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乍看「K-19」演了大半小時卻始終未進入正題,從開場起就不斷的在軍事演習,沒有任何 明確的任務指示,在好萊塢電影中實屬異數,當我開始質疑究竟何時才要開始兩軍交火, 正式進入高潮好戲時,最後才發現竟然正中下懷,編導自始自終並非以拍一部戰爭片為目 標,主角其實是K-19潛艦上弟兄,他們的英勇事蹟值得拿出來供世人追悼。結局時哈里遜 福特向僥倖生還艦上弟兄表示:「因為你們並非經歷大戰,國家不願意承認你們是英雄」 ,這是政客眼中只看見本身利益的鐵証,由此我們才省悟到英雄的定義不應用是否經歷戰 爭來衡量,好電影的定義也不應用戰爭場面的多寡來評估。 K-19是冷戰時期蘇聯政府的秘密核子武器,軍方派遣作風強硬的鐵血軍人"哈里遜福特"來 取代原艦長"連恩尼遜"一職,務使K-19能及時下海試航,任務途中由於兩人作風完全不同 :一鐵面無私、一人道關懷,險些造成緊張衝突對峙局面,更嚴重的是,K-19在嚴厲的操 練下,核子反應爐竟然發生變故,所有船員面臨慢性核污染中毒的災難中,且一旦反應爐 增溫超過極限而爆炸,甚至會帶給全人類浩劫。此時艦長陷入了對國家效忠或是對船員性 命守護進退維谷的抉擇中,如果帶領船員棄艦逃亡無疑是背叛國家的重罪;如果死守艦艇 也只有等死一途。 角色刻畫是本片成功的重要關鍵,扣除掉美蘇開戰的可能性,潛艦上也只有人的故事可以 發揮了。隨著潛艦接二連三的變故發生,角色真正的性格才漸漸被突顯出來,和你原先想 像的可能有段出入。艦長哈里遜福特看似不近人情,但他實際的考量是軍人責任大於一切 ,必須超越能耐才能確保往後平安,而他自己的責任是確保所有船員都盡忠職守,當狀況 發生時是不容許絲毫差錯的。副艦長連恩尼遜為人較隨合,由於從艦長降級為副艦長,讓 他與哈里遜福特間充滿了緊張關係,他特別在乎弟兄們的安危,對於哈里遜福特鐵腕式的 指揮方式感到不滿,在部屬的挑撥離間下隨時可以取而代之,彷彿「赤色風暴」重現。而 電影卻安排他們最後彼此各退一步,以理性解決爭端,以多數人的利益為行動原則,自己 則成為完成任務的一枚棋子般,因為在這充滿危險的潛艦中,他們所剩下的只有彼此,政 客口中的謊言早已不重要了,雖然相同的台詞曾在「黑鷹計劃」中聽過,但「K-19」是第 一次以實際行動讓我深刻感受這句話意義的電影。 女導演凱薩琳碧格羅細膩的情緒醞釀,讓本片成為今年恐懼最能直擊內心深處同時又感人 肺腑的影片,並非刻意煽情,例如傷殘者的叫喊十分節制,僅僅當觀眾看見全身潰爛的皮 膚時自然感到悲痛不已。艦上一位新到核反應爐主管彼得塞斯嘉,最能反映觀眾情緒,當 他看見前排弟兄從反應爐出來後皮膚潰爛的慘狀,輪到他上場時卻完全無法動作只有哭泣 ,並不能怪他膽小,因為這是人之常情,直到最後他慷慨負義後,我相信所有的觀眾都為 他感到驕傲同時難過,正副艦長對他壯烈犧牲的行為則盡上最大的責任,正艦長不顧自身 安危把他從反應爐內救出,副艦長則盡力給予一息尚存的士兵最後安慰,他們置個人生死 於度外,全心全力完成自己的任務,拯救了艦內其餘生命的安危,同時拯救了全世界陷入 大戰中,這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光輝的情操。我捫心自問無法完成同樣的任務,但我由衷敬 佩這種精神。 「K-19」根據史實改編,細節可能有所變動,然而傳遞的精神卻是不變的,一些虛構的橋 段令電影層次井然,所有人的行事動機有了完整的交代,讓觀眾更容易吸收故事重點,雖 然是軍事電影卻拍的平易近人,令我彷彿置身其中,一段潛艦破冰後全體船員於冰上嬉戲 的景象,穿插在全片緊張的氣氛中特別記憶猶新。像這樣一部我認為十分好看的電影,讓 淚水幾乎奪眶而出,用理智的頭腦分析後仍然出色,同時兼具了理性與感性層面,全片沒 有好人或壞人的區隔,只有選擇作對或最錯的差別,如果他們當時有絲毫的私心作祟,今 天我們可能就不會在這裡了?我認為這段考驗人類智慧與勇氣的故事值得永遠傳頌下去。 出處:http://www.truemovie.com/2002review/K19.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0.17.192
ntnt26:第一時間也是想到這部電影(讚) 03/17 14:01
christe:我也好愛這片 03/17 16:19
goo1227:就是因為小時候看過這部片 讓我一直對核反應有陰影@@ 03/17 18:10
goo1227:第一時間想到這部片+1 03/17 18:10
ziomatrix223:想到這片+1,也是看這片後才認識連恩尼遜這位好演員 03/17 18:27
shine9012:有人知道致命核料這部嘛? 03/17 20:04
inAAtauAA:第一時間想到這部片+1 03/17 21:28
rafaelnadal:這部片很精彩! 03/17 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