輸上流價值遂行文化統治,正如他們 Garmat 大宅雄踞對岸山頭統治平地小鎮的中世紀城市領主地理關係。 Milo North渾噩中產知識份子,只剩一具行屍走肉,沒有理想沒有主見只跟著上流隨波逐流、沒有過去失落也沒未來展望、沒有喜怒沒有哀樂只有處處花言巧語打哈哈。這位 Milo North 一開始很神秘危險彷彿有陰謀,但隨著電影慢慢推進我們才知他只是具空殼只是個傀儡,正如他的 BBC倫敦女友向 Florence 談心時嘆息「從不知他想什麼、從不知他如何感受我、甚至不知他有沒有感受這東西」。 另外本片也描繪非知識份子的中產官僚,如銀行家與律師、還有督學與房屋檢查員,統統都是沒有表情跟著上流黑手公事公辦、偶然善意提醒 Florence 兩句通通都是勸她乖乖服從既有建制,就連嘴上挺身而出的小學老師身體還不是任督學予取予求?而此片中的一張張下層鄉民面孔,一個個平日客氣寒暄、危機時一臉木然,他們人人都說不上惡,只不過都是冷漠地安守本分,任由上流操盤中產驅動剷除異己鞏固權威、他們乖乖配合照辦罷了。希望,還是在嬰兒潮的孩子身上,包括熱情的海童軍男孩與一位女孩。 Christine :她是英國下世代,一張可塑性極高的白紙,等著看老英國窠臼與另類新靈感如何在她心中萌芽。片頭 Christine伶牙俐齒世故功利,她既鄙視卻又追隨的理想型是隨波逐流的 Milo North 「我長大也要像他一樣奸詐」,沒辦法,不靠閱讀開展世界而只能關在小鎮看宮廷劇的封閉心靈,她的世界就只能是 Garmat 貴族統治、小人物就只能以奸詐來掙扎求存。怎知遇上了關切生活更關懷人心的 Florence 打開前所未見的一扇窗?年輕人燒毀被佔的老屋,正如拆毀老建制絕不妥協,我的新世界從閱讀第一課《牙買加的風》展開。 一本好書,就像一棟老屋(片頭雷) 《街角的書店》這片看題材看宣傳,看似是愛書人會喜歡的「閱讀的故事」甚至會有點文藝電影的想像?不過愛書人看此片可能會有點驚訝,因為它對閱讀之美的刻畫並不多,與其說是關於閱讀的文藝片、不如說是關於書店(與藝術中心)的 1959 微型政治驚悚片,談政治、談官僚、談階級、談開發、談歷史建築保存,都比談閱讀多多了。關於閱讀,不外就是丟出了《華氏 451度》、《蘿莉塔》與《牙買加的風》等書名卻也沒告訴我們內容、拍了些 Brundish 在桌上與 Florence 在床上的閱讀身影卻也沒告訴觀眾他們讀到了什麼。 不過我認為此片是遠遠站在閱讀前端的,先最快速地奠定「閱讀之重要」後,就把閱讀當作前提再也不多談,全片要進一步看閱讀的現世實踐與政治折衝。這關鍵的全片第一分鐘,就是(老 Christine回想 Florence 的)開場旁白「讀一本書就像走進一棟老屋、讓書頁當四壁包覆我們深深進入這故事、讀完再去海邊吹吹風清清腦子」,搭配以隨後幾次短暫的 Florence 回想亡夫輕撫老牆之柔焦鏡頭,這「好書如老屋」的比喻已生動具體。我們已知道失落人們面對失落重拾力量的關鍵不是在外積累資本汲營開發重現歌舞昇平的榮光、而是在內面對自己改變心靈。 最終面對這殘酷世界什麼物質武器都不用,只要一個擇善固執的「勇氣」。 此片快速談了閱讀、呼應了歷史建築保存再利用、再用閱讀建制的書店對比了藝術建制的 Arts Centre、甚至用新的大書店投資對比了小書店耕耘... 一再挑戰我們現世心中的「歷史保存」、「老屋再生」、「藝術中心」甚至「書店」等不假思索的文化正確符號。這個故事終究告訴我們那那透過閱讀連結世界、探索自己、健壯心靈、攜手耕耘、擇善固執的「人心」與其實踐才是關鍵,任何的石頭建築與建制都是人心駕馭的物質工具而不值得拜物。當險惡人心佔領了老屋,燒之可也,孑然一身的人心仍能在新屋找到正道。 英倫小品 or 西班牙鬼片? 當然,這一切由Hardborough 小鎮回視 1960 大英國轉型的寓言巧思,都是小說的功勞,本片不過就是忠實呈現並選在 2018 重新推出提醒觀眾罷了。英國今日何嘗不正處在新的(英國掀起的)歐洲國族危機?我們不也都正處在全球經濟失落與極端主義?何嘗不也都在面對一個新的轉型期?而我們這時代的文化潮流如創意文化產業、社區營造、知識經濟、博物館造鎮、甚至台灣和全球半世紀下來越做越時尚的老屋再生... 這一切都有機會真正貼近土地啟迪人心的計畫、是否同時也有背後看不見得手陰謀鞏固老權力結構呢? 本片不是浪漫書香片、而是政治驚悚片,不是一般風花雪月的英國二線小品喜劇、而更像鬼鎮陰謀般的西班牙恐怖片。它拍英國陰雨綿綿的生活背景很潮濕、拍小鎮衰敗景觀的斑駁質感很殘酷、拍鄉民凝視的一張張面容恐怖又憂傷、拍官僚角色的舌粲蓮花皮肉不笑毫無心、拍上流角色的口蜜腹劍令人寒毛直豎;但拍起陋巷中的男孩粗魯卻熱情、拍起老英國之心表面紳士內裏激情、拍起英國新希望伶牙俐齒卻大眼好奇... 而同時,它拍起老屋斑駁石牆彷彿靜靜說話、拍起天真庸碌的民間生活卻配以仿 1960s老歌的奔放配樂、在在搭起蠢蠢欲動的時空舞台給時代精靈 Florence 溫暖降臨、泡壺好茶氣定神閒以微笑攪動老英國死水。我最愛的 Emily Mortimer 和老同學瑞秋懷茲一樣,不知不覺已年近五十漸漸轉型長輩戲路,他招牌的「小家碧玉」不但風韻猶存甚至越陳越香、更準備寧靜革命挑戰世界!版尚還有篇 2007 年舊文《 [艾蜜] 小家碧玉的極品:Emily Mortimer》,片單才列到 2006 年而已,哪位版友來接力列下去吧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BQedq4cky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68.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30742852.A.07D.html
YCL13 : 謝謝分享,這樣我就能理解,不然看了預告只覺得怪怪 07/05 08:43
YCL13 : 的而不會想去看。 07/05 08:43
plusona : 推 很詳盡 07/05 09:44
ups : 推 07/05 10:33
joey0602 : 長知識了,原來是隱喻書鎮運動的原型。不過覺得電影 07/05 15:07
joey0602 : 拍的有些平…導演近年作品比較喜歡另一個我,雖然這 07/05 15:07
joey0602 : 部缺點也多一點,但人物刻畫有記憶點 07/05 15:07
我也挺喜歡那部熊貓珊莎片,原來也是她! ※ 編輯: mysmalllamb (1.171.168.114), 07/06/2018 00:53:58
ioci : 謝謝分享背後關聯的歷史~這樣對電影的意象更明白了 07/06 02:06
joey0602 : 原來小羊也有看「另一個我」!我蠻愛裡頭蘇菲特納演 07/06 03:20
joey0602 : 的黑暗內心戲。這導演其實最會拍人物心理了 07/06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