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雷~~ 而女主角得獎實至名歸 ---------------------------------------------- "我的乖女兒呢??" "她已經不存在了!!" 這段話足以成為整部電影的主軸了 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 "黑天鵝"其實可當成一部日常生活縮影的寫照 審視一個個體如何被家庭 工作 情感 夢想 現實等拉扯 進而分裂 毀滅 讓人不禁(諷刺性地亦或同情性地)回想 Nina 對她一生(?)下的註腳及準則: "我 很/要 完美" 但~~人真的可以是完美的嗎?? ~~人真的禁得起"百變"嗎?? ~~人在社會中"角色扮演"的極限在哪裡?? Nina 的母親把慶祝用的蛋糕丟掉的一幕 更讓我有所共鳴 雖然我是男的(XD) 但類似事件卻曾真實地發生在我身上 只因:我不符合她的理想 她的期待 她的想像 可惜的是 有誰能體會 所謂的"不符合"才可能是真實 就像 Nina 原本較脆弱 易受控制的本性一樣 但也正因為她這樣的本性 而導致電影裡的她 開始失去本來的"我" 又同時極力創造出另一個"我" 因此 無法認清"自我"與"非自我" "現實"與"表演"的界線 使得 Nina 崩潰了 變成了一個同時是受害者 也是加害者的角色 不論 加/受害 的對象是她自己 還是他人 靠著"舞台上"與"舞台下"的界線的崩潰 Nina 體現了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在"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裡寫的: "人生本來就是一齣戲 而我們都只是台上的演員" (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2.7) 因此 所有人都開始在展演 不論是男/女 同性/異性戀 乖/叛逆女兒 黑/白 祈求的只是符合他人(還有自己)對自己的理想與期望 而非自己對自己的了解及定義 可悲的是 我們似乎早習慣於如此戴著面具出門見客的生命型態 更可悲的是 能真正"獨善其身" "忠於自我"的人 能出門見客嗎?? 再可悲的是 當我們出門在外圓滑地轉換成各種角色時 回家關門自閉 孤獨一人時 還認得出自己是誰嗎?? Nina 如果最後順利存活 她的未來會是......?! 有多少人知道 理想之所以為理想 就在於其所"不可能達成" "不是現實"之處 當 IDEAL 完全取代 REAL 之時 人也註定了要一輩子失望 挫敗 而當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時候 "人"就很自然地回歸為"動物"的形態 也同時將身為動物的"獸性"也呈現了出來 人性因而瓦解 還是說 這些獸性就是人性?! 就像 Nina 必須是人 同時也必須是隻天鵝 電影所提供另一個不安的訊息為: Nina 的崩潰也帶來了她的成功 當台下觀眾為 Nina 那"發自內心"的表演喝采時 也反映了社會對於"完美角色"的期望 追求 於是 沒有理想的人會被視為沒有未來的人 沒辦法達成理想的人會被視為失敗的人 而所謂的理想 也只是社會的"劇本"罷了 就好比: 學生要有好成績 職員要有好業績 男人要有車 有房子 要成家立業 女人要結婚 要守三從四德 老師要有老師的樣子 演藝人員要有演藝人員的樣子 而黑天鵝 則必須像隻像樣的黑天鵝 不能有白天鵝的影子 不能是"灰"的 因為社會不容許灰色地帶存在 於是 Nina 不惜以受傷作為代價 打破鏡子 打破"真實"與"幻想"間的隔閡 跨過了那致命的界線 有趣的是 不透過鏡子 人似乎看不到自己是誰 於是 Nina 把自己染黑 但也從此回不去原本"白"的面貌 就如同她一開始飾演白天鵝所發生的失誤一樣 有趣的是 不染黑 人似乎就無法達到那遙不可及的理想 俗話說: 相由心生 鏡中的影像是自己真實的影像嗎?? 還是已被他人(還有自己)扭曲而造成的想像?? 當人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 是不是就開始在表演了?! 演一個好兒子 好女兒 好兄弟姊妹 好小孩 若這些都不演 那剩下的標籤可能只有 "野" 像動物一樣...... 那 Nina 是什麼時候就開始 "不存在了" 呢?? 在嗑藥後?? 在自慰後?? 在開始排練黑天鵝後?? 在成為天鵝皇后後?? 在咬了導演(?)後?? 在偷東西後?? 在她母親放棄自己的理想而生了 Nina 後?? Nina 什麼時候開始所謂的"幻想"?? 開始想成為主角?? 開始想跳芭蕾舞?? Nina 的幻想還是她自己純粹的幻想嗎?? 最後的問題: 人一生有多被"註定"?? 捫心自問 我似乎也記不起我原本真實的模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1.111.107 ※ 編輯: lulalaa 來自: 122.121.111.107 (03/03 02:47) ※ 編輯: lulalaa 來自: 122.121.111.107 (03/03 02:48) ※ 編輯: lulalaa 來自: 122.121.111.107 (03/03 02:51)
diseny:推 ! 03/03 03:32
chan15:我覺得你的腦補功力比導演導的好很多… 03/03 03:38
beautful:你寫的很棒 03/03 05:31
naej16:推~~ 03/03 08:19
※ 編輯: lulalaa 來自: 114.27.17.53 (03/03 09:21)
DORAYAKI:寫的很棒! 03/03 09:47
rabbit2004x:寫的超棒! 03/03 10:16
andy347:推推 這篇讚! 03/03 10:34
peter308:呵呵 重點是Nina有精神疾病...一般人不會像她那樣就崩潰 03/03 10:38
peter308: 你有看過Jordan或Kobe最後一擊失手就崩潰??? 03/03 10:39
peter308:我相信有才華有實力的芭蕾女伶詮釋黑/白天鵝都能游刃有餘 03/03 10:41
Ballerina:歷史上的確有不少首席舞者精神崩潰的例子,跟實力無關 03/03 10:43
JohnScofield:樓樓上舉的都是"已經成功"的例子當然怎麼說都對 03/03 10:49
JohnScofield:你也可以說 你有看過Bill Gates輸了就爬不起來 03/03 10:49
JohnScofield:但是實際上在資訊產業失敗而一蹶不振的例子更多... 03/03 10:50
Ballerina:樓上,更慘的是明明成功還是精神崩潰。 03/03 11:05
vendor:不同意某樓,一個人怎麼可能既活潑又文靜,要能成功詮釋角 03/03 12:14
vendor:色,主要靠內在的本質,誠於中形於外,要不然會流於表面 03/03 12:16
cyr1216:這篇看一半就想推了 沒有太多咬文嚼字 感想很實際!! 03/03 12:37
cyr1216:這篇版主可以M起來嗎 03/03 12:38
orzisme:大推 03/03 13:01
huisa:應該不是Macbeth...... 03/03 13:36
※ 編輯: lulalaa 來自: 122.121.113.166 (03/03 14:42)
lulalaa:回樓上 已更正 03/03 14:43
※ 編輯: lulalaa 來自: 122.121.113.166 (03/03 14:46)
Melania:看完電影後,看了很多篇心得,最喜歡這篇~!! 03/04 00:51
fan0719:^^ 03/04 11:06
pinksoda:推~~ 寫得真棒 !! 03/06 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