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專訪/從台北電影節看國片市場 李屏賓:台灣最大問題是大家都不敢走自己的路 撰文:畢畢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8404 「最好能把水拍成可樂,或是拍成香檳更好!」聽起來像玩笑話,李屏賓用此比喻導演對 他的期待與要求,而這位受到國際大導爭相尋求合作的台灣攝影大師,總是準備好想像如 何無中生有,「不要讓自己被框住」,是他的格言,也是他的工作態度。同樣的想法,也 適用於台北電影節。 去年底臨危受命接下台北電影節主席的李屏賓,因好友前文化局長倪重華一通電話扛下救 火大責,讓險些開天窗的台北電影節(下稱北影)重回軌道,他希望藉此為更多電影幕後 工作者發聲,同時也對國片未來感到憂心,「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當下台灣電影人都不 敢走自己的路。」 今年 2 月,李屏賓以《長江圖》中極具詩意的電影畫面,榮獲第 66 屆柏林影展傑出藝 術貢獻銀熊獎。上個月(6 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為他舉辦回顧展,這也是 MoMA 首次為亞洲攝影師舉辦的專題影展。本來就因拍片四海為家,李屏賓接任台北電影 節主席仍然飛來飛去,娛樂重擊一個多月前約好專訪,終於在影展接近尾聲前,李屏賓才 真的可以坐下來侃侃而談。 相對於談電影拍攝的一派輕鬆,對於接任北影主席,甚至遭外界人士質疑沒有影展經驗, 李屏賓不以為意,反而特別想藉此機會為更多的電影幕後工作者發聲,「因為所有的電影 幾乎都為明星、製片人、導演服務,但電影其實是許多幕後工作者一起努力的成果,台北 電影節應該為更多台灣電影人發聲,而不是只是為了誰入圍什麼的。」 「在波蘭,每年都舉辦攝影師影展,全由攝影師參與,說不定像我這樣一個攝影師擔任主 席後,讓大家有個新的角度看這件事。」他希望由自身的身份作為一個突破口,所以他總 是跟北影的團隊說:「莫忘影展的目的,要促進台灣電影的成長、與世界接軌,也要回饋 電影的先進與幼苗、要拉拔他們,其實我知道很多朋友做了一輩子電影也沒來過影展,這 是今年台北電影節跟以往稍有不同之處,邀請一些已經退休或是新的朋友進來。」 2016 年台北電影節將「卓越貢獻獎」頒給了「台北市紀錄片工會」,這是繼 2012 年頒 給長期深度報導台灣電影的《放映週報》之後,再次給予非個人形式的肯定,對此李屏賓 說得不多,以實際作為表達對幕後電影人的感謝。 談北影 力邀重量級導演來台 李屏賓工作繁忙,沒時間涉入影展業務細節,但以他多年與國際大導演合作的經驗,他能 引進人脈,也的確讓今年台北電影節邀請到不少重量級影人出席。原本李屏賓計畫邀請一 群歐洲導演來台擔任評審,並讓台灣電影人擔任國際新導演獎項的評審,交換經驗,但實 際執行上遇到困難,經費預算不足加上評審時間過長,許多國際電影人根本無法來台十幾 天,這也是北影無法突破的困境之一。「我原先邀請了是枝裕和擔任評審,但他無法配合 長時間來台,最後還是很誠懇的帶著新作品《比海還深》來,這樣的導演來加入我們影展 ,是很有幫助的。我就跟團隊談到日後希望節流,也要節省時間,才能請到重量級的評審 或影人來台。」 許多影迷關注今年取消的主題城市單元,李屏賓也認同支持取消,他說因為人員、預算、 時間都不夠,這麼多單元難免有點像蛇吞象,「北影主要是以台灣電影為主,主題城市雖 有一定代表性,但做了這麼多年也到了一個瓶頸。我們最終還是希望國際新導演部分能將 新導演推到台前彼此交流,讓國片也參與,目的是為了台灣電影,而不是只一直要做大、 做國際。」 談國片 擔心台灣電影萎縮 國片近年表現起伏不定,面臨好萊塢西片與中國電影的夾擊,李屏賓對此也相當憂心,他 知道台灣電影人辛苦,因為產量不夠,一部片可能得磨上半年的時間投入,全部戲院加起 來也只有一百家,回收更困難,「說什麼讓國片起飛,根本飛不了,翅膀都沒長毛怎麼 飛,我真擔心台灣電影就這樣萎縮掉。」李屏賓說出無奈與擔憂。 他認為台灣市場太小,但可以藉由電影節的競賽鼓勵影人走出去,並以自己跟許多國外團 隊的合作經驗表示,走出去是很辛苦的,得靠好的作品與特色,台灣電影需要更多元,因 為市場的遊戲規則一直改變,以前好的劇本或作品可以走出國際,但現在好劇本也不一定 能找到有力投資方,許多導演空有抱負,卻甚至連操作的機會都沒有,因此為了資金必須 要妥協、退後,這是台灣電影走到今天,看似琅琅蒼蒼往商業路上走去的落寞背影。 「現在很多製作都必須有中國資金,其實現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是很瘋狂的,大家都沉醉在 數字裡面,因為真的有很好的數字(無關作品好壞),但這樣的資金進來,更不容易拍出 好的作品。」李屏賓一語點出問題癥結,他還說,現在的觀眾也不一樣了,電影在不同的 年代會給觀眾不同的的觸動,當年的新電影換作現在的時空背景,也不一定受到喜愛,「 我們的年輕人是否願意關注自己的國片,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李屏賓希望鼓勵跟他一 樣投入電影的幕後工作者,最好要會攝影也要學剪接,更要懂成本估算,會越多越好,「 因為懂越多才越會顧慮,攝影師也要顧慮成本會計,否則拍再好也沒用,攝影師也要懂剪 接感,儘量跨界,多去了解電影製作周邊,讓自己更多元。」 「對我來說能夠留下來的就是好電影,是經過時代改變,觀眾還是會想去看的作品,而不 是經過一兩年大家就忘記這個片子了,這是我們國片要繼續往前走,需要有的思考。」 談接案 關鍵因素是緣分? 分別與兩岸三地知名導演如侯孝賢、王小棣、王家衛、譚家明、張艾嘉、田壯壯合作,就 連日本電影大師行定勳、是枝裕和與法國導演吉爾布都(Gilles Bourdos)、法籍越南裔 導演陳英雄也對李屏賓的敬業與專業折服,拍了 40 年電影,我們好奇他決定接拍作品的 關鍵因素為何? 「我是看緣分,很少請對方寄劇本給我看,像《長江圖》導演楊超告訴我,他想從長江出 口拍到長江頭,我一聽就很想要走這一趟,因為很困難,如果可以去拍它多好,長江本身 的神祕感與可變性,在我心中覺得是很大的挑戰,至於故事劇本好不好,可以再修正,於 是就接拍了。」李屏賓決定接拍一部片的關鍵跟你我想像不一樣,好的劇本、厲害的導演 、大牌的燈光師……都不需要,需要的是李屏賓想不想去這個地方。 大師接片太隨性,也有踢到鐵板的時候,某次李屏賓想幫助一位新疆的導演,開拍前才看 到劇本,竟然像 80 年代的香港喜劇,他只好跟導演說自己不行。「2005 年我在北京拍 徐靜蕾導演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有另一組人守在酒店外等我,希望找我去西藏的 可可西里無人區兩個月,拍一個探險的故事,我心想這個地區應該很迷人,於是答應接拍 ,沒想到兩個月天天住帳篷,晚上水結凍,方圓幾百公里都沒有人,苦得要死,但我後來 覺得很有意思。那裏的人與山顏色都一個樣,沒有什麼風景特別困難拍攝,但後來我想辦 法讓呈現出來的影像豐富飽滿……這是跟侯孝賢導演一起工作磨出來的精神,我們拍片時 總說,天天是好天,片片是好片。」 李屏賓幽默表示,每個導演找他拍片都是有目的,最好能把水拍成可樂,或是拍成香檳更 好,拍出好畫面是一種追求,他從不會劃地自限,「我很在乎被框住,總是不斷回頭看自 己有沒有被限制,電影沒有基本法,沒有一定指規,沒有一定方式,怎麼樣走自己的路最 重要。」他說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家都不敢走自己的路,他鼓勵大家不要在標準的 邊緣遊蕩,不要害怕風險性的跳躍,如果只是默守成規,那就要看運氣了。 談攝影 用破的方式找色調 自年輕時期就大量看西片,研究國外電影中的飽滿色彩,李屏賓常思考,為什麼我們國片 顏色單調?如果沒有美術預算、沒有厲害的燈光師,這些色彩攝影師能不能給呢?「於是 我就自己給,用我攝影器材的濾鏡、色溫…….我自己給顏色,這麼多年來都是這樣子, 我就無中生有,就如你們看到《刺客聶隱娘》中的色彩,很多時候是我用光色給的,攝影 師要為影片尋找新的色調,我用的是一個『破』的方式」。 「破」的方式就是打破傳統。李屏賓攝影時不會被天氣限制,跟歐美導演合作時,拍攝計 畫不會因天候狀況中斷,遇到大雨天,就用棚板擋住雨之後繼續拍出晴天的光線。多年來 他突破傳統攝影對於光影的想像,自己摸索出將不同顏色濾鏡交叉使用,新嘗試也許有風 險,但這些也是他做為技術人員最快樂的地方,「硬體的東西通常學兩個星期就會了,應 該將力氣放在創作上,超越別人,我常說攝影師要像個魔術師,要無中生有打破傳統,不 能只要求美術、燈光都要配合你」。 甫獲柏林影展肯定,李屏賓沒有特別興奮,他只想追求工作上的快樂,「去年到西藏、新 疆、青海交界處的超級荒原羌塘拍攝了一位探險家的電影《七十七天》,拍攝過程非常痛 苦,導演前陣子在洛杉磯剪片,打電話來說有幾位獨立製片看到沒調光前的片花非常喜歡 ,覺得顏色非常好,也許這就是我近期開心的事吧」。 下一屆 還要當主席嗎? 台北電影節主席是兩年一任,經常得出國工作的李屏賓是否續任下一屆主席?對此,李屏 賓口氣不是很篤定,「謝謝你們問這問題。這當然要看文化局的安排,我本來想我只是一 個過渡時期人物,如果下屆有更合適的人選當然更好,但通常一任兩期,所以我也不合適 說我要不要接。」在與公部門打交道這件事情上,李屏賓其實既謹慎且務實,他不希望自 己是另類,更想把焦點拉回到影展上。 台北電影節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FilmFestiva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242.1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68602803.A.3C8.html
mimi1020b: 我還是不能同意把自己當超人用 會攝影 剪輯 製片 美術 07/16 01:29
mimi1020b: 雖然是指年輕人要都懂 可是電影是分工合作 07/16 01:29
mimi1020b: 沒有市場 產業鏈也沒架構 特殊形狀的製片模式 07/16 01:30
mimi1020b: 台灣有台灣的玩法... 無奈 07/16 01:30
qoo4628802: 台灣電影已死 07/16 03:49
intela03252: 戴立忍:自己的路..痾..啊 07/16 09:47
jansan: 中肯 07/16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