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突然想起《北極特快車》(The Polar Express)裡的情節。不願意相信聖誕 老人的小孩,乘上北極特快車,一場夢幻般的冒險與聖誕老人的現身,喚起孩 童們應該有的純真無暇。一部關於「相信」與「存在」的電影,捏造了一場大 家都「願意」相信的故事,雖然影片裡的主角是一群孩童,但這樣的劇情卻狠 狠的教訓了過分市儈的觀眾。回到現實面,其實我老早就聽不見鈴鐺作響聲, 即便我用盡了力氣想要相信,還是很難被影裡那輛奇怪的北極特快車所說服。 用相信、神話作為影片主題的電影自然不在少數,並且多少帶點勵志成分。這 些電影總是講述著一些道理,同時也要我們相信童話、人性,保有赤子之心, 但這些道理往往過分扁平、單一,宛如《北極特快車》裡的若沒有童真,你就 聽不見鈴鐺聲、《怪物奇兵》(Space Jam)中也利用I Believe I Can Fly的 歌曲作為喬丹打敗怪物拯救地球的襯底音樂。「相信」固然是這些電影的核心 價值,也是好萊塢一貫的技倆。他們不斷引誘觀眾,讓觀眾認同所有電影裡的 神話,甚至可能用脅迫的口氣告訴你:「你們觀眾之所以只是你們,而不能成 為螢幕上的超人形象,原因在於你們不願意相信。」 從很多的電影可以很明顯發現這種痕跡,尤其是「奇蹟電影」。譬如《魔幻大 聯盟》(Angels in the Outfield)、《34街的奇蹟》(Miracle On 34Th Street) 、《小鬼魔鞋》(Like Mike)等等。不過基本上幾乎好萊塢的電影都可以算是 一種奇蹟,就如同不論好人被打的多慘落魄,但最後卻總是能化險為夷(獲勝) ,成為拯救世界的大英雄,而且影片中那個「不願相信」的人最後不是被感化, 就是有個悽慘的下場(警世意味濃厚)。因而好/壞、相信/不相信,這種簡化 世界為二元對立的基本觀,即是好萊塢塑造一個超真實世界的基本元素。近年雖 然來有越來越多經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把整個電影的世界更加豐富化了, 但卻仍難跳脫出這樣積固已久的基本意識形態。況且一個真實故事之所以能成為 電影的題材,原因本來就不在於它的真實程度,而是因為它「無法被想像竟然是真的」。 把著名童話故事【彼得潘】如何被作家詹姆斯貝瑞創作出來作為主要劇情的 《尋找新樂園》便是真人真事改編的一例,但這童話,並非像上述電影那般淺薄 ,在某方面來說,層次是有差異的,比如在故事(神話)的建立上與「信念」方式 的構成。(希望讀者不要因為上述舉例而產生對《尋找新樂園》的既定印象,如果有 ,那可真是我的過錯呀!) 首先,《尋找新樂園》是一個藝術創作者不願意懾服於商業體系下的故事;是一個關 乎幻想(相信)構築世界的故事;也是一個一見鍾情、天真浪漫的愛情故事,這樣的 背景已符合所謂好萊塢追求「真人真事」改編的想法。但是這些過分簡化現實、壓力 、愛情魔力的敘事,卻使得這些真實生活面顯得過於浮面,難以讓人信服。不過就 【彼得潘】的創作歷程上,我還是認為《尋找新樂園》是部改編的非常優秀的電影, 利用真實世界與作家劇作中的異想世界交互剪接,並用後設的方式成功描寫出了一個 脫俗、富有創意、赤子之心的作家意識。 電影裡的劇作【彼得潘】有句台詞:「每當一個孩童出生時,他們的第一聲笑聲會碎 成一千個碎片,一塊一塊地到處跳躍,每個碎片就會變成一位小精靈…但每當有一個 孩童們不再相信小精靈時了,就會有一個小精靈落地而死…」這是很美麗的童話境界。 【彼得潘】創作的主要精神除了喚醒所有人童時的純真,間接的用「相信」的信念去 嘲諷成人世界的世故與紛亂外,同時也塑造了一個理想烏托邦(新樂園),在這個世 界裡可以飛翔,自由自在的遊玩、嬉戲,是一個夢想、一塊淨土。於是乎即便有象徵 「惡」的海盜船長出現,故事內容還是有趣逗笑,並沒有所謂「絕對」的二元對立觀 念。然而經過改編的《尋找新樂園》也還是部關於「相信」的電影,但這種必須簡化 生活與故事面的二元觀仍在。因而我們可以看到屬於「不相信」派系的市儈劇院老闆 、保守專制夫人、封閉追求上流社會的妻子與毫無童真的孩童彼得到了最後是如何被 感化的。但幸好這種感化,不是用一種若你不相信,你將會怎樣怎樣的「脅迫」語氣 ,而是軟化成若你能用一種「新」的態度去看世界,你將會看到不同的世界。這是此 片與過去好萊塢最大的差別,也因此我們能夠藉由電影重新映照自身,進而感動、反省。 而《尋找新樂園》作為「真人真事改編」最矛盾的一點,也是在於「相信」。【彼得潘】 中的「相信」是在諷刺成人世界的事故,企圖創造出一個自我的幻想新世界;然而 《尋找新樂園》裡的「相信」卻成為一種要觀眾認同的動力,要觀眾相信螢幕內的 世界只會比現實(螢幕外)的更好,不會更差。而這就是好萊塢的初衷,好讓我們心 甘情願的掏出鈔票,繼續著期盼下一次電影世界裡的夢境滿足,也因為不斷的消費是 人們取其得生活樂趣(資訊)的唯一來源。 不過,既然同樣是消費,《尋找新樂園》裡主角詹姆斯貝瑞邀請小朋友到劇院欣賞其 劇作的舉動,與其創作【彼得潘】的那種情操背景,著實讓人感動流淚。畢竟比起那 些要我們相信「耶誕老人」、「天使」、「魔法」背後那一套以資本主義思維邏輯為 主的謊言電影,顯然來得動人與有價值許多。 -- 電影‧人生‧夢!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n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6.218
firewalker:題外話,我看到文章標題的第一個想法..... 203.70.105.98 03/25
firewalker:超人本來就是漫畫不是童話.... XD 別理我 203.70.105.98 03/25
fansss:蠻好笑的耶... 59.113.6.218 03/25
belowguy:這部片子我看到好幾次想哭..(男兒有淚不輕彈?!)220.134.107.140 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