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家還記得1982年「光陰的故事」嗎? 它為台灣新電影革命拉開序幕。 影片用四個短篇故事敘述了外省第二代的成長過程 http://ppt.cc/Q8pI 這張照片就是男主角之一的李國修,當年27歲 (不要懷疑,他演過電影 XDD) 今年金馬獎的新人導演陳哲藝在領獎時 他感謝了台灣新電影的兩位導演,楊德昌和侯孝賢 因為台灣新電影關懷社會的想法對他的創作影響很大 身為一個台灣的電影愛好分子 聽到這席話真是感觸良多阿~ 台灣新電影一直是個被現代台灣觀眾忽略的華語電影, 大多數台灣觀眾談起那個時代的華語電影時 只知道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和成龍之類的香港電影 反而不清楚那個時候台灣新電影革命的作品 (甚至還因為那些作品是老片而一概鄙視......) 如果有看過的人都知道 那是一個很迷人的台灣電影時代 而作品也都是相當具有國際水準 結果 "台灣新電影"的種子似乎飄洋過海到新加坡開花結果了....?" 真是: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阿! 版上有人喜歡早期台灣關懷社會類型的電影嗎? 推薦幾部吧! 原文出處:http://ppt.cc/tl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1.229.5
candice1214:搭錯車!! 12/03 14:23
loveenvy:一一 12/03 15:12
swingman:別錯過王童導演的電影 12/03 15:22
sleepyrat:70年代李行、胡金銓的作品也值得一看 12/03 15:27
yshuang:恐怖份子 12/03 15:39
kizuki0315:台灣新電影時間畢竟短了點... 但是台灣電影的高峰 12/03 15:47
charogne:新電影並沒有被忽視 被忽視更多的 太多了 12/03 16:09
charogne:像是台語片 社會寫實電影 還有與新電影同期的電影 12/03 16:10
charogne:更早的就別說了 台灣像是一個沒有記憶的地方 12/03 16:12
charogne:新電影幾乎是唯一被提起的時期 要人都還在檯面上 12/03 16:15
LOCELOT: 同意樓上,尤其在學術界新電影一直都很重視,我想這和當 12/03 16:16
LOCELOT:初推動新電影的背景是文人作家互相輔成,之後這些人沒電 12/03 16:18
LOCELOT:影拍後多半跑去寫書教書掌握的發言權很有關系 12/03 16:19
luvfilm:我愛慘楊德昌了!他每一部都必看!金馬五十為一提起楊德昌這 12/03 18:24
luvfilm:名字的居然是陳哲藝,而且只有他。真的令人唏噓,楊德昌的 12/03 18:25
luvfilm:電影成就及高度,在台灣絕對依舊是首屈一指的~(我粉絲無誤 12/03 18:26
sleepyrat:當天有蔡琴在,她不提楊德昌,別人怎麼好意思提? 12/03 18:28
sleepyrat:我亂猜的...... 12/03 18:29
book8685:明明就有提到獨立時代 12/03 18:33
bonbonyaho:一一 12/03 20:48
cching1021:一一真是棒透了。楊的一部部片照著時間順序看下來, 12/03 20:50
cching1021:台灣(台北)的社會氛圍軌跡真的非常清晰 12/03 20:51
sedition:新電影根本是談台灣電影史的主流,要比遺忘還輪不到 12/03 21:10
opsddb:原PO是說現代台灣觀眾啦,對大眾的話新電影的確算較被忽視 12/03 21:17
opsddb:,比起同期的港片來說 12/03 21:17
guepard:成龍那些我反而沒看過耶 12/03 21:25
elin033:一一超棒的... 12/03 22:58
peripatetic:楊德昌粉絲加一,看過一次就愛上。 12/03 23:26
nan0205:《跳蛙》柯一正導演 12/04 00:25
pinkygiveme:楊德昌的東西有一種濃濃的台灣味,不論城市鄉村都一樣 12/04 00:27
stocktonty:嫁妝一牛車 養鴨人家 看海的日子 12/04 01:07
seaworld:當時聽到陳哲藝感謝台灣新電影忽然就覺得頗感動 12/04 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