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blog.sina.com.tw/atom/category.php?pbgid=17143&categoryid=163503 稚子驕陽 落實平凡的真心英雄 文 聞天祥 (原文刊載於世界電影97年3月號,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當我說一部電影的主角是個「英雄」時,彷彿意味著他扮演的是個脫離現實的超人 。甚至像在貶抑這部電影煽情、簡單、公式化。但這完全不適用於【稚子驕陽】。 這部電影彷如生活般地展開,一個社工員在個一團亂的家庭當中,要找出被髒衣雜 物給淹沒的小Baby。鏡頭一轉,變成了一個身兼老師的幼稚園校長的生活,他熱情 、投入、對他的工作充滿了認真。但是他的幼稚園位於一個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三十 幾的法國北部城鎮,許多家庭都陷入經濟困境,教育預算又遭到刪改,無奈之餘, 一些家長的作為更讓他倍感無力。 譬如某天一個小女孩等不到媽媽來接她,好不容易人來了,醉醺醺的母親卻連孩子 都不管地拔腿就跑。男主角可以找警察,但這不是解決事情的方法,他打電話給社 會局,卻被對方的官僚主義與程式化作業,搞得火冒三丈。當他親自帶著落單的小 朋友回去,發現這個家庭繳不出電費,作母親的連讓孩子吃飽取暖的基本責任都辦 不到,酗酒成了逃避現實最快也最糟的方式。 這個校長真的很酷,他可以把姍姍來遲的社工趕回去,也不惜直接殺到市長辦公室 去爭取。在督學的評分中,他永遠拿不到高分,因為他「因材施教」、「喚起孩子 好奇心」的方式,跟督學看過的教科書理論不合(指導者的荒謬倨傲)。更重要的 是在官僚眼中,他可能是個「麻煩製造者」(擁權者的因襲怠惰)。 事實上剛好相反,他才是真正為孩子設想的人。就像他不把孩子丟給警察,而是要 求社會局介入協助一樣。然而導演並沒落入好萊塢那種一竿子打翻整船人的窠臼, 確實有按章做事、完全不肯多付出一點關心的社會局官僚,也會有和男主角一樣固 執、堅持找出辦法解決的社工員。而且他們(校長vs.社工)不一定要爆出愛情的 火花(又是一個不落俗套)。當我看到男主角邀請前述那個小女孩的父親開著工作 卡車到學校向小朋友介紹他的工作與工具(為了掙多一點錢,他大多數時間都得離 家開跨越國界的大貨車),間接地鼓勵小女孩與她的家長時,我真的被感動了。從 他身上,你看到了一個教育家從生活做起的細心與寬大。不說教,不否定別人,也 沒有廉價的同情。 然而這並不表示你能馬上改變世界,或者扭轉別人的命運。當他和社工同心協力為 孩子們爭取到健康檢查的福利,卻也發現了某些父母的不稱職,甚至墮落。當他舉 報了被母親男友虐待的男孩,他的援手卻遭到兩個無恥大人的羞辱,他並沒有以牙 還牙、以暴制暴。後來才瞭解,他自己其實也在父親的暴力下成長。他似乎能夠理 解和同情這些施暴者的無知和懦弱,但這並不能違背他要保護孩子的前提。但他的 能力有限啊!當小女孩被絕望無助而選擇自殺的母親一塊帶走,我彷彿能感同身受 他的憤怒、自責和失望。 學法律出身,卻因為熱愛電影而一股腦投入電影評論、助理、編劇、繼而成為獨當 一面導演的貝特杭塔維涅(Bertrand Tavernier),儘管拍過【鄉間的禮拜天】( Un dimanche a la campagne,1984,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午夜情深】('Round Midnight,1986,奧斯卡最佳配樂)、【新鮮誘惑】(L’Appat,1995,柏林影 展金熊獎)、【柯南上尉】(Capitaine Conan面對跟主角又向是直接跟我們陳述 ,1996,凱撒獎最佳導演)等佳作,卻不為台灣影迷熟知。或許跟他多變的風格與 題材也有關係吧! 不過我非常欣賞他在【稚子驕陽】的表現,不落俗套,卻又引人入勝。他透過非常 多細小的事件,用男主角的反應來凸顯他的個性,再經由他的鍥而不捨,讓圍繞在 這些無辜孩童身邊的諸多問題,自然浮現。片中一位資深的女老師有場特別的戲, 她對著鏡頭——像是面對男主角又像直接跟我們訴說:「以往一個老師要帶四、五 十個學生,卻沒有現在只帶三十個學生來得疲累。過去也有貧窮,日子也苦,但不 像現在許多父母,不教育孩子,只把小孩丟在電視機前,剩下的全推給學校。這些 小孩最嚴重的不是髒或亂,而是除了冷和餓,他們幾乎不懂得怎樣表達與溝通。讓 這部電影不單對體制提出了批判,也把反省的箭頭轉過來指向濫用資源、卻放棄解 決的人。 正因為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盤根錯節的問題也愈積愈多,但還有人不肯放棄,堅持 去改善狀況,去解決問題,你怎能否定他不是個平凡但真心的英雄呢?飾演男主角 的菲利普托雷頓(Philippe Torreton)雖然已是貝特杭塔維涅的老班底了,但他 自然生動的表演,依然令我感到新鮮無比,尤其是他和孩子之間的互動,讓你以為 看到的是紀錄片。原來在拍攝本片時,導演並沒有刻意針對兒童演員選角,而是運 用本來就在這所幼稚園上課的小朋友。反過頭來,整個劇組對當地做了詳細的田野 調查,拍攝工作也盡量遵照孩子們本來的生活節奏。男主角菲利普托雷頓更實地在 那裡上課,因此不但和小朋友在銀幕上產生自然親密的互動,也讓他的形象更形飽 滿,充滿說服力。 這種春風化雨的電影,很少能脫下浪漫的制服,總是頑佞的學生被老師諄諄感化, 或是一個戲劇性事件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稚子驕陽】則是面對生活裡的柴米油 鹽醬醋茶(以及水電和學費),有挫折,有喜悅,把持尊嚴與勇氣地提出問題,溫 柔敏銳卻不粉飾太平,就像主角雖然意志過人,卻絕非神仙下凡。這種充滿藝術筆 觸的寫實力道,帶給我近來少有的電影感動,也讓他對問題的探索,有更複雜而深 刻的視野。 【稚子驕陽】曾獲得1999柏林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評審團榮 譽表揚。表現優異的男演員菲利普托雷頓也被歐洲電影獎、法國凱薩獎提名,並獲 得盧米埃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的肯定。本片曾於2000年金馬國際影展放映過,但並未 上院線,最近則才在台灣發行DVD。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218.166.205.251 ※ 編輯: Ihsuma 來自: 218.166.205.251 (03/12 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