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本週的英國畫家電影,談英國 20 世紀中葉工業派畫家 L.S. Lowry 的故事。這雖是畫家電影,但並不太著重在畫,更沒有特別著重他繪畫元素中最搶眼的「火柴男人」。電影僅點到為止地把他的藝術思考與產生形式稍微提及了,代表的是《工廠下班》這幅畫裡呈現的行屍走肉工人們,他們只剩衣服沒了臉,這裏人最多卻最寂寞;另一幅則是他早期的 "Sailing Boat",呈現了英國海濱度假鎮海天一色的懷舊美好,與盛期的《工廠下班》作為對比。 https://post76.hk/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7/152739d8sh38q9h8859zu9.jpg
舊世界閨秀,新世界兒子 然而,電影的原文片名可不是在談「火柴男人」這個繪畫元素,而是 "Mrs. Lowry & Son" 「洛瑞夫人與她兒子」,也許電影重點不在繪畫人生本身、而更像是在這對母子之間?也儼然在舊英國與新英國之間、舊藝術與新藝術之間、舊眼界與新眼界之間。於是,這個改編自同名舞台劇的電影,其大致聚焦在單一空間雙主角的格局就出來了。演老媽媽的是資深英國古典美女 Vanessa Redgrave 、演老兒子的則是繼《透納先生》後再執畫筆飾演英國畫家的 Timothy Spall,這次演 L.S. Lowry 可比上次演 J.M.W. Turner瘦了一大截! 電影的宣傳中描述「他那咄咄逼人的控制狂母親,成就了二十世紀英國最偉大的畫家之一。」此片的張力的確就在兩位演員間的母子關係,我們眼看兒子白天做著 25 年如一日的收租員工作、走訪大曼徹斯特勞工眾生、回家幫媽媽做飯陪媽媽聊天、給媽媽碎念送媽媽上床、晚上終於回到自己閣樓畫下他生活所見。這母親,顯然佔據了兒子生活中大部分自由時間、也佔據了他人生的詮釋權。這媽媽,處處在給兒子負面訊息,埋怨兒子和老爸一樣不成材、埋怨兒子畫的什麼工業景觀多醜陋、趕快把畫筆收一收找個正經工作吧!兒子也不生氣不頂嘴,只是打個哈哈混過去。 https://i0.wp.com/www.heyuguys.com/images/2019/08/mrs-lowry-son.jpg
以繪畫,擴大英國視界 只是這樣的碎念母親,在言語阻礙兒子的繪畫志業時,真有「成就了二十世紀英國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嗎?我個人認為是言過其實了。至少在此片中,L.S. Lowry是一直默默堅定地畫下去的,「我是畫畫人,不多也不少」,他不為生活所消磨、不為評論所挫折、不為母親所阻卻,他只是從小長大在這塊地方、看見地方生活、便數十年如一日地畫著地方生活而已。有畫展他默默報名、有邀約他也不甚渴切、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就算有生之年無法出頭那畫也將永存... 那 L.S. Lowry 在本片描繪下有什麼缺口、奮鬥與成就呢? 我想那都關於照顧他母親,不只是日復一日顧其生活起居,更是要在有限人生處境中試圖圓滿母親的遺憾,而最終這圓滿還是要透過繪畫來完成。照此片中對 L.S. Lowry 的正面評價,他並不用繪畫再現什麼外來概念,就只是直率地記錄當下人們的情感與環境的精神。畫可以為一時一地的人們生活留下印記,為工業時代的勞工小鎮如是、為過往美好年代的海濱夏日亦如是。說穿了,這個英國正在時代變遷的動盪中,而繪畫這再現時代生活的藝術媒介也必須與時俱進。 https://imgur.com/oWFtijO 美好年代,已成昨日黃花 電影的當下是 1934 年、回憶是 1904 年。回憶的是一戰前的美好年代末期,母親出身大戶人家、如 19 世紀大戶人家一般都是學鋼琴的大家閨秀長大的、儘管自己頗有才氣也許能成為鋼琴家、仍滿懷希望嫁給一個在那時代下崛起的生意人,可惜 Lowry爸沒生意長才,讓媽媽的希望人生就此幻滅。對母親來說,藝術的形式也許就停留在一戰前美好年代的傳統英國,那是新藝術與浪漫主義大行其道、而現代藝術還沒個影的年代,也是中產階級紳士淑女欣欣向榮、而普羅勞工仍無聲無息不見個影的階級隔離時代。 進入了 1920s戰間期,Lowry 一家由曼徹斯特核心區的中產社區 Victoria Park、黯然搬到了天色灰白紅磚斑駁的大曼徹斯特礦工小鎮 Pendlebury 。母親這大家閨秀如天使殞落到人間,就猶如整個英國傳統中產階級紳士淑女的世界大轉變:一次大戰後,過往輝煌的大英帝國正在動搖中、上流與中產獨佔文化生活的地位也在動搖中、工業景觀繼續擴大改變傳統英國如畫地景、階級開始流動有人上爬有人下滑、藝術風景的現代主義萌芽中、底層勞工的存在感在文藝圈漸漸增加、社會融合與改革的聲浪亦蠢蠢欲動... https://imgur.com/oVIoOrC 以繪畫,陪伴時代轉型 於是,在此片溫暖的一母一子相依為命描繪下,L.S. Lowry那走在藝壇前端尚不為人所賞識、但其實正跟緊時代看見更大英國的工業派繪畫,儼然溫暖地陪伴英國度過一個痛苦的轉型期。一方面,勞工景觀越來越廣、勞工階層的社群與自主意識越來越強,亟須新的繪畫形式再現其經驗與聲音;另一方面,老英國的黃金年代也在消逝中,這轉變從當時的下層看來或從今日回顧起來未嘗不是好事,但對沒落的老貴族與老中產則如長日將盡。 自小就搬到 Pendlebury 的 L.S. Lowry 如魚得水自無罣礙,但人生前半已養成大家閨秀展望美好未來的母親,則需要一個溫柔的轉型:一方面需要在遲暮的落寞生活中仍捕捉片段的美好年代幻影,譬如將文化生活的新希望寄託在隔壁穿著入時的鄰居身上;另一方面需要認清這輩子人生就這樣了,而在這裡油炸香腸的簡單生活又有什麼不好呢?曾經發生的美好,不論是美好年代的夏日海灘還是失落年代的勞工社區,那重點都不在物質或文化生活,而在母子之間的心心相印,它將隨畫永存誰也奪不走。 https://imgur.com/YnYwt96 大工業時代,以畫筆引領 Timothy Spall 繼《畫世紀:透納先生》後再次執筆演畫家,這次沒有麥克李調教出的 19 世紀中葉之古樸粗俗,卻有 20 世紀中小鎮窮書生的紳士風度,他雖一臉橫肉但與孩子一對起戲就見其童心。但在畫家個人的人生與創作歷程外,我更欣賞此兩片透過繪畫形式帶出的藝術史變遷與英國時代轉型:J.M.W. Turner 所見的是大火車大鐵道的煙霧時代、L.S. Lowry所見的則是大勞工造鎮的小生活存在。英國下層結構都在地景上快速轉型,英國上層結構則在意識上急起直追,走在這意識轉型前線的就是藝術、走在藝術轉型尖端的就是 Turner & Lowry 這類人。 話說 Timothy Spall練就的這身畫功,在本片好像發揮得稍微少了點,不知他老人家還有沒有興趣接第三部畫家電影呢?而演他老人家高堂上更老媽媽的 Vanessa Redgrave ,這幾年年逾八十一樣多產,只是在演一堆年輕主角的長輩之餘,到此片終於再度擔綱女主角!一位行將就木的老奶奶眼波中有少女時代的光輝、新手媽媽的雀躍、家道中落的破滅、單親媽媽的承擔、乃至虎媽一生的禁錮、與慈母一生的呵護、最終回歸一個依賴兒子的天真小女孩... 看那演技就是享受! https://pbs.twimg.com/media/EC_Lfw7VAAAdYQ2.jpg
推薦愛舞台劇的、愛演員飆演技的、愛英國復古風的、愛紅磚工業遺產的、愛聽古典樂的、喜歡現代美術的、喜歡如畫構圖的、對母子關係的探討有興趣的、對末日黃花或長日將盡等憂傷情懷有感的觀眾們,值得一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sCJrIrjkN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60.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67902508.A.BBB.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1.171.60.33 臺灣), 09/08/2019 1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