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去年爭議很大的羅曼波蘭斯基片,就是在今年凱薩獎缺席卻得到最佳導演而引起軒然大的那部,我終於看了。他好友 Robert Harris的原著英語小說《軍官與間諜》An Officer and A Spy談的是法國 1895-1906年引起兩極爭議的「德雷佛斯事件」,其中關於反猶主義、排外主義、民族主義、以及軍事體制都多所批判。而小說出版後馬上發展成劇本展開電影籌拍,用了當年左拉 Emile Zola 著名的報紙社論標題為片名《我控訴》J'accuse。 https://fr.web.img3.acsta.net/pictures/19/09/18/15/43/4685292.jpg
本片針對這篇超有名的左拉社論,還有連串層疊的口白控訴擲地有聲、讓電影中好多反派角色讀報心驚呢!這部電影如波蘭斯基一貫地寫實、一直很平鋪直敘、不怎麼多玩花樣、就只是組織事件靜靜呈現、倒是人物間的對戲對話本身就是魅力所在;但它也並不是沒有高潮迭起的,反而平靜久了高潮一來才令人震撼,而那高潮也就只是很簡單的鏡頭移動或特寫聚焦、搭配 Alexandre Desplat的情境配樂加重沈痛控訴的節奏感。話說 Desplat配樂我向來很喜歡一半、卻也覺得另一半常庸俗地交差了事,跟波蘭斯基的合作呢?算是音畫同步高度整合,屬於好的那一半。 德雷佛斯事件,是自命「自由平等博愛」立國的法國一次血淋淋現形,讓 19 世紀末快速發展歌舞昇平蒸蒸日上愈發強大的法國,不得不直視自己其實骨子裡仍是個仇外排猶的民族主義國家、甚至仍是個屈從威權無視體制的 ancient regime 國家!儘管大革命已喊完一百二十年、那些建國的原初價值其實都並沒落實,而且許多人們儘管嘴上不好意思說、其實潛意識裡仍留戀那保守的過去 XD 這事件是個冤案,是取證與審訊程序皆不當下法國軍方速判 Dreyfus上尉叛國罪、引起愛國主義者群情激憤、把他終身監禁就想息事寧人,但改革派堅持持續上訴、拖了11年終平反。 話說這事件,由羅曼波蘭斯基拍來真令人不禁聯想:他是不是把自己比作當代的 Dreyfus?是否覺得自己在美國的性侵官司也是個冤曲?是否覺得他身為猶太人也正在被集體獵巫?是否也完全不願信任美國司法的體制?是否也認為當代的美國甚至整個西方世界都在兩極化地劍拔弩張失去理性中?更關鍵的、也是全球觀眾更注意的,是他是否要藉此片聲稱「我沒有性侵、是別人幹的、但你們已認定了我」呢?這個真相如何誰都不知道,不過我個人認為那也不重要,重點還是看波蘭斯基自己拍這片的具體內容訴求了什麼,看看這訴求是否有堅守公道的底線。 此片雖是波蘭斯基的大導大作,但對我來說和同年另一部德國片《罪人的控訴》的題材與故事構成都是很類似的:兩片都有一個堅守專業理性的正義主角、抵抗斯時斯地一整個和稀泥的體制,兩片都有大約佔 1/3的法庭戲、卻有大約佔 1/2的田野蒐證戲,兩片都基於史實且讓主角拜訪很多史實人物人、也在這過程中碰很多釘子看見很多人隱藏秘密的焦慮,兩片都慢慢抽絲剝繭讓整個大時代不公體制與扭曲意識驚悚現形、但兩片最後都還是要回到「正義者&受害者」間的道德辯論。所差者,大概就一個是2000前幾年的德國、一個是1900前幾年的法國,有許多事驚人地相似。 http://www.impawards.com/intl/france/2019/posters/jaccuse_xxlg.jpg
本片受害者 Alfred Dreyfus 由 Louis Carrel 飾演,表現一個奮發向上的有為軍官遭到冤獄如何快速蒼老,戲份不多卻令觀眾心念;正義英雄則是軍情局新任上校局長 Georges Picquart ,由古裝紳士風度翩翩的 Jean Dujardin飾演,是整個故事幾乎擔綱 100% 戲份的單主角,同時也是帶著鏡頭引領觀眾見識 1895-1899法國軍方與社會的說書人。故事以現在為主佐以一點回憶:現在線,是 1895 年 Picquart 新任軍情局長上任查案,他查的德國間諜案另有真兇、必須抓到真兇同時平反 Dreyfus;過去線,則是過去 Dreyfus冤案時他當見證人,令他回想之前如何袖手旁觀。 局長上任第一課:見識軍情局體制有多亂!他們靠的是龍蛇混雜的警察與線人、他們的查案方式像是八卦狗仔、他們查到的資料沒有正規呈報機制、他們甚至只有表面服從新局長其實直聽上面更大的將軍;而他們查到的事情很少認真看待、總是直覺投射成見草草了事、他們對證據的判讀與推理也缺乏邏輯、科學方法更不是這些人所能聽懂的... 總之,不管有沒有 Dreyfus事件,這間軍情局都是個病入膏肓的前現代鄉民組織 XD 需要他徹底整頓。 局長上任第二課:人說抓到 Dreyfus是本局大功,局長也不多管他冤不冤,只管到底在德國大使館的通牒案是否真破了?一個法國炮兵專長的通敵間諜真的已抓到?嫌犯範圍是有,但長官太早限縮在猶太人 Dreyfus而忽略別人;通敵信件是有,但連結到 Dreyfus太沒說服力;真要查起證據,才發現證據已在銷毀中只被自己抓到一點點;下令從此證據不能銷毀要照程序來,就開始感到所有上司避重就輕、所有下屬的消極不配合... 還是只能動員自己人馬、要動用局裡官僚就要避重就輕神不知鬼不覺順便採證。 局長上任第三課:這間軍情局怎麼跟理想的理性中立依法行政完全不一樣?為了接觸更多被藏起來的證據,須回去拜會前任局長,結果前局長梅毒將死其言也善呀 XD 本局已完全喪失了專業理性與中立、甚至喪失了法國立國的價值,你想追真間諜也沒人想理、高層早已自行鎖定誰才是匪諜、甚至若大戰開打黑名單都已列好馬上可逮捕:法國反動者 2500 人、有嫌 100000 外國人、當然還有全部猶太人!只要還升官發財的都會一起墮落、只有將死之人還知道把握機會說真話。 局長上任第四課:重新親自指揮調查後,很快鎖定另有其諜!局長也絕不能像以前隨便推理給人扣帽,而是必須設計陷阱誘他現形、最後更是要找到關鍵證據。只是這證據出來了、比對筆跡明明就是他盯上的 Esterhazy、結果因為軍方與筆跡鑑定師堅持一口咬定「筆跡必須是 Dreyfus的」絕不可改變!這裡最炫的是 Matthew Almaric飾演的鑑定師,他針對人人喊打的 Dreyfus「筆跡像你就是你、筆跡不像就是你偽造」;但只要把姓名遮住時,他的鑑定專業又都復活了 XD https://fr.web.img3.acsta.net/pictures/19/11/29/11/33/2371771.jpg
局長上任第五課:局長略施小計套出了鑑定師的鑑定、已罪證確鑿就是這位 Esterhazy!誰知當證據呈交給一眾軍方高官時、人人突然都摸摸鼻子聊天打屁轉移話題了起來... 大家有的勸退有的暗示有的威脅有的偷天換日、人同此心統統都要力保 Esterhazy安全下莊!誒誒這可是真間諜耶,就算軍方有計畫想害 Dreyfus、就算法國人都想看猶太人受罪、咱情報本業抓間諜也不顧了嗎? 局長上任第六課:和自己人馬上一次法國藝廊,以藝喻案說明「贗品」和「複製品」是不一樣的,而高層判 Dreyfus叛國罪靠的就是純捏造證據、而且軍事法庭完全不審真偽也不給抗辯的!軍方可以捏造證據給軍法官看,但消息來源託言國家機密對外須要保密,這種軍事審判根本軍方說了算 XD 有罪定讞後軍方下令快速銷毀證據,但閒散情報局辦事不牢留了一點證據被主角發現、突然間令整個軍方高層非常焦慮。 局長上任第七課:主角要找真兇、要還 Dreyfus清白;高層卻只想息事寧人,不想要擴大醜聞。當主角指證歷歷說真兇是 Esterhazy,在證據面前沒人會明言否認,只會旁敲側擊暗示他罷手。為什麼高層都這麼怕?他們真的很恨 Dreyfus或很愛 Esterhazy?其實那都是小事,說穿了就是下不了面子、怕我們堂皇榮耀的法國軍方很難堪。話說不長眼睛的主角你又為什麼在意這麼堅持?就只是為了個像貓狗般毫不重要的猶太人? 局長上任第八課:「別再理 Dreyfus,這是命令」,沒辦法軍中就是這樣治理的,所有體制法令最終都只放好看,説到底一切還是長官最大叫你往東你別想往西!民族主義與軍事統治的國家,託言愛國的命令永遠是最大,可以妝點一切在上高層無理無據的難堪;而在下的基層也已完全內化這 ancient regime 老王國邏輯:「他們是統治者,我執行命令;他們叫我殺人我就殺,我殺了可能會痛心,但不是我的問題,這就是軍隊」根本平庸邪惡只差漢納鄂蘭來書寫 XD 只是主角也帥氣回應「這是你的軍隊,不是我的」。 局長上任第九課:你還敢查?高層也沒臉正面拒絕你,那就直接扣留證據讓你碰不到、把你阻絕於所有查案的資源、給你安插很多任務一再調職讓你很忙。不但主角行蹤被跟監、主角信件被攔截,軍方還自己扭曲證據破壞調查、再把扭曲證據的責任栽贓給主角,明著對主角人格追殺把他私生活抖出來公審、暗裡直接派人把主角家給抄了。就算 Esterhazy漸漸罪證確鑿軍方漸無法否認,也一定要把他咬成 Dreyfus的同謀;宣稱有證據但又稱機密不能拿出,其實根本以權勢憑空捏造。 https://fr.web.img6.acsta.net/pictures/19/09/18/15/43/4671252.jpg
局長卸任第一課:在軍方已走投無路,找上 Vincent Perez飾演的律師 LeBlanc,他唯一建議是「訴諸公眾」不能傻傻倚賴體制,這才發現體制外的民間與政界改革派人士可多了:有下議院議員、有未來總理克里蒙梭、有 Dreyfus的哥哥、有出版商 Charpentier、最後最重量級的當然是大文豪 Emile Zola !熱血鏡頭達至高潮當然要閱讀左拉光明報社論《我控訴》J'accuse... !而且本片這一路阻礙調查的每人都要一鏡接近鏡頭冒著冷汗讀一段、彷彿正義女神已經盯上你們準備正法吧! 局長卸任第二課:輿論壓力終於逼得政府重審 Dreyfus案,開始上綱成庭內的軍方面子保衛戰、以及庭外的左右暴民社會戰!「左拉去死」與「猶太人去死」、乃至燒稻草人燒書報燒出版社通通上演了,更糟的是己方律師當街被小賊槍殺、是不是軍方買兇誰也不敢說!庭內的軍方則展現空前團結不停心戰喊話、訴求我們軍方保家衛國勞苦功高怎能受侮辱、受軍方保護還來罵軍方多不知感恩、要真不信我們軍方那我們都辭職讓法國被佔領好了 XD 以威權與愛國號召民粹的軍方什麼都說得出口、獨獨理性的證據與推理就死也談不出口。 局長卸任第三課:這是最苦澀的一課,因為軍方死也不認錯的偏執孤心要化作具體代表對決主角了!這代表,就是他上任局長時一路隨侍的副官、那位「高層叫我做什麼就做什麼、即使殺人也只會憐憫而不會內疚」的副官。副官也許不是惡人、只是打從心底出賣性命也要捍衛軍方的榮譽,說謊說到底終被拆穿時仍絕不抗辯或認錯、只靠「決鬥」老方法以榮譽和稀泥、決鬥贏不了榮譽掛不住、終究只能自殺而死假裝沒人看見以保個顏面。原來「顏面」對法國軍方如此致命地重要?主角領會了、也諒解了、此後遇到再多決鬥挑戰都能心平氣和了。 局長卸任第四課:隨著民間法律的介入、隨著民間政客的監督、隨著民間左派知識份子的運動,主角終於知道真理終會得到伸張、軍方鬥得越激烈越表示他們已然是困獸,我們但懷信心與耐心堅持走下去、這封閉極權的軍方終究會被改革的。軍方最後一招是類似「認罪協商」的赦免,採高姿態赦免 Dreyfus讓他回家序天倫,你仍有罪但我們開恩饒你快快識相接受吧;但主角理性已戰勝激情、信心已戰勝恐懼、是非已戰勝算計,建議 Dreyfus「與其早回家卻有罪、不如晚幾年回家卻清白」,畢竟平反的改革善果已在眼前了。 局長卸任第五課:又七年官司,政黨輪替已到 1906 年,Dreyfus 勝訴平反復職成少校、主角查案平反有功高升了將軍,但改革並未完成仍要努力:Dreyfus 基進問起「你離職七年年資都補足、我冤獄十一年卻只補一點?我應升中校卻仍是少校、仍然因為法國排猶嗎?」這還真把主角問倒了。到最終,主角仍是在玩一個政治遊戲救出該救的人還他人生與清白、但 Dreyfus更加基進地追求一切體制倫理應該怎樣就該怎樣。也許,儘管 Dreyfus的身體是受害者,但他的心理才是永不妥協的進步化身吧?想想就算到了 2020 的法國,難道不仍處處需要批判質疑 "J'accuse" 嗎? https://fr.web.img4.acsta.net/pictures/19/11/29/11/33/2339015.jpg
我看整片下來是看得熱血沸騰覺得精彩連連,喜歡它非常商業片取向的法庭與辦案切入點,尚杜賈當演上校局長 Georges Picquart 這主角個就很像一位現代警匪片或法律片的正義鬥士:他風度翩翩、他剛正不阿、他堅守原則、他捲起袖管、他思考靈活、他略施小計、他擇善固執、他無畏強權、他溫柔深情、他身手矯健... 一部現代警匪片的跟監辦案放餌釣魚與警匪追逐、以及一部現代法庭片的慷慨陳詞針鋒相對與小蝦米鬥大鯨魚,這片統統都沒少!只不過它發生在 1895-1899的法國而已、本片那得獎等級的服裝與製作設計栩栩如生重現了那富麗繁華卻自尊自大的風情。 一部法庭劇,控辯兩方的攻防還是其次,往往更引人關切的是它投射出的社會意識:到底在這個社會裡,人們認為什麼是有罪的、什麼是美善的?人們希望保護什麼人、相應地又希望懲罰什麼人?而從這些個人投射到群體,人們希望這個國家走向什麼方向、而相應地要把國家的劍指向哪方?這一切,拿「德雷佛斯事件」來談真是一場歷史認證過的驚天大戲!以法國法庭劇題材來說應是戲劇化第一名!只是呢,此事件有點太黑白分明、軍方捏造證據壞得太明顯、Dreyfus 又清白完美堅持無罪毫無缺陷,是個「國家機器」壓迫「完美受害者」的故事,說穿了爭議很小。 就題材來說,相比之下我還更喜歡童同年法國推出的另一部法庭片《戴著腳鐐的女孩》,那雖是個青年導演拍攝的法庭小品談個小案子、但女主角行事作風充滿爭議絕非 Dreyfus這種「完美受害者」,反而給我們更多模糊空間去挑戰主角與觀眾的理性:這人看起來就不是個好人、這人許多行為言論也很爭議、這人也不是沒做過其他壞事情... 但,這些外圍的形象與過去、足以成為「間接證據」去證明他真有犯眼前這個案子嗎?這樣的法庭推理與陪審風向真的 OK 嗎? 談回羅曼波蘭斯基,他拍「Dreyfus 事件」為電影真有要為自己明志嗎?有要以 Alfred Dreyfus 比喻自己受害處境嗎?我想那差得遠了 XD 本片主角 Dreyfus是意志堅定價值清楚無畏強權的,他勇敢面對司法且監禁外島受盡冤屈從不改其志,他面對體制不公仍堅持說自己該說的話等待遲來的公道,而關心他更關心法國公道的改革者也絕不會放著體制的腐敗不管... 這「完美受害者」身段,真的是波蘭斯基的寫照嗎?如果是的話,他拍完片要不要就去面對司法還他清白呢? https://fr.web.img3.acsta.net/pictures/19/11/29/11/33/2279743.jpg
大家都知道不會,於是波蘭斯基的法庭永遠開不成、場外的兩派對立也永難落幕,話說尚杜賈當接拍《我控訴》的時間和他與 Adele Haenel 合作的《鹿皮奇譚》剛好銜接得緊緊地 XD 如果不想太多,《我控訴》是部格局宏大、節奏緊湊、演出生動、敘事寫實、製作精美的歷史法庭警匪片,可以投射我們當代對一切極右排外的憂心、與對國家機器壓迫良民的憤恨,而且這故事看似人物眾多情節複雜、其實它的正義辯論簡單清楚宛如童話 XD 這種片,我就稱它正義爽片了,看得還真爽。推薦喜愛尚杜賈當與法國大叔的觀眾欣賞,法國中年男星一字排開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RpwG6Nl8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228.2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05738552.A.5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