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金馬影展簡介 這是一部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都只能用「偉大」形容的作品。 在浩瀚神秘的敘事裡,庫柏力克從回溯人類進化, 一舉跨到太空時代,一塊比例完美的黑石成了宇宙與生命迷宮的鑰匙, 一場電腦的叛變提出了智慧與道德的矛盾。 科幻類型至此,步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然而四十年過去了,這部沒有電腦動畫特效輔助下的經典, 依然卓越地超越所有同型電影,發人深省, 四十年來從未缺席任何傳媒的影史經典排行, 2008年美國電影協會甫公佈的十大科幻電影中, 更壓倒【星際大戰】、【外星人】、【魔鬼終結者2】等賣座鉅片,稱霸冠軍寶座。 第一次寫觀影心得,如果寫得不好請多多包涵。 ~~~~~~~~~ 心得開始 ~~~~~~~~~~ 我想看過這部片的人,沒有人能不被它震撼的配樂所感動, 古典繁複精緻的樂章,搭配上張揚外放的想像, 探索人類在未知的宇宙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可能遇見的未來, 不論在1969或在2008,都是一部偉大的電影。 透過搜尋得知(放映週報), 完成於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是由導演史丹利.庫伯力克(Stanley Kubrick) 邀請科幻小說作家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 以其1948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哨兵〉("The Sentinel")為基底, 共同發展、創造了《2001:太空漫遊》的故事細節, 其後,克拉克完成一部小說,庫伯力克拍成一部電影。 看完電影時,其實腦中的想法混沌不明, 無法有信心地認為自己看懂了這部片,但內心的感動卻是無須懷疑。 人類在演化的旅程上, 從懵懂未知的動物,一躍成為地球這個世界的主宰, 片中完美比例的神秘黑色碑石,似乎象徵了人類對未知的追求與渴望, 黑石象徵的並非單一的知識或智慧, 而是對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人何為人這些問題探索的需求, 人類是如此地害怕,卻又如此地為之著迷。 作為猿人手中攻擊武器的獸骨,轉眼成為人類航向浩瀚宇宙的太空船, 不能不說這實在是個令人讚嘆的連結。 人類懂得運用手邊的工具,不斷向另一個層次攀升, 讓我們生存的世界無法復返地向前邁進,自茹毛飲血至探索太空, 在我們歌頌這些偉大的演化進步時, 心裡卻有一個小小的聲音提醒著, 那野蠻時代的揮舞,不是曾讓你駭然原來人類果然如此殘暴? 只是當時面對的是競爭食物的非我族類, 現下則是在茫然黑暗宇宙中,不知身在何處的假想敵。 如果說電腦是1940年代左右的發明, 那麼1969年的克拉克與庫柏力克, 是怎麼想像未來世界有感知能力、 擬人情感與自我意識的超級電腦HAL? 這問題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1971年才出現所謂的286電腦,記得那些開機關機的指令讓人視為畏途, 至今我仍不明白那時的電腦就算學會了能幹麻?--意味著我從來沒有學會過)。 HAL有意識、有自尊、有能力,與一般人類相差無幾, 卻在飛航任務中,為了維護自身的存在與追求任務的成功, 選擇了與人類對立,甚至終結了幾位太空人的生命, 在科技突飛猛進與電腦爆炸性發展的1960年代,怎不令人害怕? 科技對人類的反撲, 在小說作者克拉克與庫柏力克想像中,精準無虞的呈現。 卻也不得不說,在人類致力於發展智慧電腦, 希冀將人類特質(有判斷力、有情感、有智慧)灌注到無生命的電腦身上時, HAL也誠實無偏差地接受到了人類原型自利的負面因子 (即便包裝在無私追求任務成功的旗幟下)。 影片末段的隱晦我實在無法明白。 太空人DAVE似乎穿越了一段超重力與時間的時空走廊,看似無止境的衝向毀滅, 但一睜開眼卻平靜地停止在一個神秘的房間裡, DAVE沈默地(亦或是無以言說)觀看, 觀看自己在這詭譎空間中的詭譎存在, 老化、死亡,無所選擇地旁觀, 神秘黑色碑石依舊靜謐地聳立, 一如遠古時代的猿人一般,怯生生地伸手,探尋。 DAVE是否進入了陌生的時空?或是這是場潛意識的葬禮? 甚至,是與我們存在世界平行的另個空間的DAVE正走向生命的終結? 我無法得知。 但最後漂浮在無垠宇宙中的嬰孩 (查了資料後知道這個小孩有個名稱叫做Star Child星童), 他不需要精密的太空梭,不需要超智慧的無敵電腦, 就這樣穿越了空然寂靜的宇宙,接近了美麗的地球。 是回歸?是重生?還是人類境界的再次翻升? 散場時,座位中響起了一片掌聲,我仍沈浸在影片的震撼中無法回神。 這是部奇妙的電影,從第一次上映至今已經將近四十年了, 跟現在電影技術與電腦特效相比,它顯得粗糙而簡單 (太空船艦的飛行、無重力狀態、科幻世界的呈現), 但是其中影像與聲音的詩意、想像的放肆、與概念的傳達, 卻遠超過近代的一些電影。 我想我雖然無法完全瞭解這部電影, 但是我可以理解它何以能成為經典, 與參雜於那片掌聲中能在大螢幕再次看見經典的感動。 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也能跟隨:Moon, American, Floyd, Heywood, R. 任何尋求真知的途徑都是為了訪神-或所謂真實 (Any path to knowledge is a path to God-or the reality.) -- Arthur C. Clark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206.140
Aadmiral:十大科幻電影的排名能列一下嗎 11/13 23:43
Aadmiral:最後一段的情節,小說比較容易懂,最後的星童就是太空人 11/13 23:47
Aadmiral:他進入到比人類更高等的形態,但仍懷念著出生地的地球 11/13 23:47
kevinau:http://blog.udn.com/rexonhan/1986386 google 一下嘛 11/13 23:53
MJKOP:時空走廊是人類演化的過程,神秘房間則是造物者為大衛 11/14 00:13
MJKOP:所安排的房間,其實有點像是現在的虛擬實境 11/14 00:13
MJKOP:星童,則是介於神與人之間(半神) 11/14 00:17
MJKOP:另外這部也有不怕死的導演去拍續集,片名是"2010威震太陽神 11/14 00:23
Aadmiral:在後續的小說,大衛鮑曼會再出現 11/14 00:23
※ 編輯: psychodelic 來自: 140.112.54.232 (11/14 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