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今年在金馬奇幻影展看的第三部電影《在我消失以前》,是搖滾樂團Stellastarr主唱 尚恩克里斯汀森自導自演的電影。生命意義的追索一直是我偏好的題材,因此很早就確定 要看這部。影展介紹寫得挺簡單,雖然心裡有一些期待,卻仍擔心故事沒有驚喜,太過平 順的結束,在開場幾分鐘之後,才放下這份擔心。 2.從短片改編而成的長片,劇情本身不算複雜,但安排巧妙,節奏拿捏得好,讓人一直處 在緊張和期待之中,不會一眼看透整個故事。看完之後,才能感受到導演透過這一天,要 談的是生與死、光明與黑暗兩個看似對立世界的交會。對主要的幾個角色來說,這天都是 人生的關鍵,兩個事件帶來的衝擊,使他們不能不去面對自己人生中的問題與真相。精彩 的正在於簡單的故事帶出對於生命不簡單的思考。 3.在形式方式,導演用畫面、人物互動說故事的方式,也深得我心。電影開場沒多久,就 可以感受到導演的幽默。故事大半部事都在半夜,但由於音樂和畫面調配,使整部電影灰 黑卻充滿奇特的喜感。個人尤愛電影裡幾段像是幻象的部分,既展示了主角的心境也充滿 腦補式的提示,讓故事在虛實之間游走,擺脫寫實的單調。我想如果用比較平凡的方式呈 現,就算劇情一樣,電影的魅力和企圖應該會消失大半(好吧,真是那樣,也許我也看不 到這部片了,哈哈)。 4.電影裡蘇菲亞朗讀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早 早暗示這部電影的調性-可愛的死神、荒謬的喜劇。筆記動畫裡的蘇菲亞則暗示了主角的 命運(結局)。我很喜歡這一類的暗示(雖然暗示太明顯,有時也會討人厭),總覺得這 是電影有趣和迷人的一個特質。 5.這是一部拍紐約的片,不熟悉如我並不會特別意識到這點,但猜想熟悉的人,應該可以 看出另一番趣味。這讓我想起前幾年一樣是走喜劇路線的《一頁台北》,或者是更久以前 楊德昌的《麻將》(這部就很黑色了,不過是個人超級愛片),看的時候就特別能感受到 導演對於台北城市印象的捕捉和呈現。 6.總結來說,這是一部看似平凡的奇幻電影,透過男主角一生的關鍵日,把一個城市的兩 個世界連擊在一起。它給主角留下了活下去的轉機-轉機也許不是很大的,但即使只有那 麼一點點,也足以使一個人把電話接起來,對著對方說:OK。沒有人是可以獨活的,每個 人都需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歸屬。 -- 這裡是我的樂園:http://tzuyang1222.blogspot.tw/2015/04/blog-post.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4.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29149238.A.BE1.html
nbaworf: 超喜歡這部 配樂大加分 04/16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