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不要叫我小女孩,我支撐這個家已經一年了。」克莉絲蒂鎮定但悲傷地說,面對 著試圖安慰她、實際上卻沈浸在過去難以自拔的父親。 年僅十三歲的莎拉柏格,堅強而蘊含悲傷的表情真摯得無懈可擊,被忽視、極度渴 望愛卻又充滿毅力的眼神,讓幼小卻成熟的克莉絲蒂活現在眼前,一如她的妹妹艾 瑪柏格生動地詮釋著天真好奇卻感到孤單的愛麗兒。 這是一部關於移民困境、舊傷磨難、絕望中尋找希望與放眼未來的電影。 一個愛爾蘭家庭輾轉來到希望之地曼哈頓,美國夢的遠景召喚著他們,過去悲劇的 陰影卻不時從黑暗的角落竄出,伴隨金錢的匱乏與家庭的失和,曾經無比快樂的家 庭即將毀滅與崩解。 時逢異鄉的萬聖節,他們在充滿毒蟲與變性人的公寓中,結識了神祕的鄰居馬帝歐 ,這個同樣處在絕望之中的人,意外地帶給這家人新的希望與轉機,原本遙遠而黑 暗的未來,露出了難得的曙光。 出生於愛爾蘭的吉姆謝瑞登,有名的舊作(【我的左腳】、【以父之名】、【敢愛 敢鬥】)都是以愛爾蘭人為主要角色,本片根據他於八○年代移民到紐約時的經驗 改編,原名【in America】中性地說明了這段發生於美國的記憶,卻不如中文【前 進天堂】來得傳神。 因為,這部片的重心,就是天堂。想像的天堂、過去的天堂、新的天堂。 電影開始於女孩克莉絲蒂手持攝影機的追憶言語。逝去的小弟法蘭基,有如天堂的 守護天使,持著三個必然實現的願望,讓克莉絲蒂相信他們終將渡過難關。對她來 說,法蘭基真正地活在天堂,一個遠離他們生活的樂土;小女孩知道:法蘭基走了 ,生者必須停止自言自語繼續往前走。 她的父母,卻以不同的方式活在過去、難以自拔。 失去愛子的父親強尼同時失去信仰與表情,無法熱情地與孩子們玩耍、無法安撫孩 子的悲傷與困頓、無法以充滿感情的心發揮演技。 為了家庭強作堅毅的母親莎拉實際上依舊活在喪子的悲痛中。在生活瑣碎的點滴中 強顏歡笑,心裡頭怪罪自己也怪罪丈夫,在丈夫的眼神中看到愛兒,將新生的孩子 視為愛兒的重新到來。強作出來的堅強,終於在罪惡感與悲傷的夾擊中徹底崩潰。 這部片的劇情真正啟動於主角全家人進電影院欣賞【ET】(此片放映於1982年,電 影中沒有明確指出故事的背景年代,但很有可能直接影射八○年代的紐約)。 已逝的法蘭基就像ET,魔法般的三個願望、活在遙遠如星際的天堂。馬帝歐也像ET ,驚喜的零錢禮物、繪畫、智慧的雋語以及必然的離別。 ET終究要回家,地球的好友必須笑著目送他離開,電影的結局,小孩子們微笑著看 著飛碟在天際畫出一道彩虹。 但法蘭基的父母並沒有如此簡單地釋懷。直到馬帝歐的離去、與新生兒的到來。強 尼和莎拉終究得了解,生者才有未來,真正應當努力的,是生者所面臨的當下。 就像【ET】的結尾一樣,強尼與兩個女兒一起面對著晴朗的夜空,與馬帝歐道別、 與法蘭基道別,一如ET的勢必遠離,生者應放下逝者而關注當下,逝者已留在充滿 祝福的天堂,而生者要活在當下繼續努力,前進到屬於自己的天堂。 這部電影就在克莉絲蒂的旁白中結束,可以想見的是,雖然這家人的未來仍多坎坷 ,但起碼太陽終究會帶給他們溫暖,因為他們終於真正帝邁步向前。 後話:這部電影最出色的部份,在於兩位姊妹演員莎拉柏格與艾瑪柏格,內斂而早 熟堅毅的莎拉與純真如天使的艾瑪可說是全片的焦點,想必是值得期待的童星姊妹 花。成人角色頗有水準以上的表現,但劇情的鬆散與角色設定的疏失卻讓電影的戲 劇性與品質降低。關鍵人物馬帝歐的著墨過少使其角色地位顯得曖昧不清,發揮影 響的部份過度草率地帶過削弱了電影的張力;強尼、莎拉與女兒的關係處理的相當 混亂,各人情緒轉折的部份時常不連貫;可惜了本片高水準的卡司與充滿潛力的劇 本,不過基本上依舊值得一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8.24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