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連結: http://heartinkstone.pixnet.net/blog/post/58839076 在混沌的年代中,究竟誰才是恐怖份子? 看似正當性的統治者,實行的卻是高壓的,令人民心生恐懼的政治; 而在嗜殺無常的反動者背後,卻隱藏著解放黑暗,迎向光明的契子; 孰者正義與否,端賴乎民心而定... 不可諱言的,V怪客是部相當政治的電影, (看片頭這題材好像也是DC漫畫所改編的, 真意外漫畫居然也可以這麼政治...) 所以並不是那麼適合闔家觀賞,看起來會有那麼點沉重與疲憊感, 但對於喜好於論證政治事務的人們而言, 該片絕對會令人有著熱血奔騰的感覺. 電影乃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敘述在某個年代下, 英國乃由Adam Sutler為首的集團,實行著恐怖的高壓統治, 集團屢屢用"恐懼"的理由,告訴著人民: 沒有他們的統治,也就沒有安定的英國. 然而,這時候一個頭戴面具的有志青年V, 受到了400年前,一位名為Guy Fawkes的叛亂事蹟感召, 加上自己身上所背負的家仇血恨, 希冀循著相同的模式,以炸毀國會大樓的方式, 企圖顛覆既有的政權,解放人民迎向自由... 一連串的故事,便是以此為主要的架構所發展, 有興趣者可以找這部片子來看一下... 恩...雖說是一部政治性十足的影片, 但自己倒也沒有著多麼長篇大論的心得, 大致上論述的重點有三: 一.恐怖份子的正義: 就該片當中對立的兩方而言, 究竟是有著統治正當性的製造恐懼領袖符合正義, 還是用殘暴手段,企圖顛覆既有政權的V怪客合乎正義? 我想,這不該存在著絕對的答案, 而是取決於人民的抉擇. 就像劇中V怪客寄送給每個人民一個面具, 希望大家如何贊同他作為者,就在約定的日期戴上它, 最終,滿坑滿谷的群眾選擇走上街頭, 與議會大樓前的秘密警察相互抗爭, 就給予了V怪客暴力作為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這就好像蓋達前首領賓拉登的兩極評價相仿: 在西方世界,他是恐怖分子首腦; 而在中東世界,他則是反美急先鋒... 恩...也許"正義"該有著舉世皆然的形而上標準, 然而,可惜的是,就實際的實踐面向觀之, "多數決"似乎還是正義與否的圭臬. 二.解放的真義: V怪客在解決了許多革命道路上的阻礙後, 最後將是否炸毀議會大樓的決定權, 交給了由娜塔莉波曼所飾演的一介平民手中. 我覺得這樣的劇情鋪陳相當完美, 也凸顯出所謂"解放"的真實意涵. 解放,訴求的是人民能夠獲得真正的自由, 而自由,則是建基在人民有權自主決定作為與否. 在劇中,只見V怪客按著一己的理念, 為了推翻暴政而砍殺許多相關人士, 倘若這樣的模式直到他顛覆暴政的那一刻才終止, 則人民只不過是歷經了一個暴政輪替的過程, 從上一個恐懼統治,換到了由V怪客主政的暴力統治. 所以說,為了做到真正的"解放", V怪客最終必須體悟到的是: 那推翻暴政的最後一塊骨牌,並不能夠由自己來推倒, 而是應該交由人民來決定才是, 唯有人民普遍決定推翻該政權, 推翻後的政治,才可能真的獲取自由... 三.斯人逝已遠,思想永留傳: 電影的開端,特別安排了個四百年前的革命先驅者橋段, 目的便在於點出下列的一段話: 我們要謹記的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他本人. 因為人難免會失敗,他可能會被捕,可能判死,抑或是被遺忘, 但他的思想,仍然可以改變多少年後的世界.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中, 蝙蝠俠所論述的面具意涵: 面具只是一個象徵,只要真心的關心著社會,人人都可以是蝙蝠俠. 很多時候,您說被貴稱為"偉人"與"仁者"的, 他們並沒有留下太多實質上具有價值或經濟效益的遺產, 留下的,只不過是一種典範,一種供人們得以仿效與學習的印象. 就好像是每當世界各地的革命號角響起, 必然就能夠看到切.格瓦拉(Che Guevara)的肖像一般, 我想,那些示威者知道切.格瓦拉生平事蹟者可能寥寥可數, 但那絲毫不減損切格瓦拉在示威場合中出現的正當性, 因為它就是一個革命的圖騰,一個運動的象徵, 驅使著人們勇敢的向人類的進化持續邁進的動力, 而這也就是留給世世代代後人最重要的資產了. 看完該片後,心中不禁熱血奔騰了起來, 回頭在看看台灣今日諸多所謂改革訴求下的示威抗議, 那種半調子,打卡式,與例行公事的心態, 實在都不免要讓人大聲疾呼: 革命,除了順應民意潮流之外, 最重要的,還得要像V怪客之流一般, 勇於衝撞,以身試法才行阿! -- 心如石硯 http://heartinkstone.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82.161.9
sunny1991225:電影把一部難得以漫畫為體裁的文學作品卡通化了..... 11/13 20:53
sunny1991225:以改編而言它實在不及格 11/13 20:54
js777:推V for Vendetta 11/13 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