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受難記:最後的激情》(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 以簡 單、直線的方式,為觀眾完整地呈現了一場虐待與酷刑。吐唾污衊、拳打 腳踢、棍棒伺候、釘刺鞭打,乃至於最後的釘十字架,一一鉅細靡遺映入 觀眾眼簾。   當然,本片並不是要滿足悅虐戀者(s/m) 的性慾,也不是要撩撥人們 心中虐殺他人的負向快感。透過莊嚴的音樂、耶穌的不畏折磨、瑪麗亞的 一路忍悲尾隨,本片精心烘托出一股神聖肅穆氛圍,企圖要讓觀眾接受為 世人受罪的耶穌的偉大感召。   在傳教之外,我倒認為《受難記:最後的激情》的可貴之處,在於血 淋淋地暴露?民粹的可怕。如電影所示,法利賽領袖為了維持權炳在握, 煽動人們對於耶穌的仇恨情結。這些恨火中燒的人群,集結成一股不問黑 白、只論敵我的妒恨民粹力量,不但要置耶穌於死地,更要以十字架酷刑 加諸其身。這顯示出人心有其欲除異端而後快的黑暗面,正好受奪權者所 利用。   耶穌死亡後,上帝之淚造成風暴地震,似乎是忠於聖經的本片為觀眾 所提供的復仇快感:哦哦!這些欺負耶穌的惡人終於要受上帝懲罰了!然 而一陣天搖地動後,虐殺耶穌的惡人仍舊存活,暗示了本片將救贖與正義 指向末世審判與上帝降臨。   但在上帝來臨前,面對不公不義,我們是否就只能耽溺於人子之愛, 讓自己持續忍受弱勢地位?難道這不會產生弱者的妒恨情結,將壓迫者、 異教者、異己他者視為邪惡撒旦代言人,從而不時引爆另一場消滅異端的 不公不義不定時炸彈?史上接連不斷的殺害猶太人,豈不是與虐殺耶穌一 般地不公不義?於是,我認為,尼采所宣示的主動而凱旋式的?擊、以批 判力量來戳破煽動家的仇恨語言與政治權謀,比起等候世界末日,可能還 比較實際一點,更能免於另一場報復與妒恨的浩劫。   《受難記:最後的激情》自拍攝伊始,即引發爭議,被認為有煽動反 猶太民粹情緒的意圖。導演梅爾吉勃遜面對批評,強調本片是一部關於信 望愛與寬恕的電影。然而,在不信上帝就得下地獄的基督教義下,異端他 者被妒恨排斥一如耶穌被當時法利賽人妒恨虐殺。於是,本片所謂的寬恕 性質,終究得加上信上帝的但書,成為弔詭的不寬恕的寬恕。 政小四 93/3/30 〈暴露民粹的可怕──《受難記:最後的激情》〉 http://www.wretch.twbbs.org/blog/s4&article_id=111972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BLOG http://www.wretch.twbbs.org/blog 安西教練 我想寫日記 嗚嗚 U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 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61-228-10-227.HINET-IP.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