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128/KE0GQ3XKGXD42.shtml?c=sh_stock 第48屆金馬獎頒獎典禮11月26日在台灣新竹落下帷幕。港片《桃姐》與臺片《賽德克·巴 萊》成為本屆金馬獎最大贏家。《桃姐》獲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大重獎 ;《賽德克·巴萊》則斬獲最佳劇情片、最佳男配角等6項大獎。此前呼聲較高的陸片《 讓子彈飛》僅獲最佳改編劇本獎和最佳攝影獎,《鋼的琴》顆粒無收,看起來落於下風。 不過,仔細觀察本屆金馬獎提名影片,卻可發現兩岸電影界的合作令人驚喜,一些獎項實 難分清影片在兩岸間的歸屬。 獲最佳原創劇本獎的《到阜陽六百里》,幾位編劇中有來自台灣的楊南倩、鄧勇星,有來 自大陸的秦海璐。他們共同詮釋了一段客居上海的阜陽人回家的故事。金馬獎組委會介紹 ,這是“以台灣電影人身份創作的大陸電影”。獲最佳紀錄片獎的《金城小子》,是台灣 導演姚宏易拍攝大陸畫家劉小東的故事。還有一部獲得提名卻沒有被廣為關注的《轉山》 ,導演杜家毅是地道的上海人,而編劇張家魯、程孝澤都是台灣人。 近年,因為台灣電影不景氣,很多電影人另辟蹊徑,到大陸開拓新天地。還有一些是兩岸 資金的合作,比如大陸投資、台灣制作班底打造的《星空》等影片。不過,投資畢竟還是 制作之外的合作,哪怕是演員參與演出,都還只是通過表演詮釋導演思想。編與導的跨兩 岸合作,則是實實在在的觀念碰撞、思想交流。 實際上,限於兩岸經濟社會不同的發展狀態,彼此了解、理解存在差異再正常不過。這也 正是本屆金馬獎,在大陸叫好又叫座的《讓子彈飛》戰績不佳,受到很多好評的《鋼的琴 》毫無斬獲的重要原因——如何讓台灣人理解一個東北下崗工人的傷痛與掙扎?不想,《 到阜陽六百里》、《金城小子》等雖是低成本文藝片、紀錄片,卻無意間因為觸碰兩岸民 眾最深層的情感而融通。 《到阜陽六百里》被譽為連上海人可能都拍不出的地道大陸故事。導演兼編劇的鄧勇星坦 承,要感謝秦海璐加入。秦海璐本來是受邀參與演出,她和導演一席談,使導演改變了想 法,又重寫劇本,最後形成了這部距離600里卻不能常回家的故事。鄧勇星說,“我們在 上海工作多年,往返兩岸也是回家的心情。”編劇10年的楊南倩也表示,台灣人常在上海 與台灣飛來飛去,大陸人對過年回家春運的看重讓她心有所感,所以寫這個劇本,賦予大 陸很多人回家不一樣的意義。大陸演員唐群以《到阜陽六百里》獲金馬獎最佳女配角。68 歲的她表示,在和台灣電影人合作時,完全沒有溝通障礙。“台灣已經沉淀下來,上海還 有一點浮躁”,拍這場戲,她覺得自己從導演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 拍攝《金城小子》時,姚宏易在劉小東的家鄉遼寧金城,呆了快半年時間。從溫暖的台灣 來到寒冷的東北,姚宏易用自己的視角詮釋了這段離家30年后的回鄉故事。推介說,“面 對物事人非,一個藝術家怎樣將地老天荒定格?”著名導演侯孝賢卻表示,這部紀錄片最 打動他的是結尾處,劉小東與年邁父母同桌吃飯的情景。這部紀錄片聚焦的是畫家對生命 的理解、對故鄉與玩伴的復雜情感。劉小東說,拍攝的4個多月里,他們把台灣人的美帶 到東北,而東北則把人和人的熱度還給他們。四個月,生活緊張而充滿藝術激情,他非常 珍惜每一分鐘的發現與驚喜。 當然,華人電影人的盛會也少不了彼此的惺惺相惜。本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獲得者劉德華 以“我自己付錢拿影帝”的開場白,讓全場笑翻,卻也道出了電影人景氣低迷時的苦衷。 劉德華自己投資拍《桃姐》;台灣導演魏德聖被稱為瘋了,在市場這么不景氣的情況,卻 投入7億新臺幣拍《賽德克·巴萊》;而與之相似的是年輕導演張猛拍《鋼的琴》,艱難 時只剩下47塊人民幣,男女主角全部在沒有片酬的情況下友情出演……電影人對於理想的 執著,同樣是相通的。 “十幾年前台灣電影最低迷的時候是怎么撐過去的,現在是香港電影最低迷的時候,我們 也希望我們這些人可以撐過去,達到和你們一樣的目標!”劉德華這段感性發言恐怕比他 超過90度的大鞠躬更能擊中電影人的心。用心合作,共度難關,應該是這屆金馬獎不絕如 縷的娓娓余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103.152
hot5566:轉山的張書豪差一電入圍最佳男主角...可惜 11/28 23:36
izumo123:這篇新聞。。。文情並茂,先不談觀點,文筆真不錯。-_- 11/29 00:29
yeswater:唐群很有氣質....68歲的人 應該有經歷過民國時期 11/29 00:38
yeswater:講話真的和一般26差很多 還是學音樂有差? 11/29 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