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白頭宮男話當年。 20多年前,1980年代, MTV包廂剛崛起時,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吧?)有一個叫『影廬』的地方, 一間專門蒐集歐洲片的MTV店家。 雖然我們看過站在櫃台裡的老闆,但不知他是何方神聖。總之他很有心。 裡面片子非常多,點個飲料,就可以到包廂度過一部好片(或鳥片)。 記得有一部『碧海藍天』我就是在這裡看的。 影廬的動作很快,法國上映不久,我們就看到了。 去年逢這片的20週年,金馬影展好像上映過,看過的都說難忘。 雖然影廬的片子都是錄影帶(VHS大支那種吧?有沒有BETA那種就不確定), 不過足以餵養許多文藝青渣、文藝老渣、無聊肉渣的飢渴。 反正我們也不知道以後會有LD、VCD、DVD,無從比較起。 就像古早時期的人,夏天會想要一台電扇。冷氣機還沒發明,無從比較也就無所欠缺。 在此我感懷老闆當年創立影廬的用心。大肛溫。 不知老闆現在流落何方。 『碧海藍天』當時直譯『大藍』。(並非髒話....冷) (原PO自己先低級一下,以免大家無法低級看待這篇) 這片是20年前文藝青年必看的片。 我想這是跨世代的片,直至今日70歲到20歲的人都會說讚。 後來好像在電影院上映過(我不確定,我記得沒有,但有人說有), 片商翻譯『碧海藍天』。(可能上映時我...在服役...故不知) 10多年前台灣有個SUN MOVIE頻道播過它,我記得我看到過(?) 『巴黎野玫瑰』20餘年前(1980年代)也屬文藝青年必看之片, 最初在民間以錄影帶流傳時、或是在影廬時期,我們稱之為『BETTY BLUE』。 這是英語片名,法文片名倒不是這樣,講BETTY BLUE比較方便而已。 後來在台北上映(非指影展),片商叫它『巴黎野玫瑰』。 這翻譯好像有點鳥掉,但也可以接受。 上映了一段時間,好像是在真善美戲院。 像楚浮、侯麥這些導演,在80年代或更早之前也擄獲當時之文青。 不在話下。 (不過當年我們蠻少用「文青」或「文藝青年」這種名詞) 侯麥有的片還可以在一般錄影帶店租到。像是『雙姝奇遇』、『我女朋友的男朋友』 前者比後者好看。 楚浮的幾乎就無法租到,因為他死的時候錄影帶店也才剛崛起= = 影廬到底什麼時候成立的?我想就是在1984~86年左右吧, 定是MTV包廂創始風行後才有。 1980年代末期開始,影迷又多了一兩個選擇。 好像光復南路(近忠孝東路口、國父紀念館對面)有一家『太陽系』MTV, 店名應該沒記錯(?)。 裡面有不少歐洲片LD,(也可能並不多?可能記錯) LD約略一大張老唱片的大小。(...這個大家都知道啦,多嘴了) 畫質很好,勝過錄影帶。(嗯) 儘管當年看的大藍,錄影帶畫面算不錯,但想必沒LD好。 這裡設備、裝潢、設計也更高級些。 不過影廬還是有一種大雅大俗的獨特魅力在。至少回憶起來有。 另一間LD的MTV似乎稍晚成立,叫『巴塞隆納』(巴賽隆納?),在信義路。 這裡歐洲片、各種片都有、古典音樂樂團演奏片、大師鋼琴獨奏LIVE包羅萬象。 這家店的調子還不錯,雖裝潢、設計走的算高級路線,但與太陽系調性不同, 主因可能與太陽系位於東區,客人比較不是去看片,只是去東區玩跳舞、購物、吃喝, 耍順便看個片,也算是種約會的無聊節目。 當然在巴塞隆納約會或圈擦的人也不是沒有吧,不過感覺去的人主要是為了看片。 現在好像很多人把巴塞隆納稱作巴薩隆納,主要是受足球影響。 巴薩,是大陸對巴薩隆納足球隊的簡稱(這支球隊剛奪歐洲冠軍盃), 而台灣足球迷的資訊常來自大陸(大陸比台灣瘋足球N倍),也就跟著巴薩巴薩了。 1992年的巴賽隆納奧運辦得很轟動,巴賽隆納MTV可能是搭奧運熱而命名吧(?) 這屆奧運的聖火引燃,是請一個神箭手拉弓,從遠距離射出一枚燃火的箭, 竟直接命中聖火台,奧運就此開幕。 總之,之前1988漢城、1984洛城也辦得精彩,更早的我就不記得了。扯遠,略。 影廬、太陽系、巴塞隆納,如今灰飛煙滅幾百年。 其中最讓人懷念的就是影廬。千百支錄影帶陳列出來,支支大師小師之作,很威。 記得我還在這裡看過塔科夫斯基的『鄉愁』。 演什麼鬼我忘了,當時也霧霎霎,但畫面頗美。 日本導演大島渚的『絞死刑』也有印象。 侯麥的『圓月映花都』、『沙灘上的寶蓮』也是拜影廬所賜。 『圓月映花都』畫質稍遜,『沙灘上的寶蓮』畫質頗精緻了。 至於侯麥的『綠光』,1987年金馬影展放過,我剛好去看了,全場爆滿 最後還很多人歡叫鼓掌。(自是女生鼓掌居多) 去年尾還今年初,綠光在長春戲院上映,可能算是多年來的院線首映。 1980年代另一個好的選擇,是去電影圖書館辦一張證件。(1970年代學生狀況恕我不熟) 我好像用學生證申請的。好像繳一點點錢即可(?應該不是免費吧) 這裡簡稱『電圖』,片子更多,且是個小型電影院。 他們會排放映表,沒課的時候就可以過去混。 每一場大概10幾人吧(?)當然沒坐滿,空位多。 記得在這裡看過溫德斯『事物的狀態』。印象頗深。 進入1990年代後,台灣戲院比80年代播歐洲片來得多些。 搞不好比現在(2000年~2009)多些。 記得1993年就看過『黑店狂想曲』、『新橋戀人』、『夜夜夜狂』三部。 都在大世紀戲院看的,觀眾很多吶。 年初有次逛到某陌生人的部落格,板主是學生,寫到這一兩年看了DVD『新橋戀人』, 板主寫這部片是1990年代初期的,在當時肯定很驚世駭俗。 其實並不會。 不少當代青年把10年、20年前、30年前看成保守年代,心中先設了代溝。 就像現在三、五十歲的人把20歲以下的人都看成什麼都不懂, 這也有倚老賣老的成見、成份在。 接下來有一兩句關於『戀戀風塵』、『活著』的小雷。 1980年代的中後期,記得我去戲院看侯孝賢的『戀戀風塵』、『悲情城市』 這兩部片觀眾也算滿滿一片。所謂藝術電影並非沒市場。 侯導的片也算某種"歐洲片",所以我附帶憶及。 我覺能在戲院看到大螢幕的『戀戀風塵』蠻有福氣,因為開局的景象很令人驚嘆。 頗讓人回味。 1990年代,大約1995吧,我在橋興戲院(通常播二輪片,那次好像是一起上映首輪片), 看了張藝謀的『活著』,觀眾也蠻多! 張藝謀這部你說是藝術片,可它也很平易。 裡面有一段我很慶幸在大螢幕能看到,因為近年看DVD感覺震撼效果沒出來。 也就是雪地上突然一大片熙熙攘攘的士兵奔跑, 配上咚咚咚逐漸加重的奔跑聲,很讚....(即便橋興音響可能普普) 過幾天我又去橋興再看一次『活著』,觀眾還是踴躍。 雷沒了。至少他們奔跑如雷。 進入21世紀,大概2002年前後,台灣比較紅的歐洲片有『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我去陽明戲院(?士林夜市旁那間)看的時候,觀眾算蠻多。 比看新橋戀人的多上不少(從上映時程來看),也比起看巴黎野玫瑰的多更多吧。 大概是題材與口耳相傳的緣故。 記得散場後還看到少女站戲院門口滿懷微笑望著天空咧~ 1990年代之後MTV包廂雖銳減,但也還是有,至少比現在多。 記得1990年代中葉去MTV看過『當哈利碰上莎莉』。蠻值得看。美國片。 2000年前後去公館大世紀戲院對面的MTV看過『人骨拼圖』。美國片。還行。 2000年代初期在中壢的MTV看過『TAXI 1』。中壢的MTV很豪華,不知道還在不在。 總之,各位青年朋友看過1988年出品的『碧海藍天』後, 定會心中吶喊怎麼很多人不知有這等好片.... 事實上,當你走在街上,可能經過你身邊的老大叔、阿北、阿姑當年也看過了, 只是雙方並不曉得(對方竟也看過)。 這種可惜長達20年。並持續著... 如果說『碧海藍天』能給人什麼啟示, 我以為最好的啟示就是-----------大家都沒看過,但也可能竟然看過。 它是神秘禮物,讓你打開心胸。 文青莫常感到孤獨。 這篇後面寫得比較亂,看怎麼樣再聊吧~ 如果覺得原PO孤獨也可以學艾蜜莉送暖給鄰居老人寫信給我 如果不好意思推文的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64.167
ulcer:握手 我應該是跟你差不多年代的人吧 05/30 01:30
molisaka:樓上容我一拜(泣) 05/30 01:46
rabinson:建議pcdvd 有個叫bee的很不賴 05/30 01:46
rabinson:那邊你應該可以得到更多共鳴 05/30 01:47
molisaka:rabinson我不懂pcdvd?bee? 05/30 01:52
rabinson:回信了 05/30 02:16
peruman:其實版主有心的話 這篇該M起來 MTV的小野史 05/30 02:53
Lovetech:我居然聽過影廬 Orz 也去過巴塞隆納 另外sun movie播過 05/30 09:01
Lovetech:碧海藍天和巴黎野玫瑰 後者還在黃金時段播 第一幕就尷尬 05/30 09:02
sheeple:這篇很值得M...沒經過那段過程..現在要找類似的片很難 05/30 11:14
marrakech:http://0rz.tw/b2ebi 05/30 12:49
kades:好羡慕原po還有經過那個時期的大大!因為sun movie才接觸到 05/30 13:49
kades:法國片… 05/30 13:50
YouthSouth:推碧海藍天(我是99年真善美放映時看的) 原聲帶也經典 05/30 17:52
YouthSouth:文中大部分提到的電影 現在幾乎都有DVD可以收藏回味了 05/30 17:53
molisaka:謝謝你們阿 足感心 05/30 21:09
lhsieh:太陽系當時開很大的..後來館前路還有一家"火車頭" 05/31 02:44
lhsieh:第一個女友還是永康街一家MTV的櫃台阿 05/31 02:45
nmrfarm:碧海藍天出現日本人那段 是還蠻刻版的... 05/31 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