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本版第二次發文,寫在本週末看完 YouTube頻道 The Show Must Go On! 免費播出的《真愛不死》Love Never Dies 澳洲版之後。我著迷《歌劇魅影》的年紀很小,是在 1990s跟著哥哥姊姊們聽,先聽熟了旋律才慢慢學英文、但對音樂的沈浸早已遠大於對劇情的咀嚼;長大到 2002 才看了一場倫敦演出、去英國留學在 2009 再看一場後、默默覺得可以將這齣少年激情音樂劇從我人生打包了... 倒是到 2020 四月上週末,拜韋伯 The Show Must Go On! 免費播放《歌劇魅影》25週年皇家亞伯特廳演出之賜,我才覺得此劇再次和我連結起來,而且人長大了真會有不同看法! https://i0.wp.com/stagechat.co.uk/wp-content/uploads/2020/04/love-never-dies-online.jpg?fit=1280%2C720&ssl=1 這才赫然想起,我在英國的 2009-2011年間也是經過過《真愛不死》Love Never Dies 的劇院前,卻就這麼在它的大海報看板前默默離開了 XD 只能說那幾年明明年輕卻比較喜歡裝成熟,一度覺得韋伯式激情音樂劇與美聲歌曲都只屬於血氣方剛的少年,我該長大多逛博物館看藝廊、多聽古典與歌劇、多看前衛劇場與現代舞蹈... 不過到現在結婚成家柴米油鹽小孩都已快十歲,好像正是適合看《真愛不死》的年紀?話說我看的這週末澳洲攝政劇院版《真愛不死》第一個感想是:怎麼有這麼厲害的小孩、十歲就能唱能演還能幫大人和聲整合舞台呀? 也許很多音樂劇觀眾也到了爸媽年紀?我們這世代也許有幾個情懷:(1) 年輕基進衝事業時期早已過去,有了甜蜜負荷你再厲害也難衝起來,除非整家無數後盾擔待犧牲,這是小克的魅影;(2) 年輕的美麗愛情不再美麗,妻子滿臉愁容丈夫暴躁易怒,但我們會驀然發現心中的「美」已不同,這是小克的良人;(3) 年輕的理想已柴米油鹽無法實踐,但理想仍能耐心教育傳承下代,當某天看著聰明孩子已不知不覺超越爸媽打開理想明燈(而非功名成就)時,是父母死也不枉的欣慰;(4) 年輕時追求高端理想,年長終於意識到下層結構,這是明星背後的基層血淚。 大人味的擔待故事 上週看《歌劇魅影》、這週看《真愛不死》,除了感嘆製作大小與精緻度真的令人感受大不同、也感嘆卡司選擇能展現的角色靈魂一樣大不同(令我好希望以後也能有《真愛不死》25週年皇家亞伯特廳版,不過大概是空想吧?)之外,覺得這兩齣劇有其連貫的主題,關於劇場也關於歷史。突然很慶幸,我並沒在年少血氣方剛時就看《真愛不死》,否則恐怕只是生氣它在搞什麼狗血八點檔、又是三角戀又是私生子、又是花前月下「你親我」「我摸你」還「一次又一次」XD 甚至還來個四角戀情擦槍走火... 不過長大了再看這齣劇,我反而覺得它充滿大人的滄桑與哀傷。 首先,寫實地說,Christine 結婚生子已十年,她登場的頭幾場戲都在談一個母親的擔待,再也不是那個在愛情與藝術間掙扎的少年英雄,而是處處委曲求全 make things work 的三十少婦。《真愛不死》是三十幾歲職場婦女劇、自比《歌劇魅影》這二十幾歲熱情少女劇憂鬱許多,這首先在音樂劇作為一個商品上失去了它膾炙人口的激情與吸睛,至少它很難當一套純歌曲 CD 賣出來令人一遍遍聽、也沒幾首真令人朗朗上口走在路上都能哼、更沒幾首可以讓少年們練唱參賽響徹 KTV。至少我,若我現在還未婚、才出職場頭幾年還在揮灑人生,只會覺得此劇和我毫不相干。 甚至在幾首談不上膾炙人口但至少蕩氣回腸的重唱與獨唱,本劇常在關鍵處來個不和諧音程,每每在好好揮灑感情掏心掏肺的前一拍突然亢龍有悔、讓本來可以一往無前跳下去的激情硬生生懸崖勒馬,彷彿一個恭謹紳士或一個矜持少婦整整衣衫調勻呼吸、以英式壓抑強忍淚水打起笑容行禮如儀。的確,就劇情上,也許我們一開始會以為魅影又要如上集鋪天蓋地席捲佔有它的真命天女,但此劇最後千呼萬喚的魅影創作曲《真愛不死》"Love Never Dies" 仍然收斂自持:它的真愛不是一往無前擁抱最美、而是接受愛的缺陷並耐心撫育。 以下我又要開始腦補式解讀了,我這次的核心解讀是:Christine 與魅影本是同一人、魅影是助她度過喪父難關的「超我」,上次小克人生平衡圓滿後魅影退場,但十年後小克人生有新迷惘、日日擔待心裡卻再次蠢動。這次的迷惘屬於少婦的迷惘:我犧牲了音樂事業的卓越、進入家庭相夫教子,誰想到丈夫如許多歐洲老貴族已在新時代家道中落、甚至已流於酗酒好賭欠一屁股債等我幫扛、每天大呼小叫都靠我委曲求全苦苦維繫家裡的和平。於是心底蠢動的魅影再次冒出來: 我何不前進美國新大陸重啟爐灶、拋下這老歐洲爛婚姻、帶孩子一走了之呢?於是安排紐約演出展開事業第二春!本來望向曼哈頓歌劇院大亨漢默斯坦,但在兒子靈感提點下轉頭望向底層黑暗的康尼島。若寫實地用肉體看,本劇是生活很亂的女藝術家昨日偷情生了私生子、今日再度陷入兩男之間三角戀;但若象徵來看,子爵是社會家庭與人生、魅影是心底基進純粹的藝術理想,留在 Raoul身邊就是擁抱家庭、而跟魅影私奔就是投身藝術,兩者之間的抉擇品質,關鍵就在這「再唱一首歌」,"'Till I hear you sing once more"。 克莉絲汀的美國夢 在上週看《歌劇魅影》時,我感到了一種「Christine 與魅影本是同一人」的解讀靈感,覺得魅影是 Christine面對喪父時以精進藝術而逃避創傷的「超我」、是個鞭策自己的「音樂天使」甚至緊盯別人的「劇院之靈」,是個表演藝術基本教義派。這週看完《真愛不死》,我覺得這位魅影已經大不同,它不再像過去巴黎歌劇院時期那樣卓然不群、不再為了藝術的純粹與卓越不惜雙手染血、甚至不再虎視眈眈地對這庸碌社會展現威脅。 Christine 長大成了持家擔待的少婦、魅影彷彿也跟著 Christine長大成了經營劇院的藝術總監,而且這次已不再是上流頂天的 Opera、而是養育一群光怪陸離城市邊緣的 Phantasma,在史實的紐約遊樂園 Coney Island 。如果在上集,魅影除了當 Christine個人的藝術超我之外、還投射到她理想中的歌劇院而成為「劇院之靈」,那麼在這集,魅影新化身的 Mr.Y 也許也投射了一種小克有限意識中的理想新大陸:這是一個人人不論面貌美醜不論肢體圓缺都可以盡情發揮的理想國!只是若拿這理想意識檢驗現實的康尼島劇場經理們,也許也不過就是劇場基層口中的 "Him"。 儘管物理上分隔兩地,但 Christine和魅影彷彿同步成長著,只是身心分離了。以我的角度看,上一集 Christine的「本我」面臨喪父創傷無法自已、只想跟著白馬王子 Raoul過著光明生活忘卻黑暗創傷,而她的「超我」化身魅影驅策著她面對創傷甚至挖掘創傷、以黑暗餵養卓越藝術激烈地超越創傷,最終她建立了理性而能社會化的「自我」、成功擁抱了黑暗投身了光明、算是人生少女階段的自我圓滿。 只是到了十年後的這一集《真愛不死》,我們與她才發現人生還有更多階段,一關關新挑戰的艱難都不下於少女時代的方向摸索。如今過了十年到了成家生子的少婦時期,不論是演唱事業還是理想愛情,都再也無法一往無前追求純粹的理想與美善,也許反而才終能意識到「愛並不永遠美麗」(相對於天真兒子一直唱的單純美麗 "It seems so beautiful"),反而謙卑地充滿擔待: "We love, we live, we give what we can give, and take what little we deserve"。 不過在 Christine與魅影之間仍有其「退守與進取」的差異,兩相比較 Christine仍較委曲求全地保守、魅影仍較有基進性格大膽出手。我一直把他倆看成同一人,只是兩個不同的人格,只是他們在上集結局身心分離了,Christine 的身體留在巴黎與 Raoul結婚生子、也繼續唱歌過著擔待的生活,但代表她基進之心的魅影儘管看似消失只留下面具、其實已分離出來飄到了遙遠的他鄉:這裡是美國,是所有如 Christine這樣在歐洲傳統社會滿身枷鎖委曲求全的人們所嚮往的、一片歌舞升平看似毫無煩惱、不管貧富貴賤鰥寡孤獨老弱殘疾、人人都能揮灑自我開啟新生的理想國。 在歐洲包袱與美國夢想之間 記得二十世紀一直到 1990s徹底擊垮共產世界前,都有一個在美國人與親美國家人民間堅信不疑的「美國夢」,在《歌劇魅影》創作的 1986 年那還是個不可質疑的真理,直到 2001 年 911事件才開始令人質疑是否出了什麼問題、這個批判意識一打開經過十年的爬梳令人越看越吃驚,我們過去信仰的美國夢不但常常只是夢幻一場不堪一擊、甚至內部的剝削壓迫歧視等不公還比他們唾棄的老歐洲猶有過之! 如果《歌劇魅影》在談一個流於腐敗猶粉飾太平壓抑黑暗的老歐洲、而以繁華極致的「巴黎歌劇院」為代言舞台,那《真愛不死》也許在談一個人們投射美好夢想但其實更加黑暗的新美國、而以逢迎討好的 Coney Island 為代言舞台? 這集也許令人有點不適的一點是:Christine 的戲份少了很多!她基本就是下了船、談了家庭陪了兒子、見了個如她分身的魅影、聽了魅影如她心底之聲的懇求決定表演、然後就登台表演圓了自己心底夢想、然後莫名其妙地殞落。但我光看此劇前段就先為另一個我們很熟但沒正眼看過的角色深深著迷:過去是巴黎歌劇院小舞者的 Meg、早一步飄洋過海來了美國到了 Coney Island 、已經變成這裡的秀場紅牌小明星 Oh-la-la Girl!只是過去的巴黎歌劇院還是老歐洲美好年代的「藝術」,今日 Coney Island 已是新美國資本主義冷血剝削的「逢迎」。 今日飄洋過海來到了美國,表演藝術家已成了赤裸裸獵奇凝視的犧牲者。當然過去老歐洲表演藝術家一樣遭遇凝視、一樣在對貴族與資產金主逢迎討好,譬如當年 Raoul對小克驚為天人的那聲 "Bravo"就是個貴族金主自命騎士去追求名伶美人。不過老歐洲至少還有一顆傳統的騎士與紳士之心,他們也許內裡同樣是腐敗不堪,但至少他們會用外在的道德儀禮努力駕馭自己。譬如 Raoul這個 "Isolent boy" & "Ignorant Fool"儘管在上集與這集第一幕的嘴臉都很墮落又囂張,但這集第二幕是有給他反省悔恨與自我救贖,也許代表著千瘡百孔的老歐洲仍有其希望? 老歐洲藝術,新美國獵奇 但這 Coney Island 完全不一樣、已是個無神的物質世界。記得《歌劇魅影》的世界很混亂、劇院很腐敗,這裡雖然有「黑暗與光明」,那黑暗與光明都關於心而非關於物質,談了劇院經理的苟且、男女高音的散漫、劇場技術的褻瀆、芭蕾舞群的渾噩、以及 Raoul的浮華、還有 Christine自己失怙之心的空缺。 第一集《歌劇魅影》儘管談了這麼多劇場荒唐事,卻從來沒談到物質、階級、剝削。劇院裡這麼多人,本劇都沒有談他們吃不吃得飽、工時重不重、工安有沒有保障、工傷有沒有保險、失業有沒有救濟等問題。Christine 自己也沒有,我們從未看見她為經濟而煩惱,彷彿在這歐洲歌劇院裡並不存在「生計」甚至「物質」這回事。 第二集《真愛不死》不同了,舞台上是我們認識但沒正眼看過的 Meg血汗一天五場秀、和老歐洲世紀女高音 Christine Daaé是天上地下的貴賤對比。新劇場 Coney Island 各種天殘地缺的奇人異士匯聚於此,昔日巴黎歌劇院的小芭蕾舞者在此是秀場紅牌、還取個具有法式異國性幻想風情的花名 "Oh-la-la Girl"。耳聽得 Meg在這裡「每個樂句與動作都反覆練習」,聽得其他舞孃們艷羨「會有百萬富翁來」,她還想著「我還可以再多努力點」「多賣點肉也沒關係」,畢竟每日早晨她感嘆這是「殘酷世界每片麵包都要付出代價」,只想游泳「讓海水洗淨一切黑暗創傷」。 藝術家早就不再神聖,反而卑微地向金錢與權力搖尾乞憐,這是《真愛不死》與《歌劇魅影》兩個不同國家的時代大劇院之根本差異,使得兩劇連樂曲風格都大相徑庭:《歌》劇獨立都可當一套大秀或演唱會、是美好年代的華麗堂皇、再加上三分傷殘的異色華美,但《真》劇整個是感傷的、是失落的、是委曲求全甚至行屍走肉的,看它的幾首經典歌曲都用了不和諧音階,總在將要華美處驀地降了半音、在本該高潮的地方抹上一層不祥的陰影。這裡的每個人最多只是強顏歡笑、但他們或多或少知道只能接受無奈的人生。 歐洲的流離,看見了階級 然後,Mme Giry & Meg Giry 這對上集歐洲上流歌劇院裡的僕人與綠葉,在這裡進一步擔綱了表演藝術最底層的後台暗面:藝術行政。猶記三月,在我們台灣面對 COVID-19 的早期,明星大提琴家張正傑才大剌剌推文說過「如要道歉也是行政」,一切掌聲與獎賞都屬於前台藝術家、一切勞動責任與懲罰都屬於後台行政!聽得本劇後半 Mme Giry 血淚控訴「誰伴他發跡、誰幫他成團、誰幫他找資金、誰陪他慘澹草創、誰幫他票房理想得兩全、誰代他應付媒體與金主、誰出主意給他建議、誰崇拜他關愛他」?都是捲起袖管髒手的我們、不是他的音樂天使 Christine! 本劇歌曲中,最令我心有戚戚每聽必流淚的,不是 Christine與魅影的任一首情歌,反而是那乍聽最歡樂輕浮的"Only for You",那「一天五場」的藝人當下沈迷在浮華表象、但其實內裡掏空自己逢迎討好已遍體鱗傷的 Coney Island 之歌,唱跳得越歡快瘋狂越令我鼻酸,默默希望這集小克當個配角就好、主角讓 Meg與她媽媽當一回、說一說這處境比小克喪父陰影還要黑暗百倍的藝術底層故事吧。但很令人玩味地,Meg 在這集既像主角又不像主角,在行動上她沈潛全劇展現了本劇劇場世界觀、更強勢主導故事結局,但在視角上她幾乎隱形、連 Christine也視而不見。 本劇「各懷鬼胎四重唱」,不像上集 "Prima Dona" 那般百轉千迴高超繁複,反倒在舞台走位上把四角關係談得簡潔清楚。這首 "Dear Old Friend"真令我唏噓,總令我想起當年"Where in the world have you been hiding? Really you were perfect. I only wish I knew your secret, who is this new tutor?",在當年小舞者是可以來首二重唱讚嘆藝術靈光的神奇,在今日雖已天上地下,聽到公主毫無概念的一句 "You look sublime" 與 "Look At you, a star",心裡顯然酸酸地刺痛,但她仍一再告訴自己敞開胸懷迎接好友,儘管明知公主一來我終將成為醜小鴨。 本劇小克是心懷美國夢飄洋過海到來了,但心裏對美國夢最傻傻堅信不移的可能還是 Meg?我們看她在初登場的 "Only for You" 演出結束回到後台,媽媽儘管憤世嫉俗擔心小克搶她風采也憤恨 "Him"棄她們如敝屣,但 Meg馬上揮去陰影堅持相信,相信我與小克儘管天差地遠、但我們來到了美國就是個再無階級壁壘的大同世界;經過 "Dear Old Friend"儘管表面就看得出天差地遠,小克有點尷尬她也多少有陰影,但她仍堅定相信「老朋友我帶你遊覽新世界、一起共享新舞台」;但第二幕終於揭曉:即使到了美國,生命還是有貴賤之分,底層的我終究要這殘酷世界無情抹除。 一張歐美流離的角色地圖 言念及此,我對《真愛不死》的角色佈局有了個想法,這是一個老歐洲與新美國的故事: (1) Raoul 這法國子爵代表老歐洲帝國貴族,曾在《歌劇魅影》意興風發不可一世、卻在《真愛不死》這美好年代末期走下坡、其瀕臨破產的命運宛如歐洲帝國們不永續的榮光泡沫瀕臨破滅;(2) Christine 這外國歌手代表美好年代朝聖巴黎大都的失根民族,他們的民族傳統曾經深邃而尊貴、如同 Christine有個小提琴爸爸,而他們的民族傳統在 19 世紀歐洲帝國的瓜分格局中失落了、猶如 Christine喪父而焦慮。《歌劇魅影》那以卓越藝術面對喪父創傷的故事,很有19世紀中歐洲民族獨立運動與19後半國民樂派的感覺。 (3) 魅影,這位代表 Christine心中理想型、而能帶她度過困厄的「超我」,在《歌劇魅影》帶她度過的是祖先與傳承的困厄、面對的是歐洲各個帝國下失根的民族與身份焦慮;(4) 到《真愛不死》他變成了 Mr. Y,仍是 Christine面對新困厄時的心中理想型,是她面對上流貴族家道中落委曲求全時、心裡那個遠走美國找到事業與家計第二春的蠢動,這面對的是歐洲將崩潰前的「美國大流離」。說穿了人們在歐洲過不下去而遠走美國,這傳統早已三百多年了,Christine 與 Raoul這貴族夫婦只是最後崩潰的一群而已。 於是,這故事的圖像要擴大了:(5) Mme Giry,她在《歌劇魅影》中雖是整間歌劇院唯一虔誠之人,但也不過就是劇院之靈的忠誠僕人而已,類似歐洲貴族大宅的管家與女僕,到《真愛不死》則成為了表演藝術產業中最奴僕的「藝術行政」;(6) Meg Giry,這位曾經在劇院看似和 Christine情同姊妹、但其實出身命運大不同的中下層階級,她雖努力翻身但終究只是僕傭之女,她早 Christine這貴族一步懷著美國夢飄洋過海、卻來到了弱肉強食卑微逢迎的無情美國。 於是此劇的核心挑戰出現了:飄洋過海解決自身老歐洲貴族問題的 Christine,有沒有那如前集般「看見黑暗」與「擁抱黑暗」的眼光,在面對自己的黑暗創傷之餘、也能體察別人的黑暗創傷?很遺憾,Christine 再也不是個孑然一身恣意探索世界揮灑理想的少女了,她的人生縱有再多理想都已被擔待家庭的母職生活給束縛或消磨,這才在本劇唱出這麼多 "Love is not always beautiful" 與 "Look with your heart" 的滄桑;然而正如每個人生進展告一段落的爸媽,她在理想上的追求交棒了下去: (7) 好奇的兒子 Gustave,他一來美國就對奇人異士有強烈興趣、對神秘的鏡廳與黑暗藝術大師充滿好奇、在大師面前信手談來毫無畏懼、對各種黑暗孕育的殘破美麗都出神讚嘆 "It seems so beautiful, I think it's beautiful"... 他唯一退縮的地方和媽媽當年一樣,都是揭露了那罩住最後一層黑暗創傷的面具,而劇末他的超越也和媽媽上集一樣是主動大器地揭下那面具。總之,在《真愛不死》中,Christine 的體悟雖然有自我的圓滿、但仍是有限的體悟、甚至是致命的有限,未來一步步看見更多黑暗的超越眼光,還要傳承給 Gustave繼續走下去。 兒子,帶小克超越見識 寫實說來,此劇是有個史實劇場經理人 Oscar Hammerstein I (1849-1919) 邀請了 Christine 來為他的史實歌劇院 Manhattan Theater Company (1906-1910)開幕獻唱,但劇中這位 Hammerstein並沒出現、也沒派人來舉牌子接船、甚至 Raoul有一晚出去找他也沒找到 XD 因此,我仍然認為我的「Christine 與魅影本是同一人」之假設有其切題性。照這觀點看,可以當作是辛苦持家也多少壓抑了演藝事業的 Christine,她的超我 Mr.Y 寫了信安排這場(號稱是)漢默斯坦開幕演出、甚至可能還寫了信邀請自己、為的是一圓心中不敢圓的「紐約事業第二春」夢想! 本劇第一幕,大體就是 Christine的本我應邀來了、發現是超我 Mr.Y 在背後安排的,本我與超我又相愛又吵鬧唱了好多首、最後自我終於出來調節做出決定:圓滿超我 Mr.Y 所想要的一首歌圓夢、也保住本我要回去歐洲維持相夫教子的家庭與社會生活,算是當媽媽當到很疲憊的 Christine、自己唱到一次美國新大陸一次心願已了、就可以神完氣足回到媽媽崗位了。他們在 "Beneath A Moonless Sky" 唱的一堆臉紅心跳生寶寶,我覺得只是兩個人格重逢歸一的思念,而寶寶 Gustave生父應該還是 Raoul、只是在理念上他是魅影這個理想型人格的遺緒。 正如許多大人人到中年理想已不再,柴米油鹽勞苦擔待之餘,理想都交棒給了下代孩子,希望他能做到比我這代更好。的確,Christine 這一代有其限制,她與魅影這一體兩面不論在《歌劇魅影》還是在《真愛不死》中都充滿限制,在《歌》劇中是她面對自己問題太過畏縮退守、而魅影太過火烈造成傷害,在《真》劇中則是她面對美國新世界太過天真只看見自己、卻無意識自身所處的階級位置,而 Mr.Y 身為表演藝術大師太過顧影自憐只看見自己、卻對表演藝術中燃燒生命的下層結構視而不見。 不過呢,他倆理念的下代結晶 Gustave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超越了他們!首先在世俗身體上,Christine 原本接到(或安排)的邀請是來自漢默斯坦曼哈頓歌劇院,基本還在她的古典女高音舒適圈,但一登岸 Gustave開啟了媽媽也沒想過的超越冒險「我要去看康尼島」!這是本劇引領小克的轉捩點,是 Gustave引領她本著過去擁抱黑暗的理想性格、進一步去探索比自己有現認知還要黑暗的 Coney Island ,Gustave 說完這聲咒語後彷彿才打開了那扇奇幻之門,讓 Mr.Y 的三位使者奇幻登場,寫實說就是 Christine大著膽子跟著兒子轉進未知的康尼島。 兒子,帶魅影超越藝術 在藝術理想上說來,本劇魅影創作新曲 "Love Never Dies",那音樂主題動機的靈感竟也是 Gustave信手彈來、令本來正在跟媽媽吵架的魅影眼睛一亮如見新大陸!我認為寫實說來這首歌唱出了小克在「藝術事業」與「家庭擔待」之間找到心靈圓滿的人生體悟,只是本劇讓她的超我 Mr.Y 代勞。 Mr.Y 欣喜地帶兒子去康尼島劇場巡禮,寫實說也許是小克打開她年輕的藝術家之心帶兒子去瞧瞧老媽曾經熱情投身的表演藝術世界。Gustave 顯然自小就跟著媽媽學習對底層黑暗帶著開放的好奇心,因此他一次次讚嘆 "Beautiful",只是美的挑戰正在迎接他,又是那張「面具」。 本劇主題曲 "Love Never Dies",恐怕是從兒子 Gustave產生的?回溯這主題在本劇的數次出現:第一次是在爸媽吵架時兒子主動彈,令本來低頭隱忍的媽媽眼睛一亮、放下身段與爸爸尋求和解;第二次是在媽媽與魅影吵架時兒子跑出來,魅影留下這與兒子心有靈犀的旋律,讓本來堅持拒絕的小克動搖;第三次,是小克在舞台開唱;第四次,是魅影擁抱兒子再次唱起,欣見兒子揭下面具。也許這集調節小克本我與超我的「自我」,已經不再只是小克自己、而有更大程度是她兒子 Gustave?而這首調節本我超我以達致圓滿的主題曲 "Love Never Dies",就是這集的自我之聲? 這一趟,Christine 基本是在專心向內解決自己問題;但本劇,卻又一直很令人不適地隨時插入看似和她這歐洲名伶毫不相干的 Coney Island 戲子風景與悲歡。Christine 透過 "What a Dreadful Town" 安撫丈夫、"Look With Your Heart"啟發兒子、"Beneath A Moonless Sky" & "Once upon Another Time" 與魅影和解並達成基本共識、"Before The Performance"與丈夫重新印證愛情卻仍有歧異... 最後在 "Love Never Dies"終於唱出超我魅影為她寫出的愛之體悟:「愛曾進入你心、日後縱有多少崎嶇醜陋、愛永不會止息、心必領你度過」。 我仍相信這不是魅影的佔有(丟下老公投身藝術吧)、而是魅影的成全(唱完這次回歸家庭),小克心中的超我也許曾想著把賭博酗酒的老公丟在歐洲自己帶著兒子來美國展開歌唱新人生?但最後這首成功為自己找到了平衡,這平衡在家庭的庸碌與藝術的夢想之間、也在瀕臨崩潰的歐洲與充滿夢想的美國之間。這種情懷離我們許多人並不遙遠:我們也有多少台灣人努力擺脫原鄉枷鎖、遠渡重洋渴望在世界發光重獲新生、但又愛又恨的原鄉仍令人不得不回頭?本劇劇名招牌曲,我覺得那微觀看家庭分合、巨觀看眾生流離的體悟,儘管既不搶眼也不性感、卻成熟大器地感人。 擁抱黑暗,代代相傳不止息 但很遺憾,既然《歌劇魅影》有個在繁華中要看見黑暗創傷的體悟,那《真愛不死》還要更進一步看見更深創傷絕不止步,那就是連 Christine也都從沒想到、甚至連一首 "Dear Old Friend"唱完都未曾意識到的階級剝削了。 Christine 是歐洲的上流,本著上流的天真仁善其實也沒做錯什麼事,只是就像過去光鮮的歌劇院與巴黎社會看不見她的黑暗一般,她這次在專心處理自己問題追求圓滿時也沒能看見別人的黑暗。如果魅影從前集就是訴求「看見黑暗、擁抱黑暗」的精神,那連這精神本身到這集都失敗了:它還耽溺在舊大陸那唯心的、藝術的光明與黑暗,卻看不見新大陸那物質的、階級的光明與黑暗。 也許結局這「擦槍走火」的處理是有點太像狗血八點檔(對我來說更糟的是真正悲傷的 Meg被快速帶開而無結局),但那時代體悟的格局是切題的。大流離時代多少歐洲人懷抱單純美國夢來到異鄉、來了才發現這全新的極端資本無神之地有多少意象不到的不為人道、甚至就此捲入洪流中一去不返。從《歌劇魅影》克服的喪父陰影與傳承、到《真愛不死》以整個歐洲面對「文明黑暗」的意識成長來說,也許也呼應了從 1860s的民族主義潮流進展到 1900s的馬克思主義潮流吧? 也許 Christine死得不明不白是令觀眾錯愕又氣憤,但我認為她能唱完總結人生這階段體悟的 "Love Never Dies"再死,也是種圓滿與安詳。劇終收在 Gustave終於被爸爸 Raoul帶過來,認了魅影為意識之父、揭下掩蓋最深創傷的面具,應該算是 Christine認識黑暗的傳承了;而她遺留的這首 "Love Never Dies",最需要傳承的也許是境遇最慘心裡最殘破的 Meg吧?有點令我難過地,此劇直到最後都沒有讓 Meg出來面對她的心結,她在本劇中只和魅影同台一次、她看魅影的眼神也是半信半疑、其它時候都在等著魅影的降臨卻不可得。不知她是否也值得一齣屬於她的續集呢? 鏡中魅影,拉我走出庸碌泥沼 話說本劇的魅影處理,至少就這澳洲攝政劇院版來說,仍是大多跟著「鏡子」出場,彷彿魅影並不是外在的實體、而是鏡中自我的潛意識。以下回顧一下本劇魅影的歷次登場,包擴 Ben Lewis真人實體的登場、包括魅影三使者代他登場、以及其他角色在言談中對魅影的提及: 第一次,魅影開場曲,是黑暗中的光芒舞台,彷彿腦內夢境,投射小克「想再唱一次」壓抑不住的渴望,是她的「音樂天使」;第二次,Giry母女的嫉妒,對魅影都以 "Him"稱之,其實仍是個虛幻的概念,也可以當作是泛指一切的劇院經理人,這些光鮮亮麗成就自己理想卻踩在基層血淚犧牲上的藝術金童們,是她們的「劇院之靈」;第三次,碼頭,魅影三使者在「我要去康尼島」的童聲咒語中出現、他們走了魅影馬上從天上緩緩降下,可以當作是小克聽兒子出生把心一橫轉進康尼島; 第四次,老公終於出去應酬兒子也終於上床睡覺後,夜闌人靜的媽媽透過(巨大的)梳妝鏡看看自己的面容、魅影堂而皇之從鏡中出來;第五次,小克跟 Meg敘舊完跑去找兒子,就接著下一場兒子由魅影導覽的鏡廳之旅;第六次,老公 Raoul來到酒館喝悶酒、跟 Meg神秘地談到彼此心裡陰影後,魅影在大鏡子酒吧化身酒保出現了,彷彿 Raoul照著鏡子也有這心魔; 第七次,Giry母女再次的夢想與嫉妒,仍是稱著一個看不見的 "Him",它卻不降臨;第八次,小克演出前,丈夫來勸她放棄,她以一吻支開老公一人靜一靜,魅影再次從後台梳妝鏡中浮現並走出,唱到後來甚至小克與魅影在鏡中彷彿重疊了;第九次,Raoul 與魅影各在舞台最後裝台的上方兩側,人在下方的 Mme Giry 第一次唱到了魅影身旁彷彿控訴整個劇院產業的高層。 第十次,小克的終場表演 "Love Never Dies",魅影就在側包廂觀賞若有所悟;第十一次,小克圓滿唱完,舞台背景瞬間變成後台梳妝間,魅影再次從梳妝大鏡走出來祝賀,已經準備好讓小克圓完這「最後一唱」的夢想後回去丈夫身邊了,雖然脆弱的丈夫沒撐住而先走了一步,令魅影如對老公失望的妻子般聲嘶力竭地控訴(不過老公最後回來了);第十二次,走丟了小克兒子的魅影爆氣,初次正視了藝術產業底層的 Mme Giry 來對質盤問、更終於面對底層中底層勞力被剝削血肉被凝視的 Meg... 這最後一次,也許魅影與小克在有限的這一代都失敗了、只能看見自己已知的黑暗、卻未能看見別人更新更深的黑暗?但最終,是下一代的兒子 Gustave給予了上一代自己得不到的救贖:他從小就跟媽媽學習正視黑暗、來到美國還帶著媽媽前進媽媽沒想過的黑暗康尼島、跟著媽媽的超我魅影劇場巡禮一回雖然害怕了,但最終還是學會擁抱更進一步的黑暗,毫無畏懼地伸手摘下魅影的面具、超越了表面之美而能撫慰那創傷。 比起《歌劇魅影》幾乎完全只強調 Christine和魅影的獨處、其它人基本上全靠信籤與災難感到魅影的存在、就算是 Mme Giry 基本上也只是照指令辦事卻都具體說不太上來,我覺得《真愛不死》中的魅影不再緊貼在 Christine一人身上了,她的傳人 Gustave能看見也能心有靈犀、甚至丈夫 Raoul與 Giry 母女心中也都各有自己投射出的魅影想像。不知道,是否魅影還能跟著 Gustave走過更多地方、找到流浪的 Meg、穿越更多時代見證更多劇場文化、看見更多社會暗面的苦悶心靈、並在憤世與忽視的社會掀起更多波瀾呢? 謹此分享一個看《真愛不死》Love Never Dies 的另類觀點,如果光看一場藝人搶舞台、男人搶老婆、小孩驗DNA 的三角戀,這劇是狗血了點;但如果能試著追溯一下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從歐洲舊大陸到美國新大陸、從巴黎大花都到紐約大蘋果、從上流歌劇院到下流大秀場、從尋根焦慮到階級憤懣的種種歷史地理情懷、並由小見大呼應人從少年揮灑到中年持家的一路點滴,也許我們會發現那令人心花怒放的男女情愛都已經是其次了,探索自我擁抱創傷、看見別人撫慰悲傷,也許才是那跨越時代的「不死真愛」吧? -- 最後,寫完這篇文章後又上網看了一遍,又有幾點後記: 一、我看澳洲攝政劇院版的小感想: 1. 由於我上週看皇家亞伯特廳版《歌劇魅影》,這週看《真愛不死》多少有一種看週末檔連續劇的期待 XD 結果那劇院的視覺規模差好多!樂團的規模與音響厚度也差好多!更別說一個是大英帝國首席慶典大劇場、另一個只是國協成員城市小劇場,那空間的奢華真的有差。 2. 奢華不奢華,影響的是世界觀的建立,皇家亞伯特廳幾乎重現了巴黎歌劇院的天上地下許多不同角落,但攝政劇院就是個狹小空間要容納鏡廳、馬戲團、渡船碼頭、康尼島等多種眾生相場景,實在有點捉襟見肘,雖然有限空間下的舞台展現與變化已看得出是挖空心思。 3. 奢華不奢華,好像也多少影響主角們演技的奔放。猶記 Christine在皇家亞伯特廳縱橫全場奔放遊走、時不時來個激情回首與爆發怒吼;但這齣 Christine就一直是小家碧玉的旅館房間戲、後台梳妝戲,基本上沒有多少舞台走位、也沒做什麼肢體動作與舞蹈,攝影也比較少大景觀動態、而更多面容的特寫。不知道是不是故事體質就應如此?總之她與其他角色在視覺上都有點放不太開。不過若以此劇自己的美感來看,我覺得這樣比較拘束的靜態戲,好像也比較適合小克長大到這個少婦階段、每晚夜闌人靜攬鏡自照思量一生的情懷? 4. 然後演員,不得不說看了 Sierra & Ramin 組合後,此生欣賞魅影的高牆就此立在那邊,看其它組合都不由得處處比較起來。攝政劇院這檔,我覺得 Ben Lewis深情款款是夠的,只是比較紳士而較少侵略與激情;而 Anna O'Byrne 我覺得整個身段有點太脆弱嬌嫩,不太感覺到打滾藝界這麼多年的首席名伶架勢。不過這位 Anna ,我覺得她滿面愁容笑不起來也狂不起來的小家碧玉姿態,說不定也很適合本劇這位藝術烈火已在十年持家漸被磨光而委曲求全的 Christine? 二、看完劇也寫完文章後,突然發現安德魯洛伊韋伯又上了一片隔離在家的沙發談話,分享他關於 Lover Never Dies 這齣劇的創作源流:它是韋伯心中在魅影故事裡尚未說完的浪漫情懷,他不吐不快覺得要寫完這齣才能把心裡的魅影情節做個了斷、才能空下心來去做更多其他案子。而這次,他除了找幾位其他音樂劇裡合作過的夥伴們創作外,主要靈感得益於 1999 年 Frederick Forsyth為歌劇魅影小說寫的續作 The Phantom of Manhattan...不過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提到了佛洛伊德!不知道,是否魅影系列的創作對他來說,真的有那麼點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味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DB1WVVfqQ
三、看完回想起碼頭戲,裡面有兩個刺眼的名字,好像都有醞釀些歐洲與美國的情結:(1) Lady Astor,應該是指英國第一位女性國會議員 Nancy Astor (1879-1964),她身為美國人遠赴英國發光成為美國之光;(2) Colonel Vanderbilt,應該是指 Cornelius Vanderbilt III (1873-1942) ,是農工階層移民到美國後發跡的荷蘭之光范德堡家族。這兩人在劇中是中壯年的貴婦與軍官,和本劇設定 1905 年他們分別為 26 歲與 32 歲的年紀差一截... 會不會,其實本劇潛意識裡想談的不是歐洲依然美好的 1905 年、而是歐洲戰火崩潰的 1914 甚至一落千丈的 1920s? 四、看完後也上 iTunes 下載了倫敦版的全劇音樂,除了再次讚嘆 Sierra & Ramin 無可比擬外,還發現許多曲目順序被調換了、甚至 Giry 母女與魅影的關係也被重寫了、還有那 "This is ancient history"的放下過去之情懷從魅影身上轉到了 Meg身上... 還有好多。不過我最遺憾的是,兩幕之間的 Intermezzo/Entr'acte 選樂大集成,澳洲版錄影居然整個跳過了!我覺得這間奏曲非常重要呀,所有 Coney Island 表演藝術與藝術行政的血淚擔待,都緩緩訴說在它的主題音樂集成裡,繁華底下盡是不為人道的滄桑... 五、間奏曲五段主題組合:(1) Only for You,小克想像中美好的美國康尼島事業第二春;(2) Look with Your Heart,小克正在含辛茹苦擔待著不再完美的家庭、不再風華的歐洲;(3) Once Upon Another Time,小克想起了音樂天使,想起了全心投身藝術的過去,如果我能再選擇一次,是否可衝音樂事業到淋漓盡致?(4)'Till I Hear You Sing,小克心中的魅影再次浮現,我是否可以前進美國「再唱一次」展開人生第二春?(5) Only for You,想像不再是想像、終於真正來到美國康尼島!這裡會有多少美夢成真與失落?間奏曲且賣個關子,第二幕咱們走著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E3gJ8ROu3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64.1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ROADWAY/M.1587856584.A.E0B.html
picabola: 有那麼多負評打預防針之後看好像沒那麼糟xD歌也很好聽 04/26 10:58
pop123go: 推分析,覺得真愛不死更著重在魅影的描述 04/26 13:42
drsjp: 拉麵與魚的版本看完會一直擱在心上 04/26 14:45
drsjp: 吵架歌(Devil take..)我也回看了好多次XD 04/26 14:45
喜歡吵架!話說拉麵與魚是什麼梗呀?想到了以前常吃的甘泉魚麵...
rampancy: 今天看完,馬上下訂藍光,我覺得很愛,雖然劇情有點老套 04/26 16:21
rampancy: 好期待下週會是哪一個音樂劇 04/26 16:22
rm403: 有看到新聞說下週是Cats~ 04/26 19:04
rhino0314: 推 今天看完了 沒有想像中糟XDDD 04/26 19:39
rampancy: 貓的官攝版少了劇院貓的其中一段,去看現場很喜歡那段 04/26 20:43
tfg3leeh: Hammerstein 邀約因果之所以發展不完整,因為這段本來就 04/26 23:28
tfg3leeh: 是後來加上去。LND 初版在倫敦大失敗,ALW 與製作不得 04/26 23:28
tfg3leeh: 不根據批評指教四處進行亡羊補牢大改,音樂上再多加歌劇 04/26 23:28
tfg3leeh: 動機救援,也想辦法把觀眾無法接受的劇情人設改得更合理 04/26 23:28
tfg3leeh: 。Hammerstein 就是為了提高合理性希望觀眾買單的努力 04/26 23:28
tfg3leeh: 之一 04/26 23:29
聽一聽倫敦版,發現碼頭戲除了沒說是漢默斯坦邀請、Gustave 被問到想幹嘛時也沒答「我想去看康尼島」(只有怯生生地說「想學游泳」)。我覺得澳洲版把這個上有漢默斯坦、下有康尼島的空間拉了出來,是畫龍點睛耶,而且大幅增加聰慧孩子引領上世代的靈光。
LesMiz: 這兩天跳著重看好幾次,真心喜歡這部戲~旋律不停迴盪。 04/26 23:29
LesMiz: 我很喜歡看用對位唱法吵架的段落XD 04/26 23:37
tfg3leeh: LND 同名曲在劇中是備受期待的十年魅影最新力作,實際上 04/26 23:45
tfg3leeh: 就如果過去版友分享過,只是 ALW 從 The Heart is Slow 04/26 23:46
tfg3leeh: to Learn 搬到 Our Kind of Love 再搬來 LND 的老調重 04/26 23:46
tfg3leeh: 重彈。詞曲上援引他作在音樂劇裡不算少見,但是埋下巧 04/26 23:46
tfg3leeh: 妙彩蛋還是整段照抄,樂迷心中便有高下 04/26 23:46
哈哈,原來如此,還好我不是樂迷
tfg3leeh: (—果— 多字 04/26 23:47
elizas1201: 我覺得歌曲越聽越上口,我重聽好多次 04/27 00:21
picabola: 真的越聽越好聽 04/27 00:33
越聽越好聽!也越看越覺得這對組合別有韻味,尤其Anna那張擔待到有點呆滯的臉 XD ※ 編輯: mysmalllamb (1.171.51.82 臺灣), 04/27/2020 10:01:38
tfg3leeh: 謝謝原 po 回覆!Hammerstein 這因果加得好不好我無意 04/27 10:49
tfg3leeh: 評價,指出這更動想分享的點是,觀眾/製作團隊認為不夠 04/27 10:49
tfg3leeh: 合理、需要改掉/加強、沒有 Hammerstein 這臨時湊人物 04/27 10:49
tfg3leeh: 的倫敦初版,就是由 Phantasma/Mr. Y 直接邀 Christine 04/27 10:49
tfg3leeh: 合理、需要加強/改變(、沒有 Hammerstein)的倫敦初版 04/27 10:52
tfg3leeh: ,就是 Phantasma/Mr. Y 直接邀請 Christine 04/27 10:53
tfg3leeh: 魚的梗:女高音 Sierra 是小美人魚音樂劇原卡女主,華語 04/27 10:58
tfg3leeh: 圈網友常稱她魚姊;拉麵的梗:Sierra 和 Ramin 在 LND 04/27 10:58
tfg3leeh: 之外還有很多合作,她膩稱 Ramin 為 Ramen,網友一起叫 04/27 10:58
tfg3leeh: 叫他拉麵;兩人組合稱魚麵 04/27 10:58
tfg3leeh: (lol 是不是跟原 po 修文時我同時推,推文有重複到,再 04/27 10:59
tfg3leeh: 麻煩幫刪,謝謝) 04/27 10:59
tfg3leeh: (暱* 稱 04/27 10:59
picabola: 還是太呆滯了啦~~然後男主角一直瞪大眼驚訝貌 04/27 14:03
picabola: 但還是下單dvd 了xD 04/27 14:04
drsjp: 謝謝tfg的說明~(拉麵&魚的由來) 04/27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