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打包旅行音樂時,意外發現我的電腦硬碟裡有這樣陌生卻好聽到不得了的曲子。(事後回 想,應該是友人某次塞CD餵養我時,來不及聽先轉錄下來,在這裡道謝了。) 那天漫不經心地點擊了"Where Is Mr. Barrie?",如鳥兒在枝頭間跳躍的輕快旋律在耳邊 響起,我的思緒馬上從無邊漂浮的狀態集中到接下來的優美合唱之中。接下來的好幾天( 到今天仍是),這張專輯都陪著我穿越中山/松山/內湖/南港到汐止上班,讓冗長的通勤時 間也成為一種旅程。 無論是長笛、手風琴、曼陀林、法國號、鋼琴等,或獨舞或點綴在弦樂鋪展的畫布上,都 勾勒出一幅幅色彩鮮明但不刺眼的童話風景。配樂與電影相輔相成的例子比比可見,但波 蘭作曲家Jan A. P. Kaczmarek成功地只用音樂就可以說故事,在我還不確定這些曲子就 是"尋找新樂園"的配樂時,就從聽覺接收到大量關於小孩與夢想的訊息。 專輯裡的曲目幾乎都喜歡,無論是"The Park"的長笛、"Dancing With The Bear"的華爾 滋、到極柔美的"Neverland-Piano Variation In Blue"和眾多人喜愛的"Children Arrive"和"The Park On Piano"。鋼琴家Leszek Mozdzer的演奏無疑是這張專輯之所以迷 人的功臣之一,他用指間敲彈出的堅定與輕盈,彷彿一再提醒著我們: "只要相信,只要 相信,夢想就會成真!" 這大概是第一部我認識了配樂,就按耐不住得去找出片子來看的電影。其實當初電影上映 時,我曾經掙扎過是不是要去觀賞。原因之一是我怕自己萬一無法從裡面找到感動的話, 意味著心裡那個屬於彼得潘的部分早已死去。 週末的夜晚,一個人靜靜地懶躺在棉被和枕頭推疊出的假沙發上,看著比較正常扮相的強 尼戴普(其實這個作家Barrie的角色一樣異於常人,誰可以在經歷人生的洗鍊後仍保有如 此強烈的童心?)因為創作靈感枯竭,來到公園與寡婦凱特溫絲蕾和孩子們相遇,藉由關懷 以及與孩子們互動而找到新舞台劇的題材來源("小飛俠彼得潘"的原型)。 佛萊迪海摩爾(Freddie Highmore)所飾演的小小彼得,無疑是最搶眼的童星。父親過世的 悲傷經驗使彼得早熟得令人鼻酸,我們(大人)可以理解現實生活充斥著無奈與妥協,在日 復一日中讓時間沖淡一切繼續過活;但孩子們只能在面對不會實現的諾言與意外的巨變後 跌到、傷心,突然一夜長大。 即使實際的人生是那麼不美好,但懷抱著"Neverland真實存在"的夢想,或許我們就有力 量去迎向每個夜晚結束後的清晨,去面對每天醒來又衰老一些的不情願。所以,到底你/ 妳的心裡還有沒有住著彼得潘呢? 就讓電影來告訴你/妳吧! ps:德國導演馬克˙佛斯特(Marc Forster)的作品有"擁抱豔陽天"、"追風箏的孩子"、"量 子危機",以及我超喜歡的"口白人生"。 Jan A. P. Kaczmarek - finding neverland - the park on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j1o3VgQPnM
-- 雲朵裡的廢墟 http://www.wretch.cc/blog/nephofeli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1.129.105
onetwo01:這個音樂配上畫面讓我在電影院哭很慘.. 04/27 20:11
flyingcats:哭得很慘+1 而且這是我買的第一張電影原聲帶!!! 04/27 21:18
rock780306:看成新天堂樂園= = 04/27 21:24
Mrsdepp:哭得很慘+1 配樂絕對是屬一屬二 04/28 00:07
Mrsdepp:有拿下當年奧斯卡 04/28 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