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好讀版:http://blog.roodo.com/hideforever/archives/26855318.html 蘇菲亞柯波拉(Sofia Coppola)的電影向來緊扣著 鮮明的主題,儘管從美國市郊遊走到東京街頭,從現 代大都會橫跨十八世紀法國宮廷,故事題材從少女成 長情懷拍到熟男明星的中年危機,但是疏離和自我定 位始終是她從中提煉出的關照重點,無論是自己編劇 、改編小說,或是取材歷史事件。 新作「星光大盜」(The Bling Ring)依舊能看到這 樣的主題痕跡,這次故事內容改編自好萊塢明星豪宅 竊案,主角再次拉回為十多歲的年輕人,如「死亡日 記」(The Virgin Suicides,1999)、「凡爾賽拜 金女」(Marie Antoinette,2006),甚至追朔到更 早先的短片「叛逆青春(Lick the Star,1998)。 同樣講年輕人,可以看到柯波拉特別凸顯了各世代流 行文化在其中扮演的地位,「星光大盜」裡的年輕人 瘋狂追星,甚至潛進明星豪宅行竊,盜走他們的珠寶 首飾、華服精品。本片又隱隱以其中唯一的男主嫌馬 克為中心展開,你可以看到缺乏自信的他,如何以同 儕情感、名牌服飾和網路社群來自我認同,重整形象 ,特別是年輕世代「我拍、我上傳、我存在」的精神 ,這些都顯現了柯波拉敏銳又精確的觀察。 然而劇情或批判向來不是柯波拉的施力點,在「星光 大盜」裡,你看不到驚險刺激的行竊過程,也難從這 群年輕人的家庭、校園等生活背景推敲出「他們為什 麼變成這樣?」的論理式剖析,這些在片中都被簡筆 帶過,既不強化劇情,也不深切論理,這個社會案件 沒有拍成醒世寓言,也不是流於刺激的盜匪片。 雖說鮮明的故事線和劇情張力不是本片的重點所在, 但不代表片中沒有對影音敘事的巧心經營。這些年輕 人前幾回闖進明星豪宅,興奮熱烈的心情與畫面相呼 應,我們跟著他們的腳步一起窺探大明星的私生活, 但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鬼,觀眾都知道他們一定會暴 露蹤跡,電影沒有以高張力的方式呈現,而是用了和 之前完全不同的拍法,將鏡頭遠遠地置在高處,名人 宅邸是棟幾無掩蔽的玻璃屋,幾個小夥子從闖入到得 手離開,在觀眾面前一鏡到底呈現,伴隨靜謐深夜裡 不絕於耳的蟲鳴與狗吠,遠方的警笛顯得突兀刺耳, 就像在暗示我們接下來的劇情,警方即將找上他們。 蘇菲亞柯波拉總讓我們看角色的空虛和虛無,而這些 情緒又似乎找不到什麼理由,這是非常現代式的關懷 主題,典型的柯波拉式情調,所以即使她拍瑪麗皇后 (Marie Antoinette)也讓人覺得拍的是個現代少女 ;她的電影畫面總是溫柔清麗,覆蓋著一層朦朦朧朧 的輕紗薄霧,角色不只迷失在東京街頭,迷失在凡爾 賽宮,也迷失在無路可走的精神迷宮,只能在物質世 界裡百無聊賴地遊盪嬉戲。 這些星光大盜也是如此,片中沒讓他們在鏡頭前擺出 厭倦與悶懨的姿態,引人感同身受,而是讓觀眾抽離 ,帶著疏離角度觀看整個事件,也因此,你更置身事 外,覺得他們走火入魔。他們讓觀眾不可思議的不是 竊盜賣錢的小偷舉動,更因為他們瘋狂迷戀名牌名流 ,闖進明星豪宅,先是對著那些衣物服飾尖叫,穿戴 在自己身上,就像一邊滿足慾望(戀物與偷窺),一 邊以偶像明星穿過的服飾意淫他們,變裝成他們,我 們覺得病態到難以置信,但這就像一面鏡子,將現代 人的物質迷戀和偶像崇拜誇張又扭曲地反映在電影院 裡的都市人面前。 病態的還有,你竟可以在網路隨意查到那些明星的行 蹤,那些明星的宅邸也毫不設防,經常外出的他們就 算少了什麼東西也不太容易發現,似乎也暗暗諷刺這 些名流由物質堆砌起生活。最諷刺的還是艾瑪華森飾 演的妮琪,她雖然追逐明星,但更想變成萬人簇擁的 明星,這個醜聞讓她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讓她真的 成了偶像芭黎絲希爾頓(Paris Hilton)這種以醜聞 出名的名人。片末妮琪一邊接受訪問反省悔過,一邊 不忘對鏡頭打廣告推銷自己──這不正是現在新聞每 天重播上演的爆紅模式嗎? -- http://blog.roodo.com/hideforev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234.196
OoLeonoO:同為蘇菲亞迷推一個,評她評得精辟 01/24 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