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基督教強調原罪說,而這超高標準的原罪不僅僅只是貪婪、忌妒等人性,甚至包括了性 愛。處女之身的瑪莉亞懷了神的兒子,超脫了這些原罪,耶穌用其無罪之血,代替世人 承擔了這一切的罪過,展開救贖。希特勒說過:「不思考的民眾是弄權者之大幸」,而 猶太祭司直指耶穌妖言惑眾、挑戰當時的羅馬帝國的威權,帶領著易受煽動的群眾,叫 囂著要將耶穌釘死於十字架上,處以極嚴厲的刑罰,這一連串痛苦的經過到血腥的犧牲 ,正是《受難記》中的主要內容。 耶穌下降人間,目的是為了救贖人類。透過《受難記》,可得見耶穌對人類永恆的愛, 同時也窺見人們的貪婪與愚昧,相信即使是從未接觸過聖經的觀眾,也會因為片中近乎 慘無人道的血腥刑罰,明白耶穌為人所受的苦,進而了解耶穌的偉大與崇高性。 《受難記》固然拍的好,甚至整片皆用阿拉姆古語發音,捨棄了英語,盡可能的力求史 實。只是當電影作為一部獨立作品、獨立的藝術時,僅僅描述死亡的經過,偶爾穿插幾 個典故,卻沒有將前因後果完整鋪述,這樣短淺薄弱的的劇情使得此片深度大減。觀眾 的感動,卻像是經由聖經章節的輔助與再現,或是無法停止的暴力鞭打中所引發的。電 影的本質消失了,成為聖經(文學)與暴力的附庸。好比羅蘭巴特所述的「作者之死」 ,就是希望在閱聽任何藝術作品時,能夠擺脫作者的束縛。而《受難記》缺乏的正是脫 離文本(聖經)後的獨立性。 俄國文學家杜斯妥也夫斯機(Dostoevski)說過:「如果上帝不存在,一切將獲得寬恕」 。哲學家尼采也提「上帝已死」的概念。而上帝並非真的死去,這概念是希望世人能夠 打破「真理」,消除心中存在已久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因為這個所謂的真理,是虛假 的,被建構出來的。如同《受難記》中那一再被挑戰的權威與真理;耶穌強調只要誠心 禱告,每個人都能與神連結溝通,不需透過教廷;耶穌又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 命」,只是最後愚昧的奪權者與民眾,將這所謂真理的象徵釘上了十字架,彷彿向世界 宣示著已無絕對真理的存在。當腦袋中滿是憤怒與無知,即誠如尼采所說:「真理本質 上只是幻象,不過人們經常忘記這一幻象的本質。」 至於到底上帝何在?真理何在?隨著歷史與科技的演進,人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漲,能掌 控所有的理性工具(科學),自大與自滿的心態,漲大到總是可以毀滅世界又創造它, 人似乎已達萬能。真理的確是越辯越明,上帝與真理也當然未曾消失,只是必須接受人 們不停著質疑與碰撞。對於這些,我們必須先消除自我的主體性與預設立場,才能廣且 寬大的承認與接受那不變的真理,而這所有一切的根源,《受難記》也清楚的告訴我們 ,那就是來自於不狹隘、包含著寬恕與勇氣的「愛」。 -- 電影‧人生,夢 http://mypaper4.ttimes.com.tw/user/fan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9.91.254
kerziage:寫的真的很....一針見血 推 140.119.196.54 04/14
※ 編輯: fansss 來自: 210.59.91.254 (04/14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