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kea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標題: [心得] 見龍卸甲 (未看勿入) 時間: Sat Apr 5 01:17:37 2008 作者: kea (蒼天已死) 看板: kea 標題: [心得] 見龍卸甲 (未看勿入) 時間: Sat Apr 5 01:18:09 2008 [心得] 見龍卸甲 說實話我看預告就大概不大看好這部片,不過有三國的片子不去看也太可惜了一點, 所以還是去看了,看完的心得是:其實沒有那麼差,但也稱不上好就是了。 看這部片最重要的一個心理建設是,這部戲跟三國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它不是 「三虛七實」的演義,也不是「五虛五實」的火鳳燎原,原則上它比較像「九點九虛零 點一實」的一騎當千,就是除了人名和幾個橋段以外,其他都是虛構的。 這部片最主要想表達的,是兄弟間比較的心結,以及老將暮遲的感傷,只是它借了趙 子龍這名字還有七進七出與孔明第一次北伐的橋段而已,其他全是重編。這故事大綱其實 很可以很感人,不過要是我想表達同樣的感覺,我選擇李廣,而且還有張國立的一本<匈 奴>現成可以改編,不過製片可能對趙雲的名氣執著一點,所以才會選擇大量改編的方式 吧。 既然是九虛一實,那和正史或演義不符的部分就不用提了(不過還是提一下,我個人滿喜 歡于榮光這演員的,所以當我看到他演韓德出場的時候,心裡還難過一下,想說他下一秒 就要被砍了,結果也不是這一回事。),不過這部片整體架構上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前所 述,<見龍>並不是企圖真的要詳細敘述趙雲的生平,重點應該是放在趙雲v.曹嬰的最後一 戰,因此要怎麼在前半段比較快速地建立起趙雲的形象,就是編導所要面臨的重大課題。 說實話,這部片在這一部分做得很不好,前面兩段「常山組立頭功」和「七進七出」都拍 得太淺了,可以感覺趙雲的「俠」,但感覺不到趙雲的「將」,我覺得至少應該再加一場 戰役,例如赤壁或漢中都可以,才能讓人感覺趙雲「常勝」的氣勢。再者,中間連接用的 口白實在怪里怪氣的,讓故事無法連貫。我想如果一定這樣演,不如用倒敘的方式,由羅 安平和曹嬰口中分段交待趙雲的豐功偉跡,還比較可以堆疊最終的「卸甲」的氛圍。 除了這個大架構的失誤外,整部片也存在了若干技術上的錯誤。例如: 1. 運鏡:我不懂現在幹架片段為啥都不能一鏡多拍幾個動作,明明砍一刀卻要換鏡 ,害我常常不知道是誰要砍誰;其他的幾個鏡頭也有一些小問題,例如一個鏡頭明明就拍 趙雲是走在所有軍隊最前面,但是當他發現敵軍命大軍停下來時,卻又有另一個部隊在他 前面架盾牌;另外一段前一個鏡頭,趙雲將古剎的門只推開一個縫,後一個鏡頭卻已經是 門大開的樣子。 2. 配樂:趙雲卸甲那段理論上是全劇高潮,但卻配了一個女高音的配樂,害我感覺 一整個跑掉。 3. 台詞:羅安平向趙雲坦白的那段台詞很鮮明易懂,但之後趙雲再說的一堆話什麼 「沒有勝哪來敗」之類的話就完全脫線了,感覺趙雲是老番癲了。 有那麼多失誤的地方,為什麼我還是覺得這部片還ok呢?主要是因為它其中一些橋段設 計得實在還不錯。例如趙雲救阿斗那段,被鐵鎚敲中腦袋之後本來要掛了卻又暴氣復活, 感覺真滿熱血的,他逃掉後嘲笑曹操的樣子也很有意思。後半段鄧芝也是很帥,深入敵陣 還大聲嘲笑敵將,膽識過人,至少一點點符合原本鄧芝擔任外使的形像。曹嬰的形像也塑 造的不錯,從一開始的女裝到後來的軍裝感覺都有出來,她用「義父」手段要韓德為她賣 命那段也很精彩,感覺曹操就最會幹這種事,當然劉備也很行啦。 總而言之,雖然不盡理想,但也還沒說糟到很糟,大概就是好一點的古裝B級片吧。 Ps. 這部片的最後一戰,其實還算是符合史實,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命趙雲鄧芝據 箕谷為疑兵,自率大軍西出岐山,隴右三郡皆叛魏投降,但因街亭之敗才結束這段北伐。 Ps2. 我最看到的中國歷史改編電影,就是張國立的<匈奴>和陳某的<最後的棟樑>。 -- MY BLOG http://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Kea0111 --短篇推理小說 長篇小說 替代役週記 雜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218.160.178.141 -- MY BLOG http://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Kea0111 --短篇推理小說 長篇小說 替代役週記 雜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78.141
MRsoso:看完電影之後回來看這篇 真是中肯 04/05 01:55
deepdish:中國專出統戰片.. 09/02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