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特映會之前,我並不認識菲利普葛拉斯,在特映會之中,我也不會以樂迷看 大師/樂敵看對手的角度凝視葛拉斯。葛拉斯自己在拍攝的過程中屢屢讓導演 做這做那,他可能也不習慣作為接受凝視的客體吧,才想把導演誘離攝影機, 成為鏡頭下被凝視的一員。 本片原名為 "Glass: A Portrait of Philip in Twelve Parts",『葛拉斯』 與『鏡』的雙關之妙,中譯難得其菁,英文片名倒可以說明我觀看的角度:以 菲利普葛拉斯為藝術家的一種形象。葛拉斯應該是最得人喜歡的的那種藝術家 :相較於普遍藝術家孤僻古怪、浪漫偏執的形像(或者是大眾的刻板印象?) ,葛拉斯卻是儒雅謙遜、堪有翩翩君子之風。他不因自己音樂家的身分而踞傲 (套句影片裡他合作對象的話:『不像華格納』),也不以惡評為忤、甚至把 惡評當作享受,以辛勤創作為職:他大概會同意波特萊爾說的:『靈感啟於案 牘勞形 ("Inspiration comes of working every day.")。』而他的確也以豐 沛的創作填滿自己以及聽眾的生命。最難得的是:能夠包容歧異(或許因為他 自己也曾常年為樂界的異端?)創作中、音樂中、宗教中皆如此。他說,這世 上的音樂有很多種…不一定要聽我的音樂,帶著我的祝福,去聽其他的音樂吧 。正因為這樣的胸襟,更要推這樣一位藝術家、以及以他為主角的紀錄片:不 一定要喜歡他的音樂,但是他的電影可以窺探藝術家的生活,或者,生活的藝 術。 葛拉斯說:『音樂宛若淌游於地底的幽靜長河。』我卻覺得,這句話形容葛拉 斯本身也最適合。我心中總留著一個小小的鏡頭:在他的屋裡看譜的一個人, 動作是靜止而專注的、背景音樂卻洶湧澎湃。這個鏡頭的主角不是葛拉斯,可 是葛拉斯藝術人生的代表:靜靜的、卻有力量。 靜水流深。 -- 本片由原子映象代理,12/12即將上映。 推薦給喜歡紀錄片和藝術家的人。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