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今天在東南亞看了暴力效應,當cast出現時, 頭上也不免冒出問號"that's it?" 看著身邊被拖來的朋友一臉大便,有點抱歉自己讓他主觀覺得浪費了220, 那夠他可以吃四個排骨便當了。(看來排骨便當對他來說誘人多了,這是題外話..) 暴力效應,初看簡介時,我以為它會是部譴責暴力的電影, 預期片中會出現充斥豐富的符號、隱喻、輿論、壓力等等「制裁」的象徵, 也以為他會充滿標語,簡化人性,作態,刺激的對白。 預期產生等待, 我想我還是有點習慣等著電影告訴我答案。 這才是無聊的主因。 被動等待答案等待餵飽,使我成為無聊的觀眾。 但暴力效應不是一部餵食片,片中就是告訴你that's it. 將近沒有歌曲的配樂,色調黯淡灰矇(那真是鄉下小鎮的樸味) 沒有氣氛的哄抬,無調味到幾乎無味。 我丟掉等待餵食的習慣, 回到電影陳述的事實本身吧, 過了八個小時後在電影院中色調黯淡的影像,幾乎沒有歌曲的配音, 在腦中變得非常深刻,那並非是鮮活,比較像是槍的煙硝味, 在提醒著你什麼。 過往在電影中看到殺戮的感想就是 好人殺壞人,爽! 壞人殺好人,幹! 但幾乎忘記了暴力的影響,除了爽和幹的排列之外還有很多其他。 暴力。暴力存在每一個衝動中。 衝動永遠有理由,但子彈射出去了就是會在手上留下煙硝味, 不管理由是什麼…事實就是事實。 無論何時,人一直在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脫罪。 我揍人因為他先挑釁我,我殺你因為你逼我, 沒錯,這些都是理由,但理由的存在不等於支持正當性, 兩者是獨立的。但總被忽略或混淆。 無法承擔的,就不要嘗試,沒有理由能合理化事實。 效應是連續的,history是濃稠攪和的一團,不僅是部分的總合, 本片長約一小時半, 影片亮度低,色調暗,無音樂,而且幾乎認不出Tom就是亞拉岡,不好萊塢,不餵食。 但是看完後能感覺到真實。不只是感官刺激。 要不要去看呢? 這就取決於觀眾心中期待什麼樣的影片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172.76
uibing:好像很無聊 03/05 07:34
speed2:看到:色調黯淡灰矇(那真是鄉下小鎮的樸味) 勾起我的慾望 03/05 10:02
speed2:應該是一部很舒服的寫實電影 03/05 10:02
sly:我今天也去東南亞看了暴力效應 03/05 10:16
ilovehitler:亞拉岡... 03/05 11:23
roy73275:個人覺得很不錯,但結局...... 03/05 13:21
poohow:我看完 真的一整個不知所云 not good enough 03/05 15:20
cityeffect:原來是亞拉岡阿 03/08 03:17
rebeccas:結局很棒啊...暴力對這個家造成了甚麼影響? 03/14 00:42
rebeccas:從眼神....可以看出家人的愛,但那之後呢,讓人有很多想法? 03/14 00:43
zuzo:這篇寫得很好喔 直得推薦 03/16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