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wavers/posts/826906204003167 短評:配樂控原則上不要放過Sofia Coppola的任何片。故事雖然簡單 處理的手法也不難懂,但會喜歡注意如何處理配樂和畫面的觀眾還是 不要錯過了。 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好萊塢豪宅連續竊盜案。一群喜歡開趴的 年輕人趁著明星出外拍片或是開趴時闖空門,大搖大擺地闖進民宅偷 走東西,反正明星們行頭那麼多也不會發現。而大概是因為受害者裡 有Paris Hilton而本片的crew裡又有導演的爸爸坐鎮當執行製片的關 係,Paris還真的把她家借給劇組拍攝,所以儘管那些珠寶應該是道具 ,但有鋼管的Paris個人專屬的開趴房間則是真的實地拍攝,算是令人 大開眼界,見識到好萊塢可以紙醉金迷到什麼程度。 這樣的題材對於喜歡使用搖滾樂配樂的Sofia自然是駕輕就熟,畢 竟電音聽感上和搖滾樂相較之下是比較接近一點的,而且沒記錯的話 片中Sofia依然有用搖滾樂當配樂。在片中甚至有配樂蓋掉對話音量的 情況發生,但想當然爾這必定是她想要製造出來的效果,因為有時對 話進行中也有不容易注意到但依然可以聽到的背景音樂在同時進行。 而這些畫面和場景當然就被賦予點題的功能,例如封面海報中的場景 沒記錯的話就是消除自然音然後配上配樂,而當最後法庭開庭結束時 ,便同樣也有一顆消除自然音然後所有人物一樣是從背景走到前景離 開畫面的鏡頭。一些跳舞的場景其實也被暗度陳倉透過配樂暗中點出 這種人物的荒謬之處,類似的手法也出現在Soderbergh的《舞棍俱樂 部》中。 這樣的手法顯然是要避免將這樣的題材翻拍流於浮面或老生常談 ,而用對比的手法將之轉喻於不言中。因此從角色設定和妝髮觀之, 其實這部戲的設定可以算是都做到非常仔細:例如其中有一場眾多角 色試穿衣服的戲,可以發現由Emma Watson所扮演的角色其實平時穿著 比較家居和年輕,但一旦參加舞會或試穿衣服或是參加公共場合時, 就會試圖表現得超齡而適得其反(請注意最後進法院時她提到她沒有 適當長度的裙子,而且當她走入法庭時墨鏡的款式是如何暗示了這種 人是如何笨拙地裝模作樣);而同一場試衣的戲,另一位角色則是硬 是要把豹紋和斑馬紋配在一起,也同樣暗示了這種盲目的追求背後其 實未必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因而也就沒有真正的品味可言。 除了在服裝上的講究以外,角色設定也同樣做出了這樣的對比: 當最後接受記者訪問的場景,Emma Watson的角色和男主角兩人的對照 其實也是相當有趣的:前者因為家裡比較有錢,訪問時甚至還有經紀 人在旁提醒什麼問題不可以回答,母親一天到晚掛在嘴邊的靈修這個 時候也徹底破功露餡。也因此最後兩場戲意涵昭然若揭:先是男主角 一個人穿著囚服搭巴士的畫面,之後則是Emma Watson被關了一個月後 假釋上節目訪談時,對著鏡頭向觀眾打起自己網站的廣告,以這樣後 設的手法作為全片結束作為畫龍點睛的收尾。自然也就更不用提劇中 那些拍攝有人在自拍的場景和畫面,以及各式各樣質感的畫面製造對 比進而刺激觀眾反思了。 這在某方面而言和蔡導的《天邊一朵雲》是在拍攝有人在拍A片, 因而和一般的A片在意涵上有根本的不同是一樣的道理,只是後者的手 法當然更加晦澀;但或許也是因為如此,Sofia的片儘管手法已經比較 淺白了,一般觀眾的接受度仍然不如預期(更不用提她那些大膽的配 樂手法了)。但這對她和蔡導其實都是很不公平的事,但就如片中角 色在劇情中受訪時所說的,對他們而言每個人都會喜歡這種生活,可 是卻就是有導演把喜歡這種生活的人的題材拍攝下來呈現給觀眾看, 並用手法暗示出其荒謬之處(畢竟視覺藝術要是用對白說破了,就某 方面就變成勸世文了);對於這些人而言,他們或許無法想像這些導 演和他們的觀眾為何喜歡的生活和表達方式會和他們不同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109.198
xjapan0202:是工讀生嗎? 01/24 04:08
ursaminors:樓上反應也太過了吧 01/24 11:01
ligar: 推 01/24 11:44
EASON0712:PUSH 01/25 23:16
angel0214:完全不推 01/26 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