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好久以前在二輪戲院看的電影, 當時寫了一些直覺性的文字, 最近發現舊文,貼上來看看大家的意見... ================================================================= 去看了超白爛的《情癲大聖》,好在同時也發現了這部有趣的電影,《選擇》。 據說是朴贊郁「復仇三部曲」其中一部,另外兩部似乎也應該找來看看? (朴贊郁就是《三更2之割愛》的導演) 這部電影的特色,首先是非線性敘事,再來是它有黑色喜劇的元素。 雖然講的是復仇的故事,不乏血腥暴力場面, 卻也有一些滑稽可愛的地方。 但是,以黑色喜劇來說, 我會更喜歡《上錯驚魂路》(U-Turn)或《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 因為好的黑色電影總會對人生與世事帶著冷眼與嘲諷的距離, 而《選擇》,說實在的有點灑狗血, 像是台灣九點半檔花系列的感覺,或許韓劇都這樣? 當然,不是好的黑色喜劇,不代表它不是好電影。 大衛林區的《穆荷蘭大道》,黑色有餘,好笑不足,但我很愛。 或者,北野武這種中年怪怪歐吉桑拍出來笑料經常頗為低級趣味, 但他的暴力與血腥非常冷調,帶著一種疏離感,也是我欣賞的風格。 相較之下,或許《選擇》接近《醫院風雲》(The Kingdom)? 《醫院風雲》是很好笑,但它的情節主軸,那種苦命小孩的母子悲劇, 其實跟《選擇》的女性復仇、母女重逢主題一樣,在通俗劇裡都很常見, 甚至可以說處理得像台灣九點半檔連續劇一樣搧情。 或許在此時,李英愛復仇時那種過度冷靜的無表情, 才會在這種通俗的情節裡被突顯出來, 而受到韓國電影界及威尼斯影展的評審們注目。 然而,一場眾人拿武器排隊準備虐殺一名連續綁票殺人犯的戲, 李的從容和眾人的緊張形成強烈對比。 她威脅眾人:我殺過人,所以在場共犯誰敢報警? 這種強悍形象,卻在她最後補上一槍,跪到在地時, 讓堅強與脆弱兩種形象都顯得有點矯情。 簡單地說,我並不認為李英愛在這部電影裡的演技多麼好。 另外,韓國原片名叫《親切的金子》,這當然是刻意突顯與女主角金子復仇形象的反差。 台灣片名改叫《選擇》,長一點的還叫《李英愛之選擇》, 再看看電影海報李英愛那美神的模樣,以及軟性的預告片, 擺明了就是想騙愛看韓劇觀眾進場, 也許有不少人會罵上當了? 像我這種沒什麼期待的觀眾,反而會覺得驚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224.146
MonsterLife:復仇三部曲只有選擇比較有黑色幽默 04/30 22:18
MonsterLife:其他2部都是冤冤相報的無奈結局 04/30 22:19
TRICKYKID:的確。另外我後來看了《原罪犯》,也是滿灑狗血的電影。 04/30 22:19
edd740404:但是我覺得U-Turn的對白和劇情都不是很好 更灑狗血 04/30 22:23
TRICKYKID:U-Turn的灑狗血是故意用來製造喜劇反差,但《選擇》的狗 04/30 22:25
TRICKYKID:血看來很認真,尤其是結局母子「重逢」的橋段... 04/30 22:26
TRICKYKID:U-Turn的狗血我覺得是像Natural Born Killers那種... 04/30 22:28
pinkygiveme:灑狗血是什麼意思 04/30 23:04
TRICKYKID:就是用激情、俗濫、矯柔造作的橋段來挑動觀眾神經。比如 04/30 23:34
TRICKYKID:台灣慣有的鄉土苦情戲:孤兒後母、婆媳之爭、黑道嗆聲 04/30 23:36
TRICKYKID:我覺得《選擇》的狗血在於故事,而《原罪犯》的狗血在於 04/30 23:39
TRICKYKID:某些過於激情(挑動情緒)的橋段,比如男主角自我割舌。 04/30 23:40
TRICKYKID:但不可否認的,兩部都是不錯的電影... 04/30 23:41
pinkygiveme:你覺得原罪犯最後那段要怎麼表現,才不會淪為你說的 05/01 02:22
pinkygiveme:狗血呢? 有沒有既有張力又"不狗血"的例子? 05/01 02:22
pinkygiveme:我個人覺得那一段如果很平靜的處裡,我不會有印象 05/01 02:23
pinkygiveme:反派的激情不亞於主角,只是他用別的方式來表達 05/01 02:24
pinkygiveme:主角如果改成以很冷靜的反應來帶過,才奇怪吧 05/01 02:24
pinkygiveme:如果是你你建議怎麼處理主角求情的這一段? 05/01 02:26
TRICKYKID:我的問題在於「割舌」動作的邏輯是什麼?跟故事的關聯何 05/01 11:15
TRICKYKID:在?從原本的求情到突然割舌,中間的轉折讓我無法理解。 05/01 11:16
TRICKYKID:所以我會覺得它是一種「獵奇影像」,刻意用血腥殘暴的畫 05/01 11:17
TRICKYKID:面來挑動觀眾神經。這方面有日本人在前面做示範,但他們 05/01 11:19
TRICKYKID:的特色是很冷酷地處理血腥畫面,彷彿毫無感覺;而《原罪 05/01 11:20
TRICKYKID:犯》的處理則是非常激情。當然這部電影就是先把主角監禁 05/01 11:21
TRICKYKID:壓抑到底,再突顯他逃脫後爆發出來的無限復仇精力,因此 05/01 11:23
TRICKYKID:必然有激情,但激情為何要用亂倫以及亂倫後自殘來處理? 05/01 11:25
TRICKYKID:推文太長了,我還是重回一篇...@@a 05/01 11:29
pinkygiveme:可是亂倫是劇情本身阿...是復仇的重點耶 05/01 11:36
pinkygiveme:自殘也許還可以討論,雖然我是覺得非常合理,在極度 05/01 11:37
pinkygiveme:不利的情況下表達誠意的方式,讓對方不再追究 05/01 11:37
pinkygiveme:但亂倫是反派早早就設定好的安排,這是最巧妙的地方吧 05/01 11:38
pinkygiveme:主角因為多言惹來對方一輩子的復仇,"多言"是重點 05/01 11:39
pinkygiveme:用割舌來表達自己的誠意有什麼不對? 05/01 11:40
pinkygiveme:我覺得十分合理,只是可能一般人會因震憾而無法接受 05/01 11:40
pinkygiveme:用狗血來形容這部電影 實在是太可惜了 05/01 11:41
TRICKYKID:完整的回應請見回文...不過我仍然認同它們是好電影... 05/01 12:37
huanhuazhe:毫無疑問,親切金子是復仇三部曲中最弱的一部 05/01 16:24
> -------------------------------------------------------------------------- < 作者: TRICKYKID (崔基基)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好雷] 朴贊郁《選擇》 時間: Thu May 1 12:37:11 2008 ※ 引述《TRICKYKID (崔基基)》之銘言: : 標題: [好雷] 朴贊郁《選擇》 : 時間: Wed Apr 30 22:14:44 2008 : : 這部電影的特色,首先是非線性敘事,再來是它有黑色喜劇的元素。 : 雖然講的是復仇的故事,不乏血腥暴力場面, : 卻也有一些滑稽可愛的地方。 : 但是,以黑色喜劇來說, : 我會更喜歡《上錯驚魂路》(U-Turn)或《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 : 因為好的黑色電影總會對人生與世事帶著冷眼與嘲諷的距離, : 而《選擇》,說實在的有點灑狗血, : 像是台灣九點半檔花系列的感覺,或許韓劇都這樣? : : 當然,不是好的黑色喜劇,不代表它不是好電影。 : 大衛林區的《穆荷蘭大道》,黑色有餘,好笑不足,但我很愛。 : 或者,北野武這種中年怪怪歐吉桑拍出來笑料經常頗為低級趣味, : 但他的暴力與血腥非常冷調,帶著一種疏離感,也是我欣賞的風格。 : : 相較之下,或許《選擇》接近《醫院風雲》(The Kingdom)? : 《醫院風雲》是很好笑,但它的情節主軸,那種苦命小孩的母子悲劇, : 其實跟《選擇》的女性復仇、母女重逢主題一樣,在通俗劇裡都很常見, : 甚至可以說處理得像台灣九點半檔連續劇一樣搧情。 : : 或許在此時,李英愛復仇時那種過度冷靜的無表情, : 才會在這種通俗的情節裡被突顯出來, : 而受到韓國電影界及威尼斯影展的評審們注目。 : 然而,一場眾人拿武器排隊準備虐殺一名連續綁票殺人犯的戲, : 李的從容和眾人的緊張形成強烈對比。 : 她威脅眾人:我殺過人,所以在場共犯誰敢報警? : 這種強悍形象,卻在她最後補上一槍,跪到在地時, : 讓堅強與脆弱兩種形象都顯得有點矯情。 : : 簡單地說,我並不認為李英愛在這部電影裡的演技多麼好。 : : 另外,韓國原片名叫《親切的金子》,這當然是刻意突顯與女主角金子復仇形象的反差。 : 台灣片名改叫《選擇》,長一點的還叫《李英愛之選擇》, : 再看看電影海報李英愛那美神的模樣,以及軟性的預告片, : 擺明了就是想騙愛看韓劇觀眾進場, : 也許有不少人會罵上當了? : : 像我這種沒什麼期待的觀眾,反而會覺得驚喜。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61.64.224.146 : 推 MonsterLife:復仇三部曲只有選擇比較有黑色幽默 04/30 22:18 : → MonsterLife:其他2部都是冤冤相報的無奈結局 04/30 22:19 : → TRICKYKID:的確。另外我後來看了《原罪犯》,也是滿灑狗血的電影。 04/30 22:19 : 推 edd740404:但是我覺得U-Turn的對白和劇情都不是很好 更灑狗血 04/30 22:23 : → TRICKYKID:U-Turn的灑狗血是故意用來製造喜劇反差,但《選擇》的狗 04/30 22:25 : → TRICKYKID:血看來很認真,尤其是結局母子「重逢」的橋段... 04/30 22:26 : → TRICKYKID:U-Turn的狗血我覺得是像Natural Born Killers那種... 04/30 22:28 : 推 pinkygiveme:灑狗血是什麼意思 04/30 23:04 : → TRICKYKID:就是用激情、俗濫、矯柔造作的橋段來挑動觀眾神經。比如 04/30 23:34 : → TRICKYKID:台灣慣有的鄉土苦情戲:孤兒後母、婆媳之爭、黑道嗆聲 04/30 23:36 : → TRICKYKID:我覺得《選擇》的狗血在於故事,而《原罪犯》的狗血在於 04/30 23:39 : → TRICKYKID:某些過於激情(挑動情緒)的橋段,比如男主角自我割舌。 04/30 23:40 : → TRICKYKID:但不可否認的,兩部都是不錯的電影... 04/30 23:41 : 推 pinkygiveme:你覺得原罪犯最後那段要怎麼表現,才不會淪為你說的 05/01 02:22 : → pinkygiveme:狗血呢? 有沒有既有張力又"不狗血"的例子? 05/01 02:22 : → pinkygiveme:我個人覺得那一段如果很平靜的處裡,我不會有印象 05/01 02:23 : → pinkygiveme:反派的激情不亞於主角,只是他用別的方式來表達 05/01 02:24 : → pinkygiveme:主角如果改成以很冷靜的反應來帶過,才奇怪吧 05/01 02:24 : → pinkygiveme:如果是你你建議怎麼處理主角求情的這一段? 05/01 02:26 我會怎麼處理應該不重要, 我不是導演,也沒有權力去「處理」。 從一個觀眾的角度來看, 我的問題在於「割舌」的邏輯是什麼?跟故事的關聯何在? 導演及編劇的責任應該是在整部電影的脈絡裡去證成最後割舌的合理性與必要性, 而不是我這個觀眾必須去證明割舌的不必要。 從原本的求情到突然割舌,中間的轉折讓人無法理解, 所以我覺得它是一種「獵奇影像」, 刻意用血腥殘暴的畫面來製造張力,挑動觀眾的情緒神經。 這方面有日本人在前面做示範, 他們的特色是很冷酷地處理血腥畫面,彷彿毫無感覺, 冷冽而殘酷,如此張力反而會更強。 相較之下,《原罪犯》顯得過度激情。 當然啦,這部電影的故事就是先突如其來把主角監禁壓抑到底, 再凸顯他逃脫後爆發出來的無窮復仇精力,因此必然有激情, 但這為何要用亂倫以及亂倫後自殘來處理? 可能有人會這麼解釋: 男主角就是由於以謠言傳播別人的亂倫而遭監禁, 逃脫之後才會想要復仇, 他會復仇的原因其實是自己在少年時代就造成的。 那麼若要強調「復仇的力量將回返復仇者自身」這個主題, 男主角自己也必須亂倫,也讓別人傳播他的亂倫。 而男主角最後的割舌,就是以激烈手段為當初亂說話的行為贖罪, 來換取別人的寬恕。 這樣解釋乍看可以通,但最初的問題並未解決: 「為什麼結束復仇的強烈手段,要割舌?」 更進一步可以問: 「為什麼肇始這個復仇迴圈的事件,是亂倫?」 然後我們會發現,無論《原罪犯》或《選擇》, 它們的復仇原因都指向「家庭結構的破碎」, 復仇手段都是透過激烈的,甚至奇觀式的「身體懲罰」。 中間的情緒轉折不是過度冷靜無情(如《選擇》,不過它比較喜劇,還沒關係), 就是過度激情到有點卡通化(如《原罪犯》)。 這些不都是我們熟悉的台灣本土劇,或者《玫瑰瞳鈴眼》、《台灣變色龍》, 那些通俗劇裡的橋段? 「灑狗血」,我把它用來稱呼一種風格: 燥動的身體、奇觀式的影像、搧情的故事情節, 人與人之間的傷害被簡化成對彼此家庭的傷害, 揮灑眼淚、汗水與血液,歇斯底里的激情,被無限放大的創傷。 就像尼采對華格納的批評: 「他帶到舞台上的,是一個純粹歇斯底里的問題:他所有的痙攣的激情,激化的感性, 他的猛加辛辣的品味。他筆下所挑選塑造的男女主角,可視為精神病理學類型大全( 一個真正的病態大展的畫廊)。」 當然,我們可以從作者的角度去閱讀「灑狗血」的影像美學特質, 也可以從形式上分析其故事的每一個轉折與發展, 或者去理解「灑狗血」之所以成為韓國片特質(如果是的話),它的文化脈絡為何。 但「灑狗血」仍舊是「灑狗血」, 它可被某些手法淡化(如《選擇》的黑色喜劇), 卻還是存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211.174 > -------------------------------------------------------------------------- < 作者: pinkygiveme (掛網中...請稍等)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好雷] 朴贊郁《選擇》 時間: Thu May 1 13:13:24 2008 ※ 引述《TRICKYKID (崔基基)》之銘言: : ※ 引述《TRICKYKID (崔基基)》之銘言: : : 標題: [好雷] 朴贊郁《選擇》 : : 時間: Wed Apr 30 22:14:44 2008 : : 這部電影的特色,首先是非線性敘事,再來是它有黑色喜劇的元素。 : : 雖然講的是復仇的故事,不乏血腥暴力場面, : : 卻也有一些滑稽可愛的地方。 : : 但是,以黑色喜劇來說, : : 我會更喜歡《上錯驚魂路》(U-Turn)或《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 : : 因為好的黑色電影總會對人生與世事帶著冷眼與嘲諷的距離, : : 而《選擇》,說實在的有點灑狗血, : : 像是台灣九點半檔花系列的感覺,或許韓劇都這樣? : : 當然,不是好的黑色喜劇,不代表它不是好電影。 : : 大衛林區的《穆荷蘭大道》,黑色有餘,好笑不足,但我很愛。 : : 或者,北野武這種中年怪怪歐吉桑拍出來笑料經常頗為低級趣味, : : 但他的暴力與血腥非常冷調,帶著一種疏離感,也是我欣賞的風格。 : : 相較之下,或許《選擇》接近《醫院風雲》(The Kingdom)? : : 《醫院風雲》是很好笑,但它的情節主軸,那種苦命小孩的母子悲劇, : : 其實跟《選擇》的女性復仇、母女重逢主題一樣,在通俗劇裡都很常見, : : 甚至可以說處理得像台灣九點半檔連續劇一樣搧情。 : : 或許在此時,李英愛復仇時那種過度冷靜的無表情, : : 才會在這種通俗的情節裡被突顯出來, : : 而受到韓國電影界及威尼斯影展的評審們注目。 : : 然而,一場眾人拿武器排隊準備虐殺一名連續綁票殺人犯的戲, : : 李的從容和眾人的緊張形成強烈對比。 : : 她威脅眾人:我殺過人,所以在場共犯誰敢報警? : : 這種強悍形象,卻在她最後補上一槍,跪到在地時, : : 讓堅強與脆弱兩種形象都顯得有點矯情。 : : 簡單地說,我並不認為李英愛在這部電影裡的演技多麼好。 : : 另外,韓國原片名叫《親切的金子》,這當然是刻意突顯與女主角金子復仇形象的反差。 : : 台灣片名改叫《選擇》,長一點的還叫《李英愛之選擇》, : : 再看看電影海報李英愛那美神的模樣,以及軟性的預告片, : : 擺明了就是想騙愛看韓劇觀眾進場, : : 也許有不少人會罵上當了? : : 像我這種沒什麼期待的觀眾,反而會覺得驚喜。 : : -- : : ◆ From: 61.64.224.146 : : 推 MonsterLife:復仇三部曲只有選擇比較有黑色幽默 04/30 22:18 : : → MonsterLife:其他2部都是冤冤相報的無奈結局 04/30 22:19 : : → TRICKYKID:的確。另外我後來看了《原罪犯》,也是滿灑狗血的電影。 04/30 22:19 : : 推 edd740404:但是我覺得U-Turn的對白和劇情都不是很好 更灑狗血 04/30 22:23 : : → TRICKYKID:U-Turn的灑狗血是故意用來製造喜劇反差,但《選擇》的狗 04/30 22:25 : : → TRICKYKID:血看來很認真,尤其是結局母子「重逢」的橋段... 04/30 22:26 : : → TRICKYKID:U-Turn的狗血我覺得是像Natural Born Killers那種... 04/30 22:28 : : 推 pinkygiveme:灑狗血是什麼意思 04/30 23:04 : : → TRICKYKID:就是用激情、俗濫、矯柔造作的橋段來挑動觀眾神經。比如 04/30 23:34 : : → TRICKYKID:台灣慣有的鄉土苦情戲:孤兒後母、婆媳之爭、黑道嗆聲 04/30 23:36 : : → TRICKYKID:我覺得《選擇》的狗血在於故事,而《原罪犯》的狗血在於 04/30 23:39 : : → TRICKYKID:某些過於激情(挑動情緒)的橋段,比如男主角自我割舌。 04/30 23:40 : : → TRICKYKID:但不可否認的,兩部都是不錯的電影... 04/30 23:41 : : 推 pinkygiveme:你覺得原罪犯最後那段要怎麼表現,才不會淪為你說的 05/01 02:22 : : → pinkygiveme:狗血呢? 有沒有既有張力又"不狗血"的例子? 05/01 02:22 : : → pinkygiveme:我個人覺得那一段如果很平靜的處裡,我不會有印象 05/01 02:23 : : → pinkygiveme:反派的激情不亞於主角,只是他用別的方式來表達 05/01 02:24 : : → pinkygiveme:主角如果改成以很冷靜的反應來帶過,才奇怪吧 05/01 02:24 : : → pinkygiveme:如果是你你建議怎麼處理主角求情的這一段? 05/01 02:26 : 我會怎麼處理應該不重要, : 我不是導演,也沒有權力去「處理」。 我只是想問,在這種劇情安排之下要怎麼兼具張力和含蓄? 有更好的方式嗎? : 從一個觀眾的角度來看, : 我的問題在於「割舌」的邏輯是什麼?跟故事的關聯何在? : 導演及編劇的責任應該是在整部電影的脈絡裡去證成最後割舌的合理性與必要性, : 而不是我這個觀眾必須去證明割舌的不必要。 : 從原本的求情到突然割舌,中間的轉折讓人無法理解, : 所以我覺得它是一種「獵奇影像」, : 刻意用血腥殘暴的畫面來製造張力,挑動觀眾的情緒神經。 : 這方面有日本人在前面做示範, : 他們的特色是很冷酷地處理血腥畫面,彷彿毫無感覺, : 冷冽而殘酷,如此張力反而會更強。 : 相較之下,《原罪犯》顯得過度激情。 : 當然啦,這部電影的故事就是先突如其來把主角監禁壓抑到底, : 再凸顯他逃脫後爆發出來的無窮復仇精力,因此必然有激情, : 但這為何要用亂倫以及亂倫後自殘來處理? : 可能有人會這麼解釋: : 男主角就是由於以謠言傳播別人的亂倫而遭監禁, : 逃脫之後才會想要復仇, : 他會復仇的原因其實是自己在少年時代就造成的。 : 那麼若要強調「復仇的力量將回返復仇者自身」這個主題, : 男主角自己也必須亂倫,也讓別人傳播他的亂倫。 : 而男主角最後的割舌,就是以激烈手段為當初亂說話的行為贖罪, : 來換取別人的寬恕。 : 這樣解釋乍看可以通,但最初的問題並未解決: : 「為什麼結束復仇的強烈手段,要割舌?」 : 更進一步可以問: : 「為什麼肇始這個復仇迴圈的事件,是亂倫?」 : 然後我們會發現,無論《原罪犯》或《選擇》, : 它們的復仇原因都指向「家庭結構的破碎」, : 復仇手段都是透過激烈的,甚至奇觀式的「身體懲罰」。 : 中間的情緒轉折不是過度冷靜無情(如《選擇》,不過它比較喜劇,還沒關係), : 就是過度激情到有點卡通化(如《原罪犯》)。 : 這些不都是我們熟悉的台灣本土劇,或者《玫瑰瞳鈴眼》、《台灣變色龍》, : 那些通俗劇裡的橋段? 兩種給我的感覺差太多, 本土劇特意賣弄寫實,強化類似進身經歷的表現,才會構成給人狗血的感覺, 原罪犯討論報仇的方式跟這種鄉土劇的安排差太多, 我們要看的是電影在兩小時中表現出自己主題所帶給觀眾的震撼與省思, 你的問題根本不在主角的表演太狗血,主角本是照著對方的安排行動, 你的問題變成在質疑反派的想法太激進太卡通化, 我不覺得主角面對這種傷害的反應太過度,原因你上面已經解釋的很好了 你後來問的兩個問題跟狗血有何關聯, 用自己本身受到傷害的方式回敬對方本來就是一般人能想見正常的"復仇"方式, 亂倫報仇亂倫,割舌補償多舌,沒有所謂的"為什麼"的問題, 你的說法到頭來變成對於劇情安排的批評,那就根本不是割不割舌的事情, 而是從電影頭到尾你都不覺得有這麼"大驚小怪", 那是對電影表達"復仇"方式的質疑而不是什麼狗不狗血 : 「灑狗血」,我把它用來稱呼一種風格: : 燥動的身體、奇觀式的影像、搧情的故事情節, : 人與人之間的傷害被簡化成對彼此家庭的傷害, 我不太懂,主題鎖定在這方面的傷害上,有什麼不對? 難道要複雜化,多項化傷害的情結? 這才是藍色蜘蛛網不是嗎? 這樣的評論對本片來說不太公平吧, 要講人與人的傷害,電影依循一個重點來走會是錯的嗎? 這裡我不太懂 : 揮灑眼淚、汗水與血液,歇斯底里的激情,被無限放大的創傷。 電影本身就是一種擴大吧,這樣的評論對本片公平嗎? 還是因為你不認同本片角色的感情,導致你覺得被無限放大了? 這樣的話,"狗不狗血"就不是以劇情或演員表現來論斷了, 而是感情上你對於本片表現手法的認同感 : 就像尼采對華格納的批評: : 「他帶到舞台上的,是一個純粹歇斯底里的問題:他所有的痙攣的激情,激化的感性, : 他的猛加辛辣的品味。他筆下所挑選塑造的男女主角,可視為精神病理學類型大全( : 一個真正的病態大展的畫廊)。」 : 當然,我們可以從作者的角度去閱讀「灑狗血」的影像美學特質, : 也可以從形式上分析其故事的每一個轉折與發展, : 或者去理解「灑狗血」之所以成為韓國片特質(如果是的話),它的文化脈絡為何。 : 但「灑狗血」仍舊是「灑狗血」, : 它可被某些手法淡化(如《選擇》的黑色喜劇), : 卻還是存在。 所謂的韓片狗血特質難道不存在於台片,日片,歐片或美片? 強烈極端的安排不難見於以上這些地區的片吧? 這會是韓片的特質嗎? 相較之下可能會有些例子,被人稱為美學,稱為極端,狗血,童話, 這如果是一體多面,那還有所謂的特質嗎? 或是這只是一種表現方式罷了 我對於電影懂得比較不多,對於你的見解其實還是有一部份不太明瞭, 我是比較想請教,有沒有其他電影的例子, 可以比較清楚的說明你所謂"不狗血"的表現? 因為原罪犯對我來說是震撼的作品, 而我無法想像要如何在你所說的"割舌""亂倫"這些元素被去掉之後, 還能保持劇情原本的張力? 如果純運用手法來表答"何謂復仇",你會怎麼建議?或是有沒有電影可以參考呢? 我是很想知道這些事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204.247 ※ 編輯: pinkygiveme 來自: 118.165.204.247 (05/01 13:18) > -------------------------------------------------------------------------- < 作者: TRICKYKID (崔基基)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好雷] 朴贊郁《選擇》 時間: Thu May 1 16:55:48 2008 ※ 引述《pinkygiveme (掛網中...請稍等)》之銘言: : ※ 引述《TRICKYKID (崔基基)》之銘言: : : 我會怎麼處理應該不重要, : : 我不是導演,也沒有權力去「處理」。 : 我只是想問,在這種劇情安排之下要怎麼兼具張力和含蓄? : 有更好的方式嗎? : : 然後我們會發現,無論《原罪犯》或《選擇》, : : 它們的復仇原因都指向「家庭結構的破碎」, : : 復仇手段都是透過激烈的,甚至奇觀式的「身體懲罰」。 : : 中間的情緒轉折不是過度冷靜無情(如《選擇》,不過它比較喜劇,還沒關係), : : 就是過度激情到有點卡通化(如《原罪犯》)。 : : 這些不都是我們熟悉的台灣本土劇,或者《玫瑰瞳鈴眼》、《台灣變色龍》, : : 那些通俗劇裡的橋段? : 兩種給我的感覺差太多, : 本土劇特意賣弄寫實,強化類似進身經歷的表現,才會構成給人狗血的感覺, 我並不認為本土劇或《玫瑰瞳鈴眼》賣弄「寫實」, 它們共同的風格反而是放大情緒效果,激化角色關係, 口語一點就是所謂「很OVER的表演方式」, 比如很多人模仿著玩的那種本土劇的誇張台詞或臉部表情,你想像一下便知。 或許重點是在「賣弄」二字,把「寫實」去掉。 「賣弄」正是「灑狗血」的條件之一。 : 原罪犯討論報仇的方式跟這種鄉土劇的安排差太多, : 我們要看的是電影在兩小時中表現出自己主題所帶給觀眾的震撼與省思, : 你的問題根本不在主角的表演太狗血,主角本是照著對方的安排行動, : 你的問題變成在質疑反派的想法太激進太卡通化, : 我不覺得主角面對這種傷害的反應太過度,原因你上面已經解釋的很好了 所以回到你的問題: 「我只是想問,在這種劇情安排之下要怎麼兼具張力和含蓄?」 我會說,做為它的前提的「這種劇情安排」, 本身就已經是灑狗血的了。 「割舌」是它最後一個奇觀影像,狗血邏輯推到極致的結果, 所以,它其實也是有邏輯的。 或許「灑狗血」的邏輯,吊詭地正是刻意渲染情緒,設法填補原本並不充份的邏輯, 也就是把不合理的橋段硬當成合理的而推衍出來。 : 你後來問的兩個問題跟狗血有何關聯, : 用自己本身受到傷害的方式回敬對方本來就是一般人能想見正常的"復仇"方式, : 亂倫報仇亂倫,割舌補償多舌,沒有所謂的"為什麼"的問題, 的確,一般人想見正常的復仇方式就是這種,所以狗血劇才有那麼多人看, 所以八卦雜誌及報紙很多人愛看。 : 你的說法到頭來變成對於劇情安排的批評,那就根本不是割不割舌的事情, : 而是從電影頭到尾你都不覺得有這麼"大驚小怪", : 那是對電影表達"復仇"方式的質疑而不是什麼狗不狗血 這部分我的回應在前面。 : : 「灑狗血」,我把它用來稱呼一種風格: : : 燥動的身體、奇觀式的影像、搧情的故事情節, : : 人與人之間的傷害被簡化成對彼此家庭的傷害, : 我不太懂,主題鎖定在這方面的傷害上,有什麼不對? : 難道要複雜化,多項化傷害的情結? 這才是藍色蜘蛛網不是嗎? : 這樣的評論對本片來說不太公平吧, : 要講人與人的傷害,電影依循一個重點來走會是錯的嗎? : 這裡我不太懂 你好像只把灑狗血當成「一種」主題設定? 好像導演只是在這部電影裡挑選這種主題而已,下一部電影就可以換個不狗血的主題。 但是當這種現象太多了以後, 你會不會覺得怎麼有「那麼多」電視電影都很灑狗血? 當然,朴贊郁的電影我看過的不多,不可能去說他的電影都很灑狗血, 然而,從這個時代有那麼多灑狗血的文化形式,包括電視電影小說... 我會說朴贊郁不是單一案例, 《原罪犯》及《選擇》並非只是隨意挑個重點來闡述而已, 這已經是廣泛的文化現象。 : : 揮灑眼淚、汗水與血液,歇斯底里的激情,被無限放大的創傷。 : 電影本身就是一種擴大吧,這樣的評論對本片公平嗎? : 還是因為你不認同本片角色的感情,導致你覺得被無限放大了? : 這樣的話,"狗不狗血"就不是以劇情或演員表現來論斷了, : 而是感情上你對於本片表現手法的認同感 我的確並不認同這部片「灑狗血」的部分, 但我會覺得,相同的劇情也可以處理得比較不灑狗血, 例如我之前說了,把它喜劇化可以淡化狗血。 或者,同樣是復仇,我們可以把視野放大, 例如庫伯力克的《發條橘子》或奇士勞斯基的《殺人影片》。 它們都有以暴制暴的情節,也就是以國家暴力來懲罰個人暴力。 表面上來看,它們並不是「復仇」,而是執行「正義」, 但經典名片之所以會成為經典,就是它們可以一方面推演以暴制暴的情節, 一方面又不會讓這種情節落入俗套,並且蘊涵更為普遍化的道德反思, 而不會把重點放在激化情緒與奇觀影像上... 其實,《選擇》及《原罪犯》對於以暴制暴的復仇這件事, 都有提供反思與批判的空間,而後者又比前者更好。 然而,或許由於商業考量,或許由於朴贊郁受到某些主流文化的影響, 導致這兩部電影的故事格局始終侷限於家庭通俗劇, 對「復仇」主題的處理也受到限制。 不過有個頗妙的地方。 《原罪犯》描述男主角復仇與調查的過程, 竟與著名的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異曲同工(不知是否朴贊郁有意為之), 而這又正好可以連結到佛洛依德對於現代家庭結構父、母、子關係的討論... 伊底帕斯王在調查誰是殺父兇手的過程中,發現竟然自己就是兇手, 甚至正由於他尋找真相與逃避悲劇的努力,才導致拭父娶母的亂倫悲劇。 最後他刺瞎自己的雙眼... : : 就像尼采對華格納的批評: : : 「他帶到舞台上的,是一個純粹歇斯底里的問題:他所有的痙攣的激情,激化的感性, : : 他的猛加辛辣的品味。他筆下所挑選塑造的男女主角,可視為精神病理學類型大全( : : 一個真正的病態大展的畫廊)。」 : : 當然,我們可以從作者的角度去閱讀「灑狗血」的影像美學特質, : : 也可以從形式上分析其故事的每一個轉折與發展, : : 或者去理解「灑狗血」之所以成為韓國片特質(如果是的話),它的文化脈絡為何。 : : 但「灑狗血」仍舊是「灑狗血」, : : 它可被某些手法淡化(如《選擇》的黑色喜劇), : : 卻還是存在。 : 所謂的韓片狗血特質難道不存在於台片,日片,歐片或美片? : 強烈極端的安排不難見於以上這些地區的片吧? 這會是韓片的特質嗎? 所以我說「如果是的話」... 不過,「韓劇很灑狗血,就像以前台灣的九點半連續劇一樣」, 這種感想是我在常看韓劇的人口中聽到的。 而我自己對韓劇及韓國片看得不多,所以只能在「韓國片特質」後面加個「如果」。 當然,當「灑狗血」成為普遍的文化現象,你也很難說它專屬於哪個國家, 只是在不同國家不同區域裡可以有不同的歷史解釋(為何出現這種文化)。 : 相較之下可能會有些例子,被人稱為美學,稱為極端,狗血,童話, : 這如果是一體多面,那還有所謂的特質嗎? : 或是這只是一種表現方式罷了 : 我對於電影懂得比較不多,對於你的見解其實還是有一部份不太明瞭, : 我是比較想請教,有沒有其他電影的例子, : 可以比較清楚的說明你所謂"不狗血"的表現? : 因為原罪犯對我來說是震撼的作品, : 而我無法想像要如何在你所說的"割舌""亂倫"這些元素被去掉之後, : 還能保持劇情原本的張力? : 如果純運用手法來表答"何謂復仇",你會怎麼建議?或是有沒有電影可以參考呢? : 我是很想知道這些事情 例子前面已有。 震憾,我當初也在觀賞《原罪犯》時感受到。 但震憾畢竟是感官現象,如果對電影的思考被感官震憾所主導, 那麼也難怪八卦媒體或狗血連續劇會一直朝挑動觀眾神經的偏鋒去走了... 其實,故意用強烈影像來挑戰觀眾忍受極限,也可以是一種很好的美學, 端視你怎麼處理罷了... 像帕索里尼的《索多瑪120天》、大島渚《感官世界》或塚本晉也的《鐵男》。 它們完全不會讓我覺得灑狗血。 對了,同樣會讓觀眾感到強烈不安的韓國片,《血與骨》也很讚, 但它可能是演員北野武的暴虐力量太強大了吧... (本片也有另一種意義下的「復仇」) 相較之下,《原罪犯》男主角的復仇激情,給我感覺就很「虛」。 比如他在回到當初被監禁的地方,自己一個對抗一大堆流氓的時候, 雖然大陣仗似乎很嚇人, 但此時武打動作的設計並不紮實, 看不出男主角的復仇心轉化為攻擊,貫注於對手身體的力量; 他反而比較像是與自己巨大的憤怒與疲憊在對抗, 像當初在密室中對著空氣練習的樣子。 不過,這樣去思考,或許他最後復仇的力量朝向自己,割舌,也就合理了吧... 有趣的是,自虐自殘,跟「灑狗血」一樣是尼采所批判的「頹廢現象」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210.83
pinkygiveme:嗯 有道理,裡面有提到幾部我沒看過的片我會去找一下 05/01 17:07
pinkygiveme:這種美學好像不太容易拿捏 05/01 17:08
※ 編輯: TRICKYKID 來自: 61.64.100.222 (05/01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