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果說《衝擊效應》是多元觀點的單一事件的折衝,那《11:14》就是單一事件所 幅射而出的多元面向。 《11:14》是一部帶有實驗性質的黑色喜劇,片中以六個不同的觀點,分別講述在 單一事件中,被圍繞在相關時空下的不同角色的故事。由年僅29歲的新生代導演Greg Marcks所執導的第二部作品,《11:14》無可避免地承襲了學生電影最愛使用的多 重敘事手法,利用最少的場景和演員去發揮最大的戲劇張力。 由學生/獨立製片的電影,由於在資金奧援上的捉襟見肘,往往必須靠劇情的設定與人 物的調度,以最精簡的演員與場地來完成一部九十分鐘的戲劇。《11:14》巧妙地 使用了許多重複地點,讓相關場景因人物背景的異質性而重複出現,不但節省來返拍片 地點之間的費用,更能有效地調度演員,在最少的場景裡完成最多的演出。劇本中每一 場戲都是伏筆,每一句話和動作都與上下文前後呼應。每分每秒的劇情都在導演的精密 計算之中,以全知觀點帶領著觀眾,從不同的面向去看待一場看似平凡的車禍發生。 除了絕佳的劇本之外,演員的演技也令人激賞。派屈克史威茲重回睽違以久的大銀幕, 身型略顯老態,演技卻顯得精進許多,飾演起一個幾近廢材頹的廢老爸簡直是入木三分 ;希拉蕊史旺裝醜裝了個大牙套,飾演在便利商店打工的女職員,短短二十分鐘的戲將 女職員從可憐搶匪男友的身份到幫他出點子的心路歷程詮釋的再生動也不過;特別一提 的是Rachael Leigh Cook,六年前以《窈窕美眉》("She's All That")炒熱Ya片類型的 她,飾演一位因為懷孕而詐騙眾男友墮胎費用的不良少女。Rachale Leigh Cook在裡頭 的扮相簡直是風騷至極,與她六年前引領的青春形象完全不同。而整件故事也就是因為 她為了墮胎的關係,進而與其他六個生命產生連動。 許多人喜歡將《11:14》與《衝擊效應》做比較。如果說《衝擊效應》是多元觀點 的單一事件的折衝,那《11:14》就是單一事件所幅射而出的多元面向。《衝擊效 應》的故事是流動的,由數個不同背景的人、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因為自己的所做所為 ,直接/間接地影響到另外一個人的生活。在人際關係的六度象限中,乍看之下既疏離 又冷漠的都市人,一舉一動其實都和他人習習相關。這是社會網絡的重要性。在 《11:14》中,導演利用倒敘的手法,去描述在抵達某個時間點時,不同時空的人 的反應與作為。與其說《11:14》分與《衝擊效應》類似,倒不如拿《蘿拉快跑》 、《蝴蝶效應》來與之比較要來得更為恰當。 劇本是一劇之本,這是眾所皆知的事情。僅管是在大部份電影的製作資金不虞匱乏的好 萊塢,仍然在劇本上的多元性和創意上下足了苦功。反觀國片的劇本,不論在形式上或 是實質上,卻鮮少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劇作品,更遑論將其拍攝成影片了。看來國片 如果要興盛,除了創投拍攝資金的環境必須活絡外,劇本寫作界的興盛與否,似乎也是 關鍵哩。 -- 何謂新聞可看性?有殺人有流血有車禍有強姦有爆炸有勒索就是有[可看性]嗎? 會畫虎蘭不一定會做好新聞,可是要做好新聞一定要會畫虎蘭。否則如何在眾多 新聞中去找出關聯性,配套成一則新聞呢?再則,何謂好新聞?有時效有品味有 風格有資訊有告知有娛樂就是「好」新聞嗎?君不見台灣的電視台多是哭天搶地 禍不單行人贓俱獲天地不容的骯髒消息,哪裡有好新聞的成份在呢?老話一句, 會畫虎蘭不一定會做好新聞,可是要做好新聞一定要會畫虎蘭。這點我可就萬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62.180 ※ 編輯: jimulder 來自: 61.224.48.12 (05/21 23:35)