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輔大台灣社會寫實片影展:底層社會、江湖義氣、女性復仇 文/張藝鐘(就讀於輔大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班       專長台灣類型電影與通俗文化       日前協助籌辦台灣少見的社會寫實片影展) 壹、緣起   天主教輔仁大學外語學院比較文學研究所秉持跨語言與學科研究之宗旨,自本所 成立以來便致力與各類文本與文化現象的探討,並連年舉辦研討會與學術活動鼓勵同 學對各類文本做深度與批判性的研究。   本次籌劃「台灣類型電影與通俗文化:台灣社會寫實片影展」即符合本所長期以 來深根文化研究領域之方向;此類片種雖不見著墨於正式的官方史冊,然若以跨文化 學理的觀點檢視,則能分裂出許多電影史與文化史的議題可供探討,更可能對整個台 灣通俗文化論述產生全新的詮釋空間。因此,本所結合學術單位與輔仁大學之教學資 源、電影領域之工作人員、電影事業單位共同籌劃本活動,讓年輕一輩的同學們有機 會在影展中一窺80年代社會寫實片的風貌。在電影《艋舺》的推波助瀾下,我們希望 可以從中比對出今昔通俗文化的更迭,並探討這個十分深刻且有意義的主題。   本活動邀請參展影片之導演與編劇座談,觀眾可以在影片放映後立即與導演及編 劇交流,開啟年輕一輩們對文化研究與影像文本研究之興趣;而邀請導演座談亦形同 對在台灣電影圈默默付出的前輩們致上敬意,使本活動極具歷史傳承的意義並藉此開 創新局。   一直以來,一般人對社會寫實片的認知都停留在偏重暴力與煽情且製作粗糙,國 內相關的電影研究者也絕大部分對這類作品甚無好評,在台灣電影史上定位亦不明確 。但一部分社會寫實片在商業的元素炒作下對感情的濃烈書寫,尤其是社會中下階層 與犯罪邊緣人的內在感情流動往往是被忽略的。社會寫實片內潛在的故事原創性,特 別是對犯罪與社會黑暗面的探討,值得讓我們重新檢視社會寫實片所指涉的多樣時代 與社會意義。它們的出現如一部部變奏曲,快節奏的敘事方式描繪成社會底層人物的 影像詩,使得觀眾在暴力廝殺的刺激感後,引申出一絲對邊緣浪子的同情,最後觀眾 走出戲院留下的除了影像的衝擊之外,也感受到一種勸戒人不要誤入犯罪的深淵的啟 示。   這些影片的價值也許不在於藝術成就,以創作的角度來說也難與台灣新電影相比 ,但在對通俗文化的意義上,社會寫實片卻留給研究者許多在影視產業、商業訴求與 社會經濟層面、觀眾觀影需求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活動的主旨除了帶領觀眾進入時光隧道,重溫30年前國片戲院的黑色盛況,拓 展國內觀眾影像視野外,也連帶促進國內學人與後進對於此領域研究的投入。此外, 由於許多當年的影人在目前都仍然在業界,甚至已在娛樂圈有一定的地位,社會寫實 片影展對於跨越國內電影學界與實際電影產業業者之間的鴻溝會產生一定的意義,並 可啟發國人對本土電影史的另類思考,極富社會教育意義。   本篇報導詳實地紀錄了各場次的盛況,希望藉由這份資料的公佈,對將來有興趣 了解這個領域的人士有所幫助。 貳、一群沒被注意的電影前輩   這次有機會在困難重重的狀況下辦出這個影展,幕後有許多的點滴在心頭…。   現在的台灣電影論述,絕大部分是特定的年代與導演作者論的研究,我們不會否 定侯孝賢、蔡明亮、李安這些人的藝術成就;關於他們的專書與針對他們的作品的影 展絡繹不絕,對整個國家的文化形象來說,台灣新電影與這個年代的導演確實受到高 度的重視,也為我們台灣在國際影壇上帶來不小的豐功偉業。   然而,還有一群前輩曾經為台灣的電影默默奉獻,可是事過境遷至今,鮮少人會 去記得他們的付出與努力;相對於那些「重量級」的明星導演,我們的社會或學術界 明顯地以某些特定的美學價值理由而忽略了這些前輩在台灣通俗文化上應有的位置。   2008年秋天,我第一次跟王重光導演在復興南路的一家咖啡廳碰面,在門口等待 導演的我,看見一個履步蹣跚、不良於行的男子朝我的方向前進,「你是張先生嗎? 」。我回答是。在一問之下才得知,原來王導演在大陸拍戲時發生意外受傷。我心疼 的同時也感激導演在這樣的狀況下仍然願意接受訪談,而導演受傷的記錄還不只於此 ,30年前在拍《女王蜂》系列的時候,為指導女主角陸一嬋打鬥,不小心被女主角的 武士刀在臉上劃一口子,30年後那刀疤的痕跡都還在王導的臉上。   另外,張智超導演為取景到華西街一帶拍戲,此地龍蛇雜處,三教九流甚多,導 演為戲能順利拍攝歷經多少鮮為人知的危險,與各界地方人士周旋的艱辛過程到現在 仍歷歷在目。江浪導演在當時極少的預算與工作天的狀況下,為了完成一部戲付出不 知多少努力,甚至還發生過出資老闆跑路,最後導演只好自掏腰包完成作品的經驗。   可是這一切的付出,所有的成果往往都在過去電檢單位的剪刀下將這些努力化為 泡影,而作品因應這些限制,許多的創意與震撼的影像元素,最後都遭到無情的修改 ,使許多作品差強人意,這些作為大大地扼殺了一個創作人的藝術生命。   難以想像的是直到今日,這些被認為是商業電影的社會寫實片,戲裡的邊緣人物 卻仍然在社會上出現,說明了事實上類型電影仍可反映社會的現實。   身為一個研究人的我,曾受到學術界的老師因為這些作品沒有美學價值而否定攻 擊,顯見這些以電影理論自居的學者完全沒看到多數的這些作品的背後是在如何艱困 的環境與條件下掙扎完成的。   事實上,做邊緣研究的我未曾不是社會上的另一批邊緣人?我不為自己的委屈難 過,因為比起這些前輩,我受的傷害其實微不足道。但是想到這種一窩蜂的學術現實 ,豈不比這些電影裡的暴力血腥更加可怕?對一些曾經為台灣電影付出的前輩來說是 很不公平的,社會寫實片的人物在社會陰暗角落的掙扎、獨自品嚐那不被人理解的落 寞,但在戲外,這種狀況也坐落於我們真實的人生!(Julien Chang、張藝鐘)  一、第一場 放映日期:2010/05/24(一) 放映作品:《流氓世家》(1988) 邀請貴賓:張智超導演、呂繼尚編劇   電影的選擇是與張智超導演討論後決定的,慶幸的是本片的版權所有人、前名威 影業公司的老闆葉鼓星先生同意給我們版權放映,我們因此才得以在影展中跟同學分 享這部作品。   這部電影分成兩個部份,前半部是在描寫男主角義雄(李志希飾)的青少年過程 ,在一次意外之下無故地成為逃犯開始一個社會邊緣的人生;後半部則是在描寫黑道 之間的恩怨,義雄如何為自己的老大報仇,然而最後在復仇後自己也被警方跟監,最 後在火拼中自殺身亡,但不忘囑咐妻子(邵萱飾)要好好照顧孩子與母親,結束「流 氓世家」。   張智超導演曾經導過的社會寫實片有很多,他表示這一部《流氓世家》在其導演 生涯中是自己較為滿意的,片子的節奏非常緊湊,觀眾都可以在一部90分鐘長的電影 裡看到一個邊緣浪子的人生歷程,而且文戲與動作戲交錯的很完美,完全是一部典型 的社會寫實片。不過導演與呂繼尚編劇都坦承現在重新拍這部戲,選李志希演這個角 色稍顯太過青澀,因此跟角色的感覺有些脫節,呂繼尚先生並說他喜歡我們這次影展 的另一部《大頭仔》,因為那一部戲的男主角萬梓良顯然比李志奇更適合演這樣的角 色。   有趣的是,呂繼尚先生在寫這部戲的劇本時曾真的到監獄去採訪受刑人,這些社 會上的邊緣人事實上都有一段坎坷的過去,以致於他們會走上這條不歸路,呂先生說 當時經歷的一些情形仍歷歷在目,而且也強調其實這些在社會秩序邊緣的人很多時候 是值得我們同情的,不如大家的想像,他們當中許多人都是重情重義、孝順父母與照 顧家庭的人,跟我們往常對他們的印象(如罪大惡極、無惡不做、…等)有極大的不 同,像當時的十大槍擊要犯之一的劉煥榮、…等人都有這樣的俠義性格。在電影的表 現上,張智超導演也特別讓男主角對親情與友情的部份加入一些文藝片的元素,讓整 個電影在觀眾可以感受到暴力的同時也可以對主人翁感到同情,編劇的用心也讓現場 的觀眾覺得十分佩服。   社會寫實片在一般人的眼裡並不被重視,但是就以類型片而言,這個片種的興起 除了在影像上的暴力的元素之外,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對社會顯而未見於世的人物 的生活描寫,也許這些電影不是藝術傑作,但它們絕對是具有社會議題的電影,同時 也代表一個社會在不斷轉型的80年代台灣,觀眾們是如選擇挾帶著刺激但又有戲劇寫 實的作品來觀賞,一直到現在的本土劇都還在延燒這股風潮,所以這些前輩的努力對 通俗文化的影響是不可被抹煞的。同學們也對導演在一些鏡頭設計上提出問題,導演 也都一一說明當時拍戲是如何決定分鏡,這些動作戲其實是非常不好拍的,一旦打時 沒有補捉到正確的鏡頭,演員們就必須再打一次,無疑對身體是一種很大的傷害,之 於種種理由,我們有必要對這些前輩給他們重新的評價,因為他們建構了台灣的通俗 文化,也紀錄了社會的一部分面貌。   同學問到當時何以會拍這種有濃厚鄉土味的社會寫實片?導演說到當時決定拍片 的時候,國內的電影界已經在走下坡,為了挽救市場的需求,電影界再度回到數年前 的社會寫實路線,以暴力影像來刺激觀眾視覺上的感受力,所以再度開拍這個片種。 台灣的社會寫實片走的跟日本的浪子電影是相同的風格,只是在故事上編劇採用的是 本土的素材,所以電影中那些在海港邊的角頭、誤入歧途的年輕人、…等都是當時社 會存在過的真實人物,由此可見這些電影並非沒有根據的亂拍之作,學術界應該要正 式對台灣類型片深入探討為是。  二、第二場 放映日期:2010/05/24(一) 放映作品:《失蹤人口》(1988) 邀請貴賓:林清介導演   《失蹤人口》是一部在當年非常難得一見的電影,因為片子的主題全部都是在討 論甚至批判社會的陰暗面,林清介導演抱著悲天憫人的胸懷,以一個大學生寫論文的 主線交叉副線的故事,讓一個原本單純做田野調查的學生揭露一個複雜但是震驚的社 會黑幕—人口運販與雛妓。發行本片的吳武夫先生是一位國內資深的電影前輩,拍過 許多的武俠片與商業電影,當時因為林清介導演幫吳老闆拍了一部賣座的《瘋狂大家 樂》,因此老闆願意讓林導演自己決定拍下一部要拍甚麼片子。林導演在當時報紙上 看到的山地女孩被賣到妓女戶賣淫的報導,決定拍一部這樣的電影來批判社會的偽善 與對邊緣人的壓榨,因此完成了《失蹤人口》,以半記錄片的方式呈現民國70年代的 台灣社會。   影片一開始便是一連串台北街頭、萬華西門一帶的鏡頭,接著又拍到一些陋巷內 的旅館,以及一些保鑣騎機車接送小姐到旅館接客的畫面,後來便開始一場翹家女孩 強暴戲,從此之後男主角在妓女戶內與雛妓的對話中得知山地少女的故事,一連串的 故事副線如警察辦理河口無名女屍、鄉下來的媽媽到妓女戶找失蹤的女兒、翹家女孩 為打速賜康賣淫、…等一幕幕社會中見不得光的故事逐一浮現。毒品、色情行業、家 庭問題、學術的真諦、…等這些問題都被這部電影碰觸到。但較可惜的是多線敘事在 結局的部分並沒有平衡的收尾,情節的安排有一些爭議的地方,但是並無損這部電影 的時代代表性,林清介導演雖以學生片聞名,但是他在電影裡的用心與運鏡的掌握, 像其中一段媽媽為見自己掉入火坑的女兒而竭力抵抗流氓的一幕,梅芳阿姨緊抓住水 龍頭不放,最後水龍頭被轉開水一直噴出,梅芳阿姨仍大叫自己的女兒,在戲劇張力 上非常震撼,影片挖到社會的傷痛是導演設計上的匠氣展現,也是現在許多學生十分 欽佩的。片中的幾名演員,如飾演母親的梅芳阿姨、演老鴇的文英阿姨、扮演警察的 香港演員古峰都演得絲絲入扣,動人心弦。   此外,片中的許多賣毒的豬屠口、…等場景都是實景拍攝,當初也是跟地方的角 頭、…等多方協調後才得以順利拍片。這次影展播放的版本也是導演本人手中的原拷 貝,所以能有這個機會讓同學看到這部電影真的很珍貴,因為很有可能除了這個導演 原始的版本外已經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包括國家電影資料館、…等)看到,我們在開 始放映之前跟同學特別說明這一片取得的難得之處,也感謝林清介導演對這個活動的 支持,包括提供我們本片當年的海報與戲院的劇照做我們宣傳之用。   林導演特別說到這一片本來因為它的議題是要被禁演的,但也因為當時的一些人 的協助讓新聞局將此片通過審查,同時由於電影涉及賣春議題,片中的新人蘇麗媚與 葉純華在後來都不太願意去跟外界提這部片子。另外,要注意的是導演與編劇林煌焜 先生當時都真的走入山地部落去採訪這些販賣女兒的家庭,多數這些家庭都有一些不 為人知的苦衷,才使人口販子有機會買到山地少女去做雛妓,因為這些電影前輩的勇 氣,我們才得以見到這一頁台灣的血淚史,社會的亂象確實「歷歷在目」。  三、第三場 放映日期:2010/05/25(二) 放映作品:《北投最後一班列車》(1984) 邀請貴賓:江浪導演   江浪導演是一位沒有被電影學者重視過的電影前輩,事實上在他的每一部電影中 ,他都用電影蒙太奇、鏡頭的轉換與故事的戲劇性表達他內在對現實世界的獨特看法 與對社會的批判。   《北投最後一班列車》是一個討論時代的變遷與人倫關係改變的一部作品,導演 原本在拍這部戲的時候,是以北投做為片名,當時的香港製片人認為這一定是一部具 有色情意識的商業片,而在看過江導演的前一部電影《恐怖的情人》之後,投資人願 意出資讓江導演拍這一部片,但沒想到導演卻拍出一部有懷舊色彩的文學電影。   本次影展雖然是以80年代的社會寫實電影為主軸,但因為跟江導演討論過後,《 北投最後一班列車》卻是他比較能去以電影表達對北投文化失落的作品,所以才在影 展中放映本片,但是縱觀本片對北投文化與真實景觀的攝影卻也是一種「社會寫實」 ,而且導演也說明片子拍攝的時間是趕在北投火車站要被拆除的前一年,所以這一片 確實銘刻了台灣通俗文化的演進腳步,這樣的功能其實就是電影在文化產業中的重要 功能體現。   這部電影的主軸是以男主角五年來每年來北投一家溫泉旅館的回憶組合的故事, 從最初一位來溫泉治療腳疾的大學生、當兵後回原地重訪的年輕男人,到後來變成一 名編輯回來找旅館的女服務生,最後再來時已經人事已非,最後在一場火災中看清楚 他所依戀的北投已經轉變,失望之餘再次拿著皮箱坐上帶他來北投的那班列車離去。   導演以男女主角的愛情悲劇來說明佛洛依德的自我、本我與超我的理論,女主角 的際遇讓她墮落,男主角在社會上卻是扶搖直上。兩人在社會與經濟還有家庭背景的 差異之下,使男主角無法真正坦然接受他心愛的北投女子,在萬般思念之下最後再來 到北投找她,但在火災發生而一切無法挽回之情況下,只有乘坐最後一班列車,在蒙 太奇的手法之下如火災一樣將他回憶中的北投照片在最後一一燒燬。   當年在拍這部片子的時候,江導演曾被迫要去拍另一部電影,同時拍兩部電影時 間壓力的緊迫可想而知,但導演還是可以拍出這樣具有文學質感的電影實屬相當可貴 。電影在推出之後沒有能在當年的金馬獎上獲得提名,導演的解釋是這個時期的金馬 獎作業都是國家機器的主導,像他這樣非中影系統的獨立導演的作品是難以進入提名 角逐的,但是當時的作家南方朔卻大力讚揚本片,認為這一片應該要被文建會做特別 的收藏,但是作家的大聲疾呼並沒有真正實現,最後還是因為豪客電影公司的特別關 係再度發行本片的DVD,才讓現在的年輕觀眾再有機會看到此片。   在與同學提問的過程中,導演也不免提出影評人對影視文化的影響與對他們的批 判,當年由美國留學歸國的影評人跟中影這些電影公司合作在國內的媒體製造氛圍下 ,使國內的知識份子一面倒地擁護新電影的導演,並在他們的輿論助力下,讓侯孝賢 、…等導演在國際上發光發熱,但是一般的商業片卻沒有得到絲毫的幫助,最後即使 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得了獎,但是國片卻並沒有因此得到迴光返照,時至今日來看 ,20年後我們再拍攝《海角七號》、《艋舺》這些商業電影不又是重回到原本的類型 電影路線來找台灣電影的希望嗎?此時的影評人是否又會跟20年前一樣去藐視這些類 型電影呢?可見的學術界這種「跟風」的歪風才是真正混淆觀眾視聽的原兇,如果我 們可以用更寬廣的心胸公平地去評價各式各樣的電影,我們才能讓國片越拍越好,並 且可以持續吸引不同喜好的觀眾買票進戲院看台灣本土電影!  四、第四場 放映日期:2010/05/26(三) 放映作品:《大頭仔》(1988) 邀請貴賓:蔡揚名導演   在這一週的活動當中,週三的這場座談會在揚名影視與比較文學所的互相努力合 作下將本活動帶入高潮,這次活動能夠邀請到蔡揚名導演要歸功揚名影視的陳小姐的 幫助,在她與導演的殷殷鼓動下,蔡揚名導演終於首肯出席這個由純粹由學術單位所 指導的活動,同時也準備了精采的演講跟大家分享,對有心從事影視工作的同學來說 是一場極有意義的講座,也是距導演20年前上次在坎城的公開演講後再次的力作。   《大頭仔》是由萬梓良、恬妞、蔡岳勳、…等演出的作品,在當年非常賣作,甚 至在香港亦有很好的票房。萬梓良也因為本片而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並且後來 也跟恬妞因本片而結合。從整個策劃面來說,《大頭仔》跟社會寫實片的開山之作《 錯誤的第一步》同樣是以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男主角的設定是以當時的通緝犯吳進 成的故事為藍本,由最初他到賭場為他哥哥的賭債與黑道交涉開始,到後來成為通緝 犯為父親所不恥而離家,到後來與一名舞女相戀直至最後被抓一連串的過程所組成的 電影;在蔡揚名導演的巧思設計下變成一部劇情節奏緊湊(社會寫實片的一項特色) 、人物個性鮮明、演出自然動人的風格之作。也因為此片,我們真的可以定位蔡導演 在台灣社會寫實片創作上的龍頭地位。   導演提及大約在1987年他在中南部拍片的時候聽到了吳進成這個「大頭仔」的人 物而感到興趣,因為他的故事非常有戲劇性,所以勾起導演距當時10年前的作品《錯 誤的第一步》的回憶,該片在上映後非常轟動,也因此掀起了一陣台灣電影搶拍社會 寫實類型電影的風潮,所以導演特別去調查這個人的故事並且請名家吳念真來編劇( 因為本片台語台詞較多,請本土性較高的編劇寫劇本對白才能逼真)。結果在男主角 的決定找港星萬梓良來飾演,萬梓良當時是當紅的明星而且以當時的業界環境來說, 當時台灣電影要請港星來演出並不容易,但是最後還是拍板由萬梓良擔綱演出。為了 使男主角更有台灣兄弟的「質感」,蔡導演特別用關係讓萬梓良與10多位的台灣黑道 大哥相處10多天,每天跟這些大哥一起吃檳榔生活,才讓男主角的那種台灣味散發出 來,成功地讓萬梓良融入這個角色。   關於社會寫實片這個類型,蔡導演與其他幾位的導演一樣大嘆當時電檢單位的萬 般刁難,常常使一部電影到最後改的面目全非,當時的《錯誤的第一步》本來已要遭 到禁演,但在最後蔡導演的努力溝通下順利上片;幾年後的《小妞、大盜、我》由當 時的玉女紅星彭雪芬主演,在送檢後被剪了40分鐘,試想若《亂世佳人》被剪了40分 鐘這部電影還能看嗎?甚至當時還有一部片子因為主題曲有「落葉飄飄飄滿地」的歌 詞最後被冠上「有害環保意識」這種啼笑皆非的理由被禁演的例子。所以對當時拍電 影的導演來說得到這樣的對待實在是相當不公平的,若一部電影到最後被剪的七零八 落,不但之前拍攝的努力付諸流水,票房的損失跟一部片子的最後回本的狀況更是會 讓這些導演與製片「有苦在心頭」。   蔡導演也提到了一些影壇的趣事,如因為拍他的電影而相戀的不止萬梓良與恬妞 ,《芳草碧連天》的齊秦與王祖賢也是另一組例子。另外,導演也回溯當年受的林福 地導演的提攜才得以演員的身份進入影壇。在台語片《金色夜叉》的成功後,他如何 以陽明這個藝名成為當時年輕女性的偶像明星,每天影迷信絡繹不絕;也談到從演員 到變成導演的過程;拍電影《錯誤的第一步》在寶斗里的危險經驗,一切都好像昨日 的往事,一頁頁地在短短1個多小時的演講中細數。   蔡導演最後鼓勵同學可以多嚐試寫劇本,現在國家的輔導金制度很鼓勵年輕一輩 進入這一行,蔡導演說明同學若有興趣應該從寫劇本與投稿開始,對於想當導演的人 則應該多找拍攝簡單的題材的機會以獲得拍片經驗,這樣子的話獲得補助的機會比較 大。蔡導演也謙虛地表示自己也很欣賞李安、侯孝賢、許鞍華這些導演,蔡導演已經 是德高望重的前輩卻能如此虛懷若谷,真的是我們年輕一輩應該看齊的對象!  五、第五場 放映日期:2010/05/28(五) 放映作品:《黑市夫人》(1982) 邀請貴賓:徐玉龍導演、姚慶康編劇   《黑市夫人》這部當年聲名大噪但又神秘的電影在我們這次的活動中重見光明。 邀請到徐玉龍導演是仰賴呂繼尚前輩的幫助,我們才得以跟半引退的徐導演聯絡到並 且邀請參加我們這個活動。在影片放映之前在會場跟10多年未見的本片編劇姚慶康老 師再聚也是一樁佳話,兩位老師在映後座談中都侃侃而談他們對寫劇本、導戲的各方 面經驗。徐導演早年參加當時郭南宏導演所成立的導演訓練班才開始他的導演生涯, 70年代是台灣的武俠刀劍片的全盛時期,因此徐導演在當時累積了他導動作戲的豐富 經驗,他運用了這些動作接場的技巧來加強社會寫實片的緊張感如在廝殺的時候如何 凝聚觀眾的情緒高潮,這些橋段如何起承轉合,這些都不是文藝片導演可以做到的; 姚老師也是在多年幫何宗道寫功夫片劇本的經驗後才轉入社會寫實片的浪潮,這些復 仇電影由於非常有戲劇性,所以在男女主角的設定與正反兩道的對立確定後,編劇可 以有很多發揮之處。除此之外,兩位都推薦他們當年合作的《西門町小子》為他們的 傑作,可惜本片已經散佚,因此無法再與同學們分享,十分可惜。曾經經歷過當年的 國片盛事的年代的兩位前輩都非常懷念在那個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國內各大院線前 人山人海排隊觀賞陳麗雲、馬沙、張沖在銀幕上廝殺的的景況。   姚慶康老師說到,女性復仇片的興起源自於70年代香港邵氏所拍的《毒女》,當 年這部片子非常賣座,但在台灣卻因為尺度的關係一直到約10年之後才開始拍這個片 種,但是也因為電檢的因素台灣的《黑市夫人》裸露的程度跟《毒女》相比是小巫見 大巫。但是《黑市夫人》在女性受害者的刻劃上與故事的設計上卻有著一種台灣本土 的質感,這個是過於西化的港片《毒女》所不能及的。   當然在30年後的今天再看此片會嫌本片拍的過於粗糙,最後在復仇完成後打上「 天網恢恢、天理難容」的結語也顯得太過俗套,但是在這些缺陷之外,這些社會寫實 片中大肆批判社會中的不公義、黑吃黑與以大吃小、…等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與當 時五光十色的社會急功近利、人心淪喪的狀況相仿,於是,我們不能論斷這些電影只 有暴力與色情,因為這些影像的背後隱藏著中低階層的人們的嘶吼。   徐導演也表示其實如果不是因為當年電檢的尺度(當時新聞局對他的片子特別注 意),其實台灣社會寫實片是可以拍得更好的,像現在看到的《黑市夫人》這個版本 也是經過刪減的版本,一些戲劇性的高潮都被剪掉了;而為了要讓電檢通過這些電影 往往又要以道德勸說的結局做為戲劇的收尾,可是這樣子會讓觀眾覺得很荒謬,也因 此才讓人對這些電影有「質差」的印象。像在影片一開始女主角在雨中奔跑並在廢棄 的工廠遭歹徒強暴的那一幕也是被修改過的,但即便如此30年前的觀眾在電影院還是 能感到那種震撼的效果!   徐導演擅長處理衝突性強烈的鏡頭,在多年拍刀劍片、…等的磨練下,當他開始 轉往社會寫實片發展的時候,這些打鬥的元素就在徐導演的作品中轉換成為現實生活 裡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情仇的衝突性,所以當拍打鬥戲時徐導演總是致力於如何分鏡, 讓畫面的刺激度提升並且在最後剪接的時候與剪接師討論,務必讓整部戲的節奏感呈 現出來,因為觀眾來看這些電影就是要尋求刺激快感的。   由徐導演與姚老師的分享中,同學們對於30年前台灣就拍出這樣的電影訝異不已 ,但同時也覺得非常有趣。並有同學在會後與導演詢問男性要如何掌握女性的仇恨、 …等有關的問題,導演說明,其實電影是集體創作,編導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多聽別人 的故事,因此一部電影的靈感可以有很多的源頭穿針引線在其中。在導演與同學的互 動中,一個週末夜晚放射出特別的「黑色光芒」。 參、後記   在本次的影展舉辦後,我更加認識了一個與台灣新電影差不多的年代但風格完全 不同的類型電影。我們常常會以為台灣電影的主力就是台灣新電影,但是這是十分偏 頗的,有了這個影展的出現,不但是對年輕一代的同學對我個人以後的研究都可能產 生很大意義!在各導演座談會中都見證了即使是商業電影,編導們也投入他們的心力 去構思與設計一部作品。另外,一直重視藝術電影的各界應該也要知道,雖然這些前 輩已經不常在江湖上走動,可是我們還是需要不同的類型電影,因為藝術電影畢竟無 法支撐一個地方的電影工業的運作,我們在兼顧電影的文藝價值的同時,還是需要類 型電影來提振與豐富觀眾的官能感受! ─資料來源─────────────────────────────────── 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62333&ctNode=61 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62484&ctNode=6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7.83.166
anuser:時間都是五月份??? 10/12 19:38
Loreto:請參考另一篇 文章代碼(AID): #1BzVvQG1 (Ourmovies) 10/12 19:44
Loreto:本板那篇已消失了 麻煩到國片板 10/12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