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無論是紀錄短片《我的747》、影像詩《購物車男孩》還是劇情長片《有一天》,侯季然 的作品總給我一種在「寂寞星球」漫遊的感覺。他習慣以一股全然的靜默,去視覺化那種 任憑城市文明再怎麼往前推進也遮掩不了的孤獨氣味,他故事裡的主人翁永遠像是聖修伯 里筆下的小王子,在自己的宇宙中低調地尋找著,卻不曉得在尋找什麼。那是一種無可名 狀、無法被理解的寂寞。現實的世界總是與被包覆的內在層次呈現一種平行的狀態。於是 ,高雄的85大樓對映台北101,台華輪的上下層臥鋪對映台北K書中心一格格個人座位,旗 津海岸公園觀景步道對映台北K書中心頂樓天台,指北針對映著手機,欣穎工作的台華輪 下方海水對映阿聰暑假每天泡著的泳池……,而貫穿以上重重對照的,則是塑膠氣泡紙那 擠也擠不完的泡泡。 因為那「波」一聲接一聲的清脆,讓阿聰注意到了欣穎,偏偏欣穎其實是因為「未來的阿 聰」來到「自己的過去」,告訴了自己這件事,才起意以如此方式劃破K書中心的「靜」 與「陌」,好吸引未曾相識的阿聰。故事的結束,原來是愛情的開始。無論結尾兩人將如 何如何,措不及防的愛情像是一種宿命。如果一顆氣泡代表一個夢、一段愛情,那還有好 多好多的愛,可以去夢。 又或者,也可以將《有一天》當成一個純粹夢中有夢的虛擬想像。它的主場景未必是台北 、也未必是高雄旗津,關於來往於高雄、馬公之間的台華輪怎麼會開往金門,早已悄然說 明了這部電影如迴圈般的非真實。自始至終,無論欣穎還是阿聰,哪兒都沒有去成,他們 其實安靜地坐在K書中心的位置上,甚至未來也不可能認識。這讓我想起了陳蔚爾的《飛 往昨日的CI006》及鴻鴻的《穿牆人》,那些哪兒也去不成的人們啊,那詩樣的悲傷,是 如此晶瑩剔透。 迥異於《不能沒有你》裡頭的寫實高雄、《痞子英雄》中無國界高雄、《帶我去遠方》的 童話高雄,《有一天》的奇想幻化猶如《天邊一朵雲》,將客觀的時間、空間元素打散之 後創意重組,成為一幢私人迷宮,引領我們徜徉其中,看見城市映像的另種可能。侯季然 是個任性的導演,也是個充滿勇氣的創作者,而馮信華風格獨具的鏡頭則是堅定地確認了 這部有著島嶼、船屋、大海的黑色愛情電影的詩意節奏。 《有一天》是「後海角年代」諸多台灣新銳導演劇情長片首作中,令人十足驚豔的一次精 彩變形,一方面它保有侯季然一貫的作者核心,另一方面它也誠意十足地透過愛情的甜美 企圖更為貼近普羅大眾。只可惜,2010年台北電影獎的遴選委員硬是忽略侯季然的大膽創 意與個人才情,讓《有一天》步上《黑晝記》與《唱歌吧!》後塵,成為台北電影獎苦主 榜上的最新一顆遺珠。 摘錄自高雄電影網,全文請詳見 http://www.filmkh.com.tw/blsdata.jsp?si=UhueQOydl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119.253 wilde302:轉錄至看板 Ourmovies 06/05 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