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至少在我的心,還有個尚未崩壞的地方。 圖文網誌好讀版 http://legendhow.pixnet.net/blog/post/97666323 中文片名少年西恩的崩壞人生,其實片中西恩一點也沒有崩壞。 這也讓我想起一週前才看的Son Of Norway,片中其實也不只是搖擺天體營, 兩部片其實也有些雷同,一樣的龐克少年,一樣的探討存在和自我的追尋。 不過本篇心得就只談少年西恩的崩壞人生吧,英文片名BlackBird, 不知道是否和the Beatles的同名歌曲有關? Blackbird這首歌是1960年時,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在聽到美國又發生了黑人抗 議事件之後,所寫了。 當時美國社會仍然公開歧視非裔美國人,如不准他們參加職棒運動,或是在學校裡實施種 族隔離。 也許我們可以自作聰明的猜想,導演把黑鳥意指為那些被貼上妖魔標籤的人 如同我們看見烏鴉在各種文化裡都是被視為不祥之兆 事實上烏鴉就是烏鴉,他存在的意義並不是為此而來到這個世界。 傑森巴克斯頓 Jason Buxton 加拿大 Canada│2012│HDCAM│Colour│107min 2012 多倫多影展最佳首部加拿大電影 2012 溫哥華影展最佳加拿大電影 2013 加拿大金尼獎最佳新導演 少年西恩因涉嫌恐嚇騷擾被警察帶走。他內容灰暗的日記、傳給喜歡女孩的簡訊、手機裡 的打獵影片,竟成為他啷噹入獄的犯罪證據!為重獲自由,他被迫在法庭上認罪,沒想到 從此更像活在另一個沒有柵檻的大牢籠。本片囊獲無數新導演獎,殘酷刻劃網路謠言、同 儕霸凌,以及道貌岸然的偏見,如何崩壞了一名少年的美麗未來。 以下開始有劇情透露,繼續閱讀可能會影響觀影角度。 這部片其實片長不短,將近107分鐘,分鏡節奏也不特別明快緊湊,但是整體來說卻異常 流暢,絲毫不拖泥帶水,背景只圍繞在西恩居住的小陣,故事格局不大,但是將主角西恩 的個性側寫的相當立體。 西恩的確是一個邊緣少年,熱愛歌德搖滾的他,在衣著外觀上的確與他的環境格格不入, 歌德(Gothic)和橫衝直撞的龐克不同,由後龐克(Post-Punk)演化而來,所以比較自省陰 鬱低沉,甚至溢滿死亡氣息,頗有波特萊爾的惡之華幻化成音符之感。歌德並不完全的崇 拜撒旦,但是反基督的意味仍然相當濃厚,這也使得部分的歌德搖滾都能帶有一點存在主 義風格。 由於恐怖的包裝容易讓人誤會歌德的本質,就像這部電影的發想來自於真實事件的科倫拜 校園槍擊事件,科倫拜是1999年所發生的事,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血腥校園槍擊事件之一 ,兩名青少年學生Eric Harris和Dylan Klebold配備槍械和爆炸物進入校園,槍殺了12名 學生和1名教師,造成其他24人受傷,兩人隨即自殺身亡。 兩名青少年所架設的網站網誌的內容顯現出他們對這個社會越來越多的不滿和一堆殺害同 儕的恐怖幻想,2006年另一場校園槍擊案兇手Kimveer Gill也曾在網站上表示「自己是個 愛好槍枝的哥德」(但後來證實他喜愛的音樂其實是重金屬Heavy Metal),也能因此對於 歌德的汙名化印象越來越深刻。 這些背景電影並沒有完整的介紹到,但是也不難想像少年西恩身為一個歌德打扮的人所受 到的歧視與霸凌。但是歌德並不憤怒,有時候闇黑的恐怖氣質更像是武裝自己的裝甲,西 恩在孤獨之中有了兩個宣洩的管道,第一個就是聽從輔導老師的意見,藉由寫作將無法訴 說的壓迫表達出來,只是西恩是一個社群網路沉迷者,於是他的所有日常記錄也都由他自 己公開在網路上。第二個管道,則是尋求同好,但這並不容易。 後來他找到了,那個囚禁在甜美宮殿下的公主其實也是如此被壓迫著,她只跟西恩分享了 她真正喜歡的歌德音樂,但檯面上卻要繼續維持著她偶像般的人見人愛形象。 籠罩在科倫拜等校園槍擊案件的陰影下,西恩的網路日記很快被警察盯上,裡面全是描寫 他愚蠢的幻想復仇屠殺計劃,加上他父親熱愛打獵的喜好和私藏槍支的陋習,因此西恩被 誣指為校園屠殺預謀者,故事也就因此展開。 劇情描述便不再贅述,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其實帶有非常濃厚的存在主義根基在,西恩基 本上未審先判的汙名標籤,令人想起了卡謬的異鄉人,沒有人關心他們的犯罪動機為何? 只是以一個合法的暴力權利,將所謂社會的道德解釋於個人身上,本質上他們並不是真的 惡,但是人們畏懼惡,因此投靠於惡。包括他的辯護律師,沒有人關心真相,他們要的就 是自己的平靜。 然後有趣的是,西恩第一次入少年感化院,他帶進去看的書是卡夫卡(猜是變形記或稱蛻 變),也許正在導演在用心的安排讓他從閱讀卡夫卡作品中體會到自己一個正在被異化成 怪物過程,生命的本質上他還是他,這點沒變,但是貼上了科倫拜少年的標籤後,每個人 看他他就已經不再是原來的他。他在感化院因為被視為妖魔被處處霸凌,但他並不是一個 橫衝直撞的人,因此急於逃離那所監獄,但是回到現實後他才了解這監獄其實是無形的。 他將頭髮染回原色,將房間自漆黑漆成蔥綠,焚燒所有歌德的外表,企圖做回一個好青年 的形象,他努力工作,卻怎麼也甩不開妖魔化的標籤,他終於認清這一點,他知道自己不 是怪物他抵抗,他要要回自己的平靜,所以他決定又再一次面對那令他恐懼的少年感化院 ,這一次他帶進去看的書是杜斯妥也夫斯基( Fyodor Dostoevsky)的地下室手記,他自嘲 這本書沒那麼杜斯妥也夫斯基,也許他應該看的是罪與罰?(不知為何他受審後就從歌德 少年變成熱愛存在主義文學的文藝青年),這次入堅他遂坦然的面對所有挑戰。 這部電影真的很棒,令人想再看一次,鏡頭多是處於西恩臉部的全臉或是四分之三的鏡位 ,這也是一個相當干犯演員領域的鏡頭,但是卻把西恩的神情,他的怯弱、他的渴望、他 的不安捕捉的非常細微,另一組常用的拍攝手法則是跟隨著西恩的背後前進,看不件西恩 的臉,但看得見他要往哪兒去。 所有的歧視都是來自己不了解,而未知產生恐懼,而解釋未知消除恐懼的人成了神話,而 存在主義就是要否定神話,他要去釐清所有未知,去思考本質以及人的互動,因此更能了 解自我,正如西恩所說的,隨便你要叫他科倫拜還是什麼,他知道自己是誰就好。因此我 總覺這部電影應該不只是簡單的描述司法和人性的缺陷,而是真正的在探討少年西恩崩壞 的人生中,他心中那塊尚未崩壞的地方。 -- ☠☠☠☠☠☠☠☠☠☠☠☠☠☠☠☠☠☠☠☠☠☠☠☠☠☠☠☠☠☠☠☠☠☠☠☠☠☠☠ ☠☠說故事的人都是騙子,☠☠☠☠☠☠☠☠☠☠☠☠☠☠☠☠☠☠☠☠☠☠☠☠☠☠☠ ☠☠☠☠☠☠☠但故事本身不是騙子。☠☠☠☠☠☠☠☠☠☠☠☠☠☠☠☠☠☠☠☠☠☠ ☠☠☠☠☠☠☠☠☠☠☠☠☠☠☠☠☠☠☠☠☠☠☠☠☠☠☠☠☠☠☠☠☠☠☠☠☠☠☠ ☠☠☠☠☠☠☠☠☠☠☠☠☠☠☠☠☠☠☠☠☠☠☠☠☠☠☠☠☠☠☠☠☠☠☠☠☠☠☠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DontLie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228.226
willkill :推 07/17 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