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果略過重映的侯麥經典【綠光】,要我選出2008台灣院線上映過的電影中,最喜歡的10 部外語片,依然困難重重。主要還是因為讓我死心塌地的太少,但喜歡的又太多。取捨之 間,反而盡是暴露自己的盲點。索性來個暗渡陳倉,以下是我的名單-- 01. 險路勿近 No Country for Old Men(美國) 【險路勿近】堪稱奧斯卡最佳影片近三十年來最大膽、突梯的選擇。一個原想打獵卻路見 不義之財的男人(喬許布洛林),一念之間讓他從獵人變成被追殺的獵物。一個看似冷血 且說到做到的殺手(哈維爾巴登),卻不時以擲錢幣來決定對方的生死。一個經驗老道而 想阻止血案延燒的警長(湯米李瓊斯),則在一步之遙與陰錯陽差間發覺造化的弄人。故 事雖來自普立茲獎得主戈馬克麥卡錫的小說,但是從剪接到場面調度都成功而圓熟地體現 出柯恩兄弟的精鍊風格。三個主要人物同時出現的時間,其實微乎其微,卻被精彩的敘事 線隱形而緊緊地拉扯在一塊。一杯牛奶,一條通風管,一道門鎖,皆能適時產生緊張、懸 疑、神秘的快感,進而讓角色在對立之外,還有一種幽微的親密感,近乎變態地蕩漾在大 銀幕上,讓人看了直起雞皮疙瘩。透過並置、對比、呼應以及迅雷不及掩耳的急轉直下, 讓這個角色簡單的故事,從頭到尾都緊迫逼人又不時莞爾。然而走到最後,那股蒼涼,卻 在無聲無息間發揮它令人脊涼的穿透力。在去年奧斯卡敗給本片的【黑金企業】亦值得一 看。 02. 三隻猴子 Three Monkeys(土耳其) 一樁車禍,大老闆要求司機為他頂罪坐牢,為了那筆安家費,他同意了,卻沒想到這一離 家,卻讓妻子與老闆發生了關係,兒子也捲入老闆的命案。【三隻猴子】不僅從片名援用 了日本著名的「三不猿」典故,以三隻分別捂住眼睛、耳朵和嘴巴的猴子,比喻不看、不 聽與不說,諷刺地道出這個家庭的問題。甚至在它的結尾展現出一種有如輪迴卻緊迫逼人 的氣勢,揮之不去。土耳其導演努瑞貝其錫蘭(Nuri Bilge Ceylan)不僅逼現出道德的 複雜性,更鬼斧神工地以鏡頭捕捉自然景象用來直指人心,無論天光雲影,或是畫面外的 環境音,甚至是把窗簾吹進屋裡的的風,都有以景喻情的神妙。選了這部片,所以忍痛割 愛同樣把一個家庭風波拍得震撼人心的【屬於我們的聖誕節】。 03. 瓦力 WALL‧E(美國) 【瓦力】在形式與議題上都突破了皮克斯動畫熱鬧繽紛的傳統,卻沒有枯燥呆板的問題, 甚至堪稱手法高明。例如開場呈現地球破敗樣貌的震撼力,絲毫不遜大型科幻片。而且將 近半小時無對白的大膽嘗試,不僅考驗影像的魅力,也順勢營造出機器人瓦力孤獨的處境 ,然而透過它和打不死的蟑螂如同主人寵物般的親密關係,以及日復一日欣賞【我愛紅娘 】(Hello, Dolly!)的歌聲舞影,不僅透露了不失樂觀的內在精神,也順勢引出後頭有 如「小男人喜劇」的愛情主題,更讓骨子裡的懷舊變成一種近乎執著的魅力。把說教的藝 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堪稱【料理鼠王】後,又一部讓大人比小孩還感動的動畫傑作。 04. 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美國) 上世紀末由提姆波頓帶領風潮的「舊蝙蝠俠系列」最成功的時候,除了人物造型與高譚市 這個故事背景的設計外,就是對歹角的成功塑造,以及將蝙蝠俠一併列入「怪物一族」的 黑色幽默。然而克里斯多夫諾蘭的【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和這部【黑暗騎士】都 企圖重寫提姆波頓的紀錄,除了他執導的兩集加起來等同於對提姆波頓的第一集【蝙蝠俠 】(1989)重新詮釋外,從外到內的黑暗程度,也有過之。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就是 個很好的例子。他完全不像【蝙蝠俠大顯神威】(1992)裡的貓女或企鵝那樣令人同情, 彷彿他們的叛逆都是對殘酷人間的報復;希斯萊傑的「小丑」雖然也講了幾個版本的悲慘 身世,卻只更讓人覺得他像勾引浮士德出賣靈魂的千面惡魔梅菲斯托,誘人迷失。他甚至 運用蝙蝠俠堅守的「原則」,來製造整個社會的失序,而讓蝙蝠俠即使表面獲勝了,卻必 須自願領受黑暗詛咒,難見天日,讓電影最後籠上了更深的悲劇性。希斯萊傑確實表現出 色,但把所有光彩盡歸「小丑」也不盡公平,本片在編導演技術特效各方面都呈現相當高 的水準,而它擲地有聲的觀點也證明了好萊塢若干根據漫畫改編的電影,確實拋開原典束 縛,自成天地。 05. 我是女生,也是男生 XXY(阿根廷) 本片主角是個擁有「雙重性別」(雌雄同體)的青少年,伊娜絲艾芙隆(Inés Efron) 完美詮釋了這個因進入青春期而賀爾蒙不斷騷動的主人翁。諷刺的是想來幫忙解決問題的 旁人,卻沒發現自己的孩子也有說不出口的掙扎。一個面對嚴肅父親而選擇沈默的同性戀 男孩,竟在這趟不情願的拜訪裡,從具備雙性器官但外在性別身份還是「女孩」的主角身 上,得到了「同志情慾」的啟蒙。「一個女孩帶領一個男孩體驗男同性戀的世界!」這個 看似矛盾的描述卻在本片被「驚人」地實踐,也為電影中的性別(向)呈現,開啟了爭議 卻誠懇的新境界。儘管充滿了掙扎、徬徨,但【我是女生也是男生】卻沒有意想的滯重。 因為青春,因為成長,再多的苦澀,總還有靈活的悸動,這些都被年輕的導演露西雅普恩 佐(Lucía Puenzo)和演員們成功地傳達出來。 06. 茉莉人生 Persepolis(法國) 根據法國知名漫畫「我在伊朗長大」改編的動畫電影【茉莉人生】,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展 開敘事,技巧地從一名伊朗女性的成長經歷,間接帶出這個國家的變遷,在提供宏大的國 族歷史背景同時,也充滿了細膩動人的感性。原著作者、也是導演之一的瑪嘉莎塔碧,並 不諱言自己出身的特別。她的外公曾是伊朗王子,叔叔卻是馬克斯主義的追隨者,她在父 母開明的教育下長大,這當中也包含了派對、遊行、牛仔褲、搖滾樂、甚至出國留學、戀 愛、離婚。難得的是她非但沒讓這些歷練成為某種「政治不正確」的干擾與阻撓,反而將 其化為對自身與外界、傳統與現代的辯證基礎,從而綻放輕巧卻又深刻的光芒。本片也可 拿來和另一部佳作【檸檬樹】對照觀看,後者女主角是個巴勒斯坦寡婦,藉由她和以色列 國防部長的對簿公堂,也讓我們看到性別、政治如何透過一片檸檬樹,被盤根錯節地托出 。 07. 12怒漢:大審叛 12(俄羅斯) 根據美國導演薛尼盧梅(Sidney Lumet)五十年前的經典之作【12怒漢】(12 Angry Men )改編的俄國版【12怒漢:大審叛】,變成一個車臣來的男孩被控謀殺他的俄羅斯養父, 然後如同舊版,在法庭上看似蓋棺論定的結果竟在一名陪審員的異議及解釋下,逐一改變 了其他人的看法而出現峰迴路轉的發展。如果說舊版精彩揭示了判決與人道的永恆爭辯, 新版導演米亥可夫(Nikita Mikhalkov)則在舊調上直揭新俄羅斯的瘡疤。這可從12名陪 審員的身份涵蓋了舊時代官僚、沙文主義的計程車司機、老猶太人、大學院長、營造商、 墓園管理人、留學哈佛的電視製作、由窮至富的工程師、不得志的演員、和嫌犯同樣來自 高加索區的外科醫生等看出,他們的自我陳述與激烈爭辯,從「同志」到「先生」的稱呼 變化,等同於在反芻俄羅斯新舊價值的交替衝突與適應過程。米亥可夫並不滿足於翻拍舊 片而已,而有自己一套場面調度手法與言志企圖,在向薛尼盧梅致敬的同時,也透露了他 對新世紀的隱憂及批判。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競逐中獲勝的【偽鈔風暴】亦有推陳出新的優 點。 08. 天堂邊緣 The Edge of Heaven(德國) 身為一個在德國漢堡長大的土耳其裔人,法提阿金不僅成功地用電影表達了自己,也帶給 我們面對衝擊、融合的新視野。【天堂邊緣】不只是兩個民族的衝突,也目擊了自己族群 的對抗。一個大學教授,也可能歧視自己父親的情慾出口;同樣的,一個母親表面上再開 明,看到女兒和來歷不明的異族女子卿卿我我,也很難視若無睹。偏見,很多時候其實來 自於愛;但愛,也成為我們得以跨越的力量。只不過並非每個人的際遇結果都相同,這當 中的苦與樂、笑與淚,透過三個家庭、六個主要角色的交集,逐步織出一張密實卻柔軟的 網。密實,展現在它環環相扣的人物關係上。但要柔軟,更不容易,因為你必須包容地看 待橫亙在眼前的羞辱、歧視、以及自以為是的優越感。但編導試圖從「愛的需求」來開始 這個故事,再伸出種族、政治、性別、歷史的觸角,不生吞活剝,也不強做解人,卻自有 其豐厚與敏銳,然後結束在一個令人動容的固定長鏡頭,鏡頭裡的謙卑、等待,又再回歸 愛的原點。 09. 曾經。愛是唯一 Once(愛爾蘭) 這部在奧斯卡打敗【曼哈頓奇緣】拿過8座金像獎的作曲家亞倫孟肯,拿下最佳電影歌曲 的獨立製片,不僅故事簡單,就連場景、拍法都很簡單。然而由男女主角葛倫韓薩、瑪琪 達艾葛洛瓦創作及演唱的歌曲,一如影片,質樸為尚,卻能悠悠道出角色心境轉伏,整合 效能十分可觀(聽)。當音樂與情節契合無間,男女主角的默契也讓他們近乎素人的表演 產生高度的說服力時,就連不知道他們在片中到底叫什麼名字,都不會影響我們對劇情的 認知。電影最後,出現了一個恐怕不是觀眾期待的結局,卻讓影片整個力量再往上翻騰了 一級,餘韻繚繞,回味無窮,讓這部看來簡單的電影,再也不單純!所以早在美國大出風 頭的【鴻孕當頭】暫且退位,讓賢一下囉! 10. 殺手沒有假期 In Bruges(英國) 這部電影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昆汀塔倫提諾或瑪丹娜前夫蓋瑞奇的早期電影【霸道橫行】、 【黑色追緝令】、【兩根槍管】、【偷拐搶騙】……。在看似百無聊賴的反常情節中(黑 道殺手不殺人,盡在閒聊打屁談心交友),散落著無處不有的黑色笑料,以及髒話(有人 統計本片全長107分鐘,卻出現了126句f**k,平均每分鐘中就有1.18句穢語)。但幕後的 編導其實都在為他們精心布置的小細節,埋好引線。一旦爆發,才教人驚覺他們不正經的 行色下,那股有點宿命的哀傷。讓你從摸不著頭緒到忍不住咯咯狂笑,最後卻有些訝異它 背後的沈重。過去常被戲稱「愛爾蘭種馬」的柯林法洛努力扮衰相,雷夫范恩斯也完全顛 覆過去【英倫情人】的浪漫形象耍冷血,加上突生慈悲心的歐吉桑布蘭登格利森,三位男 角的強烈落差,讓這部殺手電影變得更加另類、有趣。就處女作而言,編導馬丁麥克唐納 可以說是令人眼睛一亮的。附帶一提,維果莫天森繼【暴力效應】後再度和導演大衛柯能 堡合作的【黑幕謎情】,對犯罪社會的挖掘,很有爆發力。 資料出處: 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r=6045&c=BA000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7.133
zorrle:07.很像五大怒漢打條子 02/06 14:08
KAKAii:狂推險路勿近! 02/06 14:24
nictse2:再推一個險路勿近~ 02/06 15:05
bullock:No Country For Old man,,,, 02/07 00:45
lilylyly:推 曾經愛是唯一 02/07 02:03
bela:Once's soundtrack is awesome, too. 02/07 02:23
rainlover:他推的這幾部我還滿認同的,因為大部分我都看過XDD 02/07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