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本週上映的瑞士片《被偷走的童年》,談瑞士最引以為傲的「中立」與「收容」,歷代各種宗教與政治異議者從喀爾文到列寧都棲居過瑞士呢,這次則談 1930s德國猶太人。電影改編自原著童書《希特勒偷走我的粉紅兔》Als Hitler das rosa Kaninchen stahl ,談一個猶太家庭在納粹掌權時逃離德國的難民日記,特別的是從一個小孩的視角用童心來談。猶太受難者當中,真正淒慘的是身在佔領區者如《安妮日記》,本片主角一家則早在第一時間就離開德國,這童心避難的歷程更像英國片《希望與榮耀》,一方面體驗異鄉生活的酸甜苦辣,另一方面靜靜思索一種認同。 https://de.web.img3.acsta.net/pictures/19/09/27/11/02/0338821.jpg
海報上的十歲小女主角 Anna Kemper,就是童書作者 Judith Kerr自身經歷的化身,海報上雖看似抱著一隻粉紅兔逃難去,但其實是出逃前夕媽媽吩咐她與哥哥「一人只能帶兩本書和一個玩具」、她在小狗娃娃和粉紅兔娃娃中忍痛選擇了小狗、本來還以為這一出逃只是幾個月避避風頭就能回來找小兔、誰知納粹已經直接查封她家充公貨物包括打包小兔的玩具箱!父母這些大人與納粹的恩怨她不懂,只知道「希特勒偷走了我的粉紅兔」,彷彿如台譯片名般「偷走了我的童年」! 不過也是有緣, Anna 與哥哥出逃帶的四本書中,有一本就是「歷史名人傳記」,一讀起來才發現「名人的童年都很苦悶」、那我們這麼幸福應該不會成為名人吧?嘿嘿嘿,結果這一趟本來幾個月的避風頭、從 1933 年希特勒大選掌權起一路逃到了二戰後、中間待過瑞士法國最後到英國、整個童年都在外地長大都不認得柏林老家了!這樣苦悶的童年「總能當名人了罷」XD 不過離鄉背井的童年反而有各種新事物刺激、失根的童年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新養分、儘管一輩子回不了家但「家」的概念已然不同、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也讓小小心靈的「認同」更加流動而寬廣。 本片談家鄉談認同談政治談融合,與各地文人高談闊論的嚴肅爸爸都只是配角,真正有聽進孩子爾裡的都是最簡單概念,更多的思索不透過討論而透過身體力行,畢竟可塑性最高的孩子往往是文化交流的大使!還好,他們這家有個重視孩子教育甚於一切的音樂家媽媽,犯著自己中斷音樂事業也要投資孩子的學習,這學習儘管總是青黃不接品質也未必一流,但只要流離的人生不是一味保護孩子而能把孩子當夥伴共同面對,孩子自能另闢蹊徑找到出路耕耘出另類智慧。 https://www.filmstarts.de/kritiken/263091/bilder/?cmediafile=21667995 逃難的童年,就是一次次辛苦的磨合到欣喜的融入、但好不容易融入後馬上迎接分離:第一站分離,是自己豐衣足食的柏林大宅,在這裏儘管有好環境好飲食好學校好朋友,但媽媽嚴正下令就是極機密的「不告而別」,以我們所知的納粹掌權後話恐怕多半是「生離死別」,於是第一次養成 Anna 向物品道別的儀式:「廚房再見、鋼琴再見、書桌再見」像是《不存在的房間》那般童言童語溫馨又辛酸。第一次逃難如臨大敵的只有邊境關卡、過完關卡全家團圓來到遍地難民的蘇黎世!然而蘇黎世多住幾天就知成功逃難保住生命只是個開始、重建家庭經濟維繫生活才是真挑戰。 文明大國柏林大都精英知識份子家庭,為了家計搬離蘇黎世旅館來到瑞士小山村,這裡的瑞士德語別說觀眾不懂連他們都霧煞煞!在柏林時與好男孩打成一片與壞男孩打成一團的Anna,驚訝地發現說德語的地方還有如此保守山村堅持著男尊女卑,教男生翻個筋斗露個內褲就被貼標籤?和男生眉來眼去一下竟被沿路丟石頭問候?山村女生平日拘束竟還是我城市女生野性活力?第一次寄居,給孩子打開「異質空間」新視野:這裡的一切當地文化我未必通通認同,但放下自我入境隨俗彼此都有新體會;第一天來處處看不順眼的排外屁孩們、最後一天竟成依依不捨的朋友? 瑞士第一站,在孩子看不見的大人那,看似無所事事又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知識份子爸爸,其實一直沈潛以待蓄勢待發,總是去蘇黎世找人這邊吃飯那邊串門,卻一直喬不出一家報社出版社給他固定發稿賺錢,家庭經濟也每況愈下縮衣節食著... 不過這家爸媽從不對 Anna 與哥哥 Max隱瞞任何殘酷現實。「妳的生日沒派對,要在蘇黎世湖上度過了」,政經陰影下的大人世界不好過,但與其大人自己煩惱保留小孩的天真、不如趁早讓小孩平起平坐坦誠相待成為自己的夥伴。與現實爸爸相對的,是夢幻叔叔Julius,也許令他失望地 Anna 太早遺忘了童趣,但提早長大不算童年嗎? https://de.web.img2.acsta.net/pictures/19/09/30/14/30/4073803.jpg
第二站法國,爸爸終於在巴黎找到工作有固定收入!只是巴黎新家公寓超小比過去老家傭人房還小,而且巴黎這裡吃的起司是臭的 XD 本片 Caroline Link拍的童心一切以直接的感官出發,每到一站先嚐當地食物尤其是歐洲各有風味的起司,能夠學習適應起司必能慢慢適應新生活。這裡的巴黎顯然取景布拉格,也許遠距是花都但近距擁擠又狹小,高消費高房租與趾高氣昂的房東,四處有金髮德奧學生都令人草木皆兵以為是納粹... 在巴黎有了收入開始事業、但生活愈發拮据真正體驗難民的絕望,然而跟著大人面對「失落」也是成長的一課,而且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有希望呢? 巴黎是文化通達的希望之都、也是社會世故的現實之都,如何在蒼涼現實下建立虛擬的「希望」,突然間成了比麵包還貴重的精神食糧。辛苦的媽媽拋棄了鋼琴、需要一點虛擬鋼琴與文化口味時時記著音樂家身份、沈潛等待放開心胸終有一天能彈到真正的鋼琴!哥哥 Max從不會半個法文字開始進入了如叢林般的巴黎公立高中、努力適應終於交上朋友竟連張一起出去的電影票都買不起?總要爸媽另配蹊徑給一點驚奇的福至心靈。巴黎蝸居歲月最豐美的精神食糧是來自家鄉的明信片,但當家鄉德國每況愈下明信片開始報憂甚至報喪時,只有畫餅充飢的巴黎鐵塔可以解放心靈嗎? 電影漸漸從對外物的喜怒哀樂與得失、漸漸轉向回視自己的內在:我們過去是柏林知識份子社會地位高、怎麼沒多久成了難民還如過街老鼠被嫌東嫌西?難道一切只因我們是「猶太人」?到底猶太人有什麼原罪、哪些猶太人給歐洲人壞印象?那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我們能掌控的只有開大門走大路當個與人為善的猶太人:我們對法國人心存感激禮尚往來、心懷猶太教但也心念德國過聖誕節唱 O Tannenbaum 、看見金髮德奧人不要一味當他們納粹而要以熱情回應冷漠、甚至無關族裔的「文人相輕」之衝突習氣也需要破冰化解!家裡每人都有自己傲氣,但靠彼此就能互相解結。 https://de.web.img3.acsta.net/pictures/19/09/30/14/30/2569794.jpg
身為家長觀眾看這種兒童逃難片,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失學」,本片 Anna 媽媽寧放棄鋼琴也要換得孩子的教育、一家難民給孩子上學也要上最好!當然這最好還是要有所妥協,哥哥 Max上了公立中學拚學業,Anna上了教學照本宣科的社區中學宛如修女院 XD 但學校教基礎知識儘管古板、Anna的難民人生異質經歷卻能將基礎知識觸類旁通,譬如一個拿破崙也能有德法猶太的不同評價?這「難民人生」的開花結果,還在一篇日常的學校作文「我的一趟旅行」,但見一般學生早已振筆如飛快快寫完,Anna卻抬起頭來咀嚼這一路點滴... 人說「旅行就是最好的學習」在此見真章! 本片背景是逃難,一路上見過很多人得很多幫助,最後一站前往英國「又一次雞同鴨講、又一種難吃起司、又一次適應學校、又一個全新語言」即將遇上的趣味挑戰令人津津有味還想看下去!但想到這一路上的人們終將淪陷又不禁悵然... 畢竟說難聽點這就是一家二戰前夕率先開溜的幸運兒故事 XD 也許在旅程中間這些「難民」亦有諸般挫折與低潮,但只要全家一起抱持希望終有撥雲見日的一天;而對人格養成階段學習飛快的孩子來說,逃過幾個國家就成為幾個國的人、與每個地方截長補短有所學習也留下印記、更重要的是心胸寬大超越國家民族宗教等壁壘成為世界人! 本片導演是 Caroline Link,台灣觀眾也許不少看過她老片《走出寂靜》與《冰淇淋的滋味》或是近期《我出去透透氣》,應該對她擅長的「童心視角」之生動活潑已經不陌生;而和這次《被偷走的童年》最有呼應的應是其舊片《何處是我家》,同樣也是猶太裔德國作家童年逃難的自傳原著改編、旅程同樣有笑淚甘苦全家齊度過、都有觸類旁通的孩子適應極快甚至引領大人、到最後我的家已不限原鄉而是世界人?這樣的「猶太難民」童趣電影,她竟在 2018 再拍一次《被偷走的童年》,是否能為收留難民已疲累冷漠的德國與歐洲社會再打一劑強心針?雖然渺茫還是要希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Ng1OCFGbr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47.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29185836.A.2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