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文章版: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polyandry/3/1313827675/20090906225425 兩年前切。格瓦拉出現在我的生活裡面, 第一個注意到的事情是他的革命前夕摩托車日記的出版, 之後身邊的朋友的MSN暱稱出現了切的一些名言, 廣告公司同事摩根把自己的MSN帳號重新來過一次, 這一次她叫做Ernesto不叫做段摩根了。 那時的我並不知道,Ernesto是切的名字。 後來,曼谷的夜市跟周末市集出現了好多切的頭像, 做成了各式各樣的東西,最多的還是T恤,然後是菸盒, 也賣切戴的帽子,明信片或是筆記本裡面都有著切的黑白或彩色的臉, 他變成了普普藝術除了瑪麗蓮夢露之外的另一個icon, 那時候我都還不了解他是誰,只隱約的知道是一個宣傳革命的男人。 因緣際會到了九月的這個夜晚,晚上十一點抵達西門町, 場外已經有一群人拿著票兌換了有著切的圖像菸盒海報跟啤酒, 有一些人默默的在有一點濕熱的夏夜尾巴裡面, 無聲的點起一根菸來等著電影上演。 地上有蠟燭排成了CHE,這是切的名字,這一夜,我們全部為了他而來。 兩部關於切的電影,從子夜開始到東方魚肚白, 這個不尋常的時間裡面,戲院卻是滿的,聽著工作人員說, 只有三個人沒有跟我們一路到早上五點,我驚訝於大家對著切的熱情。 一個近年來只看卡通的人,是難得進戲院來看這樣的電影, 許久以來,我將電影定位為我生命裡面的娛樂, 千萬不要有太沉重的訊息,太有深度的壓力,可以是破天荒的卡司, 但是麻煩當燈光一亮我離開戲院的同時, 剛剛的事情就拋去,留下的是180分鐘的歡樂就好。 凡事沒有偶然,或者來看了這個電影,也是一種宿命? 但這個晚上一過,當我離開了西門町的戲院,心裡帶著滿滿的感動, 想法好像因為這部電影又改變了一點點。 上下兩集的電影,一部是28歲的革命,另外一部是39歲的告別信, 中間休息三十分鐘,看完了第一部28歲的革命, 感覺得出革命勝利後的一切光明,但光明之下總造成黑暗的陰影, 切是革命者,卻不是政客,他的宿命是世界革命,用武力的方式去改變世界, 讓世界更好。 電影裡面切說了,不管那記者相信不相信,真正的革命者的心理是滿滿的愛, 這些愛驅使他們能夠支持下去,達到目的,造成改變。 39歲的告別信,既然說了是告別就知道革命可能未竟, 我討厭悲劇討厭無法改變的命運,但上下兩集相比, 我卻更喜歡導演處理39歲告別信的方式。 我不懂電影,是一個庸俗的閱聽人,也不去揣測電影背後的光與影或是其他隱喻, 可是卻喜歡下集的敘事方式,尤其是切死亡的片段, 那種我似乎也跟切一樣被士兵射殺,眼前漸漸模糊的感受, 還有幾個鏡頭,大熱天裡面游擊隊員在涉水,整個畫面都是藍色的, 總覺得熟悉,好像小時後在南部鄉下的大太陽下,在清澈的大水溝旁玩耍, 日正當中回家吃飯的時候,曬得昏頭了,眼前的事物都變成單一顏色,一種奇特的藍。 革命是複雜的,因為牽扯太多人性。有高貴的,貪婪的,工於心計還有城府深沉, 也有滿腔熱血或是,是的,如同切所說的,愛。 但是導演利用很簡單的對話跟很多畫面讓我去體會了切的想法。 切怎麼會沒有錯,而切又怎麼有錯。 切的確造成許多殺戮與死亡,但是同時也有拯救與改變。 對我來說,切的人生以及所做所為, 對我的意義在於他的熱情,以及不放棄,不願意跟著腐敗下去, 決心要一直戰鬥著,光是這一點,以讓我覺得一夜不眠都是值得。 我站在人生的下一個階段路口,今年剛好而立之年。 工作想突破卻不敢改變,漸漸的變得犬儒且極端怕事, 東怕西怕甚麼都怕,早失去了熱情,沒有了衝勁,只為了貪圖一份安穩。 感情生活也是如此,人生因為追求安逸也太習慣了安逸, 所以陷在一灘死水裡面,明知道在下沉, 卻給自己許多藉口不要離開,要死, 也是跟著許許多多跟我一樣的人一起死。 但那一個晚上過後,我決定要去當人生的游擊隊員, 當然,不是用那麼激進的手法革命,但我不想要再活得一灘死水。 ”If they attack, we shall fight to the end. ” 切死了,1967年的十月他被槍殺了。 但是每隔一段時間,切就重新復活起來,他的語言他的精神,從來都沒死絕。 因為切活在人類的血液跟基因裡面,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切。格瓦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0.75.244
forlwh:推這篇心得 沒錯Che自己的價值觀倒還其次 對剛過30的我而言 09/16 01:27
forlwh:他給我的提醒是世界上真的可以有那種 經歷過各種人情冷暖 09/16 01:28
forlwh:之後仍然保有理想不忘初衷的人... 09/16 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