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愛情、親情、友情、夢想、音樂大雜燴;在逆境中努力、相愛、相知相惜,更顯難能可貴 ,其實是一個通俗溫馨的故事。節奏雖快速,想描繪的關係雖多,但卻可以拳拳到位, 不覺情緒不足或描寫不清楚。只是我不懂的是為什麼要取名為放牛班快樂頌呢?害我 差點不想進入戲院去看,幸虧預告片把它救回。這是放牛班快樂頌。 原文出自:http://www.wretch.cc/blog/Dammi/9502350 取名為放牛班快樂頌其實單純是因為與『放年班的春天』同一個製作團隊而命的中文名, 藉此吸引喜愛『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的觀眾進戲院欣賞。但說實話,這部電影和所謂 的『放牛班』一點關係都沒有。事實上,也沒有一處是學校的場景,不禁讓人覺得這樣的 譯名實在是“創意”到不知所云,搞不好大陸的直譯片名還比中文譯名好咧! 整個故事其實發生於1936年法國巴黎郊區,圍繞著在這一區生活的人們的悲喜劇罷了。 更準確來說是一家名為新天堂的戲院的興衰史,透過戲院的起落,描寫著裡面的工人們, 生命中的載浮載沉,並藉由這個故事,可見微知著地,我覺得,描繪著1930年代, 特別是1936年,這個地方的生活情形。 Faubourg即有巴黎市郊之意(不過現在都已變成大巴黎地區);36則代表著1936年:這 一年也是法國保守主義垮台之際,勞工階級才剛即將提升的時期,因此在這一部片中, 勞工如何地被剝削以及起而反抗的片段也都被嵌入了故事背景中。如此艱辛的環境, 反而讓這個故事本身流露出一股力量。 說到這邊,就劇情面來看,其實不難想像這是一部勵志溫馨的電影:在艱難環境中,仍 堅持自己所認為是正確的,仍不顧一切追求自己的夢想......這一向是勵志電影最好的 題材,且中途的轉折不外乎是夥伴背叛或中途離棄,最後又再度相聚在一起繼續努力的 劇情。 老實說,好像沒有什麼新鮮的感覺,不過值得崇的是導演的編排手法:開頭的被審問畫面 ,讓人會想要知道發生什麼事了!?不是是一個歡樂的歌舞音樂劇嗎?因此就算實際內容 沒有什麼新鮮感,但卻因為編排的關係,相當引人入勝。 另外就是導演精準到位的手法,也讓我覺得是這部電影很棒的地方:因為在這部短短兩個 小時的電影當中,想要把愛情、親情、友情、夢想的元素都面面俱到,甚至其中的心情 轉折也要顧到,其實不是一件挺容易的事,更何況是抵達最高的情緒點。 而這部電影雖然鋪陳是相當快節奏的,但我覺得每一個想要描繪的情感,竟然拳拳到位 至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顯然導演在內容取捨上,都選出了最關鍵情節,而讓人不會 覺得好像劇情沒有交代完整。 再加上那艱難的時代背景,因此我對劇中的某些情感是相當被受感動的,特別是父子情深 和朋友情誼。我好喜歡Pigoil的好夥伴Milou和Jacky去找回Pigoil兒子Jojo,並在廣場上 對著他家窗戶演奏的那一段,我差點噴淚。想念兒子的心情,希望朋友振作,再一起 創造夢想的心情,足已心領神會 Pigoil、Milou和Jacky三人的感情也讓我感動:雖然曾有不合或背叛,但為了同個夢想, 前嫌盡釋是相當美麗的一件事,且在生活上彼此互相支持著。 但也不會過度煽情。按照這樣的故事,要把它做的容易摧淚也不失為一種處理方式,不過 這樣和八點檔連續劇的灑狗血又有什麼兩樣呢?且也把劇情推向更老套的地步,幸虧這部 電影未給我這樣的感覺。 我尤其喜歡最後一幕,沒有感動大重逢,但卻可以強烈感受到父子之愛,還有父親為兒子 驕傲的情緒在裡頭滿滿地溢出來。我覺得如此對這部電影來說就足夠了。其他部份有 很多地方也可以很煽情,但都到了最高點之後,就馬上抽離,而沒有over,但還是讓人 深深地感動,真的,這部電影雖然通俗,但的確很溫馨動人。 特別值得提出來的是關於場景的設計,真的很有30年代舊巴黎郊區那種古老的味道;雖然 看起來稍嫌假了一點,但其濃厚的老歐味都有表現出來!連服裝也具體重現,相當逼真, 真得覺得自己置身於30年代的舊巴黎,風格獨具;當然音樂也讓人印象深刻;而導演多變 的處理方式,也是讓這一部電影有趣的重要之處。 結論是節奏雖快,但導演精準掌握重點,但卻又不流於濫情,重點是仍有直搗內心深處的 情緒,令人感動。且導演運用各種拍攝手法去處理不一樣的場景,個人覺得還不錯。是個 溫暖的故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218.247
onday:找回他兒子那段 我在包含我只有四個人的電影廳噴淚了 06/18 01:12
immad:那邊真的很感人!! 06/18 01:28
Mangonia:這部真的很好看^^ 雖然結局設計神來那筆有點突兀感~ 06/18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