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這部台籍慰安婦紀錄片《蘆葦之歌》之前,其實還有一部前作,叫做是 《阿嬤的秘密》,在前作裡關注的是個人歷史經歷的還原,阿嬤們在鏡頭前 揭開超過半世紀難以言說的傷口,包括因著「去軍營幫忙燒飯洗衣,賺錢」 被騙,甚或被強擄到東南亞、中國戰區的慰安所,在遠洋的山區裡,讓日軍 日日夜夜跟排隊上廁所一樣的使用,每天哭得要死、叫天天不應…終戰也不 代表是煉獄生活的結束,拖著被嚴重戕害的身心回到故里,還得面對親戚的 歧視,在傳統的壓抑下,不但不能好好大哭一場、控訴時代,還得沉默噤聲 ,當作什麼都沒發生。接著的《蘆葦之歌》不再是紀錄苦難,而是阿嬤們在 療癒工作坊課程中經歷的原諒與放下,一位阿嬤對著象徵傷害她的日本人的 空椅說「你做的事不對,但是我原諒你,你自由了。」也對代表年輕自己的 空椅說「我也原諒你,因為你是被騙的」別再活在痛苦自責的陰影裡…原諒 與放下,人生才有往前走的可能,社會也能在悲憫中沉澱出一條承載歷史記 憶的長河。  這部關注慰安婦議題的紀錄片並不是野心宏大的搜羅史料、還原大歷史, 或強烈控訴甚麼。《蘆葦之歌》紀錄了婦女救援基金會成立的療癒工作坊, 陪了六位阿嬤走過的十六個年頭,紀錄阿嬤們在課程中釋放積瘀的傷痛,圓 夢,與生命和好,讓光亮照到記憶暗角裡的片刻。  就像一位阿嬤回溯2005年在東京法庭爭取日本政府道歉時說的:「證據就 活生生在你眼前」難道要等到沒人可以接受他們的道歉時,才道歉嗎?那時 ,就已經沒有人可以原諒他們了。紀錄片現實而殘酷的地方是,隨著拍攝、 公映,所紀錄的人事物也隨著時間一個個的消逝…  在繪畫療育課程裡,阿嬤們用多媒材拼貼出的自己都是青春少女的模樣, 那是生命的缺憾。諮商師說,憤怒只是情緒的表層,其下掩蓋著的是巨大的 悲傷,那才是真正要處理的核心。電影大可訴諸控訴,但那完全無法慰撫阿 嬤晚年心靈上的創痛,彌補撕裂開來的社會傷口,而這齣紀錄片,沒有意外 也一度成為了新聞政治口水戰中加劇分裂的話題,不該是這樣的。  我記得有位阿嬤回憶起自己從南洋回到家鄉,找了好久才在戰後紛亂的家 園找到叔叔的家,抱著滿腹委屈無人訴的辛酸才進家門就被「喉」出去,說 「我們陳家沒有這種下賤的女人」這位阿嬤最感念的是她自己的阿嬤,給了 她溫暖的童年記憶,讓回家的想望陪她熬過苦難,但若知道回家鄉要面對的 是這樣的寡情,還不如孤身隨著軍隊去日本隱姓埋名過下半生好。也記得有 位阿嬤回顧這生最感激的人時,想起了一位深情互待的日本情人,可惜再無 音訊…  在日方法律與人道援助組織協助下,台籍慰安婦爭取道歉賠償的官司仍在 零五年三審敗訴。雖然阿嬤選擇原諒寬恕,但那是個體生命的關卡,不代表 戰爭暴行是對的、就該這麼算了!國際賠償、正式的官方道歉與歷史,都是 一個有承擔的加害國政府應該要拿出來的「態度」。日本政府面對慰安婦議 題的態度,就像某人每逢二二八時擺出我每年都道歉了還要我怎樣!說慰安 婦議題是「騷擾人家政府」的心態是非常輕慢可惡,但更讓人怒到拳頭握到 發抖的,是把慰安婦當提款機,藉口替他者生命苦難作討伐,偷渡史觀、發 動意識形態戰爭的貨色。  歷史該然有真象要還原,但面對個體在戰爭時被掠奪被戕害的經歷時,更 要謙遜溫柔以對,《蘆葦之歌》引述了聖經一段話,「壓傷的蘆葦,祂不斷 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其實後頭沒打出來的還有一小句「祂憑真 實將公理傳開。」願我們得以有悲憫容納的心懷。 圖文網誌 http://ash1118.pixnet.net/blog/post/4524122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7.3.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40398446.A.166.html
lesbw: 很好看,同場很多人都邊看邊拭淚 08/24 15:53
goshsnot: 推 08/24 15:57
yua123: 身為女性我覺得很害怕面對這種電影,只有女人更了解女人 08/24 16:58
nanjonosa: 這部真的好看 請借分享 08/24 19:02
Lighty: 哭了 08/24 23:59
thin1219: 感動~整個大哭 歷史需要被記憶~ 08/26 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