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inhung15 (阿雖)
看板movie
標題[討論] & 好雷 台灣黑幫電影
時間Sun Feb 9 20:39:38 2014
這篇文章以討論台灣黑幫電影為起頭,
後面主要將《少年耶,安啦》、《南國再見,南國》、《美麗時光》
三部電影作簡單的綜合心得評論。
我還沒有能夠全部看完台灣黑幫相關的電影,
急著寫下評論可能有許多不嚴謹之處,歡迎大家討論批評。
歷來台灣的電影有相當大的比例加入了黑幫的元素,
甚至可歸出黑幫電影這樣的類型片。
2005年侯季然的紀錄片《台灣黑電影》,
討論1980年前後出現的黑幫犯罪片數量高達一百多部,
到了近幾年,有《艋舺》以黑道為主題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為典範,
而其他如《一頁台北》這樣的愛情小品、《翻滾吧!阿信》這類的勵志題材,
以及去年的《天台愛情》與《總鋪師》也都不約而同將黑幫作為調味料加入了劇情中。
然而,台灣卻沒有出現如杜琪峰那樣風格化的導演,
也沒有留下像陳浩南等性格鮮明的角色。
前者雖然有張作驥足以相提並論,但他的電影所講得終究是社會,而非黑幫。
後者大概以艋舺的嘗試較為接近,鈕承澤所建構的黑幫世界、結拜兄弟充滿魅力。
我認為台灣黑幫電影有其特殊之處,將以第一段的三部電影來作討論。
--------------------有雷分隔線--------------------
1992年徐小明在侯孝賢的監製下導演了《少年耶,安啦》一片,
描寫兩個青少年闖入台北黑幫道途,最後葬送掉自己的青春與生命的故事。
四年後侯孝賢自己的《南國再見,南國》,
雖然一部分是延續前作《好男好女》的「現代」主題與人物,
但另一部分似乎也可看作是《少年耶,安啦》裡捷哥的後續故事。
而同樣師出侯孝賢的張作驥,向來黑幫就是他的電影基調,
2002的《美麗時光》同樣以兩個少年的視角出發,
以張導特殊的魔幻寫實風格,帶出兩人選擇生命、道路與真理的困惑與掙扎。
三部片雖不足以代表台灣的黑幫電影,但他們皆以樸實、沉穩的鏡頭,
直視並描繪這個隱現於台灣社會中,陽剛、暴力的權益角力網絡。
─主題、角色─
其實《少年耶,安啦》不管在編劇、敘事還是攝影上,都不如另外兩部片,
但我認為不妨將它視為此類黑幫電影的雛型,呈現在這些社會寫實的導演鏡頭底下,
描述的是處於社會邊緣的青少年向無力掌握的生活訐譙、咆哮與揮拳的故事。
在阿兜仔的獨白中,我們漸漸了解少年阿國為何沉陷在鬥毆與刀械槍火聲中,
身旁長輩的目染、失落的親情,他能緊抓住的價值只有朋友與大哥間的義氣,
這在《艋舺》中是被大肆發揮的核心理念,
也是高捷在《南國再見,南國》裡似乎賠上了自己性命的束縛。
另一方面,《美麗時光》則透過一盞修不好的路燈,
反覆辯證這群人試圖謀求一個社會地位所需要的代價。
路燈下照亮的是「道路生命真理」六個字,同時出現在阿偉與阿傑兩人的生活與選擇中,
「我就是道路,我就是真理。」一度是他們倚恃青春所信奉的理念,
是故阿傑拿著槍便以為自己無所不能,最終將自己的道路推向終點。
而阿偉的媽媽與姐姐都在與疾病奮鬥後留下他離去,他也似乎將步上同樣的道路,
從泊車小弟做起,向上爬升成了枉然。
《南國再見南國》裡的高捷彷彿是阿偉的中年版本,
醉後哭喃著「操你媽的,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搞了十幾年,到頭來甚麼都沒有。」
初出茅廬、不上不下的位置是這些角色共同社會地位與道上地位,
為了自己的尊嚴爭一口氣,卻又為一股義氣赴湯蹈火,
最後卻是不管尊嚴、義氣還是生命、真理都顯得如此廉價。
─敘事、鏡頭─
《少年耶,安啦》在敘事上仍有許多不流暢之處,
如阿國與阿兜仔逃往台北投靠捷哥時,
途中所經歷的多起衝突,都沒有太多鋪陳,看起來像是沒來由的事件穿插。
獨白的部分前兩段顯得可有可無,
只有結尾一段話傳達出影片的悲劇性質,否則只像是少年誤入歧途的結果清帳。
而在攝影方面,雖然保持了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浪潮以來的風格,
例如連打鬥鏡頭都極少剪接,只有橫搖,
且室內景時常利用玻璃窗格當窺視或是運用房間的隔間來作畫面的構圖等等。
但比起另外兩部電影則略顯平淡乏味,只能說是平實而未能令人有所驚艷。
相較而言,侯孝賢的長鏡頭美學則再次令人印象深刻,
他的鏡頭依然靜止,但這次是靜止在會動的載物上。
片頭在火車末尾看著鐵軌、兩旁景物向前「退去」的鏡頭,
以及加上了深綠濾鏡隨汽車在都市水泥叢裡穿行的鏡頭,
還有那在機車前長達兩分半鐘的跟拍鏡頭,
最後則回到了固定遠景拍攝汽車行駛在山間小路的鏡頭。
這幾個鏡頭幾乎使它變成了一部公路電影,
傳達著高捷的奔波走闖,更透露著他的無路可走,
都市場景銜接的高捷家族搬家的一場戲,
鄉村山間景色隨後則是黑幫弟兄的聚會,
高捷似乎往哪走都陷在江湖裡。
結尾時,林強開著車載著高捷與女友小麻花,
卻不知為何意外撞進田裡,那輛動彈不得的車就像車裡三人的人生。
而以魔幻寫實風格獨樹一幟的張作驥,
在《美麗時光》開頭先嶄露了精彩而紮實的導演功力,
兩場戲分別以一段來回的橫搖以及一場眾人圍桌的吃飯戲,
帶出阿偉及阿傑兩人身旁的家人親戚及其互動,
彷彿又看到了《悲情城市》林家吃飯的場景,
我認為要拍這樣的多人戲的鏡頭是相當不容易的。
再來便是結尾那個水底的鏡頭,它切換的不僅是兩人的現實與想像,
更將全片從壓抑的寫實鏡頭中解放,
逝去的生命與搏動的身體在此刻結合在一起,既美麗又哀愁。
台灣的黑幫電影沒有精妙的槍法計謀、沒有動人的愛情故事、沒有威風的派勢角頭,
但許多優秀的作品如侯孝賢、張作驥等能以深刻而詩意的眼光,
觀看這些浮沉於江湖中或老或少的生命,
議員、警察局長、黑幫老大在酒席歌聲間,談妥小弟們的拘留、生死。
而這些少年耶,卻只能追隨著電話背後的那道指令,
因一把槍、因一顆不知是否存在的子彈賠上未來,
為的是從小生活長大的朋友、為的是賭博受辱的父親、為的是即將去國離開的女友,
是否值得?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不論是林強或搖滾或電子的歌聲,抑或是民謠吉他振盪的絃聲,
都向我們彈奏演唱著這群邊緣人物無奈的生命樂章。
--------------------------------------------------
不知道大家覺得還有哪些台灣電影可以拉進來一起討論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3.113
推 leo1986: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02/09 20:54
推 inred:阿弟仔 02/09 21:01
→ wagner:條子阿不拉 02/09 21:27
推 blanda:張作驥的蝴蝶算不算 02/09 23:49
→ vinhung15:牯嶺街好像很適合加以比較,我把他忘了,條子阿不拉我還 02/10 00:45
→ vinhung15:我還沒看過耶。蝴蝶我有想過,不過人物角色差異比較大 02/10 00:46
→ vinhung15:「阿弟仔」有這部電影? 02/10 00:47
→ deep77092:大頭仔 02/10 02:45
→ jk1982:艋舺 02/10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