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新聞來源:破報 http://pots.tw/node/4205 終於送走了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年紀越大,品味變得越來越「不 挑」,總覺得去年一整年看過的電影都不難看(可能難看的都沒去看),所以基本上2009 年還算是個快快樂樂看電影的一年。去年的台灣院線片當中最有意義的電影,我覺得是《 歧路天堂》。這部片並不是2009年的新片,卻是在去年春天才正式在台灣公開上映。這部 片也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製作,但是,套用《中國時報》記者張士達用語,卻是最讓人「 尊敬」的一部片,因為這部片以一份人道情懷,說出了台灣最邊緣的外籍勞工的故事,細 膩地描述東南亞外籍人士在台灣的生活點滴,以及那份辛酸的漂泊離散之情。台灣的外籍 勞工,已經漸漸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而且即將成為我們社會的一大部份,我們必須馬 上認同他們的存在,所以這部電影的意義非凡。本片的導演李奇第一次拍電影就選擇了這 樣一個很有正義感的題材,同樣讓人敬佩,雖然從沒見過面,但是他也算是我大學電影社 團的學長吧。而中時張士達先生為這部片寫的那篇文章,我也覺得是去年最好的一篇影評 。至於去年最讓人振奮的事情,莫過於《不能沒有你》得到金馬獎最佳影片。這部電影有 著台灣電影可愛的特色:小巧的格局(低成本),樸實的人物,感人的情節,具有人文內 涵,對社會面向提出批判和嘲諷,而且:沒有用到跨「國」演員。如果不算《色戒》(李 安得獎太簡單了),《不能沒有你》是台灣電影八年來第一次得到最佳影片獎,不振奮也 難啊! 其實我從來不大鳥什麼電影得獎或不得獎,電影好不好看比較重要一點,不過今年春天的 美國金像獎,我還是無法免俗地很期待英國片《貧民百萬富翁》可以到得最佳影片,因為 這部片實在是2009年最可愛的電影,片中所散發的樂觀情懷,激發出了每個人內心的良善 面,在一個全球經濟衰退的年代,這部片彷彿一份催情劑,為每個苦哈哈的人帶來了虛擬 的希望。2009年最讓我「珍愛」的電影,應該就是這部《貧民百萬富翁》吧!去年的好萊 塢電影我也覺得似乎都很好看, 即使是非常芭樂的《暮光之城2:新月》也看得頗入神, 不過同樣是為了看帥哥,那部《眼鏡蛇》我卻只看了十五分鐘就受不了走出了戲院。 2009年好萊塢工廠的大製作中,我最欣賞的是《惡棍特工》和《星際爭霸戰》。QT的幽默 風格一直讓我非常著迷,描述猶太人反攻納粹的《惡棍特工》其實並沒有那麼「惡搞」, 但是片中豐富的意象,類型的融合,趣味的引述和大膽的暴力視覺,發展出了一場你從來 沒見識過的電影經驗,可以說是去年最勁爆的電影。至於描寫企業號船員年輕歲月時期冒 險故事的《星際爭霸戰》,我自己身為一個「星艦迷」會覺得這部片中的科學典故不夠, 但是這部片仍然維持了所有「星艦」好看的元素。幾年前Star Trek電視影集宣佈停播, 讓多少星艦迷傷心欲絕,這部前傳式的電影,卻讓人覺得《星艦迷航記》又回來了,而且 會是一個全新世代的版本,這部片我看了三次,而且都有花錢買票,實在不能不記上一筆 。此外,動畫片《天外奇蹟》以老年人生活為主題,創新的題材和感人的情節也開創了 Pixar動畫的新頁。 至於好萊塢以外的電影中,英國導演肯洛區的《尋找艾瑞克》以英國流行的足球文化為主 題,描寫一個勞工階級小人物的夢想喜劇,是去年最讓人感到津津有味的電影;非英語片 的電影中,大導演拉斯馮提爾和麥可漢內克都有驚人的新作,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日 本導演黑澤青的《東京奏鳴曲》,這部片似乎繼承了森田芳光《家族遊戲》的主題,荒腔 走板的人物和事件,描寫了蕭條的2000年代末期日本社會的價值淪落, 是去年最「古怪 」的電影。 終於談到同志電影了,去年有三個重要的同志「人物」(對不起,都是男的,罵我吧!) :《自由大道》中的哈維米克,《G型教主》中的布魯諾,和菲律賓演員Coco Martin。哈 維米克和布魯諾都是來自美國的男同性戀,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形象,各帶著不同的政治 意涵。哈維米克代表了美國同志的澎湃洶湧的革命情懷,一個同志英雄的表徵;《G型教 主》中的布魯諾其實也是如此,只不過他是個穿熱褲的大娘砲。布魯諾肆無忌憚、沒有底 限的嘲諷和挑釁,堪稱去年最奇特的電影同志人物。從這兩個不同的電影同志人物身上, 或許也可以嗅出美國同志文化的演進,或者說:同志文化的兩個極端,但是並不是互相排 斥的兩者。還有就是菲律賓男演員Coco Martin一口氣出現在今年金馬影展的三部電影中 ,他是菲律賓導演Brillante Mendoza的愛將,渾身散發亞男魅力,台灣之前曾經放映過 他的《情慾按摩院》,去年影展片《雙J奇緣》、《男孩看見地獄》和《高潮滿座》中, 他的表演自然而解放,絕對是去年同志電影中最性感的偶像。而楊凡描寫台灣眷村故事的 《淚王子》延續了他華麗到不行的視覺風格,而且更加誇張,得到去年的camp第一名。 至於我個人最喜愛的喜劇片,2009年似乎並沒有真的很好笑的喜劇電影,描寫男性情誼的 《麻吉伴郎》還算好笑;最佳愛情電影大家一定都會投票給大受好評的《戀夏五百日》, 但是我覺得結合愛情和科幻的《時空旅人之妻》更有fu。 2009年上映的音樂電影也不多,《胡士托風波》的重點不在呈現音樂,《海盜電台》倒是 有很多好歌,描寫80 年代重金屬樂團Anvil奮鬥史的影展紀錄片《金屬大叔要成名》卻出 奇地刺激好看,而且讓我突然後悔去年好像花了太多時間聽Lady Gaga和Beyonce,搖滾樂 才是王道啊!至於恐怖電影倒是不少,韓國片《蝙蝠:血色情慾》意涵最豐富;美國片《 屍樂園》最幽默;泰國片《人肉麵線》最噁(還是要重申:泰國並不是只有恐怖片啊!) 。至於《奪魂鋸》我已經看膩了,不過這種源自80年代恐怖電影的torture porno,卻是 因為《奪魂鋸》而發揚光大,而且torture porn進入了學術領域,我看到有些電影論文在 研究近期的torture porn。看來這種恐怖類型可能還要繼續流行。而且據說《奪魂鋸》的 下一集是3D版…… 2010年了,亞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就是發生在2010年,好像應該已經是科 幻片中的年代了。我一直覺得電影、劇場都是很不環保的事業,為了美學搭景做道具,用 完就變成垃圾丟掉,或者把好好一部車撞爛……我愛看電影,但是對這一點一直讓我無法 釋懷。或許大家多學電腦,電影多用電腦合成或CGI動畫,會減少些廢棄污染嗎?這是我 2010年的第一個電影奇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46.132 espid:轉錄至看板 Artfilm 01/27 18:07
doyna:第一段的排版好難讀 應該分成兩段 01/27 18:33
harry51212:2009國片怎能不推聽說 01/27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