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Netflix 前天上架的義大利片《天主教學校》La scuola cattolica 基於史實且蒼涼寫實,不忍卒睹更充滿爭議,這種片絕不可能是 Netflix原創而只可能是海外發行啦。此片改編自 2016 年在義大利得獎的同名歷史小說,這小說談震撼義大利多年的 1975 少年犯罪案件 "Massacro del Circeo",是在羅馬郊區 San Felice Circeo的現代海景豪宅中,三個菁英區的高中男生誘拐兩個平民區的高中女生來脅迫囚禁輪暴施虐致一死一傷!更不可思議的是在那年頭「強暴」在義大利法律中還只是「有違善良風俗」而非「人身傷害」!從事發當年就掀起長年爭論:義大利怎麼了? 更糟的是,三位被判刑坐監但後來或逃出或獲釋的犯人中,其中一位在三十年後的 2005 獲釋後不久又去殺了兩名女子、剛好當年存活獲救的受害女子也在 2005 年癌症死亡,這又掀起一次義大利集體悲憤,這才促成和他們同一世代年齡相仿的暢銷作家 Edoardo Albinati 將這段記憶寫成歷史小說於 2016 出版。這小說的「歷史」部分是這場少年凶案,但整個故事並不聚焦在這單一事件而試圖爬梳其生成,那當然就要虛構一間學校創造虛構角色並給個作者旁白去組織起來。這小說沒談多少受害者,卻談了加害者的學校家庭與羅馬社會,標題則很聳動就叫《天主教學校》。 https://mr.comingsoon.it/imgdb/locandine/big/59480.jpg
天主教學校在義大利,是最傳統最菁英的學校,絕不是一般人去讀的非宗教公辦社區學校,而是住在羅馬高檔區域的城市中產精英送孩子去接受菁英教育的地方,而這種菁英教育的傳統當然是「男校」!至少在 1975 的義大利還是很堅守天主教傳統的男性菁英小圈圈與女性隔絕。看過其他國家黑暗高中片的觀眾應該腦裡都會泛起「寄宿學校」這類型,我們台灣長大的中壯年觀眾應該也會記得過去國高中「男女分校」的嚴格傳統。在這本小說勾勒的義大利高中裡,這男性自成一個小世界的「性別」問題是主要軸線,天主教傳統加劇其扭曲,菁英家庭則加劇其冷酷。 從小說拍成電影,導演是紀錄片出身的 Stefano Mordini,拍起這故事也充滿記實報導風格,雖然他把小說的作者旁白直接化為作者本人塑造了 Edoardo這個主角,但鏡頭仍然沒有邊界地進入每個學生不同家庭與社群的私密場景中流動觀察,讓當下不知但長大回顧的 Edoardo引述書中旁白評註當下事件。這樣的拍法對一般商業片觀眾來說,壞處是看似很隨性流動沒有清楚結構,許多浮光掠影的日常事件令人不知和那壓軸的「兇案」事件有何關聯,但好處就是光看演出看不懂的地方旁白都會幫你下註解。畢竟此片「兇案」只是戲劇化結局,但重點還是天主教高中的少男人生: https://i.imgur.com/ckNM8Cc.jpg
主要因素是「性別」,男校這件事本身就是個極封閉環境!就算沒有天主教教育或菁英家庭背景,如我們台灣過去的男校那樣都是種身心扭曲!身的扭曲,就是男性陽剛氣質的競逐,人人不是想要「變強」就是不得不硬著頭皮努力變強,因為弱肉強食強者霸凌弱者是每天日常,強者在此享受統治體現權力並測試忠誠,弱者在此心懷恐懼坐視霸凌只希望不會連累自己,平時則每天表演陽剛向大家宣示我還算在你們強者那一半,只要哪天氣勢一弱流露陰柔從此就當邊緣人。在男校「不是控制,就是被控制」,一樣米與其說養百樣人,不如說兩極同化養出兩樣人。 也許性別暴力未必能全歸咎「男女分校」?但這性別分立互不相識、唯有男生之間要尋求認同、女生只是「他者」不值一提的男校環境,還是會分上述的「不是控制、就是被控制」發展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兩性關係,兩種都不健全但一種具有傷害、另一種則還有改變機會。對其他男生已習於「控制」不當人看的,對女生當然也一樣,其下者風流把妹後始亂終棄、其中者約砲發洩後棄如敝屣、其下者性侵虐死後打包棄屍;在男生環境向來「被控制」的,面對女生則像看見外星人般不知所措,遇到會玩女生更滿臉困窘被吃死死的,還好身為男生在性的探索相較沒有危機成本。 https://i.imgur.com/b80kTFD.jpg
而放任這主要因素令其走向扭曲的背景因素,首先是「家庭」,任何階級的家庭都有可能,本片則專門聚焦這羅馬菁英住宅社區 Parioli的高端中產家庭,這裡的家長有富商有教授有官員還有女明星!但他們共同問題就是「忽視」與「放任」,讓孩子缺乏愛與認同更失去道德指引而走向極端:其上者,頂多就是盯孩子功課要孩子表現好,表現好了就得自由爸媽不多管;其中者,家庭內部充滿謊言與虛矯、爸媽之間還有外遇與剝削,大人的事小孩別管但默默看在了眼裡都成了榜樣;其下者,爸媽當富裕菁英損人利己,自小訓練孩子冷靜獵食當贏家,孩子面對異己漸冷酷無心。 最後,鼓勵這主要因素加劇其扭曲的背景因素,則是片名的「天主教」了,這標題不論在小說還是在電影都直次義大利這虔誠信仰社會的敏感神經!當然天主主教基本精神是「神愛世人」應該沒啥問題呀,但關於善惡道德的標準牽涉了「基督神話」就越談越玄虛:在一幅幅基督教藝術最愛描繪的「施暴」場景中,孰善孰惡?施暴之人有其扭曲陰影亦是受害者、受暴之人自以為善流於傲慢亦是加害者,喔原來我們日常霸凌其實是受害者反擊加害者嗎 XD 一般世俗談權力義務簡單分明,一牽涉基督神話與教條就出現矛盾與盲點,詭辯修辭疊床架屋徹底掏空少年道德觀! https://i.imgur.com/cT5AZj4.jpg
當然本片並不是這樣結構嚴謹按部就班申論議題的,而是將它們透過各種生活場景融入多位學生角色的支線戲份中,大體上最初較重點呈現「宗教」、接下來較重點呈現「家庭」、然後慢慢引入日常社交與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兩性」、最後才集中火力鋪陳出令人不忍卒睹的史實案件重現。在此學生角色很多,大體都在同一個生活圈甚至同個班級內,但彼此小圈圈不同交集也不多,雖然各過各的保持距離但都在彼此遠觀的心智地圖中... 這點也許是本片不太容易入口之處:角色很多支線也多、生活不同故事很散、成長片段關聯很少、甚至這麼多美少男臉孔還不太好認 XD 但這也許正是小說作者 Edoardo Albinati 所想傳達的「世代共感」吧?我們都生在同一個時代、沐浴同樣的社會氣氛、浸淫在同樣的教育文化、彼此同校甚至同班都在鄰近生活圈... 怎知有天爆出驚天兇案竟就發生在我們身遭?那麼喝同樣水吃同樣米的我們是否也有可能是成為那兇手?話說我從小到大每次看見同校或社區同儕搞出事情時,也都有種「會不會是我」的疑慮而心裡毛毛地。不過本片到最後描繪兇案的最黑暗戲份、亦從旁加入了遠距他方的平行戲份勾勒了光明:同樣扭曲環境長大的另一批男孩、面對女生同樣宛如外星人、仍能跌跌撞撞從頭學起以誠善待人。 https://i.imgur.com/0JK26EK.jpg
這場黑暗的壓軸,竟由 Netflix在義大利兩度合作的年輕女星 Benedetta Porcaroli演出,是她繼義劇《無盡青春》後第二次演繹羅馬菁英住宅區 Parioli富家子弟社會事件,只是上次飾演援交主角知性感性兼具令人魂牽夢縈、這次飾演受害配角卻慘遭殘酷暴力令人不忍直視... 我們這年代兩性平權日新月異、男女合校也更多兩性互動空間、陽剛氣質與宗教規訓也在鬆動中,是否這些過去黑暗早事過境遷已沒必要舊事重提?我想這片未必只是針對「教會」「富家」「男校」做出控訴,而是告訴我們任何環境的扭曲與姑息都可能孕育惡果。僅推薦可忍受暴力鏡頭的觀眾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vDvCrWcsi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6.0.1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63325365.A.33A.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118.169.8.47 臺灣), 09/16/2022 23: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