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幸入選 2018 金馬亞洲電影觀察團,搶先在影展前觀看九部亞洲新導演的作品,並為奈 派克獎 (NETPAC;Network for Promotion of Asia Cinema) 的選評提供一點個人意見, 特此留下一些觀後賞析,推廣各國新導演作品的同時,也許也可做為大家影展選片的參考 。 2018 金馬影展-奈派克入圍作品之七 [港]《G殺/G Affairs》-張狂下顯真情,斧鑿中見細膩 藏在鏡頭角度之外的獵奇死亡,藏在言行表象下的人物真意,和藏在社會角落無人聽聞的 卑微喊聲---敬請欣賞這三者交織共演而成的, G 的悲劇。 電影甫一開場,便驚艷於序幕影像的刺目張狂:飛鳥與浪沫的黑白錄像、悠揚又略顯急促 的巴哈G大調大提琴曲,文明和諧的意象只維持了瞬間,便隨著鏡頭橫移急轉直下,摻入 了露骨的暴力與侵略的性,最後休止於廉價失真毫不遮掩的血腥和死亡。這種種互相衝突 的元素在整趟360度環景中雜燴一鍋,喧囂、堆疊、增幅在單一空間裡,令人馬上起了究 竟這團獵奇混亂背後之因果脈絡的懸念---直到在電影末尾給「社會殺人」謎底的反高潮 打了臉,原本想像中獵奇大膽的暴力美學完全落空。 「嘿,我就知道你們真正想看的不是這個吧!」 即使在揭露的當下幾能親睹導演興致盎然的嘲弄神情,但通片觀影完後,反倒讓我覺得這 樣的反轉並非只是純粹結構技法的賣弄、或對觀者預期心理的操縱,而是種對觀察和處理 劇中人物之困境、與對指涉議題之矛盾上的溫柔。在這個罪惡橫行不義充斥的現代都會, 深陷其中的”惡人”們卻是個個自有苦衷的。 一個可歸責的首惡是否總有必要? 勾結非法剝削弱勢的黑警,原來有其角色存在的惡之必要,其也不真如表面上的蠻橫邪惡 ,而有其自守著的道義界線。逾越師生分際交往、瞞著伴侶召妓解決性慾的悖德教師,在 性關係中享受著高權的貪婪臉孔下,也有其暗知不可侵犯的分寸把持,和引薦天主給世所 不齒的邊緣妓女的相助真心。利慾薰心破壞他人婚姻、出賣肉體交換物質的應召女郎,更 看不到的是其為生存做出的犧牲與受迫害的無奈,其也有身而為人的自尊、無法割捨的親 情和曾欲成就的夢想。還有看似冷漠於他人處境、滅屍幫兇的亞斯伯格患者,竟然才是全 劇中最能同感身旁落難的人們心裡悲愁的人。 電影不只透過劇情的反轉,也透過觀眾對角色印象和觀感的反轉,傳達著「世人盡皆可憫 」的觀點。當然也不免自問、這樣的寬恕大愛會不會是過於鄉愿自溺的呢?對沒有實際身 處當代香港社會的我而言,也許對此永遠將隔著那片理解上的毛玻璃,也也許因此忽略了 電影中所濃縮截取的社會截面是否過時失真的問題也不一定。但在這個個人基本認知中當 地社會資源逐漸被蠶食剝削的當下,導演仍在電影中選擇做出讓觀者易地而處思考立場相 對的「他人」的困境的嘗試,在我的眼中仍是溫柔而可敬的。 一如唐仔同感了雨婷的悲憤而崩潰的橋段,還有他輕撫著李小梅的髮絲、替她戴妥門牙的 那景,我的確是被這樣的詮釋角度與手法給安慰了,就算是太過天真逃避真實的醜惡也罷 ,就算導演對白手套與賣身女的描繪稍嫌刻板套路也罷,相較那療癒來說好像也沒什麼不 能原諒了。 略見斧鑿卻不失動人的細節鋪排 對《G殺》特別欣賞的還有中段雨婷朗誦茶花女時的蒙太奇,不計因果時序的混剪,讓當 時還撲朔迷離的劇情進程更添懸疑,也帶出了故事真正的核心是李小梅的處遇境況。但以 G 開頭的字母串起個章節的手法雖然大膽創意但個人覺得反而是敗筆了,雖然知道核心 圍繞著的是 G =雞=妓女之死,但其他各種穿鑿附會隨意牽連得太勉強又頻繁高調地存在 著,召喚了 Klimt 和 Holst 兩位 Gustav ,卻也沒在劇情意涵或隱喻意象上有半點著墨 或加成,處在想後設又不夠後設的尷尬點,很是可惜。 此外,為了漸進式地揭露真相給觀眾而在警方證據的處理上有些刻意和一廂情願、後段對 龍爺角色也有想補完的企圖但在執行上顯露出的草率、為了成就懸疑劇情在各角色關聯上 的生硬湊合及雨婷角色線描寫上的中斷、真相揭露後讓電影全半的異色風格失去重心與意 義,以及最後斷頭過程在物理展示上的誇張不合理廢到笑等等,對我來說亦是幾項讓電影 評價無法更上一層的缺失。 不過即使以上提了這麼多瑕疵,其實對我來說是掩不住本片之瑜美的,其鋪排精巧的三重 結構的確讓做為觀者的我對結局的預期結果有不斷反轉更新的樂趣。而在角色情感的演繹 到位的同時、也能感動於導演對底層人物議題的關懷與處理,使《G殺》不失為一部引人 入勝又兼具力度的異色社會議題電影。 by 木求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6.64.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41850158.A.AE5.html ※ 編輯: laoinwin (110.26.64.42), 11/10/2018 22: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