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本版很顧人怨「除了莎劇啥也不行」的肯尼斯布萊納 Kenneth Branagh,最新片《貝爾法斯特》Belfast 竟在今年一二月間於英國掀起一股懷舊熱潮?不過不知是哪位影評提了個「肯尼斯布萊納的《羅馬》」之概念、剛好他拍童年家鄉還拍黑白片、就這樣處處被拿來和阿方索克朗的《羅馬》比較?比了之後可以再把他拿出來嘲笑一回?想嘲笑的我就先直說了:《貝爾法斯特》在拍攝技法與敘事深度甚至設計密度上,都是遠遠不及《羅馬》的,因為正如 Guillermo del Toro 曾以「濕壁畫」比喻《羅馬》,我也想以「肖像畫」比喻《貝爾法斯特》。 光看鏡頭設計與街廓設計就知《羅》與《貝》兩片天差地遠:《羅》充滿景觀長鏡頭跟著無聲的主角走路、看遍羅馬街區乃至墨西哥城的紅男綠女人生百態,《貝》片則充滿日常對話的中距甚至大臉鏡頭、且主角全數參與對話只偶爾偷聽旁觀;《羅》片一個家庭旁及社區充滿利慾與想望、性別階級種族國族處處是眉角,《貝》片則很單純就一個公共街區玩鬧舞會暴動都在這、家庭單純沒啥利慾想望只有時勢逼著走。說穿了《貝》片雖然背景很大是 1969 至上世紀末的「北愛爾蘭問題」The Troubles、但它才沒想把政治談深而只訴求簡單人性,九歲小孩都能懂。 https://fr.web.img6.acsta.net/pictures/22/01/10/15/33/4192632.jpg
這位小孩主角從小愛看電影、還看漫威漫畫《雷神索爾》XD 布萊納雖矢口否認但這真的不是他「童年自傳」嗎?本片絕沒《羅馬》的世故神秘暗潮洶湧、拍「北愛爾蘭問題」也只是家庭故事的背景僅上演兩回、還有影評因他「北愛爾蘭問題沒談深」而給負評也只能苦笑了... 我認真說本片就是來看小孩的!小童星 Jude Hill未必是「天才童星」但表現天真樸實、就像布萊納也不是什麼高超大導只是一直有顆心。類似這樣有大背景但童心體驗的電影,我想到的是英國老導 John Boorman的《希望與榮耀》Hope and Glory (1987),總是大人在擔心時事、他認真享受童年。 九歲主角 Buddy住在貝爾法斯特勞工住宅社區,這裏男人出去工作女人在社區持家,放學後到晚飯前就是家家戶戶孩子上街玩,這對在當代只有偶爾一次「封街日」才能體驗的歐洲城市來說根本復古懷舊烏托邦(上街玩耍會被撞死的台灣就甭提)!只是那個小孩亂跑家家串門夜不閉戶的 1960s烏托邦、在 1969/08/12-16的「北愛八月暴動」將一去不返:小孩玩耍的 playground 成了大人戰鬥的 battlefield、垃圾桶蓋本是玩具現在變成真盾牌!驚魂甫定還好咱家新教徒並非目標、但滿街曾經水乳交融玩在一起的天主教徒將要被驅逐?而且這時代沒有和平中立只有選邊喊殺? 本片很明顯的屬人主題是「留下或離去」,讓 Buddy睜著一雙大眼茫然不解地偷偷傾聽著大人,畢竟片尾字幕就 For the ones who stayed「獻給留下的」與 For the ones who left「獻給離去的」。不過第三句 For the ones who were lost 又是什麼呢?是「獻給死難的」同胞嗎?本片畢竟沒有角色是死難同胞,我就當作這句是「獻給失落的」心靈了:貝爾法斯特本來歌舞昇平、人們隨然窮哈哈但四海一家、有人出走求更好生活但留下的也水乳交融... 但就是有一群「失落心靈」們劍拔弩張區分你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要徹底清除、甚至包容他們的就是敵人必兵戎相向! https://fr.web.img2.acsta.net/r_1280_720/pictures/21/12/03/11/41/0197206.jpg
於是我認為更重要的另一個主題,就是屬地的「包容或排除」,檢視一個地方是要包容多元文化水乳交融不分你我、還是要塑造對立掃除異己以遂行純化。仔細聽 Buddy與眾人的對話幾乎都以這個疑問為起點:你怎麼分辨一個名字是天主教還是新教?你被問到是哪個宗教應該怎麼回?我若改信天主教是否「只要告解不用上教堂」?探索月球可上「人類的終極邊疆」嗎?月球暗面是物理的還是宗教的 Dark Side?牧師聲嘶力竭說的「好路」與「壞路」哪條是哪條?如果跟爸爸去英格蘭「他們聽不聽我的怪語言」?異地「交不交得到朋友」甚或會不會被貼標籤敵視? 當然這些英國愛爾蘭與天主教新教問題,我們最終知道在 Buddy小小心底的焦慮體現是「那女孩是天主教徒、我和她有希望嗎」?其實小小心底早就心知肚明對方家庭與身分,但他們社區本無壁壘他這小孩更不分你我!這既是小孩片,那我們在擔心小孩「失去生命」之餘更會擔心他「迷失心靈」,片尾字幕提醒的 "ones who were lost" 恐怕是在指這個:大人如媽媽親愛精誠從無二志、爸爸被強迫站隊亦冒險堅守價值,但哥哥 Will 不情願下迫於壓力會半推半就從牛奶 (!)送起、表姐 Moira更是少女心性追逐同儕認同傻傻被吸收入幫... 不知不覺街頭武鬥有了孩子的身影! 眼界雖不大但有 big heart的主角 Buddy,身在亂世可說「本來無一事何處惹塵埃」,眼看耳聽的大人世界內有變調的北愛外有神秘的倫敦,處處冒出排外恐懼令他越來越自我質疑,甚至連「長大要娶的女孩」那秘密都藏了整片直到片尾才囁嚅坦白!也許爸爸這才知道他們這宛如孟母三遷的北愛流離是所為何來:生命安全只是次要的,畢竟有人能走有人不能都是生命呀,難道離鄉背井只是有錢能走沒錢等死嗎?但真正非走不可在於下世代教育:孩子還小心靈單純、但少男少女在爸媽看不見之處已抗不住壓隨波逐流中、怎能讓他們年復一年耳濡目染養成排外對立世界觀? https://fr.web.img6.acsta.net/r_1280_720/pictures/21/12/03/11/41/4604234.jpg
本片第一問,關乎移民遊子們:作為一個人你是只能固著地方、還是能自由流動遨遊世界?能否對外消弭恐懼大膽探索、進而對內建立絕對自信的永恆認同?本片第二問,關乎地方與社群:一個社群能否近悅遠來海納百川、達成每個宗教本都讚頌的四海一家?而一個社群內的成員能否面對挑撥煽動仍不為所動、秉持仁慈平等堅守多元文化理想?不論在近處貝爾法斯特、在遠方新家倫敦、甚或在銀幕外這多元共生的台灣,若遇上本片鷹派叔叔 "People like us rule the place"、想和平不選邊站就 "Either with us or against us" ,我們能大聲說不伸手保護嗎?推薦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3PPOnJQ2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1.107.2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47260632.A.4F5.html
pttnowash : 為何我只看到片名 沒看到作者就猜到是小羊的文章... 03/14 20:44
大概我習慣中英片名並列吧?
DEMO123 : 推推 03/14 20:57
valentian : 未看先推 03/14 21:03
※ 編輯: mysmalllamb (118.169.10.165 臺灣), 03/14/2022 22:55:05
momvic110456: 那個叔叔在北愛的問題或在這部電影應該都不能看作 03/14 23:08
momvic110456: 鷹派 充其量只能算投機地痞 真正的鷹派如果被去歷 03/14 23:08
momvic110456: 史脈絡簡化成挑撥煽動屏棄和平逼人選邊這種解讀目 03/14 23:08
momvic110456: 的反而讓人疑惑 03/14 23:09
momvic110456: 還有這片當然是看小孩與市井家庭如何在那個紛亂對 03/14 23:10
momvic110456: 立的時空背景生活與成長細節 如同陳果的細路祥也是 03/14 23:10
momvic110456: 《貝》片編導雖然田調與敘事沒有那般深刻但也看不 03/14 23:10
momvic110456: 出有把宗教或身份政治的任一方扁平為煽動得利的企 03/14 23:10
momvic110456: 圖 因為採取這種角度拍攝會讓影片變得更平庸 03/14 23:10
看他這樣子訴求還是挺嚇人... 我們就叫他假鷹派好了?倒是為什麼你覺得「投機」就不算是鷹派的一份子?史上各種表面上喊打喊殺的鷹派政客、背後難道沒有政治利益的投機盤算嗎?
OPENMINE : 第三個for 好像是獻給迷失的人 03/15 05:22
我覺得說「迷失」比我說「失落」翻得好多了!
hellofox : 爸爸的生命安全一直都是主要考量 不用為評而評 03/16 17:51
考量很多紛至沓來、重點隨著境遇變化,我認為哪個是「主要」也是值得討論解讀的: 這考量一開始說小的是欠債與工資、說大的是職涯與發展,要尋找更有機會翻身的更好生活;後來第一次暴動有了危機感,但漸漸平靜下來危機感也有一陣子沒提;危機感還要等小學惡霸同學 "either with us or against us" 時才再次出現,而爸爸的反應並非虛與委蛇而是堅守立場,還口口聲聲叮嚀兒子「幫送東西都不行」。 我個人解讀:如果「生命安全」是主要考量的話,那跟著惡霸一起站隊敵視天主教徒就是個保命的選項,如果站了這隊的話基本上此時已出現的風波(先不算進未來的)並不會傷害他們家、甚至片末第二次暴動的「少年砸店」傷害的也不是他們家這群... 而片末這暴動會傷到他們家的原因,無非就是小孩跟去了、媽媽堅持要糾正、而這對價值的堅持才真會危及他們生命安全。 因此我認為,對爸爸與媽媽來說「生命安全」並沒超越「價值堅持」,只是當然他們也不會像個殉道者般寧為價值而死,於是出走就變成兩者兼得的最佳解法了。而在這兩者都不可或缺的認知下,我個人對「價值選擇」還感到更重要的一點,在於本片最後一個壓軸的 revelation 是 Buddy吐露的「那女孩是天主教徒」、而換得恍然大悟的爸爸語重心長拍拍肩膀道來最後一席話。電影把這段台詞作為理性的壓軸(感性的壓軸當然就茱蒂的滄桑大臉),我想應有暗示主創心目中這議題的重量。 ※ 編輯: mysmalllamb (36.226.164.202 臺灣), 08/18/2023 14: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