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連結網址 : http://blog.yam.com/outtalaw/article/18407003 《小賈回家》敘述賈樟柯回到故鄉山西汾陽,重訪電影拍攝場景,講解關於自我成長 與創作的歷程。片名取巧自賈樟柯的第一部短片《小山回家》,除了針對劇情直接進行破 題,在賈樟柯的創作歷程上也具有指涉「回歸」的形式意義。 導演戴米安‧歐諾對於影像的掌控明顯仍有學生的稚嫩感,以旅程作為首尾呼應的形 式太過於工整,整個攝製團隊大量的隨性入鏡與穿梆(收音棒)卻又顯得如此「不經意」? 自相矛盾的糾結讓我質疑導演是否迫於時間上的限制而倉促成事,「後設」的說法在這裡 似乎不能為導演解套。 在乏善可陳的112分鐘裡,只有賈樟柯幾段自我剖析的談話讓人有獲救的感覺;例如 他提及小時候看到教會屋頂上的工人豎起十字架的景象,讓他感受到歷史時刻的到來, 因為可以有信仰自由了;或是從中國不允許有流行音樂,到他偷聽台灣廣播、鄧麗君的 音樂,乃至後來開放流行音樂,他認為從歌詞裡的「我們」到「我」象徵著個人權力的 回歸,對中國社會來講是一個意識發展的重要階段。我認為導演是一個講究天份的工作, 對於週遭事物的變動必須敏感,且能從微小的具體細節中提煉出宏觀的抽象意義。賈樟柯 自述對於「自由」的敏感,似乎也讓人更加理解他電影裡總是紀錄中國社會變遷的源頭。 「當來自記憶的浪潮湧入,城市就像海綿一樣將它吸收,然後脹大;…這座城市不會訴說 它的過去,而是像手紋一樣包容著過去,寫在街角,在窗戶的柵欄,在階梯的扶手…。」 (卡爾維諾,1972) 看著鏡頭裡他走過一條條巷弄,撫摸從小長大的牆磚,講述與城市之間深刻的回憶, 賈樟柯於片中所提及正視城市的「良心」,讓他如同自述那般「透過電影的拍攝,不斷 擴大內心的空間」,終而擠身影壇大師之列。 -- http://outtalaw.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193.1 ※ 編輯: kukukei 來自: 59.112.249.239 (12/24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